物价回升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降息在等待更佳时机
北京商报· 2025-08-20 23:11
LPR利率现状 - 8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 [1] - 当前企业贷款利率约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和30个基点 [1] - 利率环境处于历史低位 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 [1] 政策效果与市场表现 - M1增速回升显示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1] - 沪指站上3700点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1] - 低利率政策效果逐步释放 体现宏观经济韧性与市场信心共振 [1]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通过结构性工具优先发力 [1][2] - 采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消费领域 避免"大水漫灌" [2] - 结构性支持措施提升政策效能 避免资金流向低效领域 [2] 未来政策空间 - 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端过度竞争并存 外部环境复杂性未根本改变 [3] - 降息可刺激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消费潜力 稳定资产价格形成财富效应 [3] - 降息时机需与物价回升节奏协同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3] 政策预期 - 保持LPR稳定体现政策定力 [3] - 降息工具将在经济修复进程推进/结构性矛盾缓解/物价水平合理回升后发挥作用 [3] - 货币政策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有力的支撑 [3]
国新国证期货早报-20250819
国新国证期货· 2025-08-19 0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沪指创十年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大幅放量;焦炭、焦煤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走势震荡趋弱;郑糖期价震荡走高,沪胶震荡调整,豆粕、生猪、棕榈油、沪铜、铁矿石、沥青、棉花、原木、钢材、氧化铝、沪铝等期货价格也呈现不同走势,各品种受基本面、宏观面等因素影响,价格短期多处于震荡状态 [1][3][5] 各品种情况总结 股指期货 -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沪指创2015年8月以来十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沪指涨0.85%收报3728.03点,深证成指涨1.73%收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2.84%收报2606.2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642亿,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5196亿 [1] - 沪深300指数8月18日强势,收盘4239.41,环比上涨37.06 [2] 焦炭 焦煤 - 8月18日焦炭加权指数震荡趋弱,收盘价1693.3,环比下跌22.8;焦煤加权指数弱势,收盘价1174.0元,环比下跌34.1 [3][4] - 焦炭第六轮提涨落地,美债海外需求有韧性,原料端库存回升,铁水产量高位,煤矿端库存压力转移,焦煤总库存增加,全国30家独立焦化厂平均吨焦盈利20元/吨 [5] - 焦煤唐山蒙5精煤报1230,折盘面1010,矿端库存由降转升,精煤库存转移,进口累计增速下降,库存中性偏高 [5] 郑糖 - 美糖上周五走低,8月18日郑糖2601月合约未跟随,受现货报价平稳与资金作用等因素支持期价震荡走高,夜盘波动不大窄幅震荡小幅走高,7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主产区糖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0.8%,触及361.4万吨 [5] 胶 - 因短线涨幅较大受技术面影响与原油价格下跌拖累,8月18日沪胶震荡调整,夜盘波动不大窄幅震荡;6月马来西亚可监控天胶总产量为25679吨,同比降14.1%,环比增5.9%,6月天然橡胶库存为164189吨,环比降11.4%,同比增2.4%,上半年累计产量下降0.4% [6] 豆粕 - 8月18日CBOT大豆期货收跌,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8%,高于市场预期;国内M2601主力合约收于3155元/吨,涨幅0.57%,进口大豆供给宽松,油厂开工率高,豆粕库存较高,巴西升贴水高位小幅回落,美豆高位运行,国内进口成本偏强,四季度供给收紧预期提供抗跌支撑 [6][7] 生猪 - 8月18日生猪期价震荡偏弱运行,LH2511主力合约收于13820元/吨,跌幅0.9%,当前处于猪肉消费淡季,终端需求疲软,主流猪企订单量低,开工水平低,8月产能集中兑现,适重猪源供应增多,集团猪企出栏计划环比增加,二次育入场规模有限,生猪处于供需宽松态势 [7] 棕榈油 - 8月18日棕榈油未能延续周五晚强劲势头,主力合约P2601收带上影线小阳线,收盘价9584,较上日涨1.31%,预计马来西亚8月1 - 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537183吨,较上月同期增加34.5% [8] 沪铜 - 8月18日沪铜早间小幅高开,收盘微跌0.01%,维持区间窄幅波动,宏观面指引有限,周初社库增加拖累铜价,国内下游加工库存下降,存在潜在补库预期,制约价格下跌幅度 [8] 铁矿石 - 8月18日铁矿石2601主力合约震荡收跌,跌幅为0.64%,收盘价为772元,上周铁矿全球发运和到港量均回落,供应收紧,钢厂盈利可观,铁水产量小幅增加处于高位,短期价格震荡 [8] 沥青 - 8月18日沥青2510主力合约震荡收涨,涨幅为0.06%,收盘价为3473元,上周沥青产能利用率环比增加,出货量回落,降雨影响需求释放,基本面缺乏驱动,短期价格震荡 [9] 棉花 - 周一夜盘郑棉主力合约收盘14130元/吨,8月19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新疆指定交割(监管)仓库基差报价最低为370元/吨,棉花库存较上一交易日减少87张 [9] 原木 - 8月18日原木25091开盘817、最低810.5、最高820、收盘811、日减仓1105手,关注800支撑,820压力;山东3.9米中A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为750元/方,江苏4米中A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为780元/方,较昨日持平;7月原木进口量250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7.7%,1 - 7累计进口量同比减少11.7%,外盘报价提升带动内盘期价上涨,供需矛盾不大,强预期和弱现实博弈,现货成交较弱 [10] 钢材 - 8月18日,rb2510收报3155元/吨,hc2510收报3419元/吨,山东部分焦化企业8月16日至9月初限产30% - 50%,短期钢厂减产被证伪,五大材周产量连续3周小幅回升,累库加快,周度表观需求降至3月上旬以来新低,钢材期货在双焦期货二次触顶后或阶段性承压回落,回调空间不大,暂以震荡偏弱趋势对待 [10][11] 氧化铝 - 8月18日,ao2601收报3171元/吨,国内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进口窗口间歇性打开,氧化铝下半年供应预计过剩,库存增加,仓单回升,挤仓风险解除,市场交易逻辑可能向成本定价逻辑转变,基本面压制上涨,短期震荡调整为主 [11] 沪铝 - 8月18日,al2510收报于20595元/吨,美国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范围,对我国出口有一定影响但弱于之前提高关税,周一铝价回调,考虑9月旺季预期以及降息预期,铝走势反转概率不大,后续关注低铝价下游补库情况 [11]
21评论丨如何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6:41
货币政策基调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平衡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等多重目标 [3] - 政策工具表述边际收敛 不再提及存款准备金等具体工具及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维持中性宽松取向 [5] 经济环境评估 - 国内经济持续改善 新动能加快发展 总需求持续扩张 宏观政策积极有为 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2] - 海外经济增长动能总体偏弱 复苏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剧 [2] -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成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3] 信贷与流动性 - 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信贷投向与期限结构优化 重点关注五篇大文章领域支持力度 [4] - 维持流动性充裕环境 但政策余量表述收敛 删除灵活二字及具体工具表述 [5] -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 商业银行或因息差压力主动调降存款利率 [5] 结构性政策方向 - 结构性工具聚焦科技创新 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领域 专栏明确科技金融与消费金融支持重点 [6]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具落地见效 政策支持集中于结构性工具使用 [6] - 信贷增长更关注结构优化及总体融资结构健康性 [4][6] 通胀与市场传导 - 上游工业品如煤炭 黑色 有色存在涨价 但向中下游传导节奏偏慢 [3] - 后续基建项目发力可能支撑PPI温和回升 [3] - 汇率表述变化不大 通胀温和回升信心增强 [3][6]
国债期货日报-20250818
瑞达期货· 2025-08-18 1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债市缺乏新主线驱动,权益市场走强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压制债市情绪,“股强债弱”联动效应或增强,短期内流动性因素将成主导债市交易核心逻辑,建议关注曲线陡峭化带来的期限利差扩大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T主力收盘价108.015,环比-0.29%,成交量20962↑;TF主力收盘价105.455,环比-0.21%,成交量14257↑;TS主力收盘价102.304,环比-0.04%,成交量5008↑;TL主力收盘价116.090,环比-1.33%,成交量47329↑ [2] 期货价差 - TL2512 - 2509价差-0.60,环比-0.13↓;T2512 - 2509价差-0.15,环比-0.05↓;TF2512 - 2509价差-0.08,环比-0.08↓;TS2512 - 2509价差0.02,环比-0.02↓;T09 - TL09价差-8.08,环比1.11↑;TF09 - T09价差-2.56,环比0.08↑;TS09 - T09价差-5.71,环比0.24↑;TS09 - TF09价差-3.15,环比0.16↑ [2] 期货持仓头寸 - T主力持仓量107322,环比-12157↓,前20名多头202891,环比7149↑,前20名空头194411,环比932↑,前20名净空仓-1379,环比2430↑;TF主力持仓量86134,环比357↑,前20名多头145700,环比9399↑,前20名空头152110,环比6281↑,前20名净空仓6410,环比-3118↓;TS主力持仓量61412,环比-4546↓,前20名多头80497,环比3069↑,前20名空头85115,环比-1367↓,前20名净空仓4618,环比-4436↓;TL主力持仓量61613,环比-7726↓,前20名多头113240,环比94↑,前20名空头111908,环比-1438↓,前20名净空仓-1332,环比1532↑ [2] 前二CTD(净价) - 220010.IB(6y)106.5921,环比-0.3457↓;250007.IB(6y)99.0955,环比-0.2601↓;240020.IB(4y)100.477,环比-0.1603↓;240020.IB(4y)100.8844,环比-0.2116↓;250006.IB(1.7y)100.2559,环比-0.0383↓;220007.IB(2y)101.7618,环比-0.0585↓;210005.IB(17y)131.0034,环比-2.1789↓;220008.IB(18y)123.6446,环比-2.3368↓ [2] 国债活跃券(%) - 1y利率1.3600,环比0.20↑bp;3y利率1.4100,环比0.00↑bp;5y利率1.5825,环比1.75↑bp;7y利率1.6850,环比1.20↑bp;10y利率1.7450,环比1.30↑bp [2] 短期利率(%) - 银质押隔夜利率1.4776,环比6.76↑bp;Shibor隔夜利率1.4360,环比3.80↑bp;银质押7天利率1.5118,环比2.18↑bp;Shibor7天利率1.4830,环比1.80↑bp;银质押14天利率1.5465,环比6.65↑bp;Shibor14天利率1.5370,环比3.20↑bp [2] LPR利率(%) - 1y利率3.00,环比0.00↑bp;5y利率3.5,环比0.00↑bp [2] 公开市场操作 - 发行规模2665亿,到期规模1120亿,利率1.4%,期限7天,净投放1545亿 [2] 行业消息 - 央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 [2] - 我国7月经济“成绩单”出炉,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部分经济指标波动,投资增长压力是阶段性的 [2] - 全国70城7月房价数据公布,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收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6个,较上月减少8城,上海、乌鲁木齐环比涨0.3%领跑,二手房仅太原1城环比上涨,截至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五个月减少 [2] 观点总结 - 周一国债现券收益率集体走弱,期货全线大幅下跌,受税期影响DR007加权利率小幅上行,国内7月工增、社零超预期回落,固投规模收敛,失业率平稳,7月金融数据结构分化,政府债支撑社融增量,企业居民端中长期融资动能不足,新增贷款转负,海外中美关税暂缓期延长90天,美国7月PPI环比上涨0.9%,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受挫 [2] - 当前债市缺乏新主线驱动,权益市场走强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压制债市情绪,“股强债弱”联动效应或增强,短期内流动性因素将成主导债市交易核心逻辑,建议关注曲线陡峭化带来的期限利差扩大机会 [2] 重点关注 - 8月20日17:00欧元区7月CPI年率终值 [3] - 8月21日02:00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3]
牛市早报|央行报告: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25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涨0.83%报3696.77点 科创50指数涨1.43%报1101.29点 深证成指涨1.6%报11634.67点 创业板指涨2.61%报2534.22点 [1]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涨0.08% 纳指跌0.4% 标普500跌0.29% [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3]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万亿元 同比增长1.6% 增速较1-6月回落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3] - 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且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 暑期出游和消费政策带动服务及工业品价格上涨 [4]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 - 7月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降 6城上涨(上海领涨0.3%) 二手房仅太原环比上涨 [4]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机械设备采购额增7.3% 日用家电/视听设备销售额分别增44.5%/22.8% 新能源车销量增81.7% [5] 企业动态与并购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13家标的公司资产 涉及煤炭/煤电/煤化工领域 提升全产业链布局 [6][7]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权获证监会批准 陕西投资集团成为实际控制人 [7] - 华虹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现金收购华力微电子控股权 配套募资 股票8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8] 产业与政策 -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投入运营 覆盖58个点位 收费起步价16元(5公里内) 超5公里按4元/公里计费 [5] - 市场监管总局建成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全链条业务系统 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 [5] 国际事件 - 特朗普称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计划与泽连斯基会晤并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议 [9] 金融市场 - 8月20日将公布1年期和5年期LPR最新值 7月分别为3.0%和3.5% [8] 新股发行 - 8月19日新股申购:巴兰仕(920112) [10][11]
央行二季度报告释放1万亿流动性,同比GDP增5.3%成稳增长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7 16:35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1] - 央行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货币政策与物价调控 - 央行明确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2] - 5月份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2]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60个基点 [2] 汇率政策与市场稳定 - 央行强调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3] - 央行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3]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 [3] - 通过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 [3]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三个关注点
国金证券· 2025-08-16 21:34
货币政策定调 -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物价表述更积极,从"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修改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3][5] - 货币政策强调"落实落细存量政策","降准降息"继续缺席,增量工具需经济触发因素[3][7] - 央行重申防范资金空转,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7] 经济数据与预测 - 7月固投累计增速下滑1.2个百分点至1.6%,社零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至3.7%[5] - 估算7月实际GDP同比增速约5%,GDP平减指数约-1.4%,名义GDP增速约3.6%[5] - 8、9月PPI同比或回升,因去年同期基数低(2024年8、9月PPI环比分别-0.7%、-0.6%)[5] 结构性政策支持 - 二季度货政报告四个专栏聚焦小微金融、科技创新、信贷优化和促消费[3][14] - 新增贷款中科技领域占比约70%,增速达两位数以上[14] - 对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贷款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14] 银行与利率 - 二季度新发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5BP至3.29%[7] - 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42%、1.31%,创近年新低[7]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疲弱,后续下行或超预期[4][17] - 中美贸易摩擦前景不明,地缘政治或扰动出口[4][18] - 出口不确定性增强或明显拖累基本面[4][18]
二季度货政报告强调了什么?(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16 16:41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政治局会议和货币政策例会定调,强调"贸易壁垒增多…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一阶段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 物价回升表述变化 - 对物价的表述从"物价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和"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修改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表述更加积极 [5] - 年内PPI同比或将触底回升,去年同期偏低的基数(2024年8、9月PPI环比分别-0.7%、-0.6%)叠加"反内卷"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为8、9月PPI同比增速回升创造一定条件 [5] - 7月经济数据显著回落,固投累计增速下滑1.2个百分点至1.6%,社零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至3.7%,估算7月实际GDP同比为5%左右,GDP平减指数为-1.4%左右,名义GDP增速为3.6%左右,较2季度进一步下降 [5] - 出口或面临透支效应拖累,PPI回升的持续性和力度也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6] 货币政策维持"量宽价稳" - 当前货币政策更强调"落实落细存量政策","降准降息"继续缺席,相关增量工具的落地仍需经济触发因素 [7] - 二季度新发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5BP至3.29%,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下行至1.42%、1.31%,创近年来新低 [7] - 央行继续强调"要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如果后续降息,银行负债端成本的下调幅度或更大 [7] -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4万亿,居民存款持续流向资本市场,央行重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避免低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 [8] 加大结构性支持力度 - 二季度货政报告四个专栏分别聚焦小微金融服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信贷结构优化、金融支持促消费 [12] - 新增贷款中科技领域占比约70%,增速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推动科创债市场发展是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力重点之一 [14] - 强调"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近期对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 [14]
中国央行: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00:2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有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并对物价回升产生积极影响 [1] - 货币政策持续多次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和社会融资条件宽松,已将其作为提升物价的重要政策考量 [1] 物价影响因素分析 -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急剧上升但通胀下降,中国信贷和广义货币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但通胀持续走低,说明物价根本上由供需决定 [1] - 提振物价需要各项宏观政策发挥合力 [1] - 中央整治"内卷"、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后,焦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1]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促进物价回升有积极作用 [1] 货币政策实施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2]
央行报告: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观察者网· 2025-08-15 22:47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1]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 -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国内经济基础稳固,长期向好趋势未变,需保持战略定力[5]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3]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3]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3] 金融数据表现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4]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45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60个基点[4] -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6月末中间价与上年末持平[4] 信贷结构调整方向 -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6] -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3] 汇率与风险防控 - 坚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发挥汇率调节功能[3]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6] - 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3] 下阶段政策方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融、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目标匹配[6] -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6]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