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
搜索文档
磷氟产业紧握“技术创新”生命线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16:51
行业地位与现状 - 磷化工产业确立全球主导地位 磷矿年开采量占全球40%~50% [1] - 构建从矿产到高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磷矿资源具有多共伴生组分元素特点 伴生氟资源较丰富 自然界90%以上氟资源伴生在磷矿石中 磷矿氟含量约为3% [1] 面临挑战 -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环保压力大 能耗安全风险突出 [1] - 磷矿共伴生资源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氟资源 [1] 转型方向与技术路径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型 [1] - 强化绿色发展 推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 [1] - 推动AI赋能 优化生产工艺和加速数字化转型 [1] - 加强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回收磷矿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 [1] - 加大产业氟回收技术开发力度 提高氟收率 [2] - 强化湿法稀磷酸源头氟回收 提高稀磷酸浓缩过程氟收率 [2] - 开发磷化工生产过程副产低值含氟资源中氟回收技术 [2] - 加强产业链协同 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 重塑产业形态 推动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 [2] - 构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新材料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2] - 实现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控与资源高效利用 [2] - 推行全过程全元素资源化理念 从主元素精深利用等四个维度实现技术突破 [2] - 资源端实现低品位矿全量开发 构建可持续资源保障体系 [3] - 技术端突破高端磷化工材料技术壁垒 引领国产替代 [3] - 产业端打造全球领先的磷—新型肥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3] - 生态端建成绿色低碳示范标杆 实现全链条高效循环与低碳转型 [3] 论坛背景与成果 - 论坛聚焦磷氟资源加工领域从原料工艺产品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4] - 设置三场主题报告和四个平行单元专题活动 近60位行业专家作报告 600余人代表出席 [4] - 推动领域科技创新 加强磷氟资源协同 实现产业高质高效 促进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 [4]
天原股份: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氯化法钛白粉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格隆汇· 2025-08-26 20:52
项目投资 - 全资子公司海丰和泰拟投资18,481.58万元实施氯化法钛白粉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1] 产能建设 - 海丰和泰已建成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 [1] 项目效益 - 项目建成后可对氯化法钛白粉产生的二次渣进行有效处理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 - 能够解决废渣处理面临的环保难题 [1] - 可从尾渣中提取氯化亚铁用于磷酸铁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1] - 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
天原股份(002386.SZ):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氯化法钛白粉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8-26 20:29
项目投资 - 全资子公司海丰和泰拟投资18,481.58万元实施氯化法钛白粉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1] 产能建设 - 海丰和泰已建成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 [1] 资源利用 - 项目对生产氯化法钛白粉产生的二次渣进行有效处理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 - 从废渣中提取氯化亚铁用于磷酸铁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 [1] 环保效益 - 项目妥善解决废渣处理面临的严峻环保难题 [1] 竞争力提升 - 通过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
钒钛股份:公司仍将继续做强做大钒钛主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0:4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内的核心企业 [1] -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探索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道路 [1] - 未来将继续做强做大钒钛主业 [1] 信息披露规范 - 若筹划重大事项会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昌德新材55岁董秘徐冬萍身兼三职,和董事长蒋卫和是湖南大学校友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51
公司基本情况 - 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11日 注册资本1.34亿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位于岳阳市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 行业分类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C42) [1][2] - 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在新三板挂牌 证券简称"昌德科技" 证券代码"874859" [1]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蒋卫和直接持股30.23% 间接持股9.86% 合计控制公司43.66%股份 [1][3] - 法定代表人蒋卫和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4] 管理团队背景 - 董事长蒋卫和1969年出生 湖南大学工程硕士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拥有30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验 [4][5] - 董事会秘书徐冬萍1969年出生 湖南大学管理学硕士 兼任董事 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三职 与蒋卫和存在校友及同事关系 [4][5] - 核心管理层均曾就职于中国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及其关联企业 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 [4][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8月营业收入分别为9.69亿元 10.64亿元和9.47亿元 [6]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 7976.53万元和5053.65万元 呈现下降趋势 [6]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35.21%降至2023年19.91% 2024年前8月进一步降至13.07%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8.84%上升至2024年8月48.39% 流动比率从2.68倍降至1.87倍 [6] 资本运作历程 - 公司2022年6月曾申报主板IPO 2023年2月平移至深交所 2024年7月主动撤回申请 [1][2] - 2024年8月6日重新在湖南证监局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1]
昌德新材转战北交所IPO,55岁董事长蒋卫和控股44%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9月11日 注册资本1.3398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蒋卫和 [1] - 注册地址位于岳阳市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大道东279号中国化学四化大厦6楼 [1] - 控股股东蒋卫和直接持股30.23% 间接持股9.86% 合计控制公司43.66%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4] 资本运作历程 - 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在新三板挂牌 证券简称"昌德科技" 证券代码"874859" [1] - 2022年6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主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2023年2月因全面注册制平移至深交所 2024年7月撤回申请终止上市进程 [1][3] - 2024年8月6日在湖南证监局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1] 业务与行业 - 主营业务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 [2] - 行业分类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C26)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行业代码C42) [1] 管理层背景 - 实际控制人蒋卫和1969年出生 55岁 具有石化行业资深从业经历 [4] - 1991-1995年任职于中国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及其关联企业 担任车间班长 [4] - 1995-2020年任职于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历任开发部经理、实业一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 [4] - 2017年9月起任职于昌德有限 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 2021年10月至今任昌德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9.69亿元 2023年增长至10.64亿元 2024年前8个月达9.47亿元 [4]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2023年大幅下降至7976.53万元 2024年前8个月为5053.65万元 [4]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2年35.21% 2023年19.91% 2024年前8个月降至13.07% [4] - 净利润下滑主要受主要产品聚醚胺等价格下降影响 [4]
西藏矿业(00076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7 20:26
项目进展 - 扎布耶二期尚未正式生产,受高海拔地区客观条件影响,需满足技术、安全及运营标准 [1] - 扎布耶二期采用光伏加光热技术方案,由中国宝武清洁能源西藏公司承建 [1] - 扎布耶一期生产锂精矿,采用太阳梯度晒盐法 [2] - 扎布耶二期采用"膜分离+蒸发结晶"工艺,产出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氯化钾、铷铯混盐 [2] 政策与支持 - 西藏环保政策保持连续性,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要求矿权企业加大开发投入 [1] - 公司受益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特殊政策支持,包括融资渠道、税收优惠等,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2] 公司战略 - 宝武集团对西藏矿业的定位是聚焦锂矿和铬矿开发,提升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业绩 [1] - 销售策略主要依据上海有色金属网及铁合金在线网公布的价格定价 [1] 投资者关系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张金涛、董事会秘书王迎春,以及大成基金、东方财富证券的代表 [1] - 本次调研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2]
凯美特气2025年中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控制效果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7-31 06:23
总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1亿元 同比上升10.52% [1] - 归母净利润5584.61万元 同比大幅上升199.82% [1] - 扣非净利润4970.64万元 同比急剧上升9426.3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48亿元 同比上升7.13%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09.55万元 同比上升22.62%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36.11% 同比增加60.66% [2] - 净利率17.93% 同比大幅增加188.83% [2] - 氢气业务主营利润3656.08万元 毛利率35.20% [6] - 二氧化碳业务主营利润3792.15万元 毛利率38.52% [6] 费用控制成效 - 三费总额4774.77万元 占营收比15.38% 同比减少64.08% [3]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55.52% [3]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1.88%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73.37% [3]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7.48亿元 同比减少21.70% [4] - 应收账款8583.56万元 同比增加24.07% [4] - 有息负债5.4亿元 同比减少32.59% [4]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 同比减少8.64%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4.91%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361.08% [5] 业务结构分析 - 氢气收入占比33.46% 为主要收入来源 [6] - 二氧化碳收入占比31.72% 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6] - 燃料类产品、空分气体、特种气体和其他产品构成其余收入 [6] 区域市场分布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45.91% 为最大市场 [7] - 华南地区收入占比31.94% 为第二大市场 [7] - 华中地区收入占比17.94% 其他地区占比4.22% [7] 发展战略规划 - 以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 [8] - 推进电子特气产品市场销售 逐步打开市场空间 [8] - 通过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改进赢得市场 [8] - 利用化工尾气为原料扩充产品种类 [8]
工信部: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快讯· 2025-06-27 15:37
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 加快补齐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短板,围绕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制修订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 [1] - 着力推动大宗工业固废在制备建筑材料、路基材料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 - 加快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相关标准,引导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企业加快无废化转型 [1] 新型固废综合利用 - 积极推动退役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精细化拆解和低成本、规模化综合利用标准制定 [1] - 拓展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和新场景 [1] 新能源汽车及再生资源 - 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1] - 加快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蓄电池综合利用标准研究 [1] - 加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供给,拓展标准适用产品种类和规格 [1] - 加强重要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标准制修订 [1]
林平发展上交所IPO已受理 原纸年产能超100万吨
智通财经· 2025-06-26 08:01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上交所主板IPO已受理,拟募资12亿元,民生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包括年产90万吨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二期)和年产60万吨生物基纤维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总投资额20.58亿元,建设期均为18个月 [3] - 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原纸合计生产能力将从120万吨/年增加至240万吨/年 [2]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成长为集废纸利用、热电联产、绿色造纸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瓦楞纸、箱板纸,产品销往下游制作成瓦楞纸箱,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工业品及消费品包装领域 [1]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客户以直接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与厦门合兴包装、厦门建发股份、厦门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2]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造纸企业众多,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2024年全国纸和纸板生产企业约2,600家,其中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30家 [1] -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产能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 [1] - 公司现有产能120万吨,2024年原纸产量101.97万吨,位居全国造纸企业产量前30名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原纸产量占安徽省纸及纸板产量的35.65%,占全国产量的0.75%,为安徽省内主要造纸企业 [2] - 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在原纸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79亿元、28亿元、24.85亿元 [3]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12亿元、1.53亿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1.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34亿元,资产负债率37.7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