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2
icon
搜索文档
7月金融数据解读:低基数+权益上涨,存款继续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8-14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信贷负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票据为主要支撑;社融分项中政府债券支撑增速维持高位;存款方面低基数效应下M1增速回升,M2受非银存款带动[5][8] 各部分总结 信贷:居民、企业部门表现平平 - 居民短贷、中长期贷款均偏弱,7月合计减少489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671亿元,或因6月购物节效应透支;中长期信贷减少1100亿元,同比少增1200亿元,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18.6%,降幅扩大,二手房成交偏弱,居民中长期贷款继4月后再次负增 [2][10] - 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同比多减3900亿元,上次环比为负可追溯至2016年;存量政策工具对企业贷款带动有限,后续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提供支撑;贷款余额增速滑落至6.9% [2][15] - 企业短贷明显偏弱,7月减少5500亿,基本持平去年同期;票据融资增加8711亿元,同比增加3125亿元,票据利率下行,票据“补位”诉求放大 [16] 社融:政府债券仍有支撑,企业债券发行意愿延续 - 7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大,新增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按当前发行计划,7月对社融有支撑,8月至年末或同比少增,若年末不增发债券,7月或为年内社融增速顶点 [17] - 7月企业债券发行意愿偏强,新增2791亿元,同比多增755亿元,债券收益率低时发债意愿季节性回升,或对企业贷款“抽水”;未贴现票据减少1639亿元,同比接近去年同期,表外票据继续向表内转化 [3][21] 存款:M1、M2增速继续回升 - 7月新口径M1当月减少2.9万亿,较2024年同比多增8324亿元,处于季节性偏高水平,权益市场财富效应支撑资金活化;同比读数由4.6%抬升至5.6% [3][23] - M2分项中,非银存款为主要支撑,7月增加2.14万亿,较2024年同期多增1.39万亿;企业存款7月外流,减少1.46万亿,但因2024年低基数效应,本月同比少减3209亿元 [4][30]
7月M1M2剪刀差持续收窄,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昨日收涨3.66%,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43
港股市场表现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 2025年8月13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1]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当日收涨3.66% 自7月7日上市以来累计上涨14.78% [1] - 该ETF换手率达11.44% 全天成交3.50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1] 指数成分与结构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聚焦TMT行业 剔除医药、汽车和家电 科技属性纯正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3.55% 包括快手、中芯国际、腾讯、阿里等科技龙头 [2] - 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30% 叠加中芯国际等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科技龙头组合 [2] 企业业绩与投入 - 腾讯控股二季度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 经营利润692.5亿元同比增长18% [3] - 腾讯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 [3] 宏观环境与流动性 - 美国7月CPI不及预期 市场预测美联储或于9月开启降息 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好转 [3] - 7月末中国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 [3] - M1M2剪刀差收窄意味着政策传导效率提升 企业流动性需求增强 投资意愿逐步修复 [3] 估值与资金流向 - 当前AH溢价指数回落至125%附近接近历史低位 港股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4]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PE约20倍处于历史底部 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 具备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4] - 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规模突破30亿元达30.89亿元 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15亿元 [4] 行业发展趋势 - Grok4、Genie3等大模型迭代提速 准确率提升且成本降低 预计加速AI应用爆发和商业化进程 [2] - 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等环节市场关注度高涨 帮助互联网大厂形成AI投入到商业变现的闭环 [2]
7月货币加速、贷款减速的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8-14 08:55
核心观点 - 7月货币供给M1和M2增长超市场预期 但新增贷款和社融低于预期 反映融资结构变化、季节性因素、置换债发行扰动及居民理财行为变化等多重影响 [1] - 新增社融1.16万亿元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63万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 低于预期3000亿元 [1] - M2同比扩张8.8% M1同比增长5.6% 分别高于6月的8.3%和4.6% 且超出彭博一致预期8.3%和5.2% [1] - 社融存量增速从6月8.9%上升至9% 季调后环比增速从8.4%上升至9.6% [1] 货币供给表现 - M1同比增速从6月4.6%加快至5.6%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5.2% 月环比增速从1.1%放缓至0.5% [7] - M2同比增速从6月8.3%上行至8.8% 明显高于彭博一致预期8.3% 季调后月环比增速从0.6%上行至0.9% [8] - 低基数效应显著 去年4月央行金融数据挤水分导致基数走低 推动同比增速回升 [1][7] 社融结构分析 - 政府债净发行1.24万亿元 同比多增5559亿元 对社融同比增速贡献从6月4个百分点上行至4.1个百分点 [2][6] - 非标资产月环比减少1667亿元 同比多减911亿元 主要因委托贷款与表外票据合计同比多减1086亿元 [6] - 企业债余额环比上升369亿元 同比多增755亿元 受科技创新债发行提振 [6] 人民币贷款表现 -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6月7.1%回落至6.9% [4] - 居民短期贷款环比下降3827亿元 同比多减1671亿元 耐用品"以旧换新"补贴拉动作用下降 [4] - 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环比回落1100亿元 同比多减1200亿元 反映地产成交走弱影响 [4][11] - 企业短期贷款环比减少5500亿元 变动与去年同期持平 [5] - 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减少2600亿元 同比少增3900亿元 反映融资需求偏弱 [5] - 新增票据融资8711亿元 同比多增3125亿元 显示贷款需求偏弱下银行用票据冲量 [5] 财政政策影响 - 前7个月政府债净发行8.9万亿元 同比多增4.9万亿元 [3] - 广义财政支出增长8.9% 明显快于去年同期-2.8% [4] - 今年8-12月政府债净发行或将同比少增2.3万亿元 因去年发行后置 [4] 存款结构变化 - 人民币存款余额环比增加5000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8] - 企业存款同比多增3209亿元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8] -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7800亿元 财政存款余额环比增加7700亿元 同比多增1247亿元 [8] 外部环境因素 - 全球抢出口可能暂告段落 美国对等关税及232调查关税上调可能推升进口关税水平 拖累全球贸易增速 [4] - 外需走势面临不确定性 国内财政需适时加力 [4]
普林格与盈利周期跟踪:“水”往股市流
天风证券· 2025-08-14 07:44
核心观点 - 判断业绩拐点是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核心矛盾,市场底通常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出现 [4] - 普林格同步指标是核心,但需要结合先行指标共同判断,以提高经济底部判断的前瞻性 [4] - 突破寻底期的关键在于M1回升的持续性,居民中长贷是更加核心的指标 [4] - 狭义流动性资金价格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8] - "水"往股市流,普林格周期先行指标回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回落 [22] 同步指标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仍处于收缩区间,前值49.7% [6] - PMI的底部往往与指数的底部较为接近 [7] 先行指标 - 7月M1同比报+5.6%,前值+4.6%,M2同比报+8.8%,前值+8.3%,社融存量同比报+9%,前值8.9% [9] - M2底部领先M1底部,M1至少是同步指数 [10] - 7月社融脉冲为27.01%,前值26.88% [12]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93亿元 [12] - 新增政府债券同比小幅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转负 [12] - 居民中长贷TTM同比增速报-9.68%,前值-1.32%,企业中长贷同比小幅走阔,TTM同比报-25.6%,前值-23.2% [15] - 7月DR007月均值边际回落至1.52%(6月1.58%,5月1.6%,4月1.73%,3月1.88%) [18] 宏观经济与市场表现 - 宏观经济景气回落,7月制造业PMI回落,仍处于收缩区间 [22] - 社融脉冲回升,新增政府债券同比小幅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转负 [22] - 7月进出口同比均超预期强劲,中美关税会谈暂告一段落 [22] - 全A创新高,成交额不断放大 [22]
7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增长9%,"一石多鸟"政策效应加快显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4:26
金融数据表现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高0.8个百分点 [4]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3万亿元,同比多增3613亿元 [4] - M2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高2.5个百分点 [5] - M1同比增长5.6%,M2与M1增速剪刀差收窄至3.2个百分点 [5] 信贷市场分析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放缓1.8个百分点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7]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7]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同比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 [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影响贷款近7000亿元 [3]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合力支撑社融增速 [4] - 金融机构淡化规模情结,挤出虚增空转贷款 [2] - 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债券融资增速快于信贷融资 [5] 经济效应展望 - 财政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4] - 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剪刀差收窄反映经济活跃度改善 [5][6] - 贷款利率下行显示信贷供给充裕,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7] -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经济回升与信贷需求增长有保障 [8]
前7个月新增社融23.99万亿元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金融数据概览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3]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贷款结构分析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短期减少3830亿元 中长期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短期增加3.75万亿元 中长期增加6.91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社融与财政政策 -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增速提高主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2]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将拉动总需求 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 货币供应动态 - 7月末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3] - M0余额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3] - M1与M2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经济活动回暖 [3]
7月信贷季节性波动,金融机构破除内卷式竞争“挤水分”
搜狐财经· 2025-08-13 23:43
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M2增速加快至8.8%,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达9%,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1][5] - 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债券融资增速快于信贷融资,融资结构持续优化[7] -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与经济活动回暖趋势相符[7] - 7月信贷数据波动主要受季节因素影响,6-7月合并月均新增贷款1.1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8] - 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5%,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10]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10] 社会融资规模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增量1.13万亿元同比多增3613亿元[5] - 1-7月社融增量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政府债券发行超17万亿元[5] - 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755亿元,外币贷款同比少减804亿元[6] - 政府债券发行对贷款有替代效应,但长远看可撬动增量信贷需求[11][12] 贷款结构优化 - 金融机构从"比规模"转向"比服务",挤出虚增空转贷款提升资金效率[12] - 供应链清欠成效显现,大型企业付款期限压缩至60天内,减轻中小企业贷款需求[13] - 地方债务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中小银行化险影响近7000亿元[11] 政策协同效应 - 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为"两重"项目、"两新"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5] - 财政贴息政策覆盖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5]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扩内需[13]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信贷与M1的分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13 22:16
7月社融数据核心分析 - 7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41万亿元,但同比多增3893亿元,社融存量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至9.0% [1][6] - 实体信贷减少4263亿元,同比多减3455亿元,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反内卷政策、中小企业现金流改善及房地产调整影响 [1][7] - 企业长贷减少2600亿元,为2017年以来首次减少,反映建筑业和制造业资本开支收缩 [2][9] - 票据融资增加8711亿元,同比多增3125亿元,显示银行通过票据补充信贷缺口 [2][9] 政府债与企业债融资 - 政府债融资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主要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和低基数效应 [2][10] - 8月起政府债基数将大幅升高,可能对社融同比增速产生拖累 [2][10] - 企业债融资增加2791亿元,同比多增755亿元,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融资成本下降 [2][10] 货币供应量变化 - M1增速提升1.0个百分点至5.6%,主要受低基数、财政净支出增加、企业结汇和权益资产上涨影响 [3][12] - M2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至8.8%,主要反映财政支出加速和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 [4][13] - 居民存款减少,非银存款大幅增加,显示明显的存款搬家现象 [4][13] 经济分化与政策展望 - 信贷与M1指标出现背离,反映宏观面存在内外需和量价分化 [5][14] - 7月信贷数据低迷可能促使货币和金融政策加码,包括两重项目加速开工和消费贷贴息政策落地 [5][14] - BCI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从49.12降至46.09,显示企业融资条件恶化 [8]
2025年7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表现积极,对实体经济有较好支撑
德邦证券· 2025-08-13 21:41
社融数据表现 - 7月社融新增11600亿元,同比增加3893亿元[3] - 1-7月社融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3]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增4.88万亿元[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3] 信贷数据解读 - 7月人民币新增信贷为-500亿元,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3827亿元和1100亿元[3] - 1-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同比增长6.9%[3] - 企业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短期3.75万亿元,中长期6.91万亿元[3] 货币供应指标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较6月提升0.5个百分点[3] -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6月回升1个百分点[3] - M2增速显著高于上半年名义GDP增速,显示宏观流动性充裕[3] 风险提示 - 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3] -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显化[3] - 房地产市场超预期走弱[3]
新增社融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较大
新浪财经· 2025-08-13 21:06
分析人士认为,透支效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是导致7月信贷表现偏弱的主 要原因。他们强调,对单月信贷数据无需过度解读,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明显高于名 义经济增速,反映了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稳固的。 业内人士指出,6月时值季末、年中时点,是银行业考核的重要节点,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在业绩考核压 力下,倾向于将半年末前后的信贷投放前置到6月完成,从而对7月贷款读数带来一定扰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分析称,如果将6月和7月的贷款数据合并起来看,月均新增贷 款约1.1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万亿元基本持平。这表明在平滑掉透支效应后,近两个月信贷同比表 现仍较为平稳,对单月数据波动无需过度解读。 其次是隐债置换因素。分析人士称,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多增3893亿元,主要是受到政府债 券融资的支撑。由此推测,7月隐债置换规模可能仍然较大,这也是当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不佳的一 个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600亿 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