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研发
搜索文档
雷军:当年同行解散3000多人芯片团队,我手机被电话和信息挤爆
新浪科技· 2025-09-25 19:27
公司芯片业务战略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确认公司芯片团队不会解散 并强调将坚决继续推进芯片业务 [2] - 公司芯片业务曾面临同行3000多人团队解散的外部冲击 引发市场对小米团队稳定性的担忧 [2] - 公司管理层立即召开芯片团队全员会议以稳定军心 消除团队解散的误解 [2] 行业竞争环境 - 手机芯片行业出现重大团队变动 一家同行企业无预警解散3000多人芯片团队 [2] - 行业变动引发连锁反应 小米手机瞬间被大量电话和信息挤爆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芯片企业动态 [2]
雷军回应“年度演讲”7大热点问题!小米17标准版“加量不加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7:37
产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系列手机将发布标准版、Pro版和Pro Max版三个型号 其中标准版在大幅升级的同时保持价格不变 Pro版和Max版定位更高端 具体定价将在发布会上公布[1][2] - 小米平板8系列将同步发布 同时推出一批高端科技家电新品 包括一款备受关注的高端音箱[1][2] - 所有小米17系列手机将出厂预装最新澎湃OS3系统 系统软件团队进行了大量优化工作[1][2] 技术配置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该处理器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主频达到4.6GHz 功耗表现相比前代有显著提升[5][6] - 小米17 Pro型号配备妙享背屏设计 提供额外的自拍和显示功能[8] 发布会安排 - 年度演讲和发布会总时长控制在2.5小时以内 分为上下半场 上半场为年度演讲 下半场为产品发布[1][2] - 发布会于9月25日晚7点举行 采用"真首发当日达"模式 上午高通发布处理器 晚上小米即发布手机[5][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小米集团2025年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创历史新高 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4%[17] - 公司持续投入芯片研发 玄戒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人民币 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 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17] - 比亚迪汽车在发布会前发文预祝小米17系列成功 雷军表示感谢[16][17]
雷军: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同时造车和造芯,家底全押上了,压力巨大”!小米17系列今晚发布,这款处理器全球首发,公司股价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49
公司战略与决策 - 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过去五年公司启动了造车、芯片研发和高端化三大战略,决策时投入了公司前十年积累的资源,压力巨大[1][2][3] - 2025年是公司创业15周年,公司一直怀有“芯片梦”,认为芯片是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必须攀登的高峰[19] 新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晚7点全球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第三代3nm工艺,最高主频达4.6GHz,功耗相比前代有显著提升[6][9] - 小米17系列共推出三款机型:小米17被称为“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小米17 Pro是“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小米17 Pro Max是“史上最强科技影像旗舰”,全系搭载全新小米澎湃OS 3[15] - 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预祝小米17系列发布成功,公司CEO雷军回复感谢[1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调整后净利润为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同样创下历史新高[17]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3.6%,报收58.95港元,总市值达1.53万亿港元,单日增加超53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85亿元)[12][13] - 同日股票成交量为1.37亿股,成交额为79.76亿,换手率为0.53%,市盈率(TTM)为37.60[13] 芯片与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芯片研发实体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35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将于新产品发布会当晚举办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分享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的相关故事[17] - 公司于2023年官宣造车,首款车型小米SU7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2024年底公布了首款SUV车型小米YU7[17]
雷军: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同时造车和造芯,家底全押上了,压力巨大”!小米17系列今晚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49
公司战略与决策 - 公司五年前启动造车、芯片研发和高端化战略 将前十年的积累全部投入 [1][3] - 造车和造芯决策同时进行 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3] - 公司一直有芯片梦 认为芯片是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 [22] 产品发布与技术进展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晚7点全球首发 共推出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 [17][18] - 全系搭载全新小米澎湃OS 3 产品力实现跨代升级 [18] - 小米17系列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最高主频4.6GHz 功耗表现显著提升 [7][11] - 小米17被称"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 小米17 Pro为"最精湛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 小米17 Pro Max为"史上最强科技影像旗舰" [18]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3.6%至58.95港元 总市值达1.53万亿港元 单日增加超530亿港元(约485亿元人民币) [13] - 2025年二季度公司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创历史新高 [20] - 2025年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4% 创历史新高 [20] 芯片研发投入 - 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人民币 [22] - 芯片研发团队超2500人 [22] - 2025年预计芯片研发投入超60亿元人民币 [22] 造车业务进展 - 公司2023年官宣造车 2023年12月底举办首次技术发布会 [20] - 2024年3月28日发布首款车型小米SU7 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 [20] - 2024年底公布首款SUV车型小米YU7 [20] - 将在发布会举办年度演讲 分享芯片和汽车故事 [20] 行业互动与认可 - 比亚迪汽车预祝小米17系列发布成功 称"在质疑中笃行 于荒芜中探索" [15] - 公司董事长雷军公开表示感谢 [15]
雷军最新发声:五十来岁 正是闯的年纪!小米17系列今晚发布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1:10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过去5年启动了造车、芯片研发和高端化三大战略方向 [2] - 造车和芯片研发决策几乎同时进行 公司押上前十年积累的资源 面临巨大压力 [13] - 2023年正式官宣造车 2024年3月发布首款车型小米SU7 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 同年年底公布首款SUV小米YU7 [17] - 2025年二季度公司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4% 均创历史新高 [17] 产品发布与技术突破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晚7点全球首发 包含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 [11] -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最高主频达4.6GHz 功耗表现显著提升 [4][7] - 新机全系配备小米澎湃OS 3系统 产品力实现跨代升级 [11] - 小米17被定位为"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 Pro系列分别定位为"最精湛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和"史上最强科技影像旗舰" [11] 芯片研发进展 - 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人民币 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 [20] - 2025年预计芯片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人民币 [20] - 公司认为芯片是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 [20] - 发布会当晚将举办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分享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的相关故事 [13] 行业互动与合作 - 比亚迪汽车公开预祝小米17系列发布成功 认可其在质疑中探索的精神 [10] - 公司高管对行业同行的祝福表示真诚感谢 [10]
雷军最新发文:造车、造芯把家底全押上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2:49
公司战略与决策 - 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造车和重启造芯是同时进行的重大决策,投入了公司前十年积累的全部资源[1] - 公司一直怀有“芯片梦”,认为芯片是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必须攀登的高峰[12] - 公司将于9月25日晚7点举行发布会,涉及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并举办年度演讲分享芯片和汽车故事[8] 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3年官宣造车,同年12月底举办首次汽车技术发布会[10] - 公司首款车型小米SU7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同年年底公布了首款SUV小米YU7[10] - 2025年前8个月,公司汽车累计销量达22.48万辆,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约64%[10] - 2025年8月,小米SU7以19,848辆的成绩登顶中大型轿车销量榜,小米YU7以16,548辆位居中大型SUV榜首[10] 芯片研发投入 - 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35亿元人民币[12] - 芯片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2500人[12] - 2025年芯片业务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人民币[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1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1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调整后净利润为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同样创下历史新高[12]
雷军:造车和重启造芯押上了小米十年的家底
搜狐财经· 2025-09-24 09:33
公司战略与决策 - 雷军第6次年度演讲将于9月25日举办 主题为《改变》 将分享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1] - 小米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 公司把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 该决定压力巨大[1] - 雷军形容上述决定如同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 并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的勇气[1]
拟跨界收购,002515涨停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5:55
公司投资动向 - 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拟以不超过3亿元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 [2] - 交易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按投前估值10亿至13亿元增资1亿元 第二轮在芯片流片验证前提下增资不超过2亿元 [6] - 跨界投资为今年新实控人郑庆昇入主后的首个重大动作 其拥有公司11.98%股份及18.83%表决权 [9]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中晟微电子专注于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研发 产品应用于AI、云计算、5G/5.5G等领域 [6] - 2024年营业收入20.49万元 净利润亏损3882.61万元 2025年1-7月营业收入51.11万元 净利润亏损2037.42万元 [7] - 按投前估值10亿元计算 以2024年底为基准日的增值率达9710% [7] 市场反应与公司背景 - 公告后次日股价涨停 收盘报7.85元/股 当日涨幅9.94% [2][3] - 公司为深交所上市火腿制品企业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降14.73% 净利润2292.04万元同比下降25.11% [9] - 曾涉足互联网金融、软件、医疗等跨界投资 本次投资存在管理层行业经验不足及业绩未达预期风险 [9] 交易细节与依据 - 估值参考历史融资投后估值7.75亿元 结合行业特性、订单增长及同类公司市销率等指标协商确定 [6] - 投资基于对AI产业及光通信前景的看好 标的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 [6] - 交易尚需尽职调查并签署正式协议 最终条款及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7]
汽车传感芯片龙头琻捷电子冲港股,营收增长却3年半亏损超10亿
新京报· 2025-09-23 14:5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汽车级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的TPMS(胎压监测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BMS)[1] - 按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全球无线传感SoC市场排名第三,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汽车传感SoC累计出货量为1.64亿颗,无线传感SoC已搭载于40多种车型[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0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3% [2] - 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15.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 [2] - 公司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分别约为2.05亿元、3.56亿元、3.51亿元、1.43亿元,累计亏损约10.55亿元 [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52亿元、-6117万元、-1.37亿元和-1.15亿元 [3] 客户与供应链关系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1.2%、35.6%、52.1%及46.8% [4]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最大客户为一位股东(持股不超过5%)的附属公司 [4] - 公司存在主要客户和供应商重叠的情况,相关交易按正常商业条款及公平交易原则进行 [5] 运营与行业挑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存货金额达2.3亿元,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10天,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6] - 公司对汽车行业依赖度较高,产品主要应用于该单一行业 [6]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无线汽车传感器SoC市场份额为7.3%,与排名前两位的企业(30.4%和22.4%)相比仍有差距,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6] 融资与研发投入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速新产品的商业化,提升在智能轮胎传感芯片、BMS芯片、USI芯片方面的技术和基础技术研发能力 [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下滑10.34%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借款为1225.1万元,均为流动负债,且全部来自创始人 [3]
DeepSeek更新;OpenAI与英伟达合作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30
巨头动向与战略合作 - OpenAI与英伟达签署合作伙伴关系意向书 英伟达计划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支持数据中心建设 双方合作将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 首批系统于2026年下半年落地[2] - OpenAI硬件设备可能采用歌尔声学MEMS硅麦器件 歌尔声学已与AirPods、Meta Ray-ban及小米眼镜等产品开展解决方案合作[4] - 甲骨文任命云基础设施业务总裁克莱·马古伊克和工业业务总裁迈克·西西里亚为联合首席执行官 原CEO萨弗拉·卡兹转任董事会执行副总裁[5] - 文远知行与东南亚平台Grab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i.R项目 初期投入11辆自动驾驶车辆 在新加坡榜鹅地区两条指定路线运营[9]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 DeepSeek-V3.1版本升级 优化语言一致性缓解中英文混杂问题 增强Code Agent与Search Agent表现[3] - 百度智能云开源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 包含3B/8B/70B三个版本 基于自研昆仑芯P800芯片完成全流程计算[6] - 美团开源推理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 训练速度提升200%以上 在自研DORA基础设施上实现3倍效率提升 AIME-25基准测试token消耗减少64.5%[8]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抗冲击能力 在多人攻击下能迅速起身 具备连续空翻能力[7] 芯片与硬件创新 - 华为自研HBM内存公布 HiBL 1.0版本容量128GB带宽1.6TB/s HiZQ 2.0版本容量144GB带宽4TB/s 昇腾950PR芯片2026年Q1推出 昇腾950DT芯片2026年Q4推出[12] - 联发科发布天玑9500旗舰移动SoC 采用台积电N3P制程 首发Arm C1系列CPU集群和G1-Ultra GPU 搭载双NPU和ISP影像处理器[15] - 芯动科技发布国产全功能GPU"风华3号" 集成RISC-V CPU与CUDA兼容GPU 支持PyTorch/CUDA/OpenCL等主流生态[16] - 鼎信通讯获平头哥E801/E802/E803技术授权 仅用于传统电表及安防产品MCU芯片研发 与AI智能推理芯片无关[10] 资本市场动态 - 摩尔线程概念股集体大涨 和而泰持股1.03% 盈趣科技持股0.34% 宏力达与初灵信息通过产业基金间接参股 中天科技子公司通过基金持有股权[13] - 天普股份股价14交易日累计上涨279.73% 收购方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14] - 佰维存储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17] - 道通科技以1.09亿元转让塞防科技46%股权 不再持有该公司股份[18]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云时资本与祥源文旅参股基金联合注资 资金用于新能源航空器整机研制[19] 消费电子新品发布 - OPPO Find X9系列将于10月16日全球首发 搭载天玑9500平台及潮汐引擎[20] - vivo X300系列10月13日发布 搭载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及定制HPB 1/1.4英寸大底传感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