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利好!潘功胜、李云泽、吴清集体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59
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开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等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市人民政 府的领导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公布多个重磅举措。 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 陆家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尊敬的吉宁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小川先生、龚正市长,尊敬的王江、云泽、吴清、海峰、鹤新同志,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非常感谢上海市委、市政府特别是陈书记、龚市长对金融事业和人民银行的关心和支持,非常荣幸担任本届论坛的共同轮值主席。经过多年努力,陆家嘴 论坛已经成为具有很强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传播力的交流平台。我代表人民银行,也代表主办方,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去年的陆家嘴论坛上,我报告了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一年来,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从数量、价格、结构 等方面,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支持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我们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培育政策 利率,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是一个 ...
全文来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1:5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发布重磅政策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先生发表主 题演讲。他表示,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 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吴清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委员会主席 发言全文: 各位境内外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又一次参加陆家嘴论坛,见到很多新老朋 友。首先感谢论坛主办方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贸秩序深刻调 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更加需要秉持团结互信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培 育发展新动能。这次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借此机会,我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谈几点思考体会。 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 ...
认定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工信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印发
央视网· 2025-06-14 11:00
央视网消息:据"工信微报"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综 合考虑孵化器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提出将孵化器认定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其中,标准级孵化器对标原国家级孵化器,充分衔接原政策框架,实 行达标认定。卓越级孵化器坚持优中选优、总量控制,对标国际一流,择优认定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创新型孵化器。 《管理办法》旨在推动孵化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从提供服务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转变,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做优企业增 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问+一图,读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更好贯彻落实《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回 应社会关切,现就《管理办法》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孵化上下更大功夫,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 地制宜发展新质 ...
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6-13 09:51
全会核心内容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省会担当的决定》,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 [1][2] - 全会指出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是南京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的重要机遇,是打好"十四五"收官战的内在要求,是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2] 重点任务部署 -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建设"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服务全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3] -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加快改革突破,加强开放支撑,大力提振消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南京都市圈城市的协同联动,链接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要素,抓好"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 [3] -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突出抓好就业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3] 当前工作重点 - 更大力度紧抓当前、抓好当前,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上下功夫,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上求突破,在谋划"十五五"发展上出实招 [5]
积极探索央企创投新模式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16
央企创投需要新模式 央企创投传统模式以市场化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简称VC)模式和产业资本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简称CVC)模式为主。其中,VC模式主要通过投资技术拥有者创办的公司, 追求财务回报;CVC模式主要通过投资获取新技术、市场或生态优势,可以赋能母公司业务,但缺乏 主动孵化机制。创投传统模式财务回报导向与长期资本定位的矛盾,以及传统创投机构只能被动筛选项 目的局限性,制约了央企创投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与场景需求优势的发挥。央企创投以什么样的投 资模式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并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已不再是一道"可选题",而成了"必答题"。 央企创投亟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摒弃路径依赖,主动创建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探索符合国家战 略要求的创投新模式,以满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Builder(企业风险投资构建者,简称CVCB)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科创投资共建 模式,其本质是在企业风险投资CVC模式基础上增加企业主动创建赋能(Builder)环节, ...
瑞达期货锰硅硅铁产业日报-20250610
瑞达期货· 2025-06-10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0日,锰硅2509合约收盘5542,下跌0.18%,硅铁2509合约收盘5174,上涨0.27% [2]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 [2] - 锰硅和硅铁厂家减产开工率来到同期低位,但库存整体仍偏高,成本端原料端进口锰矿石港口库存增加,下游铁水产量见顶回落,原料端煤炭大幅拉涨,悲观情绪改善 [2] - 锰硅内蒙古现货利润-180元/吨,宁夏现货利润-370元/吨;硅铁内蒙古和宁夏现货利润均为-330元/吨 [2] - 市场上钢厂采购较为谨慎,招标价格延续下跌,4小时周期K线位于20和60均线下方,操作上震荡运行对待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SM主力合约收盘价5542元/吨,环比下降10元/吨;SF主力合约收盘价5174元/吨,环比持平 [2] - SM期货合约持仓量648759手,环比增加4965手;SF期货合约持仓量456759手,环比减少13260手 [2] - 锰硅前20名净持仓-30777手,环比减少390手;硅铁前20名净持仓-15948手,环比减少1107手 [2] - SM1 - 9月合约价差28元/吨,环比下降4元/吨;SF1 - 9月合约价差-12元/吨,环比下降8元/吨 [2] - SM仓单100048张,环比减少717张;SF仓单15415张,环比减少47张 [2] 现货市场 - 内蒙古锰硅FeMn68Si18价格5450元/吨,环比持平;内蒙古硅铁FeSi75 - B价格5260元/吨,环比持平 [2] - 贵州锰硅FeMn68Si18价格5500元/吨,环比持平;青海硅铁FeSi75 - B价格5110元/吨,环比持平 [2] - 云南锰硅FeMn68Si18价格5450元/吨,环比下降50元/吨;宁夏硅铁FeSi75 - B价格5170元/吨,环比持平 [2] - 锰硅指数均值5411元/吨,环比下降104元/吨;SF主力合约基差-4元/吨,环比持平 [2] - SM主力合约基差-92元/吨,环比增加10元/吨 [2] 上游情况 - 南非矿Mn38块天津港价格31元/吨度,环比持平;硅石(98%,西北)价格210元/吨,环比持平 [2] - 内蒙古乌海二级冶金焦价格900元/吨,环比下降70元/吨;兰炭(中料,神木)价格640元/吨,环比持平 [2] - 锰矿港口库存420.30万吨,环比增加13.30万吨 [2] 产业情况 - 锰硅企业开工率35.03%,环比增加0.26%;硅铁企业开工率32.78%,环比增加2.34% [2] - 锰硅供应171885吨,环比增加1960吨;硅铁供应97300吨,环比增加12400吨 [2] - 锰硅厂家库存186600吨,环比减少14500吨;硅铁厂家库存6.77万吨,环比减少0.74万吨 [2] - 锰硅全国钢厂库存15.15天,环比减少0.29天;硅铁全国钢厂库存15.20天,环比减少0.24天 [2] - 五大钢种锰硅需求125793吨,环比减少1093吨;五大钢种硅铁需求20324.70吨,环比减少249.80吨 [2] 下游情况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54%,环比下降0.35%;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90.63%,环比下降0.04% [2] - 粗钢产量8601.90万吨,环比下降682.24万吨 [2] 行业消息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2] - 5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4% [2] -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 [2]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证监会发布· 2025-06-09 22:01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国务院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2]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形成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3] - 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激发各方积极性 [3] -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3] - 加强公共服务,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3]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快讯· 2025-06-09 19:46
金十数据6月9日讯,6月9日,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 展"为主题,进行第十四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切实提高 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新华社)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
同心·大调研|聚焦传统产业“焕新” 民进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09:11
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调研组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主题,赴河南、山东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有关同志及相关专家参加调研。 中新网郑州6月9日电 题:聚焦传统产业"焕新" 民进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作者 杨大勇 王采怡 陈建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总体要求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并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出具体部署。 日,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率调研组赴河南省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图为调研组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 限公司考察调研。杨大勇 摄 从古都洛阳的重型装备、轴承研发制造企业,到郑州的客车、隧道专用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再到山东济 南、青岛等地的轨道交通装备、工业装备制造企业,传统企业加码转型升级的实践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 创新活力。 近 调研组认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是产业现代化,内涵是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路径是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构建传 ...
从区域“软实力”到发展“硬支撑” 长三角聚力协同激活发展“动力源”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07
6月6日至7日,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 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成效与经验,具体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围绕"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主题, 明确接下来共同发力的重要项目和目标。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座谈,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7年间,三 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发挥了先行探路、引领示 范、辐射带动作用。 2024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稳步增长,GDP总量突破33万亿元;今年一季度,长三角GDP超8万亿元,占 全国比重超25%。这里拥有全国超三分之一的"万亿俱乐部城市"、4个"全国经济十强城市"、43个"百强 县"。 "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刷新"进度条" 一组数据映衬"流动长三角"的新图景: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日均客流超200万人次,相 当于一座城市在常态化"流动"。 会议提出,深化"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持续推进过江通道、省际待贯通路段和瓶颈路段扩容建设,加 快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