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惊天暴涨神话破灭?3个月50倍“妖王”急速坠落,半日狂泻千亿!
格隆汇· 2025-09-16 16:01
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B在3个月内股价一度飙升约50倍[11] 市值最高逼近2700亿港元[5] 超过康方生物和信达生物[5] - 最近5个交易日累涨超800%[4] 其中单日暴涨逾115%[4] 全天振幅超110%[2] - 午后股价高位跳水 市值挥发近2000亿港元 当前市值不足千亿港元[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13] 亏损1.23亿元[13] 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有所收窄[13] - 研发开支9843万元 管理费用2747万元[13] 过去两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2023年亏3.43亿 2024年亏2.75亿)[13] 业务概况 - 公司为2014年成立的创新药企[11]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疗法开发[11] - 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12] 核心资产替恩戈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18] 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大通路[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替恩戈替尼在全球进行九项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18] 但未对外披露临床数据[19] 重大事件 - 9月10日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临床试验获中国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15] - 公司发布公告称不知悉股价异常变动原因[7] 并确认业务营运维持正常[8]
药捷安康,单日市值一度飙升千亿
财联社· 2025-09-16 15:48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药捷安康股价在三个月内较发行价13.15港元飙升50倍 近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600% [1] - 9月16日盘中股价达620港元 总市值达2461亿港元 盘中最高价679.5港元时市值达2493亿港元 [2] - 市值超过信达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 逼近百济神州港股3000亿市值 [2] - 午后股价跳水 市值较当日高点蒸发超千亿港元 [10] 资金流向与交易动态 - 南向资金9月15日单日增持88.8万股 持股总量达306.25万股(占总股本1.0%) [3] - 9月16日早盘南向资金净买入1.43亿港元 两日累计净买入超3亿港元 [3] 产品研发进展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于9月10日获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 [3] - 该产品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通路 [3] - 截至6月30日 全球共有9项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2项针对健康受试者 7项针对实体瘤患者) [4]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3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有所收窄 [10] - 研发开支9843万元 管理费用2747万元 [10] - 截至6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9亿元 权益总额5.82亿元 [10] - 无商业化产品 无营业收入 [10] 投资者持股与收益 - 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1.3亿港元(占全球发售股份64%) 包括康方生物和药石科技等机构 [5] - 康方生物认购1000万港元获配76.05万股 按679.5港元计算浮盈超50倍(市值5.17亿港元) [7] - 药石科技通过基石投资及早期投资合计持有2292.87万股(占总股本5.78%) [6] - 药石科技持股对应市值约150亿港元 超过其A股总市值 [8] - 基石投资者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6个月 将于2025年12月23日解禁 [10] 市场沟通与回应 - 公司公告称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 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2][4] - 药石科技表示与药捷安康为财务投资关系 存在药物研发业务协作 [8] - 康方生物未就参股事宜回复采访 [9]
上市三个月股价暴涨46倍,药捷安康成创新药“黑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5:0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午间休盘报620港元/股 单日上涨49.4% 总市值达2460.8亿港元 [1] - 9月15日股价暴涨115.58%报415港元/股 16日尾盘转跌6%但盘中一度涨超60% [1] - 上市未满三个月股价较IPO发行价13.15港元涨超46倍 [2]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 - 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乳腺癌II期试验于2025年9月10日获NMPA临床默示许可 [1] - 临床默示许可机制要求IND申请经60个公示日未收到否定意见即可启动试验 [1] - 该药物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FGFR抑制剂耐药胆管癌的研究药物 在中国进行注册性试验 在美韩英欧盟等进行国际多中心III期试验 [2] 产品定位与市场前景 - 替恩戈替尼是选择性聚焦多激酶抑制剂 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通路 [2] - 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31亿美元 2030年增至54亿美元 [3] - 在mCRPC领域是全球首个可能同时抑制FGFR/JAK通路且具临床疗效证据的在研产品 [3] 资质认定与合作 - 胆管癌适应症在中国获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 [3] - 在美针对CCA及mCRPC获快速通道认定 CCA适应症获孤儿药认证 [3] - 在欧盟胆道癌适应症获孤儿药认证 并与康方生物合作探索肝癌联合用药 [3]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2023年亏损3.43亿元 2024年亏损2.75亿元 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1.23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为4.49亿元 [4] - 拥有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产品 研发需持续高投入 [4] 行业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886015)年内涨超53.62% 板块景气度显著提升 [5] - 舒泰神股价一个月内飙升201.42% 受在研管线进展推动 [5] 行业估值逻辑 - 创新药企业估值聚焦产品商业化潜力及BD交易质量 [5] - 港股化学制药板块千亿市值药企达6家 A股市场包括3家 [6] - 千亿市值企业共性包括高强度研发投入及成熟商业化或对外合作能力 [6] 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全球话语权提升 需资本市场更精准有力支持 [7] - 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可为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提供资金资源保障 [7]
新诺威跌2.03%,成交额3.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32.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3%至48.76元/股 成交额3.40亿元 换手率0.55% 总市值684.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32.9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609.6万元 大单净卖出1323.3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3.52% 但近5日下跌16.39% 近60日下跌8.45% [1] - 6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3970.92万元 买入总额1.58亿元(占比21.87%) 卖出总额1.19亿元(占比16.38%) [1]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 同比增长7.9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74.61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102.00%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功能食品及原料占比88.93% 生物制药占比8.91% 其他业务占比2.16% [1]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行业 涉及创新药、送转填权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54万户 较上期减少8.22% 人均流通股81,179股 较上期增加8.9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099.91万股(增持504.50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持股2018.39万股(增持1391.77万股) [3]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持股1200.00万股(减持20.00万股)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919.33万股(减持32.53万股) [3] -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新进持股979.25万股)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新进持股723.10万股)进入前十股东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0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石药创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2006年4月5日成立 2019年3月22日上市 [1]
又有13倍股!创新药赛道频现市值飞升,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获400万份申购
新浪财经· 2025-09-16 13:53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2025年9月16日场内价格下跌1.5% 但资金逢低申购400万份并出现盘中持续溢价交易 显示买盘意愿强烈 [1] - 50只成份股中仅康方生物上涨超过1% 药明合联上涨0.7% 康弘药业 智飞生物和百利天恒微涨 其余标的悉数回调 [1] - 临近美联储议息会议 资金持续布局创新药板块 [1] 百利天恒市值表现 - 百利天恒从2003年1月上市至今股价飙升13倍 市值迅速突破千亿 跻身创新药"千亿俱乐部" [1][2] - 截至2025年9月16日早盘收盘 股价虽回落至354元/股但市值仍稳定在1400亿元以上 成为A股创新药市值第三大企业 仅次于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 [2] - 公司凭借一款核心管线实现市值飞升 是创新药BD井喷的先行者和标杆 [2] 药捷安康市值表现 - 药捷安康2025年9月15日单日大涨115.58% 总市值突破1647亿港元 超过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等龙头企业 [3] - 从2025年6月23日上市至今不到三个月 股价相较于上市首日收盘价飙涨16倍 [3] - 股价暴涨与市场对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高预期相关 该药物在胆管癌和前列腺癌领域获得两个"全球首个"突破 [3] 创新药行业特征 - 明星新药获得市场高估值 国外案例包括GLP-1神药司美格鲁肽2018年上市后爆量增长 2025年上半年以约166.83亿美元销售额登顶"药王"宝座 [4] - 国内案例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成功跻身十亿美元俱乐部后销量继续高走 助力公司市值从2000亿出头蹿升至5000亿以上 增加超过3000亿 [4] - 创新药体现科技创新与刚需消费的强劲潜力和爆发力 [5] 创新药ETF产品结构 -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一键布局50只头部沪港深创新药企业 其中4成为港股 6成为A股 [5] - 截至2025年9月12日前十大成份股包括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H股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 中国生物制药 康方生物 石药集团 药明康德H股和科伦药业 [5] - 截至2025年9月12日该ETF跟踪标的估值(PE-TTM)为27.5倍 距离发布以来的历史巅峰还有60%以上的修复空间 [5]
不到3个月上涨超30倍,药捷安康成“最疯狂”的创新药次新股;世界肺癌大会公布非小细胞肺癌前沿治疗多项突破性进展|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30
一周行情 - 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00% 跑输上证指数0.88个百分点 [3] - 创新药指数周内下跌0.97% [3]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周内下跌1.45% [3] IPO动态 - 健康160计划发行3364.5万股 预计募资约5亿港元 9月17日港交所上市 [4][5] - 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万家医疗健康机构 包括1.44万家医院和3.02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累计合作医护人员超过90.23万名 其中注册医生约4.62万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6.21亿元 同期亏损1.20亿元、1.06亿元、1.08亿元 [5] - 劲方医药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 发行价20.39港元 9月19日上市 [6][7] - 研发管线包含八个候选产品 五个处于临床阶段 [7] - 核心产品GFH925是中国首款获批KRAS G12C突变靶向新药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亿元、0.74亿元和1.05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14.61亿元 [7] 临床试验动向 - 国家药监局披露51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 其中20条处于II期及以上阶段 [8][9] - 涉及肿瘤、皮肤、免疫、消化等多个疾病领域 [8] - 包括威凯尔VC005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III期研究 [9] - 安道药业AND017胶囊治疗慢性肾病贫血III期研究 [9] - 百利天恒BL-M07D1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 [9] - 海创药业HP515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II期研究 [9] - 艾博生物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II期研究 [9] 热点公司表现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临床默示许可 启动II期临床试验 [11] - 股价三日涨幅达172.86% 市值增长约480亿港元 [11] - 单日涨幅115.58% 总市值达1647亿港元 [14] - 上市不到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上涨3055.89% [14] - 替恩戈替尼为全球首创机制 无完全同类在研产品 [12] 肺癌治疗进展 - 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OS达47.5个月 较单药组37.6个月显著延长 [18] - 联合治疗降低死亡风险23% 三年存活率63.1% 四年存活率49.1% [18] - 替雷利珠单抗围手术期治疗4年OS率72.3% 二/三线治疗5年OS率20.1% [20] - 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应答率76%-77% 中位PFS 12.2个月 [22] -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ORR达100% 12个月PFS率92.1% [24] - HLX07联合疗法在EGFR高表达患者中ORR约70% DCR超90% [26][27] - 高剂量组中位PFS达17.4个月 中位OS未达到 [27] 企业合作与创新 - 迈威生物与Calico达成BD合作 涉及IL-11抗体First-in-Class产品 [29] - 合作推动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140% 市值一度接近240亿元 [29] - IL-11抗体原为五款BD潜力品种中排序最末 最终成为首款落地项目 [29]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916
中泰国际· 2025-09-16 12:53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AI及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势 但经济数据疲软及信贷脉冲指数下降可能带来下行压力 [1] - 8月中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 消费复苏放缓至3.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0.5% 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至12.9% [2][3] - 医药行业持续领涨 创新药与CXO板块龙头业绩亮眼 上半年多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6][7][10] - 绿色动力环保展现稳健增长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升24.5% 自由现金流增长40.7% 并承诺提高分红比率 [12][13][1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5日微升0.2%至26,446点 恒生科指上升0.9% 大市成交金额缩减至2,902亿港元 [1] - 港股通净流入144.7亿港元 重点个股表现分化:宁德时代大涨7.4% 阿里巴巴升2.3% 泡泡玛特跌6.4% [1] - 汽车板块集体反弹 比亚迪涨3.4% 蔚来因新车交付预期升3.5% 理想汽车反弹4.5% [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普遍下跌 龙源电力及大唐新能源跌幅达4.6%-4.8% [5] 宏观经济动态 - 8月社零同比增速降至3.4% 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 商品零售增速回落至2.6% [2]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0.5% 制造业投资放缓至5.1% 基建投资降至2.0% [2] - 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至12.9% 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9.8% 销售面积同比降11.0% [2][3] - 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跌6.3% 一线城市同比升12.8% 三线城市同比跌38.8% [2] 医药行业分析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8月上涨2.11% 连续第八个月上涨 跑赢恒指0.9个百分点 [6] - 创新药与CXO板块引领上涨 生物科技、化药龙头及互联网医疗企业中报表现优异 [6]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0.7%至175.7亿元 净利润增12.3%至33.9亿元 [10] - 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增14.3%至74.3亿元 肿瘤核心产品阿美乐新增三项适应症 [10] - 药明康德上半年收入增20.6%至208亿元 净利润大增95.5%至82.9亿元 在手订单增15.5% [11] 环保与公用事业 - 绿色动力环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升24.5%至3.8亿元 毛利率提升4.9个百分点至49.5% [12] - 公司运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40,310吨/日 自由现金流同比上涨40.7%至4.8亿元 [13] - 分红政策持续强化 FY25-26分红比率分别提升至45%及50% FY24股息率达6.4% [14] - H股市净率0.83倍 低于行业平均 AH股溢价54.5% 高于市场平均的20.2% [15] 行业政策与事件 - 国务院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 [4] - 特朗普政府拟加强审查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 但预计短期对港股药企影响有限 [9] - 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有望促进高价创新药销售 医保即时结算落地改善医疗机构经营环境 [7][8]
复星医药:上半年获批的四款创新药已随地方挂网和医院准入,预计未来数月陆续放量
财经网· 2025-09-16 11:42
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且结构优化 奕凯达进入医保目录审查阶段 多款新药获批并启动推广 技术平台聚焦核心治疗领域并拓展前沿布局 [1][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创新药品收入超过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药品收入比重超30% [1] - 创新药品增长预期逐步弥补成熟药下降影响 [1] - 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等业务收入结构同步优化 [1] 产品进展 - 奕凯达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和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形式审查公示阶段 [1] - 新获批四款创新药品包括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已启动学术推广 [1] - 新药预计在未来数月按适应症和市场准入节奏陆续放量 [1] 技术布局 - 创新布局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和免疫炎症三大核心治疗领域 积极拓展心血管、肾脏代谢及中枢神经等慢病领域 [2] - 实体瘤领域形成以斯鲁利单抗、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创新药矩阵 持续推进HLX22、HLX43等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2] - 血液瘤领域提升奕凯达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免疫炎症领域XH-S004、FXS6837实现境外许可授权 [2] - 慢病领域多款新品上市 神经领域引进AR1001并结合自有器械诊断平台探索AD一体化方案 [2] - 深耕抗体、ADC、细胞治疗及小分子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布局核药、小核酸、多肽等前沿技术 [2] - 成熟产品研发聚焦高难仿、差异化产品及改良型新药 开发原位凝胶、微片、口溶膜等高端复杂制剂 [2] 商业化策略 - 创新药品定价遵循国家医保和商保谈判机制 综合成本、药物经济性及市场因素制定策略 [1] - 定价兼顾临床价值与可及性 在体现创新价值的同时保持患者可负担性 [1] - 产能可满足现阶段及未来商业化需求 [1]
泰格医药跌2.02%,成交额3.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31.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2%至60.52元/股 成交额3.92亿元 换手率1.14% 总市值521.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31.2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38.49万元(买入1471.17万元占比3.75% 卖出2509.66万元占比6.40%) [1] - 大单净流出2392.73万元(买入5434.02万元占比13.86% 卖出7826.75万元占比19.96%) [1] - 年内股价涨11.41% 近5日跌6.40% 近20日跌9.67% 近60日涨18.90%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50亿元 同比减少3.21%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 同比减少22.2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52.60%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45.21% 其他(补充)2.1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5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5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15万户 较上期减少4.14% 人均流通股0股无变化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331.92万股至2763.39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439.61万股至2326.56万股(第四大股东)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1.37万股至1723.05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44.52万股至1314.69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增持27.09万股至992.04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2] - 概念板块涵盖互联医疗、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及CRO概念 [2] - 主营业务为国内外医药健康产品临床研究服务 覆盖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及数据管理等全流程服务 [1]
三生国健跌2.01%,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14.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1%至53.61元/股 成交1.08亿元 换手率0.32% 总市值330.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4.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31%卖出占比4.91% 大单买入占比24.89%卖出占比30.9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1.3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4.05%/0.91%/4.20%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5月27日净买入65.70万元 买入总额1.12亿元占比9.28% 卖出总额1.11亿元占比9.2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销售商品75.24% 委托加工服务15.37% 授权许可7.94% 租赁服务1.4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1%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46.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7亿元 [3] - 股东户数1.28万较上期增19.01% 人均流通股48028股减15.97% [2]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抗癌治癌 抗癌药物 生物医药 创新药 增持回购等 [2]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19.90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05.55万股 [3] - 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与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