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搜索文档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东盟在中美贸易战中看到了机遇,但对冲风险至关重要
搜狐财经· 2025-06-29 14:29
中国-东盟贸易关系 - 中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 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优势 贸易互补性持续增强 [1] - 2022年中菲双边贸易额达420亿美元 占菲律宾对外贸易总额的21% 中国自2016年起稳居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1][2] 东南亚地缘政治与经济动态 - 南海争端与美国对华关税构成挑战 但菲律宾政府坚持贸易投资合作不应受当前南海问题影响 强调经济合作对双边关系的关键作用 [2][4] - 东盟国家采取多元化策略应对中美竞争 通过RCEP和CPTPP等自贸协定保持与主要经济体的互动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4][5] 菲律宾的双向互动策略 - 菲律宾同步强化美菲军事同盟与中菲经济合作 在安全领域依赖美国支持 同时在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 矿产加工等领域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 [7] - 菲律宾采取"双向互动"策略以平衡中美关系 2022年后更倾向公开南海"灰色地带活动"作为威慑手段 但仍对局势缓和保持开放态度 [7][9] 南海资源合作前景 - 菲律宾历史上曾推动与中国 越南的南海油气联合开发 但因政治更迭与法律裁决导致政策连续性中断 合作可行性取决于政治决策 [8] - 马来西亚 印尼 越南等国与中国开展南海资源开发谈判的案例表明 务实合作存在可能性 可为中菲未来协议提供参考 [8] 中菲沟通机制建设 - 中菲通过双边磋商机制 军方安全对话及海警交流等平台管控分歧 2023年就仁爱礁局势达成临时安排 显示危机管控机制的有效性 [9][10]
7月起,国内或将出现5大趋势,普通家庭必须提早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6-29 13:56
趋势一:赚钱越来越难 - 中美贸易战升级导致出口企业订单减少 部分企业选择裁员降薪 [3] - 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上下游56个行业 包括建材装修家具家电等行业从业者收入下降 [3] - 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商品滞销 消费市场需求明显下滑 [5] - 电商冲击导致实体企业业务流失严重 [5] 趋势二:房价下跌仍将继续 - 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 2023年一线城市加入下跌行列 全国平均跌幅30% [7] - 预计下半年房价稳中有降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超40可能补跌 [7] 趋势三: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 - 3年期存款利率从3.15%降至1.8% 降幅超40% [9] - 利率下调影响中老年存款群体和靠利息生存的家庭 [9] 趋势四:保障房入市步伐加快 - 未来5年计划投放600万套保障房 年均120万套 [12] - 保障房价格远低于商品房 将分流商品房市场需求 [12] 趋势五: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 餐饮服务企业使用机器人送餐 服务型企业采用AI客服 [13] - 无人出租车外卖配送车逐步普及 银行柜台将无人化 [13] - 制造业用工业机器人替代流水线工人 劳动密集型岗位减少 [13]
关税重压下丰田(TM.US)销量三连破顶!5月全球销约95.6万辆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4:56
公司业绩表现 - 丰田5月全球销量达955,532辆 同比增长8% 连续第三个月创历史纪录 [1] - 全球产量为906,984辆 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包含在内 [1] - 日本市场销量增幅超4% 中国市场增长7% 北美市场攀升11% [1] - 混合动力车型在美日及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1] 价格调整与贸易战影响 - 丰田计划下月上调部分在美销售车型价格 涨幅超200美元 [1] - 三菱汽车已对三款车型实施美国市场涨价 [1] - 日本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关税或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 [1] - 丰田4-5月因关税损失1,8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 日产本田预计损失达30亿美元 [2] 行业经济影响 - 日本汽车行业雇用了560万人 占劳动力8.3% 创造约10%的GDP [2] - 日本三分之二劳动力受雇于员工不足1000人的公司 许多与汽车行业相关 [2] - 日本本土每年在美生产330万辆汽车 远高于出口至美国的137万辆 [2] 公司治理与市场认可 - 丰田章男以97%得票率连任董事长 支持率反弹反映市场对其稳健表现的认可 [3]
中国亮出最后王牌,没有中国同意,美国别妄想卷土重来!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46
中美贸易与科技竞争 -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同等规模美国商品实施同等比例报复性关税 [3][5] - 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科技与地缘竞争持续升级,美国对华为、中兴实施芯片出口禁令并推出"清洁网络"计划抵制中国5G技术 [5] - 中国5G技术全球领先,华为已建设数万个海外5G基站,人工智能领域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在自动驾驶等技术上占据优势 [7][11] 中国制造业与供应链优势 - 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0%,是美国1.5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 [10][11] - 全球80%电子产品、50%钢铁、40%纺织品依赖中国供应链,美国稀土92%精炼能力由中国控制 [12] - 比亚迪、宁德时代成为新能源领域全球龙头,特斯拉依赖中国供应链设厂 [10][12] 科技与军事发展 - 中国2023年推出"九章"量子计算机,性能达世界前列 [11] - 2025年中国海军拥有3艘航母及052D/055型驱逐舰,东风-41导弹技术令美国警惕 [12] - 华为5G技术领先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层发展速度远超美国 [7][11] 经济与金融实力 - 2023年中国GDP达17.5万亿美元(占全球18.5%),增速远超美国25.5万亿美元GDP(占22.5%) [7] - 2025年人民币结算扩展至亚洲、中东等地能源贸易,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开通人民币窗口 [13] - 中国14亿人口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内需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9] 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 - 中国光伏、风电产业全球主导,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60%市场份额 [10][12] - 美国传统能源出口面临压力,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12]
特朗普上任不到6个月,美国白宫面对中国,出现了3次重大误判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50
中美贸易战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迫使中国接受美国贸易条件,但中国实施对等关税反制并出台出口限制措施[3][5] - 中国在WTO起诉美国关税战,联合欧盟、金砖国家成立反单边主义贸易联盟,美国农民因大豆等农产品滞销发起抗议[7] - 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降至15%以下,东盟、欧盟贡献60%以上出口增量,原运往美国产品转向其他市场[9] 中国经济与工业实力 -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保持7.4%增长,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战略储备,掌握全球90%以上稀土分离能力[9] - 中国年造船吨位达2300万吨,是美国的200倍,海军主力舰艇数量350艘超过美国的293艘[13] - 中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太阳能电池板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21] 中国科技领域突破 - 中国在45项关键技术中有37项领先西方,包括5G、量子通信、新能源等领域[17] - 中国5G技术世界领先,拥有大量专利并实现大规模商用,为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奠定基础[1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70%产能,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领先美国5年,2025年Q1对欧盟出口量超德国本土品牌[17] -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领域持续创新[21] 中国应对策略与市场调整 - 面对美国芯片禁令,中国聚焦14纳米成熟制程,2025年Q1国产14纳米芯片手机销量占国内市场22%[29] - RCEP使中国-东盟贸易额达2.38万亿元(增长9.2%),企业关税成本降低40%以上[26] - 中国采取"以应用换时间,以场景养技术"策略,逐步化解美国技术封锁[31]
和讯投顾史月波:股市未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和讯网· 2025-06-24 20:02
美债与贸易战 - 美债发行面临矛盾 5月份发行不佳但6月份因以色列打击伊朗事件改善 出现三倍认购 [1] - 美元需求受贸易战影响萎缩 最近一期30年期国债拍卖规模为220亿美元 [1] - 贸易战采取点到为止策略 国内迅速召开稳周边工作会议并推出稳就业措施 [1] 中国经济战略布局 - 经济韧性充足 科技突破与军事优势显著 同时加强对外开放及南南合作 [2] - 农业基础稳固 种子安全等关键领域持续投入 制造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2] - 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当前与美西方差距所在 未来重点突破方向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 [2] 服务业发展机遇 - 新型金融服务业、电力电网服务业、旅游节点服务业为潜在增长点 [2] - 创新药服务业及新型消费服务业被列为中长期市场机会 时间跨度覆盖下半年至后年 [2] - 服务业细分领域升级被视为破局关键 可能带动整体经济结构优化 [2]
对话阿里国际站张阔:全球贸易越动荡,越需要尊重常识
晚点LatePost· 2025-06-24 17:35
外贸增长与关税影响 - 6月阿里国际站订单同比增长42%,GMV增长近30%,美国市场增速恢复至25%,欧洲、拉美、亚洲均实现增长 [6][7] -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例从1999年6%升至近年30%,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1999年不到2%升至2024年65% [2] - 145%关税被判断为短期波动,因美国零售总额7.5万亿美元/年,库存1.5-2万亿美元,加税将导致两个月后物价全面上涨 [9][10][11] AI对外贸行业的变革 - AI作用被总结为"提效"(解决语言、时差等问题)和"开源"(降低门槛吸引新参与者),预计为30万亿美元跨境贸易带来10%增长 [4][24] - 商家端推出4个AI Agent覆盖商品运营、客户接待等场景;买家端推出AI原生搜索引擎Accio,可筛选供货商、价格等维度 [4] - AI接入主搜索框快速落地,因B2B订单平均3000美元以上,需解决复杂决策链路,传统搜索推荐模式存在局限 [21][22][23] 全球贸易格局与供应链韧性 - 墨西哥制造业全球占比过去5-10年仅增1个百分点,越南增量有限,产业工人培育需一代人时间,中国村镇可完成全链条生产 [13] - 贸易波动催生新机会,推动多元化布局(欧洲、拉美等),平台协助商家建立新供应链链接 [14] - 中国供应链25年无对手,电商人才密集度类似"乒乓球决赛全是中国人",但需帮助海外中小企业实现共赢 [18][19] 数字化贸易基础设施 - 增长驱动力来自小环境优化:交易基础设施、物流、金融支付能力升级,叠加AI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8][9] - 欧洲商家数字化程度低(回复以周为单位),东南亚依赖FDI模式,非洲面临签证等软性基建挑战 [15][16] - 南美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同商品批发/零售价差大),线下交易环境风险高 [17] AI产品战略与组织变革 - 选择独立开发Accio而非外挂聊天机器人,因电商核心路径是搜索,且需保持迭代主动权 [20][21] - 95后员工在AI团队占比提升,技术决策权下放,需建立年轻人才被看见的机制 [28][29][30]
大新金融:料今年香港经济增长2.4% 恒指下半年有望挑战25000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21:47
宏观经济展望 - 中美贸易战虽缓和但前景仍具不确定性 将继续为香港外贸表现带来挑战 [1] - 预测香港2023年经济增长2.4% 主要受惠于中美暂时下调关税税率 [1][2] - 预期中国内地2023年经济增长4.4% 主因货币政策放宽及财政刺激内需 [1] 港股市场分析 - 恒指估值恢复至较合理水平 下半年有望挑战25000点 支持位20800点 [1] - 高股息率、内需消费及创科板块前景较正面 [1] - 港股或持续波动 市场关注内地刺激经济措施成效 [1] 香港楼市展望 - 按揭利率从高位显著回落 租金回报率逐步回升 纾缓楼价下行压力 [2] - 一手住宅潜在供应充裕叠加贸易战不确定性 预计2025年全年楼价或跌5% [2] - 美联储减息步伐不明朗或影响香港楼市前景 [1] 消费与贸易动态 - 中国内地出口短期保持增长 因企业将部分出口转向东盟等地区 [1] - 香港旅游业逆差持续 或继续限制本地消费市道 [1] - 大型体育场馆落成及多项活动举办 预计带动部分零售消费 [2] - 股市反复回升短线或提振消费气氛 [2]
中信建投|下半年展望,寻找确定性与预期差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股市场、内需消费、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金融、公用事业、煤炭、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弱美元周期显现及影响**:美元走势脱离利差框架且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预计2026年赤字率恶化至7%,2023 - 2024年或恶化至7.8%,弱美元成重要宏观背景;过去三段弱美元时期A股宽基指数上涨,消费风格最佳,内需消费、有色金属、医药生物和金融行业表现不错[1][2][4] - **资本市场新政策周期利好**:2024年9月以来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央行互换工具操作规模达1050亿,回购操作贷款上限总额达1374亿,合计约2400亿,为市场提供底部修复流动性支持[1][5] - **全球流动性宽松影响A股**:全球三大央行M2同比增长与A股走势相关,2019 - 2021年宽松推动A股牛市,2022年转负致熊市,2024年8月M2转正、9月美联储降息,开启新一轮牛市[1][6] - **全球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美联储短期暂停降息但周期未结束,2025年可能继续降息两次;欧洲央行多次降息,中国央行明确降准降息方向[1][7] - **外资态度转变**:外资从看空中国转向加仓,源于对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信心、科技硬资产崛起、美国形象受损及中国软实力提升[3][8][9] - **下半年市场预期差**:外需可能不疲弱,通胀削减法案或提振美国需求;中美贸易战可能停战或修复;增量财政政策加码发力,结构性政策有望年中落地[3][11] - **下半年市场走势**:预计先震荡后向上,震荡中枢逐步上移,当前因基本面制约震荡,未来受弱美元、政策支持和流动性改善推动[12] - **市场向上突破因素**: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13][16] - **A股中长期展望**:使用择时指标预测全A未来三年年化回报为8.64%,权益资产性价比高,建议维持60%中长期仓位配置,大趋势震荡上行[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全年A股业绩增速预测年底仅零增长左右,全A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的业绩增速可能负增长[12] - 市场存在对出口订单需求减弱、经济通缩、财政和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不足等悲观预期[10][11]
中国驻智利大使:美单边关税战影响中智双边贸易,应携手反对霸凌胁迫行径
快讯· 2025-06-18 07:45
中美贸易关系对中智经贸的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被描述为美方发动的单边关税战而非双方责任 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并称之为"反抗美国霸凌战" [1] - 美方单边关税措施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对智利等体量较小国家伤害更显著 [1] 智利关键产业受威胁情况 - 美方试图胁迫智利在关键矿产和基础设施领域接受不合理要求 智利作为矿产出口大国与中国市场形成高度互补 [2] - 中国是智利矿产品最大出口市场 同时在基础设施领域为最大外资来源国之一 [2] - 美方行为若成功将损害智利经济主权 干扰中智贸易投资及科技合作 [2] 国际贸易体系立场 - 中方主张国际贸易应实现双赢 反对单边主义行为 强调维护WTO规则体系 [2] - 智利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 多次公开反对美方单边关税措施 支持多边贸易体系 [2] 国际合作倡议 - 呼吁各国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为 推动包容性经济全球化进程 [2] -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挑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