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分散
icon
搜索文档
本周权益基金延续发行热度 指数化投资成主流
证券日报网· 2025-05-12 20:14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市场迎来3只FOF基金(基金中基金)集中发行,与此前一周的"零发行"状态形成鲜明 对比。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这一显著变化反映出投资者资产配 置需求正在持续升温,也体现了市场对多元化投资工具的认可度提升。 从产品类型来看,上周新发基金主要集中在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三大类别。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据 主导地位,全周共有18只产品启动募集,占比超六成。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新发数量为6只,占比约 两成;混合型基金相对较少,仅有3只新发,占比一成左右。 本周新发行的基金类型更加丰富,不过权益类产品仍是市场主力。具体来看:本周发行的股票型基金有 16只,占比51.61%,其中15只为指数型基金,占比高达93.75%,显示被动投资热度不减。本周启动募 集的混合型基金有7只,环比大增133.33%,且全部为偏股型,进一步印证权益市场的吸引力。 基金发行市场保持活跃态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5月5日至5月11日),全市场共有27只新基金 启动募集;而本周(5月12日至5月18日),新发基金数量进一步增至31只,环比增长14.81%,显示出市场 发行节奏稳步加快。 ...
四年,印度央行的黄金储备占比翻了一番
华尔街见闻· 2025-05-06 12:08
印度央行黄金储备增长 - 印度央行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四年内实现近100%增长 从2021年3月底的5 87%升至2025年3月底的11 70% [2] - 截至2025年3月底 印度央行黄金储备达879 59吨 较2024年9月底的854 73吨增加 [4] - 印度央行黄金储备中511 99吨为国内持有 348 62吨存放于英格兰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 18 98吨以黄金存款形式持有 [4]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244吨 与过去三年季度平均水平持平 [5] - 央行购金主要用于资产多元化 增强金融稳定性 对冲通胀和货币波动风险 [5] - 新兴市场央行正转向黄金配置 未来可能继续积极买入以实现储备资产多元化 [5] 购金驱动因素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美元波动 对美国国债的担忧促使多国央行增持黄金 [5] - 全球央行减少对美国国债依赖 积极增持黄金储备 [5]
巴菲特对黄金判断的局限性
雪球· 2025-04-24 15:53
巴菲特对黄金的传统观点 - 巴菲特认为黄金没有生产能力,不能自我繁殖,实际用途有限,主要在工业和珠宝领域 [3] - 1998年巴菲特指出,当时所有开采出的黄金可填满67英尺立方空间,其价值相当于买下全部美国耕地加10家埃克森美孚公司,剩余1万亿美元 [3] - 巴菲特将黄金比作"不会下蛋的母鸡",强调其需支付保管费用且无法产生现金流,而股票资产如同"持续下蛋的母鸡" [4] - 2013年巴菲特表态即使黄金跌至800美元/盎司也不会购买,坚持认为好公司股票回报优于黄金 [4] 黄金货币属性的战略价值 - 全球央行2024年购金量达1045吨,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至2292.33吨,新兴市场黄金储备占比从8.9%向发达市场26.9%靠拢 [5] - 美国政府债务达36.1万亿美元(GDP占比120%),2024年利息支出8817亿美元首超国防预算,美元指数2025年下跌8.53%,推动黄金作为"超主权储备"需求 [5] - 黄金非信用依赖属性成为对冲货币体系坍塌风险的核心工具,其功能超越商品供需逻辑 [5] 恐惧驱动的投资再定义 - 2024年黄金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逆势上涨25%,2025年初至今涨幅26.7%,超越标普500(-10.18%)和纳斯达克(-15.66%) [7] - 2025年亚洲地区黄金ETF需求占比达5%,主权基金和保险公司将黄金纳入资产组合以应对地缘冲突和贸易壁垒等结构性风险 [7] - 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持仓达425.9吨,ETF周度净流入31.7吨,形成"政策风险→资金流入→价格上涨"正向循环 [10] 非生产性资产的现代价值 - 2025年数据显示黄金与标普500周度相关性-0.03,与纳斯达克相关性0.01,显著低于股债相关性(标普500与10年期美债相关性0.18) [15] - 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3772亿美元,2025年初至4月第三周净流入324吨,机构通过黄金实现反周期对冲 [15] -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期黄金涨幅达1781%,远超股债表现,2024年全球M2增速8.2%背景下黄金年矿产增量仅1.5% [16] 货币体系重构下的黄金定位 - 2025年COMEX黄金期权波动率22.14%持续高于标普500期权的18.7%,反映市场对其货币属性的溢价定价 [17] - 黄金在信用货币体系危机中作为"终极支付手段"的价值重估,其定价逻辑涵盖主权储备配置和去美元化需求 [17] - 当前黄金核心价值已从商品升级为"货币体系稳定器",其战略意义超越传统生产性资产框架 [17]
巴菲特对黄金判断的局限性
雪球· 2025-04-24 15:53
巴菲特对黄金的传统观点 - 黄金没有生产能力,不能用已有的黄金生出更多的黄金,实际用途不多,只在工业和珠宝饰品领域有一些用途 [3] - 黄金价格的上涨大多源自于投资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心理,如果做多黄金,就是在做多恐惧 [3] - 更青睐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认为好公司回报会高于黄金和债券,因为那是会下蛋的母鸡,能长出庄稼的农场 [3] - 优秀企业的股票就像是拥有一只持续不停地下蛋的母鸡,而黄金就像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只会坐在那里,还要不停地吃东西 [3] - 即使在黄金跌到每盎司800美元时也不会买黄金 [3] 对黄金"货币属性"的战略价值认知不足 - 忽视"超主权储备"的制度性需求,黄金核心价值已从商品属性转向货币体系稳定器 [4] -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2025年3月末储备达2292.33吨 [4] - 新兴市场黄金储备占比从8.9%向发达市场26.9%迈进,本质是通过黄金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4] - 低估去美元化的系统性影响,美国政府债务达36.1万亿美元(GDP占比120%),2024年利息支出首超国防预算(8817亿美元) [5] - 美元指数2025年以来下跌8.53%,触发各国对"美元单极储备"的系统性担忧 [5] 对"恐惧驱动"投资的片面性解读 - "恐惧"已转化为长期风险对冲的制度性配置,而非散户跟风投机 [6] - 2024年黄金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逆势上涨25%,2025年年初至今涨幅26.7%,超越标普500(-10.18%)和纳斯达克(-15.66%) [6] - 2025年4月第三周,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持仓达425.9吨,ETF周度净流入31.7吨(亚洲地区占比5%) [9] - 黄金作为"反脆弱资产"的定价逻辑:当美元信用动摇,黄金的避险溢价会形成自我强化的机构配置逻辑 [8] 对"非生产性资产"的传统框架局限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黄金的风险分散功能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配置工具 [15] - 2025年数据显示,黄金与标普500的周度相关性为-0.03,与纳斯达克相关性0.01,显著低于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 [15] - 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达3772亿美元,2025年初截至4月第三周净流入324吨 [15] - 黄金的抗通胀功能:在全球央行货币超发背景下(2024年全球M2增速8.2%),黄金年矿产增量仅1.5%的有限供给使其成为抵御购买力稀释的核心工具 [16] -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期,黄金价格涨幅达1781%,远超同期股票和债券 [16] 传统框架与货币经济学的分歧 -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框架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贸易体系内,而黄金的定价逻辑根植于货币经济学 [17] - 当信用货币体系出现信任危机,黄金作为"终极支付手段"的需求会超越供需模型 [17] - 2025年COMEX黄金期权波动率22.14%持续高于标普500期权的18.7%,反映市场对其"货币属性"的溢价定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