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麦格米特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及轨交、工业自动化、装备、精密连接、AI数据中心电源、光储充、医疗、电商、工业电源、储能和充电等 公司:麦格米特、海信家电、鸣志电器、佳储能源、怡储科技、郑浩集团、国电南瑞、采日能源、中车集团、特变电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浪潮、超聚变、华擎、Vertiv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81.72亿元,同比增长21%;扣非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3%;研发投入近10亿元,占总收入12%,创历史新高[3]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6%至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2%,受公允价值变动和所得税增加影响,经营现金流较高[2][8] - 2024年净利润下降因公允价值大幅下降、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增加;2025年Q1净利润下降但所得税增加是全球布局结果,印度市场贡献显著且其他收益减少[11][1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智能家电增长超40%,电源业务增长11%,新能源及轨交业务从7亿降至5.5亿降幅22%,工业自动化增长7%,装备业务增长26%,精密连接增长20%[4] - 2025年Q1智能家电板块增长32%,卫浴部分增幅超40%;电源产品基本持平;新能源汽车及轨交板块增长超100%;工业自动化增长26%;装备业务增长10%;精密连接增长22%[8][9] 毛利率情况 - 毛利率下滑因汽车电源批量发货增加稀释整体毛利,变频家电及卫浴等智能家居产品竞争激烈使毛利承压[10]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因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0%,家电业务为扩市场份额主动调价[31] 未来发展重点 - 抓住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业务机会,推出相关产品,部分已交付或处于研发尾段;发展光储充市场;推进新能源汽车多产品、多客户战略[5][6] - 2025年收入目标超百亿元,重点发展AI、储能和智能装备领域,通过技术整合和市场扩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份额[2][30] 各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汽车业务从单一驱动系统转型,客户群从单一扩展到主流品牌,2025年Q1增长超100%,预计全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毛利有望改善[14][15][16][17] - AI电源业务2025年二季度有部分订单,下半年放量但订单量不大,目标销售额5亿元,明年订单量更大;主要集中在AC - DC转换器产品[18][19] - 2026年BOX、COX及800伏HVDC储能系统部分产品进入批量化生产前期,部分处于研发后期,今年以5.5千瓦模块为主,明年有电容和电池模块投入市场,高压模块预计明年年底或后年投产[19]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直接海外收入占比约32% - 33%,间接海外收入占比约9%,国内外市场相对均衡;计划定增加大泰国投资,应对关税变动和市场需求[2][7] - 美国加关税对出海和AI业务影响小,销售端受影响产品占总出口量不到3%,部分产品向泰国转移;采购端芯片影响不大,公司加强库存准备及替代工作[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现金流稳定,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3亿多元,因票据到期金额减少;整体账务健康,负债率从50%降至47%左右[13] - 电商业务一季度收入增长缓慢,AI店铺无实际订单,传统通讯和网络电源二、三季度预计销量大增,工业电源受去年影响订单减少但部分客户订单增加[33] - 今年工业电源中标大订单,医疗领域一季度发货增长超40%,二、三季度预计发货量更大[34] - 预测今年英伟达相关行业可能带来约5亿元订单,对应约三到四千套5.5千瓦产品,但存在变数[35] - 一季度海外业务所得税率达15%,未来若海外收入增长,所得税率可能维持较高水平,泰国实际税率为0,印度约为25%[36] - 公司在储能和充电领域稳步推进,因行业技术成熟度需时间积累,注重产品可靠性,已有多个客户[42] - 费用增长因研发费用超同行、营销费用高,海外建设生产点增加成本及汇率变化带来挑战[48]
康隆达一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大幅增长 越南生产基地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2: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42.18% [1] -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扣非净利润2984.7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并大幅增长 [1] 越南生产基地 - 越南一期项目2024年投产,包含12条一次性丁腈手套生产线(设计产能350万箱/年)和20条劳动防护手套生产线(设计产能800万打/年) [1] - 2025年一季度越南基地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推动业绩大幅上涨 [1] - 越南基地具备比国内低1/3以上的能源和人工成本优势,以及更低的税费负担 [1] - 根据最新关税政策,越南出口至美国货物暂停征收关税90天,"对等关税"调整至10%,保持低税率优势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 - 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该材料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拥有2条干法生产线和3条湿法生产线 [2] - 在多项技术开发方面实现量产突破,包括预溶胀解缠纺丝母料技术、0.7-3.9D单丝可控多规格纤维技术等 [2] - 该材料具备高强度、低蠕变性等特性,是机器人灵巧手腱绳材料的主要选择之一 [2] - 目前产能约1000吨/年,未来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锂电池新材料业务 - 子公司江西协成锂业生产的产品应用于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最终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 [2]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锂盐新材料+手部防护"双轮驱动与"国内+越南"双基地发展战略 [2] - 将通过"内生发展+外延并购"推动新品研发和业务拓展 [2]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2:0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销量22.57万吨,产销量居行业前列;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同比下降55.15%;归母净利润 -13.38亿元,同比减亏18.25% [2] - 2025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 -1.67亿元,同比减亏9.51%,业绩仍承压但亏损幅度收窄 [2] 产品竞争力 - 磷酸铁锂方面推出多款新产品,具备高压实密度、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3] - 磷酸锰铁锂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行业领先,是已建成规模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第二代验证进展顺利;2024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00%,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行业第一 [3] - 补锂增强剂在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体系均有应用,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投资者问答 出货量 - 2024年第四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出货量5.82万吨,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6.15万吨 [3] 在建工程 - 2025年第一季度在建工程增加主要源于技改项目和原材料自制项目 [3] 高压实产品 - 高压实产品已批量出货,主要应用在动力端,随着落地项目增加,出货量占比会持续提升 [3] 海外扩产 - 与海外客户积极沟通,与海外头部电池企业有接触,动力和储能领域验证进展顺利;已公告与ICL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 [3][4] 海外项目合资原因 - ICL是全球化企业,有丰富海外运营经验,在供应链和市场端有布局,在西班牙有建厂经验;合资模式可发挥双方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 磷酸锰铁锂预期 - 公司最早布局磷酸锰铁锂产能,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领先,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首,预计未来出货量随车型增加而提升 [6] 补锂增强剂应用 - 产品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应用领域及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已建成产能5000吨/年,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0%,预计2025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7] 产能规划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5000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8万吨/年;2025年推动已建成产能释放,未来新增产能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推进 [7][8]
西典新能(603312):FCC工艺放量在即 储能业务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20: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 65亿元 同比增长17 9% 归母净利润2 28亿元 同比增长15 0% 扣非归母净利润2 19亿元 同比增长12 2% [1] - Q4单季度营收7 5亿元 同比增长56 0% 环比增长30 2% 归母净利润0 8亿元 同比增长46 0% 环比增长42 2% 扣非归母净利润0 72亿元 同比增长38 5% 环比增长29 9% [1] - 2025年Q1营收7 07亿元 同比增长80 3% 环比下降5 6% 归母净利润0 72亿元 同比增长44 8% 环比下降10 1% 扣非归母净利润0 72亿元 同比增长48 2% 环比增长0 3% [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17 4% 同比下降1 0pp 净利率10 5% 同比下降0 3pp 2025年Q1毛利率17 3% 同比下降2 4pp 净利率10 2% 同比下降2 5pp [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0 5% 管理费用率1 4% 研发费用率2 9% 财务费用率-0 6% 费用管控良好 [2] 业务发展 - 2024年电池连接系统营收16 69亿元 同比增长14 07% 产品通过宁德时代配套特斯拉电车和储能 [3] - 公司在薄膜 直焊 FCC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推出直焊技术和薄膜技术降低产品成本 [3] - 已完成FCC工艺研发及设备攻关 未来将增加FCC产线 提高市占率 [3] - 已向特斯拉储能配套电池连接系统产品 有望受益于特斯拉储能产能释放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9 5亿元 35 4亿元 42 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 1% 28 1% 20 8% [3] - 公司为国内电池连接系统头部企业 具备热压合工艺及自研设备优势 "电车+储能"双轮驱动 [3]
威贸电子(833346):工业智能连接控制方案集成制造商,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华源证券· 2025-04-29 13: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威贸电子是工业智能连接控制方案集成制造商,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业务立足三大领域并拓展新兴行业,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收盘价 28.32 元,总市值 22.85 亿元,流通市值 12.51 亿元,总股本 8068 万股,资产负债率 16.53%,每股净资产 5.73 元 [3] 投资要点 - 公司专注电子产品智造,2024 年营收 2.60 亿元、归母净利润 4457.91 万元,2025Q1 营收 0.73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01 万元,2024 年研发支出 1403 万元 [6]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带动线束市场需求,2024 年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2029 年全球车辆线束市场规模将达 7930 亿元 [6] - 2024 年中国家电行业内销和出口增长,全品类零售额 9071 亿、同比增长 6.4%,出口额 11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0% [6] - 公司多个项目推进,投入新产线扩大产能,业务立足三大领域并拓展新兴行业,产品线集中于家电与汽车领域 [6][7] - 小鹏飞行汽车线束项目量产在即,公司将经验用于低空飞行器项目,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98 亿元、3.42 亿元、3.98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4.60%、14.82%、16.29%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 亿元、0.60 亿元、0.7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3 元/股、0.74 元/股、0.87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4.7、38.4、32.4 倍 [8][9]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给出 2024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0][11]
欣旺达(300207):消费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 动储业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17.05%,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36.43%,扣非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64.99% [1] - 2024年Q4营业收入177.42亿元,同比+31.00%,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6.06%,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21.75% [1] - 2024年毛利率15.18%,同比+0.58pct,归母净利率2.62%,同比+0.37pct [4] 消费锂电池业务 - 2024年消费电池业务收入304.05亿元,同比+6.52%,毛利率17.65%,同比+2.74pct [2] - 全球智能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6.4%,PC出货量2.53亿台,同比+2.6%,AI手机和AI PC推动换机潮 [2] - 公司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启动越南基地建设进行全球化布局 [2] 动力与储能业务 - 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同比+116.89%,收入151.39亿元,同比+40.24%,毛利率8.80%,同比-0.37pct [3] - 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107%,收入18.89亿元,同比+70.19%,毛利率20.39%,同比+1.35pct [3] - 公司布局方形铝壳、大圆柱和软包电池,推出10米级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推进越南、匈牙利、泰国项目 [3] 费用与研发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3%/5.59%/0.52%,同比分别-0.38/-0.13/-0.01pct [4] - 研发费用率5.94%,同比+0.28pct,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保障产品竞争力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70.68/782.68/889.42亿元,同比+20%/+17%/+14%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23.01/27.55/31.62亿元,同比+57%/+20%/+15% [4]
九洲集团(300040):计提资产减值致盈利承压 稳步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09%,归母净利润亏损5.45亿元,同比下滑678.26% [1] - 2024Q4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24.14%,归母净利润亏损6.18亿元,同比大幅亏损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41%至1.15亿元,毛利率提升45.14个百分点至62.62% [2] - 泰来九洲100MW风电项目并网,安达九洲火山250MW和石山250MW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2] - 2024年底公司持有风电/光伏电站规模达246MW/298.6MW,上网电量分别为6.09/4.48亿千瓦时 [3] - 作为少数股东持有49%股权的在运新能源电站654.75MW,2024年上网电量14.47亿千瓦时 [3] 业务布局与资本开支 - 2025年计划向子公司增资10亿元用于推进风光项目建设 [3] - 新增核准梅里斯20MW、哈尔滨市松北区25MW、齐齐哈尔富拉尔基48MW等分散式风电项目 [4] 智能配用电业务 - 智能配电网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0.26%至4.86亿元,毛利率微降0.24个百分点至19.87% [2] 生物质业务调整 - 2024年计提生物质业务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优化资产结构后该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4]
西典新能(603312):传统主业保持稳增 储能受益下游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17.94%,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4.99%,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2.15% [1]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80.2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44.81%,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48.21%,增长主要来自原有客户需求增加及新市场拓展 [1] 业务分项 - 电池连接系统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14.07%,销量612.74万件,同比增长13.96%,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电化学储能需求增长 [1] - 电控母排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0.58%,销量594.86万件,同比增长67.57%,主要受插混和纯电动汽车控制器母排需求驱动 [2] - 工业电气母排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1.98%,销量42.31万件,同比增长45.90%,受益于轨交和工业变频母排市场需求增长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成为储能市场新动力 [2] - 电化学储能正从商业化初期迈向规模化应用,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储能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2] 技术与产能 - 自研动力电池连接系统柔性生产线实现批量化生产,薄膜、直焊、FCC采样技术完成突破并应用于部分车型 [3] - 苏州工厂扩建提升电池连接系统产能,西部工厂落户成都双流区,预计2025年底完成土建工程,配套宜宾宁德时代基地等项目 [3]
风华高科(000636)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业绩符合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7
事件概述 - 风华高科2025年一季度营收12.74亿元,同比+20.41% [1] - 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11.4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8.97% [1] 业绩表现 -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利润端同比下滑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 [2] - 25Q1研发费用6304万元,同比增加1509万元 [2] - 毛利率17.49%,同比+0.70pct [3] - 期间费用率11.60%,同比+1.40pct [4] - 销售费用率1.96%,同比+0.14pct [4] - 管理费用率5.50%,同比-1.27pct [4] - 研发费用率4.95%,同比+0.42pct [4] - 财务费用率-0.81%,同比+2.12pct [4]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开发出高端MLCC用高温高耐压瓷粉,提升产品可靠性 [5] - 攻克低阻值厚膜电阻用贱金属电极浆关键技术 [5] - 自研辊印浆料、叠层电感内电极浆料等实现量产 [5] - 车规阻容感产品技术持续突破,大客户供应增加 [5] - 车载同轴传输(PoC)电感技术取得突破 [5] - 无人机应用产品线扩展,推出小一体成型电感等新品 [5] 市场拓展 - 汽车电子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66% [5] - 通讯板块同比+24% [5] - 工控板块同比+16% [5] - 超级电容器产品营收同比+63% [5] - AI算力、储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持续突破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7年营收57.34/65.23/72.95亿元,同比+16.1%/+13.8%/+11.8% [6]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5.05/7.11/9.20亿元,同比+49.7%/+40.7%/+29.4% [6] - 预计2025-27年EPS 0.44/0.61/0.79元 [6] - 2025年4月25日股价13.48元,对应PE 30.88x/21.95x/16.96x [6]
溯联股份:营收端持续高增长,新市场开拓可期-20250428
东兴证券· 2025-04-2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在新产品、市场拓展中具备优势,营收端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数据中心、储能等新市场对液冷管路需求大,公司技术积累深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看好其2025-2027年中长期发展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7大类 [6]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22.89%,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18.72%;2025年一季度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47.22%,归母净利润3351.22万元,同比增长3.08% [1] - 2024年汽车流体管路及总成业务营收10.83亿元,同比增长22.93%;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精密注塑件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31.93%;新能源汽车流体管路总成销量2916.46万件,营收6.76亿元,销量占比61.3%,营收占比62.4%,销量较2023年增长118.5%,营收增长76.6% [1] - 2024年及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86%、21.73%,低于2023年的28.11%;主销产品汽车流体管路及总成业务毛利率2024年为21.81%,同比下降5.78pct,产品单价较2023年下降3.0% [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2.7%,较2023年下降1.1pct,2025Q1降为12.5% [3] - 2024、2025Q1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9.87%和9.86%,2024年较2023年下降5.05pct;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同比下降5.4pct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2/1.92/2.38亿元,对应EPS 1.27/1.60/1.99元,按照当前股价对应PE 27x/21x/17x [11]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新增1000余项产品定点,结合前期在开发项目共2000余项,项目涵盖燃油及新能源整车、电池、油箱等多领域,为后续业务增长提供保障 [2] - 2024年公司保持较高强度技术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5.29%,完成多款新品研发任务,UQD产品已开发成功;2024年11月22日成立子公司溯联智控,开拓储能及算力热管理液冷产品业务 [4]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42.28-20.01元,总市值40.6亿元,流通市值18.57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11994/11994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4.18 [7]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多篇汽车行业普通报告和溯联股份公司普通报告,涉及汽车销量、智驾、关税等多方面内容 [14] 分析师简介 - 李金锦为南开大学管理学硕士,有多年汽车及零部件研究经验,2021年加入东兴证券研究所 [15] - 吴征洋为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有4年投资研究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 [16] 研究助理简介 - 曹泽宇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学硕士,2024年4月加入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