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搜索文档
央行重磅数据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0:28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2] - 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两者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达43% [10] 货币供应量变化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较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2] - 狭义货币M1增速显著回升至7.2%,较2月末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 [7][15] - M1增速回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15] 信贷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9月单月新增近1.29万亿元 [2][1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 [12]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较上年同期低40个基点 [12] 融资渠道多元化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半数融资通过债券、股权等多元化渠道实现 [10] - 银行持有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约25% [10]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综合观察社融等全面指标,而非仅关注贷款 [10] 利率传导机制 - 低利率环境下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3.1%,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分别同比降低40和25个基点 [12][13] - 利率路径成为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需关注量价协同及不同市场利率间传导 [13] - 利率变化驱动资金从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影响居民存款配置行为 [16]
前三季度社融增量突破30万亿元,M1增速攀升至7.2%有何信号?
证券时报· 2025-10-15 17:54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速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直接融资贡献与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 [8] - 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 [8]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过半数新增社融由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8] 信贷增长与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 [1][10]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至36.09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至15.02万亿元 [10]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11] 货币供应与资金活化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6][13]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敛至1.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需求回暖 [6][13]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3] 政策环境与市场展望 - 低利率环境持续,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11] -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需关注不同市场利率之间的协同 [11] - 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撑 [14]
9月末M1增速升至7.2% 专家释疑居民存款“搬家”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7:40
M1货币供应增长 - 截至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大幅提升1.2个百分点,较2月末年内低点0.1%提升7.1个百分点 [1] - M1增速持续回升反映经济活动活跃,除低基数效应外,也与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关 [1] - M1统计新口径包含单位活期存款与个人活期存款 [1] M1与M2剪刀差变化 - 今年以来M1与广义货币M2的"剪刀差"明显收敛,9月进一步收窄至1.2个百分点 [1] - 剪刀差收窄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1] 存款结构变动分析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规模较前八个月明显增长 [2]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规模较前八个月有所回落 [2] - 非银机构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较多等因素有关 [1] 存款搬家现象解读 - 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的重新配置行为 [2] - 该现象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2] - 2023年以来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2]
本周热点前瞻20251015
期货日报网· 2025-10-15 08:55
中国金融数据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15日公布9月金融数据,市场预期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5%,低于前值8.8% [1] - 市场预期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3750亿元,显著高于前值5900亿元 [1] - 市场预期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500亿元,高于前值25668亿元 [1] 全球金属市场报告 -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将于10月15日公布全球金属供需报告,其结果可能影响相关金属期货价格 [2] 美国经济数据发布 - 美联储将于10月16日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其内容可能对相关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3] - 美国商务部将于10月16日公布9月零售销售数据,市场预期月率为0.4%,核心零售销售月率为0.3%,均低于前值0.6%和0.7% [4] -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10月17日公布截至10月10日当周原油库存变动,前值为增加371.5万桶,若数据继续增加可能抑制油价 [5] - 美国商务部将于10月17日公布9月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数据,预期新屋开工年化总数为131.0万户,营建许可年化总数为134.3万户,均略高于前值 [6]
货币将破300万亿,专家:“快消费,抗通胀”!你为何不听话?
搜狐财经· 2025-10-08 18:36
M2货币供应增长 - M2总量从1956年的175亿元增长到2013年突破100万亿元,用时57年 [2] - 从2020年突破200万亿元到2023年底接近300万亿元,用时不到7年,2023年9月已达289.67万亿元 [2] - 过去40年人民币贬值1400多倍,年均贬值率20%,1978年的1万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447万元 [10] 货币超发的影响与问题 - 货币供应增加未能均匀流向居民,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或大型项目中,实体经济感受有限 [2] - 2020年至2023年M2从200万亿元增至300多万亿元,但居民消费未同步跟上 [2] - 货币供应增加23.24万亿元,但居民收入仅增加2.29万亿元,占比不到10%,表明资金未有效流入普通居民口袋 [4] - 资金出现空转,在银行体系内循环多,进入实体经济少 [6] 居民消费与储蓄现状 - 中国居民储蓄率极高,居民存款在过去7年内翻倍 [2] - 生活成本上升,食品、住房、医疗等必需品支出占收入大头,许多居民房贷车贷月还款额占工资一半 [4] - 青年失业率一度高达46.5%,其他年龄段就业形势亦不乐观,收入不稳定导致消费能力下降 [4] - 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居民对未来预期悲观,倾向于增加储蓄 [6] 债务与宏观经济风险 - 总债务据估计超过600万亿元,年利息支出约50万亿元,占GDP一半 [10] - 地方政府债务近38万亿元,城投债54万亿元,外债8000多亿美元 [10] - 通缩螺旋风险显现,需求疲弱导致生产减少和就业恶化,形成恶性循环,CPI持续低于2% [6]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专家建议居民进行多样化投资,将资产分散至股票、债券、黄金、房地产等,减少现金持有 [4][12] - 政府需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重点投向关键领域 [8] - 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而非单纯依靠货币刺激 [10][12] - 需开辟更多资金蓄水池,如发展REITs、数字资产、扩大债券市场容量,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吸收海外投资 [12]
未名宏观|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重“质”稳“量”,经济阶段性回调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基调转向“稳中求进”和“反内卷”,经济从重“量”转向重“质”,短期内下行压力增加但长期利好高质量发展 [2] - 2025年8月经济数据呈现供给与需求端同步回调,但货币供应稳健扩张,企业流动性改善,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 [2][8] - 经济结构转型特征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展现出较强韧性,而传统产业和房地产投资持续拖累增长 [3][4][12] 供给端 - 2025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较7月放缓0.5个百分点,累计增长6.2% [3][9] - 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表现稳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贡献率升至25%,显著高于总体增速 [3][12] - 分行业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采矿业增长5.1%,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 [10] - 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6.4%表现最佳,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6%相对较弱 [11][12] 需求端:消费 - 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较前月下降0.3个百分点 [4][1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消费额增速分别为14.3%、7.3%、18.6% [14] - 汽车消费额同比增长0.8%,较前月上涨2.3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影响 [14] 需求端:投资 - 2025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较1-7月下降1.1个百分点 [4][15]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强劲,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2.6%、28.0% [15] 需求端:进出口 - 2025年8月出口总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较前月下降2.8个百分点 [4][16] - 进口总额2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较前月下降2.8个百分点 [5][17] - 出口结构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50%,同比增长10.7%,集成电路出口增长32.8%,汽车出口增长17.31% [16][19][20] 价格指数 - 2025年8月CPI同比增长-0.4%,较前月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 [7][23] - 2025年8月PPI同比下跌2.9%,降幅较前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 [7][23] - 核心CPI同比增长0.9%,较8月上涨0.1个百分点,1-8月核心CPI增长0.5% [24] 货币金融 - 2025年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5693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640亿元,降幅15.3% [8][32] - 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100亿元,降幅34.4% [8][39] - M1同比增长6%,较7月上升0.4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8%,与上月持平,M2与M1增速差收窄至2.8% [8][4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6%左右,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保持高位 [4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呈倒“V”型走势,下半年受“反内卷”影响可能回调 [50] - 固定资产投资受政策刺激上半年平稳,下半年“反内卷”或抑制投资增速 [51] - 出口增速预计震荡前行,外部环境复杂但RCEP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 [51]
国债期货日报:资金面保持宽松,国债期货全线收跌-20250924
华泰期货· 2025-09-24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资金面保持宽松 国债期货全线收跌 受股市强势行情带动 风险偏好回升对债市形成压制 同时美联储继续降息预期保持、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增加了外资流入的不确定性 债市在稳增长与宽松预期间震荡运行 短期关注月底政策信号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利率定价跟踪指标 - 物价指标方面 中国CPI(月度)环比0.00%、同比 -0.40% 中国PPI(月度)环比0.00%、同比 -2.90% [9] - 经济指标(月度更新)方面 社会融资规模433.66万亿元 环比增加2.40万亿元、变化率 +0.56% M2同比8.80% 环比无变化 制造业PMI49.40% 环比增加0.10%、变化率 +0.20% [10] - 经济指标(日度更新)方面 美元指数97.23 环比下降0.10、变化率 -0.10% 美元兑人民币(离岸)7.1146 环比增加0.001、变化率 +0.01% SHIBOR 7天1.46 环比无变化、变化率 -0.27% DR0071.48 环比下降0.01、变化率 -0.90% R0071.51 环比下降0.05、变化率 -3.26% 同业存单(AAA)3M1.59 环比增加0.01、变化率 +0.63% AA - AAA信用利差(1Y)0.09 环比无变化、变化率 +0.63% [11] 二、国债与国债期货市场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收盘价走势、各品种涨跌幅情况、各品种沉淀资金走势、各品种持仓量占比、各品种净持仓占比(前20名)、各品种多空持仓比(前20名)、国开债 - 国债利差、国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13][16][18][22] 三、货币市场资金面概况 - 展示Shibor利率走势、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走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统计、地方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28][36] 四、价差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各品种跨期价差走势、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4*TS - T)、(2*TS - TF)、(2*TF - T)、(3*T - TL)、(2*TS - 3*TF + T)等图表 [32][37][38] 五、两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2*TS - 3*TF + T)、TS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两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S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S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42][44][49][52] 六、五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五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F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F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F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4][58] 七、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61][63] 八、三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L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L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L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68][74]
经济继续修复筑底 消费和投资仍需加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23:51
经济总体状况 - 经济处于筑底修复关键阶段 部分指标呈现边际改善但整体仍面临多重挑战 消费内生动能偏弱 居民信贷受影响 四季度房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工业领域上游下行压力需政策调节 企业盈利和财政发力是金融数据改善关键[1]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8月CPI同比增速降至-0.4% 前值为0% 预测值为-0.2% 环比持平而前值为0.4%[2][4]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 显著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4.1% 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 低于近五年季节性5.9%涨幅[4] - 翘尾因素拖累下9月仍或承压 核心价格同比持续回升但修复空间有限[2][4]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 8月PPI同比-2.9% 较前值-3.6%上升 符合市场预测值-2.9% 环比增速持平 结束连续8个月环比下滑[5][7] - 煤炭加工和黑色金属冶炼等上游行业价格环比回升 光伏设备和新能源车等新动能领域价格降幅收窄[7][8] - 工业领域供需调节政策缓解上游压力 预计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6% 四季度有望接近-2.0%[8] 采购经理指数(PMI) - 8月制造业PMI录得49.4% 较上月49.3%上升0.1个百分点 预测值为49.6%[9][11] - 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较上月上升0.1和0.1个百分点 在手订单上升0.8个百分点 生产分项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8% 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1] - 生产活动经营预期分项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企业预期持续向好[11] 固定资产投资 - 8月固投同比增速0.5% 较前值1.6%明显回落 预测值为1.3%[12][15] - 房地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 销售增速微降 制造业累计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5.1% 连续5个月增速放缓[15] - 基建投资降幅进一步扩大 水利基建受高基数拖累 电热燃水下滑与反内卷导致光伏退坡有关[15] 信贷与货币供应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前值为-500亿元 预测值为6620亿元[16][18] - 企业新增短贷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新增居民中长贷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18] - M2增速同比8.8% 与上月持平 预测值为8.7% M2-M1剪刀差回落至2.8% 前值为3.2%[21]
8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搬家仍在延续
麦高证券· 2025-09-16 13:26
社融与信贷数据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5668亿元,同比减少4655亿元[2][11] - 前八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65575亿元,同比多增46567亿元[2][11]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环比多增64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3][12] - 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环比多增6200亿元[12] -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环比多增7300亿元[12] -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环比多增3932亿元[12] -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环比多增1300亿元[12]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8月M2同比增长8.8%,与上月持平[3][15] - 8月M1同比增长6.0%,较上月回升[3][15] - M2-M1剪刀差收窄至2.8%[15] - 住户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5][15]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5][15] 市场与政策影响 - 8月新增汇票197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环比多增3611亿元[2][11]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505亿元[2][11] - 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环比增35%,同比增165%[17] - A股日均成交额近2.3万亿元,环比增42%,同比增283%[17]
数据点评 | “存款搬家”提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5 00:05
核心观点 - "存款搬家"现象加速显现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低于季节性增幅 为2025年首次 同时非银存款新增11800亿元 创有数据以来同期新高 反映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开始变化 [2][8][53] - 居民贷款表现疲弱 新增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与处于低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形成呼应 就业市场不稳定导致居民对债务持审慎态度 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降至44.07 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2][14][53]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预期增强 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贴息政策9月落地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扩展至科技与消费领域 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3][29][55] 信贷数据表现 - 8月新增信贷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主要拖累来自企业部门 其中票据融资新增531亿元 同比少增4920亿元 [4][30][56] - 居民贷款结构分化明显 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 [4][30][56] - 企业贷款呈现结构性变化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至9.7% 而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基本持平 [3][20][54] 社融数据变化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8.8% 新增社融25700亿元 同比少增4623亿元 主要源于政府债券同比少增2477亿元 [3][26][36] - 政府债券新增13700亿元 未能对冲人民币贷款少增影响 1-7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4.8万亿元的"前置"效应趋于结束 [3][26][54] - 表外融资表现分化 未贴现汇票新增1973亿元(同比多增1323亿元) 而委托贷款减少166亿元(同比少增191亿元) [36][56]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同比增长持平于8.8% 新口径M1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6.0% [5][43][57] - 存款结构呈现显著变化 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非银存款新增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5][43][57] - 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财政存款新增1900亿元(同比少增3687亿元) [5][43][57] 经济指标关联性 - PPI同比回升至-2.9% 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从52.6回升至53.7 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趋稳形成呼应 [3][20][54] -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现"跷跷板"关系 与资本市场表现联系紧密 显示资金流动方向变化 [2][8][53] - 消费贷贴息政策9月启动 8月数据尚未体现政策效果 后续信贷增长存在改善空间 [2][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