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赤字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收入首次超千亿美元!对美国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7-20 10:48
美国关税政策及影响 - 美国6月关税收入达270亿美元,本财年累计达1130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1] - 关税增长推动6月美国总收入同比增长13%,当月实现270亿美元财政盈余,而去年同期为710亿美元赤字 [1] - 本财年前九个月累计财政赤字1.34万亿美元,经日历调整后同比减少1% [1] - 特朗普政策组合为国内减税(企业税/个人税/小费免税)与对外加征关税并行,形成财政收支平衡策略 [1] 关税收入来源与转嫁机制 - 美国财长预计年底前关税收入可能"远超"3000亿美元(约2万亿元人民币) [14] - 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最终通过商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12][14] - 8月1日后实施更高"互惠关税"可能导致每月额外征收100亿美元关税 [14] - 企业存在提前采购行为以规避高关税,导致关税收入增长存在滞后性 [14] 全球化与美元体系演变 - 二战后美国GDP占全球50%,黄金储备占75%(约2万吨),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6] - 特里芬难题体现为美元需同时满足全球流动性供给与币值稳定的矛盾 [6][7] - 美国黄金储备占比从1945年75%降至1971年16%,最终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 [6] - 信用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表现为美元国际地位与贸易逆差的矛盾 [7] 特朗普政策的内在矛盾 - 政策目标同时追求美元贬值(增强出口)与维持储备货币地位,形成"既要又要"困境 [10] - 高关税政策消耗美国国际信用,长期可能削弱其全球影响力 [12][15] - 韩国日本等传统盟友在贸易协议谈判中表现出抵制态度 [10] - 美越贸易谈判中美国获得单方面优势(越南商品加征20%关税,美国商品零关税) [11] 经济影响传导机制 - 关税政策形成"美元税"效应,实质是特里芬难题的当代表现形式 [8] - 美国消费者最终承担关税成本,形成"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循环 [1][12] - 美国人均消费能力相当于13个国人,支撑其短期加征关税的底气 [14] - 政策转向可能加速改变全球对美元体系的依赖,潜在削弱美国霸权 [15]
美国信用评级下降,900亿国债受影响,中国先见之明提早拿下一局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39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事件 - 惠誉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 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1] - 这是自2011年标普下调评级后 美国再次遭遇主权信用降级 [3] - 惠誉作为欧洲评级机构 此次行动被认为冒着较大风险 [3] 降级原因分析 - 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持续攀升 债务规模已超过GDP [5] - 两党政治分歧加剧导致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增加 [6] - 劳动力市场僵化和创新能力下降等结构性经济问题 [6] - 全球经济波动性增加 包括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冲突 [8] 市场反应 - 美国股市出现大幅下跌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信用产生忧虑 [14] - 美国近期发行的900亿美元国债遭遇市场冷淡反应 [12][14] - 中国作为第二大美债持有国 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17][19] 潜在影响 - 可能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升 增加政府借款成本 [12][21] - 可能动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12] - 中国减持美债反映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战略调整 [17][19] - 评级下调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中 [15][21]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夕,对冲基金四个月来首次做空日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19 11:18
日本参议院选举对日元的影响 - 对冲基金四个月来首次转为看空日元 投机交易者持有价值约11亿美元的日元空头期货和期权合约 总计约12606份合约 这是自3月底以来首次出现看跌立场 [1] - 民调显示石破茂领导的自民党选情堪忧 最新调查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降至20.8% 较上月下跌6.2个百分点 不支持率升至55% 为执政以来最高值 [1] - 执政联盟恐难达到维持过半议席的目标 政治不确定性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日元和日本国债的投资价值 [1] 华尔街对日元前景的预测 - 富国银行货币策略师团队认为自民党败选可能为更多财政支出打开大门 在野党推动消费税减税将意味着更大财政赤字 并对日本长期国债构成压力 [2] - 富国银行预计如果在野党获胜 日元将进一步走弱至1美元兑150日元水平 [2] - 道明证券策略师指出此前日元兑美元的多头头寸过度且脆弱 预计日元在短期内将继续承压 [5] 日本债市表现 - 日本国债抛售蔓延至10年期品种 本周该期限债券收益率触及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接近1.6% [6] - 日本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均创下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 [6] 日元汇率变动 - 日元在7月份已下跌约3% 此前在今年上半年受美国贸易战启动导致美元普遍走弱的提振 日元曾大涨近10% [9]
特朗普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很糟糕”,却又不解雇,为了啥?
搜狐财经· 2025-07-19 11:10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矛盾本质 -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反感源于利率政策,频繁呼吁将利率降至1%以下以减轻政府每年3600亿美元的利息负担[3] - 矛盾核心在于《大而美法案》减税4万亿美元导致财政压力,与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抑制通胀(2.3% vs 2%目标)的政策冲突[3][5] - 特朗普通过指责美联储25亿美元大楼翻修项目转移视线,但该项目成本增加源于石棉清理等必要支出,且资金为美联储自筹[1][10][11] 美联储的独立性与法律约束 - 美联储主席受法律保护,总统无权随意罢免,需提供"合法且充分的理由",装修费用争议在法律上不成立[1] - 共和党内部警告特朗普干预央行独立性将适得其反,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希尔明确反对罢免[2] - 鲍威尔通过监察长审查程序化解装修费用指控,将矛盾引向制度层面[11] 利率政策的经济博弈 - 当前失业率3.7%与通胀超目标使美联储坚持高利率,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预测至少维持半年[3][5] - 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进口成本,鲍威尔暗示其自身政策延缓降息时机[5] - 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利率"限制性过强"但强调不能受政治指挥,反映内部对降息的谨慎态度[7] 政治算计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保留鲍威尔可将其作为经济问题的替罪羊,任期至2026年提供缓冲空间[13] - 潜在继任者如沃勒和沃什存在政策短板,市场信任度存疑导致换人风险高[11] - 财长贝森特透露选人程序启动但未定案,显示决策层对人事变动的谨慎[11] 美国经济治理的结构性危机 - 减税与债务规模36万亿美元形成恶性循环,利率每升1%即增加3600亿利息支出[3][15] - 政策摇摆导致"通胀反复"与"就业过热"双重风险,市场不安情绪加剧[15] - 长期债务压力可能迫使美国接受高通胀变相赖账,加剧政治与专业机构对立[15][16]
美国前财长:特朗普施压美联储或引发通胀预期上升 加剧长期借贷成本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06:30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警告特朗普推动降息至1%的做法可能引发通胀预期急剧上升并推高长期借贷成本 [1] - 当前美联储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为4.25%-4.5% 特朗普呼吁最多下调3个百分点 [1] - 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需先评估新一轮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再决定是否降息 [1] - 市场对特朗普可能罢免鲍威尔的传闻反应显著 2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 10年期收益率上行 股市下跌 [1] 财政风险与债券市场信号 - 特朗普政策组合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与长期借贷成本恶性循环 [2] - 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一年远期收益率突破3% 远高于2000年以来2%的平均水平 [2] - 30年期国债一年远期收益率升至5% 高于2000年代约4.3%的平均水平 [2] - 官方机构预测未充分计入高利率预期 预示长期发债挑战和财政赤字恶化 [2] 美元与通胀动态 - 上半年美元指数跌幅为1973年以来最大 [3] - 6月美国通胀数据部分指标涨幅低于预期 但关税影响可能延迟显现 [3]
美元强势反弹!人民币走出“强中间价、弱即期”
第一财经· 2025-07-17 20:35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近期强势回归,已连续多日上涨,累计涨幅超2%,迈向99关口,若突破则可能挑战100 [1] - 美国6月CPI数据高于预期,降低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联邦基金期货定价9月降息概率从59.3%降至53.5% [5] - 美元指数上涨势头增强,7月15日出现1.1%振幅区间,为5月以来最看涨交易日,低点保持在4月低点上方显示买盘需求持续 [6] 人民币汇率表现 - 人民币中间价7月17日报7.1461,为去年11月以来最强,但即期交易价格未跟随走强,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183,较月初贬值超200点 [1] - 人民币中间价相较于模型预测值偏离度接近-240点,显示央行释放稳定信号 [7] - 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跟随美元指数波动,但幅度不对称,美元走强1个单位人民币或仅贬值1/5个单位 [7] 欧元与美元关系 - 上半年欧元对美元大涨近14%,导致美元指数最低跌至96,累计贬值超10% [5] - 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近60%,近期"强欧元"故事难以为继,专家看好美元指数继续反弹 [5] 美国通胀与关税影响 - 6月美国家居用品价格环比涨1.0%,家电价格环比涨1.9%,显示关税影响开始显现 [6] - 企业前期囤货导致库存高企,一旦耗尽可能重新进口商品,关税影响或传导至通胀 [6] - 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建筑业、农业等劳动力短缺,可能引发工资上涨压力并传导至通胀 [6] 美国财政政策 - 特朗普政府新财政刺激计划成本较高,但对经济增长提振效应或弱于预期 [9] - 关税收入持续超出预期,但可能不足以缓解财政赤字恶化问题,预计四季度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达4.9% [10] 中国经济与政策 - 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高于预期,但6月餐饮服务与烟酒类零售增速显著下降 [7] - 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速从6月18.1%大幅降至7月初1.0%,市场对四季度增量政策有期待 [7]
中信期货晨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黑色系普遍下跌-20250717
中信期货· 2025-07-17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黑色系普遍下跌 [1] - 国内资产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政策驱动逻辑强化;四季度国内增量政策落地概率更高,关注后续供给侧破“内卷”对资产的影响;海外关注关税摩擦、地缘风险等进展,长线来看弱美元格局延续,警惕波动率跳升,关注非美元资产;保持对黄金等资源品战略配置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精要 - 海外宏观:美国对多数经济体“对等关税”税率下调,短期关税不确定性回落;5月美国批发销售和库存月率均为 -0.3%;6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为3.0%;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有隐忧;7月4日“大而美”法案落地将增加未来10年美国赤字3.3万亿美元 [6] - 国内宏观:6月中国出口额同比反弹至5.8%,CPI同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3.6%;对美出口回暖,对东盟出口持续高位;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反内卷”政策,内需导向商品和多晶硅受扰动大 [6] 观点精粹 金融板块 - 股指期货延续温和上行态势,因增量资金不足短期震荡 [7] - 股指期权维持谨慎,因期权流动性持续恶化短期震荡 [7] - 国债期货债市情绪转弱,受关税、供给、货币宽松情况影响短期震荡 [7] 贵金属板块 - 黄金/白银延续调整,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短期震荡 [7] 航运板块 - 集运欧线关注旺季预期与提涨落地成色博弈,受关税政策、航运公司定价策略影响短期震荡 [7] 黑色建材板块 - 钢材宏观扰动不断,受专项债发行进度等影响短期震荡 [7] - 铁矿基本面平稳,受海外矿山生产发运等情况影响短期震荡 [7] - 焦炭提涨幅度降低,受钢厂生产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焦煤市场情绪一般,受钢厂生产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硅铁现货维稳,受原料成本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锰硅供需矛盾有限,受成本价格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玻璃下游订单下滑,受现货产销影响短期震荡 [7] - 纯碱检修略有增加,受纯碱库存影响短期震荡 [7] 有色与新材料板块 - 铜美国对铜关税落地时间或提前,受供应扰动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氧化铝市场情绪偏强,受矿石复产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铝累库趋势延续,受宏观风险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偏弱 [7] - 锌供需偏过剩,受宏观转向风险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7] - 铅成本支撑稳固,受供应端扰动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镍2026年RKAB按年执行,受宏观及地缘政治变动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7] - 不锈钢镍铁走弱,受印尼政策风险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锡佤邦复产落地,受佤邦复产预期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工业硅“反内卷”情绪持续,受供应端减产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7] - 碳酸锂供应扰动炒作,受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短期偏强震荡 [7] 能源化工板块 - 原油供应压力仍存,受OPEC+产量政策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9] - LPG盘面回归基本面宽松,受原油和海外丙烷等成本端进展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9] - 沥青期价估值高估,受需求超预期因素影响短期下跌 [9] - 高硫燃油期价下行压力大,受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影响短期下跌 [9] - 低硫燃油跟随原油走弱,受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影响短期下跌 [9] - 甲醇国内开工走低,受宏观能源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9] - 尿素国内供强需弱,受市场成交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9] - 乙二醇基差持稳装置重启,受乙二醇库存影响短期震荡上涨 [9] - PX原油暂稳,受原油波动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偏强 [9] - PTA供需转弱成本端偏强,受聚酯生产情况影响短期震荡 [9] - 短纤基差回落加工费回升,受终端纺织服装出口情况影响短期震荡上涨 [9] - 瓶片检修开启加工费见底,受后期开工情况影响短期震荡 [9] - PP检修支撑有限,受油价、国内外宏观影响短期震荡 [9] - 塑料现货支撑有限,受油价、国内外宏观影响短期震荡 [9] - 苯乙烯驱动真空期,受油价、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9] - PVC情绪降温,受预期、成本、供应影响短期震荡 [9] - 烧碱现货见顶,受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9] 农产品板块 - 油脂震荡分化,受美豆天气、马棕产需数据影响短期震荡 [9] - 蛋白粕美豆优良率高于预期,受美豆面积和天气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9] - 玉米/淀粉现货成交清淡,受需求、宏观、天气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9] - 生猪上游出栏猪价承压,受养殖情绪、疫情、政策影响短期震荡 [9] - 橡胶震荡偏强运行,受产区天气、原料价格、宏观变化影响短期震荡 [9] - 合成橡胶盘面振幅震荡,受原油大幅波动影响短期震荡 [9] - 纸浆宏观主导走势,受宏观经济变动等因素影响短期在区间内走高 [9] - 棉花棉价窄幅波动,受需求、产量影响短期震荡 [9] - 白糖关注进口变化,受天气异常等因素影响短期震荡 [9] - 原木出库下滑库存回升,受出货量、发运量影响短期震荡下跌 [9]
特朗普动了什么手脚?美国竟然实现盈余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39
美国政府预算盈余分析 - 6月实现单月预算盈余270亿美元 总收入5260亿美元 总支出4990亿美元 [2] - 关税收入同比激增 6月关税收入达266亿美元(去年同期67亿美元) 增幅近200亿美元 [5] - 钢铁/铝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50%直接贡献盈余 芬太尼税等附加关税同步生效 [6][7] 关税政策核心动机 - 基准10%关税预计年增收2000亿美元 叠加额外关税目标年收入5000亿美元 [9][37] - 关税调整呈现随意性 钢铁关税突发上调显示收入导向优先于产业保护 [9][11] - 二级制裁威胁频出 拟对中印俄石油贸易征收100%-500%关税 违背既有框架协议 [38][39][40] 财政基本面与政策矛盾 - 联邦债务达37.1万亿美元 5月底财年赤字已累积1.4万亿美元 [9][12] - 降息诉求强烈 估算利率每降1%可节省3600亿美元利息支出 [25] - 单月盈余不具备持续性 2022-2024年间多次出现季节性盈余 [24] 经济连锁反应 - 关税成本转嫁明显 电子业2-4%毛利率无法消化20%关税 最终推高美国通胀 [28][29][31] - 货币与关税政策双重刺激恐加剧通胀 当前通胀率仍超2% [32][33] - 美联储人事变动风险 2026年新主席提名或改变货币政策立场 [34][35]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欧盟/印尼达成自贸协议 中日韩加速自贸谈判形成对比 [44] -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与两洋铁路基建 提供替代性贸易通道 [45] - 历史参照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引发全球贸易萎缩 [45]
美众议长透露:与特朗普发生争执后,马斯克换了手机号,且不再回复自己短信
环球网· 2025-07-16 21:25
政治关系动态 -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透露埃隆·马斯克在围绕"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矛盾升级后更换手机号码并不再回复短信 [1][3] - 约翰逊表示已通过第三方多次联系马斯克并希望其与特朗普重修旧好 [3] -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破裂背后存在"多种因素"但具体缘由未明确说明 [3] 政策立场分歧 - 马斯克批评特朗普将拜登时期的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扩大到2.5万亿美元可能导致国家破产 [3] - 马斯克曾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中牵头成立政府效率部帮助特朗普削减联邦开支和裁员 [3] 政治资金影响 - 马斯克在去年联邦选举周期内投入超过2.9亿美元为特朗普胜选提供重要支持 [3]
普徕仕:美国以外的股市提供更佳机遇 相关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智通财经· 2025-07-16 17:04
市场观点 - 普徕仕认为美国以外的股市提供更佳机遇 因相关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且在财政支出利好因素和宽松央行政策支持下 市场气氛正在改善 [1] - 当前持续的贸易争端 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持续扩张的财政赤字 以及上升的利率等主导因素 理应为风险资产蒙上阴影 但市场现正趋向历史新高 自"解放日"后的低位回升 [1] - 投资者似乎正以不同角度审视市场 预期风险因素将在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消退 或聚焦于个别利好因素 [1] - 对人工智能支出的忧虑已经减退 企业盈利大致维持稳健 通胀尚未显示受到关税影响 而财政支出正在增加 此外 迄今较为务实的贸易政策取向 亦可被视为利好因素 [1] - 纵然下行风险几乎未有减少 股市估值已重新反映极为乐观前景 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 因实际情况可能令人失望 [1] - 虽然关税预期趋于温和 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降低 但鉴于股票估值已处高位 加上经济及盈利增长可能放缓 普徕仕对股票保持审慎态度 [1] 资产配置调整 - 考虑到围绕关税谈判的反复波动 美国大型股票的上行和下行风险更趋平衡 普徕仕已减少对该类股票的偏低配置程度 [2] - 由于美国财政政策所需的债券供应增加 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威胁可能推高美国利率 普徕仕维持对债券的偏低配置 [2] - 在投资风格方面 由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情重燃 普徕仕已减少对增长股的偏低配置程度(相对于价值股) [2] - 普徕仕继续倾向短存续期 因为票息率曲线的短端受美联储政策所限 而长端则有更大的上行空间 [2] - 普徕仕继续对通胀挂勾债券及亚洲信贷维持偏高配置 [2] - 普徕仕维持对现金的偏高配置 因其仍能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 同时限制存续期风险 然而 部分现金已被用于重新配置股票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