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并购
搜索文档
1.51亿元关联收购,中成股份跨界储能行业!
国际金融报· 2025-09-05 18:36
交易概况 - 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价格1.51亿元 同时配套募资不超过1.51亿元用于标的公司基站节电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交易对方中技进出口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制企业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 核心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通过储能充放电服务帮助用户节省能源成本 [3] - 运营中项目7个 在建1个 拟建1个 项目分布在江苏溧阳 广东东莞 肇庆 广州及河南济源等地 [3] 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539.96万元 净利润191.85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3792.68万元 净利润1499.44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1万元 净利润490.96万元 业绩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3]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若2025年完成交易 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5.66万元 1930.71万元和1902.05万元 若2026年完成则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和1865.31万元 [4] 客户集中度 - 标的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收入占比极高 2023年达99.72% 2024年91.96% 2025年上半年85.15% 存在重大客户依赖 [4] - 合作源于江苏时代15MW/5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后续逐步拓展至宁德时代其他下属公司 [4] 战略意图 - 公司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出口 工程承包 环境科技及复合材料生产 本次并购旨在跨界储能行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6] - 交易完成后将在储能项目建设运营 客户资源及出海平台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有助于拓展产业链布局 改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6] 上市公司业绩 - 公司2019-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较大 分别为11.84亿元 17.8亿元 21.6亿元 42.22亿元 30.67亿元和12.26亿元 [7] -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3.32亿元 2023年亏损2.63亿元 2024年亏损3.06亿元 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 累计亏损约15.14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亿元 同比下滑22.22% 归母净利润亏损5550.41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04亿元有所收窄 [7]
1.51亿元关联收购,中成股份跨界储能行业
36氪· 2025-09-05 15:38
交易概况 - 中成股份拟发行股份购买中技进出口持有的中技江苏100%股权 交易价格1.51亿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1亿元 资金将用于标的公司通用技术东莞基站节电服务二期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方中技进出口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控制的企业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中技江苏主要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 主要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通过储能和充放电服务帮助用户节省能源成本 [2] - 标的公司拥有7个已运营项目 1个在建项目和1个拟建项目 项目分布在江苏溧阳 广东东莞 肇庆 广州和河南济源 [2] - 2023年营业收入1539.96万元 2024年3792.68万元 2025年上半年2241万元 净利润2023年191.85万元 2024年1499.44万元 2025年上半年490.96万元 业绩增长明显 [2][3] 业绩承诺与客户依赖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若2025年完成交易 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5.66万元 1930.71万元和1902.05万元 若2026年完成 则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和1865.31万元 [4] - 标的公司存在大客户依赖 2023-2025年上半年对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收入占比分别为99.72% 91.96%和85.15% 宁德时代始终为第一大客户 [4] - 标的公司通过江苏时代15MW/5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与宁德时代建立合作 并逐步拓展至其其他下属公司 [4]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出口和工程承包 环境科技和复合材料生产 本次并购意在跨界储能行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7]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将在储能项目建设运营 客户资源和出海平台等方面形成协同互补 有助于拓展产业链布局 [7] - 交易将提升上市公司总资产 净资产和营业收入规模 改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7] 上市公司经营表现 - 2019-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4亿元 17.8亿元 21.6亿元 42.22亿元 30.67亿元和12.26亿元 净利润2019年875.12万元 2020年-2.76亿元 2021年797.26万元 2022年-3.32亿元 2023年-2.63亿元 2024年-3.06亿元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8] - 2019-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 分别为-1.06亿元 -3.12亿元 -5310.8万元 -4.24亿元 -3.17亿元和-3.02亿元 累计亏损约15.1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亿元 同比下滑22.22% 归母净利润-5550.41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5905.76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8]
曾虚假记载被ST!多次商誉爆雷!这家公司又要并购……
IPO日报· 2025-09-01 19:2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库珀新能源20%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不少于31%表决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标的公司不低于51%表决权并实现控股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具体收购方案和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协商 [1] 收购标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库珀新能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 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7000万元 主营风电塔筒内部设备和风电建设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股权结构显示于春生持有94.29%股权 天津永诚和天津君悦分别持有3.14%和2.57%股权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 4.05亿元 3.9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 0.41亿元 0.5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 同比减少16.92% 净利润1497.41万元 同比增加22.85% [5] - 标的公司业绩增长整体较稳定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制造 信息化系统集成 信息化数据中心及供应链业务 金融专用及智能办公设备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近四成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9亿元 15.93亿元 5.77亿元 3.52亿元 1.8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 0.29亿元 -3.15亿元 -2.80亿元 -2.9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93.88万元 同比下降32.99% 归母净利润-3545.98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略有收窄 [9] - 公司收入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10] 公司历史与并购记录 - 公司2014年1月登陆创业板 上市当年即出现业绩下滑 [11] - 上市后持续进行并购 包括收购上海棠棣 东方兴华 汇金天源 德兰尼特 汇金科技等多家公司 [11] - 部分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 导致计提商誉减值 例如2017年因上海棠棣亏损5678.21万元而整体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 [12] - 2024年因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截至2024年末合并报表商誉账面净值仍达4134.85万元 [12][13] - 公司历史上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 导致2024年5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2025年5月撤销警示 [10] 交易动机与预期影响 - 本次收购为跨界收购 公司主营业务与标的公司风电装备业务无直接关联 [3][4] - 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 增强经营抗风险能力和整体资产质量 [6] - 公司维持通过外延并购提振业绩的发展策略 [14]
卤味销售瓶颈难破,煌上煌以近5亿元收购入局冻干赛道
贝壳财经· 2025-08-30 17:04
公司业绩与收购背景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降至17.39亿元,净利润缩水至4032.99万元,仅为2020年巅峰期2.82亿元的七分之一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19%至9.84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7691.99万元,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控制及毛利率提升2.23% [5][6] - 公司拟以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承诺净利润2.64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鲜货产品营收占比超六成,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94%,包装产品同比下降29.20%,检测业务同比下降51.50% [6] - 肉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产量同比下降16.07%至1万吨;米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2.20%至1.56万吨,产量同比下降18.46%至1.43万吨 [6] - 库存同比上涨超20%,肉制品加工营收同比下降11.65%,米制品营收同比下降1.36% [6] 收购标的详情 - 立兴食品为冻干食品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万吨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79.41万元,净利润4221.75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75.35万元,净利润4188.3万元 [3] - 产品覆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乳制品等系列,采用OEM/ODM模式并注重自有品牌建设 [2] 战略转型与行业背景 - 公司通过收购米制品企业真真老老实现业务多元化,该业务营收占比从2015年13.4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1.67% [7] - 全球冻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8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35%;中国市场预计从2024年38亿元增长至2030年88亿元,复合增长率15% [11] - 公司计划通过冻干技术开发卤味保鲜应用,并拓展健康食品、银发经济及单身经济市场 [9][1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冻干食品行业存在好想你等强势竞争者,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方面面临挑战 [12] - 专家建议公司加强低盐低脂健康卤味产品创新,优化线上渠道建设,通过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 [12] - 公司已提出"数字化全产业链升级"战略,重点打造智慧门店与智慧工厂 [13]
梅雁吉祥高溢价“跨界并购”遭监管问询 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由盈转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20:45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6亿元收购新积域65%股权 对应标的100%股权估值1.63亿元 [1] - 标的公司主营客服及电商外包业务 服务客户包括蔚来 大金 阿迪达斯等企业 [1] - 交易形成商誉约7600万元 标的公司净资产4459.41万元 评估增值率266.03% [1] 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1.71亿元 净利润743.57万元 2025年前5个月营收6675.74万元 净利润492.21万元 [1] - 交易对方承诺2025年8-12月营收不低于9000万元 2026-2028年每年营收不低于2亿元 2025-2028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5500万元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2700-32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212.57万元 扣非净亏损2700-32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198.59万元 [3] 监管关注重点 - 上交所问询交易必要性 标的业务与公司水电 地理测绘主业无相关性 且属轻资产模式 固定资产仅7.22万元 使用权资产685.18万元 [2] - 要求说明估值合理性 标的2021年35%股权作价394万元 本次100%股权估值1.63亿元 增幅显著 [2] - 关注业绩承诺可实现性 标的2024年营收1.7亿元 净利润743.57万元 与承诺业绩存在差距 [2] 公司经营状况 - 业绩预亏因电站区域降雨量大幅减少致水电收入及毛利率下降 地理信息业竞争加剧且应收账款回款困难 [3] - 公司2024年净亏损8281.85万元 2023年净亏损1亿元 连续多个报告期业绩承压 [4] - 历史跨界并购包括2020年收购地理信息公司 2024年拓展生物质天然气领域 此前并购商誉已出现减值 [4] 其他事项 - 标的公司存在关联交易 截至2025年5月末应收股东吴海燕50万元 [3] - 需在5个交易日内回复上交所问询函 [4]
砸亿元“跨界”并购,600868遭监管问询!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20:04
核心交易概述 - 梅雁吉祥拟以1.06亿元自有资金收购新积域65%股权 评估增值率达266.03% [1] - 交易完成后合并资产负债表将形成约7600万元商誉 [2] - 上交所就交易必要性、作价合理性、商誉风险及业绩承诺等四方面发出问询函 [1] 标的公司财务及运营状况 - 新积域2024年营收1.71亿元 净利润743.57万元 2025年前5月营收6675.74万元 净利润492.21万元 [1] - 主要资产为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及固定资产7.22万元、使用权资产685.18万元 属轻资产运营模式 [2] - 2024年毛利率仅8.79% 远低于同业京北方21.43%和财安金融20.15%的水平 [5] - 核心业务为客服与电商外包 客户涵盖蔚来、大金、阿迪达斯等企业 [2] 业绩承诺与补偿机制 - 承诺2025-2028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00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限6% [4] - 2025年8-12月收入承诺不低于9000万元 2026-2028年每年收入承诺不低于2亿元 [4] - 未达承诺需现金补偿 单期未达标即触发500万元一次性补偿 [4] 上市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281.85万元 2025年上半年预亏2700-3200万元 [1][6] - 水力发电业务为核心盈利来源 2024年营收2.24亿元(同比增26.51%) 毛利率40.9% [7] - 地理信息业务2024年营收8355.63万元(同比降30.25%) 毛利率骤减26.24个百分点至5.41% [8] - 2023年因子公司广州国测业绩下滑计提1.19亿元商誉减值 [7] 战略布局与跨界尝试 - 近年持续拓展氢能、电解铜箔、飞轮储能、沼气提纯等新业务领域 [7] - 本次收购系公司向BPO业务跨界的尝试 但标的业务与现有主业无协同性 [2] - 公司称BPO行业长期呈上升态势 但未具体说明跨界收购的必要性 [5]
溢价超260%再跨界豪赌,梅雁吉祥遭监管机构火速问询 | 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8-19 21:43
收购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1.06亿元自有资金收购上海新积域65%股权 对应标的整体估值1.63亿元 [4] - 收购溢价率达266.03% 交易完成后将形成约7600万元商誉 [4][6] - 该交易引发监管火速问询 关注交易必要性及估值合理性 [2][9] 标的公司业务表现 - 上海新积域主营电商外包服务 2024年营收1.7亿元 净利润743.57万元 [4] - 2025年前5个月营收6675.74万元 净利润492.21万元 [4] - 标的拥有约180个在手订单 客户包括蔚来、大金、阿迪达斯等企业 [5] 业绩承诺与协同效应 - 标的承诺2025-2028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00万元 [5] - 2025年8-12月主营业务收入承诺不低于9000万元 2026-2028年每年不低于2亿元 [5][6] - 公司称收购旨在拓展业务领域 寻求新利润增长点 [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营收3.57亿元(+13.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8281.85万元 连续两年亏损 [7] - 2025年Q1营收3678.33万元(+58.59%) 净利润亏损1651.89万元(增亏71.53%) [7]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200万-2700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7] 业务结构分析 - 水力发电业务为核心盈利板块 2024年营收2.24亿元 毛利率达40.9% [7] - 地理信息测绘业务2024年营收8355万元(-30.01%) 毛利率仅7.36% 严重拖累业绩 [7][8] - 其他业务(沼气发电、钛极涂层等)均处于亏损状态 [7] 历史并购教训 - 2020年以2.295亿元收购广州国测53.0851%股权 [8] - 标的业绩承诺期未达标 承诺期后业绩大幅滑坡 导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并收到警示函 [8] 监管关注焦点 -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说明电商外包行业竞争格局及标的核心竞争力 [9] - 重点关注轻资产模式业务可持续性及跨界收购合理性 [9] - 交易最终能否完成及业务整合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9]
梅雁吉祥亿元“跨界”并购遭问询 标的房子是租的 固定资产仅有两辆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19
并购交易概述 - 梅雁吉祥拟以1.06亿元收购上海新积域65%股权,实现控股,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估值为1.63亿元,较账面值增值266.03% [2] - 上海新积域主营客服、电商外包业务,公司拟通过此次收购进入服务外包行业 [2] - 交易完成后,上海新积域股权结构将变更为:梅雁吉祥持股65%、侯兴刚持股20%、吴海燕持股15% [2]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收1.71亿元,净利润743.57万元,毛利率8.79% [3][5] - 2025年前5月营收6675.74万元,净利润492.21万元 [3] - 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9789.65万元,净资产4459.41万元 [3] - 流动资产8740.88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约2909.91万元 [3] - 非流动资产1018.77万元,包括租赁物业685.18万元和融资租赁的奔驰、宝马小客车各一辆(价值7.22万元) [3] 行业与业务情况 - 上海新积域在全国拥有7大职场,18个服务驻点,可容纳坐席超3500席 [3] - 公司在手订单约180个,客户包括蔚来、大金、阿迪达斯等不同行业及平台类企业 [4] - BPO行业规模较大且持续增长,中国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市场需求大 [4][5] 业绩承诺与预测 - 卖方承诺2025-2028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占比不超过6% [5] - 2025年8-12月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9000万元,2026-2028年每年不低于2亿元 [5] - 预测2026-2030年毛利率在12.24%-12.75%之间 [5] - 如标的盈利超5500万元,超出部分的50%作为超额业绩奖励(总额不超过交易总价的20%) [5] 交易影响与监管关注 - 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将形成约7600万元商誉 [6] - 上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说明轻资产模式下标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业务可持续性及跨界收购必要性 [6] - 监管关注标的估值较2021年股权转让价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大额商誉减值风险 [6]
梅雁吉祥亿元“跨界”并购遭问询 标的房子是租的,固定资产仅有两辆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08
并购交易概述 - 梅雁吉祥拟以1.06亿元收购上海新积域65%股权实现控股 标的公司主营客服及电商外包业务 [1] - 交易后股权结构变更为梅雁吉祥持股65%、侯兴刚持股20%、吴海燕持股15% 原股东为夫妇关系且具有外企服务背景 [1]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度营收1.71亿元、净利润743.57万元 2025年前5月营收6675.74万元、净利润492.21万元 [2] - 采用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价值1.63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4459.41万元增值266.03% [2][3] - 总资产9789.65万元中流动资产占8740.88万元(含2909.91万元理财产品) 非流动资产1018.77万元主要为租赁物业 [2] 业务运营与行业特征 - 标的公司在全国拥有7大职场和18个服务驻点 坐席容量超3500席 客户涵盖蔚来、大金、阿迪达斯等180个订单 [3] - 2024年毛利率8.79%低于同业 预测2026-2030年毛利率将提升至12.24%-12.75% [3] - BPO行业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市场格局分散且需求广泛 [3][4] 业绩承诺与交易安排 - 卖方承诺2025-2028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00万元 非经常损益占比限6% [3] - 超额业绩按超出部分的50%奖励 总额不超过交易总价20% [3] - 收入承诺要求2025年8-12月不低于9000万元 2026-2028年每年不低于2亿元 [3] 监管关注事项 - 上交所问询要求说明轻资产模式核心竞争力、业务可持续性及跨界收购合理性 [5] - 要求解释评估值较2021年股权转让价394万元(35%股权)大幅增长的原因 [6] - 关注业绩奖励安排必要性及防范业绩提前兑现/期满下滑的有效措施 [6]
机遇与风险并存 多家上市公司并购半导体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8-18 15:02
跨界并购趋势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如开普云、永吉股份、康达新材等发布跨界收购半导体公司的并购预案 [1] - 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跨界并购成为趋势跨界收购占比达14% [8] - 政策提升监管包容度允许交易双方以多元化评估方法协商作价9起涉及亏损标的的重组案例获受理占比15% [8] 万通发展收购案例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切入PCIe高速交换芯片领域 [2] - 公司2020-2024年持续亏损房地产收入占比超99%通过收购向通信与数字科技转型 [2][3] - 交易将注入优质芯片设计资产开拓新业务增长点提升发展质量 [3] 衢州发展收购案例 - 衢州发展拟收购先导电子科技95.4559%股权实现向半导体材料行业转型 [3][4] - 先导电子专注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及集成电路等领域 [4] - 复牌后股价一字涨停收盘价达4.53元/股 [3] 其他跨界案例 - 开普云筹划收购金泰克半导体或其存储业务资产金泰克为专业存储方案提供商 [6] - 永吉股份拟收购特纳飞电子后者专注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研发 [6] - 康达新材以2.75亿元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切入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 [7] 行业整合挑战 - 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需面对技术整合、市场整合及管理整合等多方面挑战 [8] - 上市公司需在原有业务与新业务间精准调配资金、人才及技术资源避免陷入失衡困境 [10] - 管理层在半导体领域经验可能失效需系统认知技术壁垒及专利布局等新要素 [11] 失败案例警示 - 双成药业因交易对价分歧终止收购宁波奥拉半导体100%股权次日股价一字跌停 [9] - 慈星股份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终止收购武汉敏声计划 [9] - 跨界并购存在对陌生领域认知局限与整合难题的复合型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