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赵锡军:上半年资金成本持续下降,支撑经济回稳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15 19:15
经济金融数据表现 -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的1.86%降至6月的1.4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2.16%降至1.5%,资金成本持续下行[3]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货币供应保持较快增速[3] - 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从1月末的0.4%提升至6月末的4.6%,货币活力有所改善但仍低于M2增速[3][5] 政策效果与市场表现 - 去年9月24日和今年5月7日的两轮金融政策对市场产生积极效果,A股上证指数从低点回升至3500点以上,市场信心持续改善[4] - 央行去年9月24日创设两项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虽实际使用额度不大但显著提振市场预期[4]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效应增强,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达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占社会融资增量22.83万亿元的33.6%[5] 信贷结构与资金流向 - 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信贷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3] -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但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仍面临压力,资金活化程度有待提升[5] - 政府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增量中占比显著上升,反映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但需关注资金使用效率[6]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主要金融数据加速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7-15 16:39
金融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贷款存量同比增长7.1%,持平于上月;M1同比增长4.6%,比上月抬升2.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3%,比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5] 数据向好因素 - 积极财政政策提前发力,6月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存量同比拉动达0.1个百分点,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4.32万亿元[5] - 6月外币贷款对社融存量同比拉动达0.03个百分点,4月以来外币贷款月度增量由负转正;企业短期贷款对贷款存量同比拉动达0.18个百分点,抵消票据融资等分项拖累[5] - 6月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多增,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贷款同比增速更高[5] - 上年同期整治资金空转使货币供应量基数低,今年企业存款增长恢复,上半年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同比多增3.22万亿[5] - 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5月末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科技、绿色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5]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4][13]
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为负,政府债券净融资大增至7.7万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37
政府债券与城投债融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投债净融资额-763 60亿元 同比下降约149% 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 [1] - 同期政府债券净融资7 66万亿元 同比多4 32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129% [1] - 国债净融资3 37万亿元 同比多1 8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4 29万亿元 同比多2 52万亿元 [4] 城投债监管与转型动态 - 近7000家城投公司2024年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名单 转型进度仍较慢 [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计划已发行约5 1万亿元 占10万亿元总额的51% [1] - 监管持续强化"控增化存"政策主线 城投企业"退平台"与产业化转型进一步提速 [4] 财政政策与基建投资 - 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 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 8个百分点 [4] - 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 保障"两重"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4] - 财政支出保持强度 民生和重大项目领域获得有效资金支持 [4] 潜在挑战与结构性矛盾 - 部分城投企业转型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问题 可能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4] - 区域分化明显 需警惕"假转型"带来的资金回收风险及区域发展拖累 [4] - 地方财政仍面临较大还本付息压力 政策性工具效果待观察 [4]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10日
新华财经· 2025-07-10 08:45
助贷行业洗牌 - 互联网助贷新规实施前3个月行业加速洗牌 头部助贷平台频现合作名单而中小平台离场 [1] - 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收紧 合规压力下市场向头部平台集中 [1] - 新规封堵中小平台通过协议嵌套、业务转包等变相抬高利率至超24%的灰色操作空间 [1] 上证指数表现 - 7月9日上证指数盘中站上3500点 创今年以来新高 [2]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中油资本等大盘股大涨支撑指数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新易盛等银行股和科技股创历史新高 [2] 消费电子行业 - AI眼镜新品密集发布 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且商业化落地加速 [3] - 万得消费电子产业概念指数6月23日以来13个交易日涨幅达6.67% [3] -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技术创新迈向新高度 [3] 财政政策动向 -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券促消费扩投资 [4] - 加快隐性债务置换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4] - 下半年财政政策或"加速加量" 考虑增发特别国债和加大专项债收储 [4] 私募基金表现 - 6月超2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5] - 上半年超九成百亿级私募获正收益 量化私募正收益占比达100% [5] - 私募发行市场回暖 部分头部私募单一渠道募资超30亿元 [5] 基金二季报 - 主动权益类基金二季度大幅提升仓位 [6] - 绩优债券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6] 村镇银行改革 - 2025年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增量明显 [7][8] - 多数被城商行、农商行吸收合并并设为分支行 [8] - 首次出现跨省"村改支""村改分"和国有大行入局兼并重组 [8] 反内卷行情 - 光伏、水泥、钢铁、汽车等行业"反内卷"呼声高涨 [9] - 7月9日光伏板块拉升 国晟科技、亿晶光电等涨停 [9] - 基金看好光伏、钢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盈利改善 [9] 电力市场改革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电力"电商时代"到来 [10] - 国家电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进入倒计时 [10] 基金托管资格 - 重庆农商行获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11] - 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增至37家 [11] CPI与PPI数据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 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影响 [12] - 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 PPI同比下降2.8% [12] - 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推动CPI转正 [12] 上市公司股东回报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及景区门票、产品礼盒等多元方式回馈股东 [13] - 盈新发展、盖世食品、水羊集团等探索互动感更强的股东回馈方式 [13]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财政收支实现“双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43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8亿元 完成年初预算的52.8% 同比增长4.1% [1] - 上半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1.7亿元 完成全年预计数的52.2% 同比增长5.5% [1] - 财政收支实现"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目标 整体运行稳中有进 [1] 财政收入管理 - 甘肃省建立收入联络机制 强化部门协同和省市县联动 加强收入运行监测和调度管理 [1] - 剔除去年同期一次性大额非税收入因素 同口径增幅超全年预算增幅 [1] 财政支出结构 - 上半年甘肃省教育 社保等11类民生支出2081.5亿元 同比增长6.5% 占财政支出的80.9% [2] - 各级部门压减一般性和"三公"经费支出 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节省资金用于民生保障 [2] 财政政策执行 - 甘肃省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统筹转移支付和自身收入 合理安排政府债券发行 [2] - 加快转移支付指标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 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2]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下半年“持续用力”空间足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券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同时加快隐性债务置换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1] - 上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地方债发行规模5.49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近1.7万亿元,新增一般债4520亿元,合计2.15万亿元 [2] - 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3]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情况 - 设备更新方面支持力度2000亿元,第一批安排7500个项目,第二批正在审核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支持力度3000亿元,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元 [2] - 下半年剩余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7450亿元 [3] 地方债发行与使用 - 上半年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进度约90%,加上"特殊"新增专项债4648亿元,"化债"资金合计2.26万亿元 [4] - 5月以来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明确部分专项债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5] - 6月山东、安徽等地发行土储专项债超800亿元,上半年共计1925亿元,部分用于回收存量闲置土地 [6] 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 全口径下广义财政空间超7万亿元,其中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分别剩余4.03万亿元、2.24万亿元和7450亿元 [3] - 可能优化"6+4+2"化债政策,提前使用明年1万亿元化债额度,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 [6] - 2025年融资平台压降进度有望提速,中长期需引导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 [6] 增量储备政策方向 - 考虑继续增发特别国债、加大专项债收储力度、成立房地产收储专项基金、设立稳外贸基金、增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7] - 财政政策可能"三箭齐发":上调目标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7] - 增加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必要性最大,能直接支持出口转内销 [7]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9 17:26
"十四五"经济成就 - GDP规模连续突破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3] -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3]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4][12] - 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强度达2.68%[17]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33%[20] 创新驱动发展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等船舶工业突破[17] - 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空间站全面建成[17] -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17] - 高铁运营里程达其他国家总和2倍,"十四五"新增超1万公里[18] 民生改善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5%,新增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8]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1.8亿人,托位数574万个增长125%[18] - 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每5年增长1岁[18] - 建成全球最大教育/社保/医疗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18] 产业升级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3]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民营企业达5800万户增长40%[19] - 钢材原料20%来自废钢循环利用[20] - 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河南耕地面积[21] "十五五"战略方向 - 聚焦形成内生动力,扩大国内需求[4][8] -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6][7] -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应对人口老龄化[6][7] - 增强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性,完善治理体系[9] - 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6] 国际影响力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11.6%,减碳11亿吨[22] - "一带一路"合作覆盖150多国,雅万高铁带动5.1万人次就业[2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装机占全球1/3[21]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中央决算草案披露融资平台减少7000多家内蒙古优化专项债还本付息机制-20250707
中诚信国际· 2025-07-07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积极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进展;后续应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和地方债务管理,注重提高政府投资收益;本周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和交易有不同表现,部分城投主体评级上调,未发生城投信用风险事件 [5][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2024年中央决算草案及审查报告发布,融资平台数量减少7000多家;2024年专项债支持项目多、用作资本金超3500亿元,2025年1 - 5月新增地方债发行增长36.6%;后续应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和地方债务管理 [5] - 内蒙古优化专项债管理机制,四川支持文旅产业融资发展;内蒙古从6方面规范专项债管理,四川出台政策利好文旅类城投融资与转型 [5][10][12] - 本周26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涉及27只债券、规模61.46亿元,提前兑付企业以西部地区和AA级主体为主 [15] - 本周2只城投债取消发行,计划发行总规模21亿元,截至6月29日,今年共有60只城投债推迟或取消发行、规模合计374.48亿元 [16]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 地方政府债券:本周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大幅上升,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发行以10年期为主,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延长;16省发行,上海规模最大;新增债累计发行完成全年限额49.19%,再融资债置换进度近九成 [17] - 城投债:本周发行规模上升、净融资额由负转正,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发行券种以私募债为主,期限以5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 + 为主;23省发行,江苏数量最多,贵州发行利率和利差最高;境外债发行7只、规模66.98亿元,加权平均发行利率4.90% [23][26]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资金价格:本周央行净投放13782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上行 [30] - 城投级别调整:6月24日中诚信国际上调湖南浏阳市城乡发展集团主体和债项评级,6月25日联合资信上调湖南永州潇湘源城市发展集团主体评级 [30][31] - 城投信用事件及监管处罚:本周未发生城投信用风险事件 [31] - 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微升,到期收益率普遍上行 [31] - 城投债:交易规模微降,到期收益率普遍上行,1、3、5年期AA + 城投债利差走扩;广义口径下,22家城投主体的23只债券发生27次异常交易,主体数量、债券数量和异常交易次数均下降 [31][32]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本周33家城投企业就高管、法人、董事、监事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涉嫌违纪违法,经营范围变更等发布公告 [35]
★两类特别国债首发落地 MLF加量操作 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呵护流动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 财政部启动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总规模达2860亿元,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1] - 央行宣布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实现5000亿元净投放,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且幅度显著放大 [1][3] - 财政支出节奏前移叠加货币工具加量续作,共同构筑稳投资、促消费、稳预期的政策合力 [1][3] 特别国债发行细节 -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首期发行1650亿元(5年期,票面利率1.45%),全年计划发行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 [1][2] - 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日发行1210亿元(20年期500亿元利率1.98%,30年期710亿元利率1.88%),全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期限涵盖20/30/50年 [1][2] - 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两重"和"两新"项目,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1][3] 经济数据与政策效果 -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8%,较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2] -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较1-2月上升1.9个百分点,1-3月累计增长4.6%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2] - 5000亿元银行注资按"8倍乘数效应"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政策协调与市场影响 - 央行大幅加量续作MLF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积极协调,为政府债券发行营造良好环境 [3][4] - 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可能加速,发行高峰预计集中在5-10月,央行将通过多元工具对冲资金面压力 [4]
财政靠前发力,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同比大幅增加超四成
搜狐财经· 2025-07-02 09:48
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 财政政策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扮演稳增长的关键角色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约21607亿元 较2023年同期的14935亿元增长44 7% [2]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 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 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 收购存量商品房及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 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与方向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强调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2] - 加快政策落地 强化部门协同 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 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债券等 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 推动促消费 扩投资 稳外贸 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 多见效 [2] 政府投资工具的统筹使用 - 国家发改委指出要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 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领域 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正面清单"管理 积极稳妥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 [4] 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与专项债发行预期 - 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 6% 处于较高水平 [4] - 分析师预计三季度专项债发行将进一步提速 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 中信证券预计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或接近2万亿元 发行放量将侧重于项目建设及其他三方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