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股市
icon
搜索文档
关键窗口、关键应对——前瞻4月政治局会议|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3 18:30
经济形势前瞻 - 一季度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GDP增速高达5.4%,但需求偏弱特征未见实质改观,CPI、PPI等指标显示内需增长动力不足 [3][5] - 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关税冲击将对二季度经济造成压力,4.9总理座谈会指出"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 [3][5] - 高层肯定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延续4.16国新办发布会"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的基调 [3] 政策基调与节奏 - 政策总基调将更加积极扩张,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全力"六稳"(预期、增长、外贸、就业、股市、楼市) [1][5] - 4.18国常会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4.9总理座谈会提出"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5][8] - 政策实施采取"存量+增量"双轨制:加力落实既定政策(如《政府工作报告》措施),同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 [7][8]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刺激大概率加码,采取"两步走"策略:近期可能增发国债或专项债(预计至少1万亿),未来1-2个月加快专项债发行并拓宽使用范围 [9] - 货币政策可能很快降准降息,央行或直接向中央汇金提供资金以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稳股市 [9][15] 重点行业举措 - **房地产**:核心城市或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加大收储规模,4.15总理调研提及"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 [11][16] - **消费**: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重点补贴服务消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生育补贴 [9] - **外贸**:支持出口转内销,京东/百度/美团等平台通过AI技术、流量扶持建立外贸专区 [15] - **科技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创新 [10] 区域合作与开放 - 近期高层对外合作签署108份文本,人工智能成为共同点,中马/中越/中柬合作涵盖农产品贸易、检验检疫等领域 [13] -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新增9城,聚焦电信、数字产业、医疗康养等,试点节奏加快 [15] 资本市场动态 -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增持A股,中央汇金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反映对A股配置价值的认可 [15]
决策层再提“稳股市” 稳市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
证券时报· 2025-04-22 05:5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提出“持续稳定股市”体现对股市的呵护,一系列稳市“组合拳”稳住了股票市场,未来资本市场改革将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稳市举措,中国市场有望成全球资金“避风港”,内外资机构看好A股后市 [1] 稳股市提法多次出现 -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持续稳定股市”,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稳住股市”呼应,2024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股市”多次进入中央文件 [2] - 中国银河证券章俊认为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提升,股市稳定对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消费投资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 [2] - 今年4月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影响A股,多部委和市场主体出手维护稳定 [2] - 多部门密集部署,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多机构“真金白银”增持回购,传递稳市信号,彰显信心底气 [3] 稳市机制料持续完善 - 稳定股市需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常态化机制建设,2024年9月以来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至17.8万亿元,增幅22% [4] - 央行开展两批互换便利操作超1000亿元,保险资金加速入市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公募权益类基金发展加快,全市场ETF规模达4.01万亿元 [4] - 未来证监会将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引入源头活水,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稳市机制 [4] - 章俊预计增量政策聚焦完善基础制度、丰富政策工具箱、强化内外市场协同三方面 [5] - 南开大学田利辉建议类“平准基金”向制度化框架升级,丰富资金来源,透明化运作 [5] 中国资产被广泛看好 - 稳定预期和表现让内外资机构看好A股后市 [7] - 汇丰前海证券孙瑜认为中国股市具韧性,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全球投资者看法转变 [7] - 高盛刘劲津团队表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潜在涨幅达12%、15%,A股具投资价值 [7] - 华西证券李立峰指出A股有韧性和政策支持,权益资产有估值优势,中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