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

搜索文档
科创板开市这六年:深耕“硬科技”培育沃土 浇灌7万亿创新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7-22 08:00
六年前的7月22日,随着上交所交易大厅一声锣响,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资本市场重要改革任务正式落地。 六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在探索中蹚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小及强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截至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 达589家,总市值超7万亿元,浇灌滋养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一批批硬科技新苗茁壮成长。 站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的新起点,"1+6"改革措施正在加速落地见效。随着改革效能持续释放,示范效应不断凸显,科创板将进一步成为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 的"主阵地"。 制度沃土:硬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7月18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宇树科技启动A股IPO辅导。据业内人士透露,科创板大概率成为宇树科技上市首选。 这不是个案。仅7月18日一天,两家拟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同时传出消息:禾元生物IPO注册生效,北芯生命IPO申请过会。同日,未来材料、恒坤新 材和节卡股份三家企业也更新科创板IPO进展。在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受理的IPO中,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占比逾七成。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硬科技"的核心阵地,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即锚定"硬科技"定 ...
中国诚通设立100亿科创基金;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丨07.14-07.20
创业邦· 2025-07-22 07:53
政府引导基金 - 青岛财通集团成立三支百亿引导基金,每支出资额均为100亿元,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5] - 广州新设一支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30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5] - 湖北新设一支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陕西新设一支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聚焦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 [6] - 全国首批3亿元脑科学天使基金将落地天津,聚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7] - 厦门同安区属国企直投基金招GP,基金规模2亿元,重点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7] - 沧州市绿色化工产业基金招GP,规模1亿元,投资围绕绿色化工产业链 [8][9]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发起设立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55亿元,包括5只基金 [9] - 东方嘉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落地鄂尔多斯,首关规模16亿元,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 [10] - 福建省产业基金发起设立年内第二支专精特新类基金,规模6亿元,重点支持新能源领域产业链 [10] - 江苏省海洋经济股权投资基金招GP,规模不低于10亿元,投资围绕"十大海洋产业链" [11] - 呼和浩特拟设立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每年统筹安排1.28亿元专项资金 [11] - 江苏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12] - 马鞍山市智创股权投资基金招GP,总规模10亿元,投资围绕人工智能上下游 [12] - 云南省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母基金完成注册登记,基金规模50.08亿元 [13] 市场化基金 - 中国诚通设立100亿科创基金,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首关规模26.17亿元,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硬科技项目 [15] - 赛智伯乐人工智能科创基金正式成立,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16] - 北京国管新设一支文化科技产业基金,聚焦文化科技前沿投资 [17] - 湖北孝感智能传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出资额20亿人民币,聚焦智能传感领域上下游产业链 [17] - 赣深产业基金完成备案,目标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18] - 信建赢石QFLP基金落地无锡高新区,首期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投资领域为高标仓储物流 [18] - 永鑫融堰基金完成备案,募集规模3亿元,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AI、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前沿领域 [19][20] - 安徽金城低碳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8亿元人民币,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相关投资领域 [20] - 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落定,规模10亿元人民币,聚焦医药健康主责主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20] - 巍华新材拟出资5,000万元参投嘉兴长沛昕泉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 [21] - 大亚圣象拟出资1,500万元认购嘉兴翼龙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投资于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股权 [22] - 亚通精工拟出资1,000万元参投苏州驭光之川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于智能汽车、能源革新领域 [22] 政策动态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2]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政府投资基金用于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等发展,分为产业投资与创业投资类 [23][24]
渤海钻探自研电控堵塞器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7:43
技术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控投捞一体化堵塞器在油气井带压修井作业中成功应用,标志着带压修井作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该工具集电控投堵、电控打捞功能于一体,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油气田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1] - 堵塞器在机械设计、电控系统、密封工艺等多领域实现创新,具备耐高温(180摄氏度)、耐高压(700个大气压)性能 [1] 技术优势 - 带压作业技术可在井口带压状态下完成井筒作业,避免常规作业对油气层的污染,最大程度保护地层原始状态 [1] - 电控堵塞器具备"电控延时自动坐封、电控打捞、电控可退"三大核心功能,大幅提升修井作业可靠性 [1] - 使用该工具后,修井作业施工周期平均缩短20%,一次性作业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 [2] 应用与效率 - 带压作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完井、投产及修井作业,其中修井作业难度最高 [1] - 操作人员只需按下电控按钮即可精准完成投堵、打捞及撤回等全部操作,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2] - 公司正在探索电控堵塞器的优化路径,加速推动技术从单项突破向综合能力提升迈进 [2] 未来发展 - 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迭代,拓展该工具在超深井、页岩油气井等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应用 [2] - 该技术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创新动能,推动带压作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2]
在中国造好物创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7:09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浪潮下,先进制造如何以"韧性"穿越周期,以"智变"引领未来? 在中国,当先进制造与中国供应链韧性、人工智能(AI)创造力"撞个满怀",不仅让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加速释放,也让全球供应链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多底气。 一个生动的例证是,面对AI发展机遇,西门子今年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8款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新 产品,其中16款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这一研发历程仅用了9个月。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现场,被问及这背 后的诀窍是什么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说,秘诀在于"中国式创新"——以国内丰富 需求场景为底座,叠加中国生态链与供应链,并以"中国速度"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这些"中国 元素"叠加在一起,给一系列数智化产品带来了新活力。 "现代化是制造出来的,先进制造让生活更美好,而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中国贸促会 副会长李兴乾在现场表示,当前先进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是先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穿越周期:"韧性供应链×中国式创新" 近日,空客与中航西飞旗下 ...
科创板迎来6周岁生日 上市公司589家 总市值超7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7-22 06:44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截至2025年7月21日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约7.4万亿元 [1] - 6年来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 [1] - 科创板重点服务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公司占比超八成 [2] 上市公司表现 - 以2019年为基数,5年来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 [2] - 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已有22家实现盈利,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19家自研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2] - 16家第五套标准公司营收超1亿元,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1680亿元,是净利润的3倍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中位数12.6% [2] - 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2] 投资者回报 - 2024年509家公司(占比近九成)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 - 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累计分红总额388亿元,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2] - 2024年中期分红111家创历史纪录 [2] 政策支持与产业覆盖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上市公司16家,IPO募集资金149亿元,覆盖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 [1] - 新增上市公司中12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更高水平开放 更大力度创新 推动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走深走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35
近日,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山东举行。会议要求,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的目标方 向,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更大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努 力开创自贸试验区工作新局面。 意见也明确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今年4月,专注 于中东北非与亚洲间跨境投资的国际投资机构--易达资本正式落户天津自贸试验区,成为《天津市滨海 新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颁布后首个成功落地的跨境投资机构。 今年以来,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抢抓天津市获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 点城市的机遇,通过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准入限制、拓宽投资范围、优化资金管理等创新机制,全力推 进QFLP试点政策落地见效。 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将重点围绕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打造"基金+产业+园区"的 全链条服务生态,构建对标国际的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和优质外资项目落 地。 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到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和数字贸 易,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再到加快提升服务业开放水 ...
浙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 同比增长5.8%
每日商报· 2025-07-22 06:22
浙江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 5% 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 6% 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 0% [1]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 [2] - 1-5月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 0% 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 08% [3] - 六大科创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 84%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 67个百分点 [3]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 算力服务 数据服务 算法模型 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 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 8个百分点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通讯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等享受国补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4 5% 70 6% 60 9%和50 2% [4]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 4% 增速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 1个百分点 [4] - 即时零售 闪购等新零售兴起 天猫618促销活动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 [4]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 6% 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 2% [5] - 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 观众超150万人次 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5] - 网游 网剧 网文等文化新三样不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 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 [5]
上半年浙江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 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
每日商报· 2025-07-22 06:19
内需扩大拉动进口回升。"两重""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拉动二季度进口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省机电 产品进口1062.3亿元,增长23.1%,高技术产品进口525.8亿元,增长35.2%。同期,消费品进口738.3亿 元,增长6.2%;大宗商品进口1.25亿吨,其中能源产品进口4796.8万吨,增加3.5%。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上半年,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增加6.8%。其中, 民营企业进出口2.24万亿元,增长8.1%,增速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值的81.9%,较去年 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6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70.1亿元,增 长4.7%,高出全国2.3个百分点。 商报讯(记者汤佳烨通讯员俞晶)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同比增长 6.6%。其中出口突破2万亿元,达到2.07万亿元,增长9.1%。进出口和出口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5%和 15.9%,较去年同期提升0.4和0.2个百分点。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居全国首位。 主要大类产品出口均保持正增长。上半年,浙江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 ...
倾听传统与现代的赣鄱交响(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12
传统产业升级 - 景德镇陶瓷业通过文旅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吸引大量游客 [2] - 泰和县乌鸡养殖业采用高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品种增至140多个,2023年饲养量突破1200万羽,较两年前翻番 [5] - 高安市富硒辣椒产业园通过良种良法实现辣椒颜色和辣度可控,获得有机、富硒、绿色食品认证,成功打入长三角和粤港澳市场 [5] - 樟树市仁和药业智慧工厂通过智能制造使产能提升10倍,人工成本降低40%,古方汤剂转化为便捷颗粒 [6] 乡村文旅发展 - 吉州区钓源古村通过系统保护与整体运营,2024年游客量达60万人次,营收约1800万元,村民通过务工、监工和分红受益 [7][8] - 赣州会昌"戏剧小镇"开镇一年半累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带动上千人就业 [11] 生态循环农业 - 渝水区王年村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标准化改造养殖场,粪便回收转化为清洁能源和有机肥,解决环保问题并增加税源 [9][10] 文化赋能治理 - 寻乌县高排村将客家传统融入社会治理,通过"客家矛盾客家调"实现矛盾纠纷在村组层面化解 [11] - 红色文化激励江西党员干部提升服务效能,如对接大湾区客商时强调"服务更周到" [11]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科技创新成果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2]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 产业创新平台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3]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4]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去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