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折扣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ALDI奥乐齐对手Lidl新店型亮相
36氪· 2025-08-20 15:51
全球零售行业格局 - 德国施瓦茨集团以营收1820亿美元和14244家门店位列2025年全球零售50强第3名 [1] - 德国Aldi以营收1550亿美元和13877家门店位列同一榜单第4名 [1] - 施瓦茨集团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两大零售品牌 [1] 折扣零售模式发展历程 - Aldi起源于1913年德国埃森市的小型杂货店 采用极简主义经营模式专注于高性价比商品 [2] - Lidl于1973年开设首家折扣店 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且仅500种SKU 效仿Aldi的精简化商品策略 [3][4] - Lidl通过自有品牌策略提升利润空间 到1977年已扩张至33家门店 [4] 国际化扩张战略 - Lidl1990年代进入法国市场 SKU削减至1500种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5] - 1994年进军英国时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 三分之二商品为英国本地生产 [5] - 截至2020年 Lidl在英国门店达900家并占据7%市场份额 [5] - 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后调整商品策略 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并强化生鲜品类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7-2006年间Lidl与Aldi共同迫使沃尔玛退出德国市场 沃尔玛亏损达10亿美元 [6] - 施瓦茨集团创始人Dieter Schwarz以2500亿身价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2名 [7] - Lidl自有品牌占比超80%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包括Freeway和Milbona等 [7] 零售业态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 关店1263家创十年新高 [9] - 全球大型超市数量显著下降:北美减12.6% 欧洲减9.8% 亚太减11.2% [9] - 消费者实体店购物频次从每月4.3次降至2.8次 平均停留时间从78分钟减至46分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大型超市销售额同比下降6.8% [10] 新兴商业模式创新 - Lidl在德国开设首家纯非食品门店Lidl Home&Living 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个自有品牌 [12] - 门店商品结构:五金工具占28% 家具家饰24% 厨房电器15% 运动户外与时尚各12% 儿童用品9% [12] - 同步改造传统门店为生鲜专卖店 实现生鲜与非食品类双店分流 [12] - 荷兰Action以6000种商品覆盖12个国家 拥有2685家门店且1500种商品价格低于1欧元 [13] - 德国Tedi在15国拥有超3500家门店 多数商品售价在1欧元上下 [13] 行业转型方向 - 30岁以下消费者月均到访大型超市频次不足2次 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的4.5次 [11] - 63.7%中国城市居民更关注商品质量而非价格 较202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11] - 零售业态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社区小型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家 [10] - 非食品类专业折扣连锁的崛起直接挤压传统超市在非食品类的份额 [13][14]
「新消费观察」再砸13.79亿元“收权”!万辰集团二代接棒大动作:薄利困境下加速内部整合
华夏时报· 2025-08-14 21:43
公司股权交易 - 万辰集团以13.79亿元收购万优公司49%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从26.01%增至75.01% [2][3] - 交易对方为淮南盛裕和淮南会想 核心高管周鹏和杨俊通过这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万优公司45.08%和3.92%股权 [3] - 类似操作曾在2024年8月进行 当时以2.94亿元收购万好公司49%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75.52% [5] 控制权与治理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泽宁 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26% [2][3] - 交易对方周鹏将用约12.69亿元对价购买万辰集团5.27%股份 并将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 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4] - 杨俊也承诺在交易后12个月内用对价购买公司股份 实现长期绑定 [4] 业务整合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多个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包括陆小馋、来优品、吖滴吖滴和好想来 2023年10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5] - 旗下品牌管理分散:好想来属万好公司 来优品属万优公司 吖滴吖滴属万昌公司(间接持股51%) 陆小馋属万兴公司(直接持股52%) [5] - 此次收购旨在优化股权结构 提升治理稳定性 增强管理层长期经营动力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不到6亿元增至2023年93亿元(同比增1592%) 2024年再增至323亿元(同比增247.86%) [6] - 净利润2023年为-8292.65万元 2024年转为盈利2.94亿元 净利率仅0.9% [6] - 万优公司2024年营收77.12亿元(同比增147.3%) 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2%) 2025年1-5月营收41亿元 净利润1.42亿元(净利率3.5%) [6] 业务发展现状 - 万优公司旗下品牌来优品率先布局硬折扣超市 从零食扩展至全品类 截至2025年5月31日拥有3212家直营和加盟门店 [7] - 公司量贩零食门店数从2023年末4726家增至2024年末14196家(净增9470家) 相当于月增789家 截至2025年3月超15000家但增速明显放缓 [8]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放缓 竞争关键转向供应链效率和自有品牌占比 [9] 行业竞争环境 - 硬折扣超市成为新风口 参与者包括湖南鸣鸣很忙、三只松鼠、物美超市以及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平台 [8] - 硬折扣超市品类更齐全 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正蚕食量贩零食市场空间 [8] - 量贩零食赛道趋于饱和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品类拓宽、自有品牌发展、加入即时零售+团购场景 以及向低线城市下沉 [8][9]
零售巨头集体放弃中产幻觉,开始扎堆搞硬折扣
36氪· 2025-08-11 19:29
会员制超市发展困境 - 盒马X会员店将于2025年8月31日关闭最后一家门店 标志着会员制模式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2] - Costco中国会员续费率仅62% 远低于全球90%以上的平均水平 显示本土市场水土不服[7] - 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后转向C端会员模式 但当前处于闭店改造阵痛期[2] 硬折扣业态竞争格局 - 奥乐齐凭借500余款9.9元以下商品在中国快速扩张 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8][9] - 盒马NB门店数超300家 为奥乐齐的四倍 通过加盟模式和社区自提店快速扩张[9][12] - 物美推出硬折扣品牌"物美超值" 首批6家北京门店开业 美团"快乐猴"和京东折扣超市同步入局[3][4] 行业模式转型特征 - 硬折扣超市毛利率仅10%-15% 显著低于传统商超20%-25%的毛利率水平[17] - 自有品牌占比成为核心竞争力 奥乐齐达90% 盒马NB和物美超值为60% 折扣牛仅35%[18] - 采用源头集采和精简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 奥乐齐与83家本土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17][18] 市场发展空间与挑战 - 中国社区折扣店渗透率不足10% 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渗透率[15] - 门店面积集中在500-1000平方米 SKU控制在1500个以内 以牛奶鸡蛋等高频商品作为引流爆款[16] - 奥乐齐2024年对200多款商品降价 最大降幅达45% 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空间[19] 行业模仿周期与风险 - 零售企业经历从学习山姆会员店到模仿胖东来 最终转向效仿奥乐齐的演变过程[21]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预亏2.4亿元 扣非后净亏损8.3亿元 反映行业调改阵痛持续[22] - 社区团购曾出现供应商集体讨债事件 超1000家供应商被拖欠货款 其中登记欠款超5000万元[22][23]
京东、美团、盒马,集体杀入硬折扣赛道
凤凰网财经· 2025-08-09 20:39
硬折扣赛道竞争格局 - 京东计划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折扣超市,首家涿州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3]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8月底杭州首店开业,2025年计划扩张至10家,长期目标1000家门店[3] - 盒马NB已开设近3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4] - 物美首批6家"物美超值"门店7月在北京开业,年底计划扩张至25家[6]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折扣产品增量销售额增长61.1亿美元,折扣零售渠道增速达8.2%[6] - 中国硬折扣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高性价比需求催生业态扩张[6] - 消费者对"低价+品质"双重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仅低价无品质将沦为噱头[5] 商业模式创新 - SKU大幅精简:物美超值SKU约1300个(传统大卖场的15%),盒马NB SKU控制在1000-1200个[7] - 自有品牌占比突出:物美超值自有品牌占比超60%,盒马NB优选占比达35%[7] - 价格优势显著:盒马NB通过供应链优化使商品价格低于市场15%-20%[7] 区域化竞争策略 - 各品牌聚焦大本营市场:盒马NB深耕华东,物美超值布局京津冀,美团/京东首选业务密集城市[8] - 供应链能力决定成败,企业需在熟悉区域建立比较优势后再扩张[8] 行业挑战与趋势 - 历史教训:比宜德因运营体系跟不上扩张速度导致2023年经营失败[9] - 差异化竞争关键:需在保证性价比同时提供独特产品,避免同质化[10] - 未来格局预测:多元化竞争为主,单一价格优势不可持续,需构建独特竞争力[10]
京东、美团、盒马,集体杀入硬折扣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9:45
硬折扣赛道竞争格局 - 京东计划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京东折扣超市,首家涿州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将于8月16日开业 [2]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8月底将在杭州开业,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长期目标为1000家,聚焦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 [2] - 盒马NB已开出近3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域 [2] - 传统商超物美已在北京开设6家"物美超值"门店,计划年底扩张至25家 [5] - 行业参与者还包括奥乐齐、乐尔乐等专业折扣零售商 [2] 硬折扣商业模式特点 - 核心策略为减少SKU至1300-1500个(仅为传统商超15%),大幅提高自有品牌占比(物美超值达60%,盒马NB达35%)[6] - 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价格优势,盒马NB商品价格比市场同类低15%-20% [6] - 物美超值将自有品牌分为三个价格带(超值/精选/Premier),盒马NB客单价维持在35-50元区间 [6] - 生鲜品类占比突出,盒马NB超过60%,满足日常高频消费需求 [6][7]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增量销售额达61.1亿美元,成为增速第三快的零售渠道 [5] - 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催生业态发展,硬折扣超市成功抓住"低价优质"消费心智 [3][5] - 企业通过精简SKU、强化自有品牌、优化供应链实现"天天低价"的运营模式 [5][6] 区域扩张策略 - 各品牌采取区域聚焦策略:盒马NB深耕华东、物美超值布局京津冀、美团/京东首选业务密集城市 [9] - 初期避免盲目扩张,优先在供应链完备区域建立竞争优势 [9] - 行业存在扩张失败案例,如比宜德因管理能力未匹配开店速度导致经营压力 [9] 行业竞争关键 - 差异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需在价格优势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 [10] - 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决胜关键,需持续优化采购流程降低中间成本 [6][9] - 未来格局将趋向多元化,单一价格优势难以维持长期竞争力 [10]
京东、美团、盒马,集体杀入硬折扣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8:35
硬折扣赛道竞争格局 - 京东计划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京东折扣超市,首家涿州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8月16日开业 [1]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8月底杭州首店开业,2025年计划扩张至10家,长期目标1000家,聚焦杭州、上海、北京、广州 [1] - 盒马NB已开设近3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域 [1] - 物美首批6家"物美超值"硬折扣店7月在北京开业,年底计划扩张至25家 [3]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硬折扣超市通过精简SKU(约1300个,仅为大卖场的15%)、提升自有品牌占比(60%以上)实现低价 [3] - 物美超值将自有品牌分为三档:物美超值(基础)、物美精选(中端)、物美Premier(高端),中端品类最丰富 [3] - 盒马NB SKU控制在1000-1200个,生鲜占比超60%,客单价35-50元,自有品牌"盒马NB优选"占比35%,价格比市场低15%-20% [4]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折扣产品增量销售额增长61.1亿美元,折扣零售渠道增速达8.2%,为全球第三快零售渠道 [2][3] - 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催生业态发展,国际成熟业态在中国进入快速成长期 [3] - 供应链能力是关键竞争壁垒,企业均围绕大本营布局(如盒马NB深耕华东,物美聚焦京津冀) [5] 行业挑战与失败案例 - 中国硬折扣鼻祖比宜德因运营体系与扩张速度不匹配,2023年出现经营压力 [6] - 缩减SKU的取舍、自有品牌市场推广、选址与加盟策略均为实操难点 [6] - 需在性价比基础上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6] 核心竞争逻辑 - 低价需匹配优质商品,否则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 [1] - 未来行业将呈多元化格局,企业需建立独特竞争力(如供应链优化、质量提升) [6]
零售巨头抢滩硬折扣:供应链与差异化的终极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0:58
行业动态 - 硬折扣赛道竞争加剧,京东计划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京东折扣超市,首家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1]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将于8月底在杭州开业,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长期目标为1000家,聚焦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1] - 盒马NB已开设近3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域[1] - 传统商超物美已在北京开设6家"物美超值"门店,计划年底扩展至25家[2] 市场背景 - 2024年全球折扣产品增量销售份额增长61.1亿美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成为增速第三快的零售渠道[2] - 硬折扣超市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期,顾客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推动业态发展[2] - 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商超品牌与平台型企业均在加码布局[2] 运营模式 - 硬折扣超市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SKU(约1300个,仅为大卖场的15%)和增加自有品牌商品(占比60%以上)实现低价[3] - 物美超值将自有品牌分为三个价格带:物美超值、物美精选、物美Premier,中间价格带品类更多[3] - 盒马NBSKU控制在1000-1200个,生鲜占比超60%,客单价35-50元,自有品牌"盒马NB优选"占比35%,价格比市场低15%-20%[3] 区域策略 - 各企业聚焦大本营区域:盒马NB深耕华东,物美超值围绕京津冀,快乐猴和京东折扣超市首批布局业务密集城市[4] - 企业采取稳健扩张策略,优先在供应链完备区域建立优势[5] 行业挑战 - 缩减SKU过程中的商品取舍、自有品牌建设、门店选址及加盟模式等均为运营难点[5] - 中国硬折扣鼻祖比宜德因运营管理体系未能匹配扩张速度,于2023年出现经营困难[5] - 行业需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6] - 未来竞争格局将趋向多元化,企业需建立独特竞争力[6]
盒马NB、奥乐齐、美团快乐猴们,“硬折扣超市”大战升级
36氪· 2025-07-29 10:30
新玩家入场 - 物美集团推出全新硬折扣业态"物美超值" 首批6家北京门店开业 聚焦生鲜日百 主打1300个SKU和60%自有品牌 部分商品价格较市价低40%-50% 计划年底在京开出25家店铺 [1] - 美团旗下硬折扣品牌"快乐猴"已签约10家门店 首家杭州门店8月29日开业 计划开设1000家门店 依托美团运力网络采用线上比价+线下提货模式 [1] - 硬折扣超市品牌加速扩张 包括盒马NB、奥乐齐、乐尔乐、折扣牛、爱折扣等 从一线城市向县域蔓延 [1] 行业驱动因素 - 性价比需求刚性化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硬折扣超市通过供应链压缩实现商品价格较传统商超低30%-50% [2] - 线下流量价值重估 线上获客成本攀升 社区硬折扣店凭借低价高频商品吸引自然客流成为线下新入口 [2] 盒马NB模式分析 - 以折扣店形态下沉至县城 通过消化鲜生店尾货降低损耗率 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采用硬折扣+社区渗透模式 [3]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门店数突破300家 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覆盖长三角12座GDP万亿级城市 [3] - SKU精简至1000-1200个 生鲜占比超60% 客单价35-50元 自有品牌占比35% 部分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主流品牌 [5] - 采用源头直采模式 建立城市仓+社区门店双层体系 生鲜商品每日一配 库存周转率超行业均值 [6] - 2024年以每5天一店速度进入三四线城市 2025年计划拓展至1000家门店 [6] 奥乐齐转型策略 - 从高端精品超市转型为平价社区超市 SKU精简至1600种 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90% [8] - 昆山首店开业当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 单日销售额110万元 标价9.9元及以下商品超500个 [8] - 采用产地直供+全程冷链模式 生鲜商品从分包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 门店坪效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0] - 80%以上供应商来自本土 建立区域供应链闭环 生鲜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 已打造13个自有品牌系列 9.9元及以下低价商品占全店SKU约1/4 [1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约1.79万亿元 占社会零售总额3.8% 预计2025年达2.28万亿元 2022-2025年CAGR为11.0% [13] - 沃尔玛在深圳试水300-500㎡社区店 SKU约2000个 主打天天平价 计划结合美团生态和山姆资源打造1小时生活圈 [13] - 叮咚买菜在上海和无锡开设叮咚奥莱门店 京东计划在江苏宿迁落地京东折扣超市 [14] 未来竞争维度 - 生鲜供应链升级 通过源头直采压缩成本 建立全国供应链+区域化运营体系 [14] - 全渠道布局 整合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 实现即时配送和到店自提服务 [14] - 商品和服务差异化 通过新品开发和社区渗透策略吸引特定消费群体 [15] - 行业进入自有品牌+即时零售+线下密集布点的三角竞争阶段 [15]
北京首家硬折扣超市!“物美超值”六店齐开
新浪科技· 2025-07-25 11:09
业务拓展 - 物美集团全新业态物美超值硬折扣店首批6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 覆盖西城、东城、通州、石景山、丰台5大区域 [1] - 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开出25家店铺 [3] 商业模式 - 作为北京地区首家硬折扣超市 通过精选商品、高效运营等全链路效率优化实现超值超质商品供给 [1] - 门店商品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高频刚需及一日三餐需求 满足"一站式购齐"需求 [1] - 实行"少量SKU"策略 商品总数控制在1300支以内 聚焦水果蔬菜、鲜肉鲜鱼等六大品类 [1] - 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60% 直接对接工厂减少营销成本 [1] 运营策略 - 每年4到6次全品类商品检核 每周全渠道价格对比 确保全年低价无促销 [1] - 采用"工厂到超市直接可上架的包装" 省去二次分装环节 [1] - 取消服务柜台实行全自助购物 提升门店人效 [2] 价值主张 - 提供"好货不贵 天天实惠"的购物体验 [1] - 通过周转效率提升、库存成本压缩、供应链简化实现运营成本系统性降低 将节省成本让利消费者 [1]
被动接招线上外卖大战的美团,这次通过“快乐猴”主动奇袭线下零售
钛媒体APP· 2025-07-20 18:01
美团线下零售新战略 - 公司第三次进军线下零售 推出硬折扣超市品牌"快乐猴" 首批门店选址杭州与北京 直插盒马NB核心腹地 [1] - 快乐猴操盘团队规模超150人 以美团优选为基础组建 引入盒马NB等竞争对手人才 由美团优选前负责人掌舵 [6] - 杭州首店采用激进运营策略 供应商直供标品再压价 爆款商品区域买断独家销售 生鲜动态定价 门店近无人化操作 [7]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零售市场补贴大战白热化 三大巨头计划投放超1000亿元补贴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达1.5亿单 [4] - 硬折扣赛道竞争激烈 盒马NB已开303家门店 自有品牌占比60% SKU精简至1000-1200个 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达90% [8][9] - 零食量贩品牌鸣鸣很忙门店超1.5万家 2024年零售额突破555亿元 在下沉市场影响力突出 [9] 美团零售生态布局 - 公司构建5500多家品牌卫星店 预计2025年底达10000家 运营成本下降50%-70% 人效坪效双提升70% [10] - 美团闪电仓数量超3万个 覆盖全品类 预计2027年达10万个 市场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 [11] - 卫星店与闪电仓形成本地化服务网络 未来可能与快乐猴门店融合 催生"店仓合一"新模式 [11] 快乐猴战略定位 - 项目承载公司补齐线下自营商超缺位的战略使命 是小象超市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补充 [6] - 初步开店目标1000家 已签约10家店 4家正在装修 7月在北京杭州密集开展招商与试吃活动 [6] - 定位硬折扣超市 通过极致效率实现低价 应对消费者可能流向其他团购平台的风险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非餐饮品类订单占比从2023年28%升至2025年41% 平台竞争从补贴转向生态协同 [12] - 盒马NB与奥乐齐等国际巨头在中国扩张缓慢 分别面临供应链复杂度和区域消费习惯差异挑战 [13] - 零售业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能力 需要深度绑定工厂 承担库存风险 建立自有品牌消费者认同度 [8][14] 美团零售业务数据 - 小象超市2024年GMV接近300亿元 规模超叮咚买菜 逼近朴朴超市 [3] - 美团卫星店成本回收周期从24个月压缩到8-10个月 为首批10000家提供4亿元专项扶持 [10] - 中石化易捷与美团合作旗舰店单日订单突破3万单 单店最高超千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