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原油周报:受地缘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20250525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受地缘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报告给出美国原油、成品油相关数据,并推荐了相关上市公司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周度数据简报 - 上游重点公司:中国海油、中国海洋石油等公司给出了最新日期、货币、最新价、近一周至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等数据;还给出了重点公司2024A - 2027E的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估值数据 [8] - 原油板块:布伦特、WTI等油价周均价有环比变化,近一周至年初至今有不同涨跌幅;美国原油、商业原油等库存有环比变化;美国原油产量、钻机数量、压裂车队数量有环比及同比变化;美国炼厂和中国地方炼厂有加工量、开工率及环比、同比变化;美国原油进出口量及净进口量有环比变化 [8] - 成品油板块:中国、美国、欧洲、新加坡的汽油、柴油、航煤有周均价及与布伦特价差的环比变化;美国和新加坡的汽油、柴油、航煤库存有环比及同比变化;美国汽油、柴油、航煤产量、消费量有环比及同比变化;美国汽油、柴油、航煤进出口量及净出口量有环比变化 [9] - 油服板块:海上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有周均价、月均价、季均价及环比变化和年初至今变化 [9] 本周石油石化板块行情回顾 石油石化板块表现 - 展示了各行业板块涨跌幅、石油石化板块细分行业涨跌幅及走势 [14][16] 板块上市公司表现 - 上游板块主要公司如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等给出了最新日期、货币、最新价、总市值、近一周至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等数据 [23] - 上市公司给出了2024A - 2027E的股价、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估值数据 [25] 原油板块数据追踪 原油价格 - 展示了布伦特和WTI、布伦特和Urals等原油价格及价差,布伦特原油现货 - 期货价格及价差,美元指数与WTI原油价格,铜价与WTI原油价格等关系 [30][32][40] 原油库存 - 展示了2010 - 2025.05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与油价相关性、美国商业原油周度去库速度与布油涨跌幅,以及美国原油总库存、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库欣地区原油库存情况 [48][50][59] 原油供给 - 展示了美国原油产量、原油钻机数和油价走势、压裂车队数和油价走势 [66][68][70] 原油需求 - 展示了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开工率,山东炼厂开工率 [74][77] 原油进出口 - 展示了美国原油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及周度净进口量,美国原油及石油产品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及周度净进口量 [81][83][86] 成品油板块数据追踪 成品油价格 - 展示了原油与国内、美国、欧洲、新加坡的汽油、柴油、航煤价格及价差,国内汽油、柴油批发零售价差 [94][106][111] 成品油库存 - 展示了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库存,新加坡汽油、柴油库存情况 [125][130][137] 成品油供给 - 展示了美国柴油、汽油、航空煤油产量 [144][146][147] 成品油需求 - 展示了美国航空煤油、汽油、柴油消费量,美国旅客机场安检数 [149][151][153] 成品油进出口 - 展示了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进出口情况及净出口量 [160][166][167] 油服板块数据追踪 - 展示了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行业平均日费情况 [176][178][180]
【市场分析·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落地 华南批零价差持续收窄
搜狐财经· 2025-05-25 13:53
成品油价格走势 - 2025年至今国内成品油历经10次调价窗口 其中3次上调 2次搁浅 5次下调 标准汽柴油累计分别下调655元/吨 630元/吨 [1] - 5月19日零售限价下调落地 标准汽柴油分别下调230元/吨 220元/吨 为年内第三次下调 [1][2] -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4月17日达到近三年来最大跌幅 受国际贸易关系 欧佩克+产量补偿计划 中东局势等多因素影响 [2] 批零价差变化 - 截至5月22日华南汽柴油批零价差分别为1391元/吨 887元/吨 跌至1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 [4] - 与2025年批零价差最高水平相比 汽油收窄572元/吨(29%) 柴油收窄708元/吨(44%)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汽油收窄450元/吨(24%) 柴油收窄660元/吨(43%) [4] - 批零价差收窄主因上游资源收紧 现货资源存收紧预期 叠加空单回补导致批发价格上涨 [4] 市场供需分析 - 汽油需求受新能源替代冲击 加油站销量下滑 市场以刚需成交为主 贸易投机需求有限 [2] - 五一假期后公众出行半径收窄 终端消耗速率下滑 阴雨天气影响基建开工 柴油需求提升缓慢 [4] - 中海油惠炼二期预计月底结束检修 市场供应将增加 端午假期临近但汽油需求难有明显增量 加油站维持低库存运行 [6] 未来价格预期 - 原油价格受美伊核协议谈判 东欧和平进展 欧佩克+增产计划等因素影响 预计走势承压 [6] - 阴雨天气增加将限制基建工程开工 叠加休渔期影响 柴油需求增量有限 [6] - 成品油零售限价预期上调 综合判断华南汽柴油批零价差存扩大预期 [6]
新能源替代提前到来,煤价跌势加速
东证期货· 2025-05-22 15: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动力煤:看跌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火电需求增速转负,煤炭跌势再打开,截止5月中旬,港口5500K煤炭报价累计跌150元/吨至620元/吨,跌幅近20% [2][9] - 新能源对火电替代加速且由量变到质变,导致火电需求负增长,加速煤炭供需过剩,煤价跌势提前 [3][19] - 持续供需失衡使高成本进口煤被挤出,但国内产量仍高,煤价底部需等待国内减产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火电持续负增长,煤价25年以来累跌近20% - 2025年1 - 4月煤炭有效供应增速累计增长6%,火电和非电需求累计下滑2%,港口库存同比增1600万吨 [9] - 1 - 4月国内进口煤炭1.53亿吨,同比降5.3%,但国内煤炭产量保持高位,供需压力难扭转 [9] - 5月中旬起,随气温升高和火电日耗转正,港口煤价或在600元/吨暂时企稳,长期看,若无国内大规模减产,煤价难见底 [9] 火电需求:新能源替代量变到质变,火电增速或趋势性转负 25年前4个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跳增6% - 2023、2024年年末新能源发电占比分别为17%和19%,2025年4月跳增至25%,叠加抢装潮,市场对夏季火电增速谨慎 [19] 夏季高温或支撑煤价暂稳,年内跌势仍未结束 - 夏季高温电厂或补库,5月中下旬火电日耗转正,电厂煤炭库存中性,煤价或在600元/吨获支撑 [25] - 新能源替代成趋势,夏季火电发力能力不被看好,若国内煤供应不收缩,8月中旬煤价或再跌 [25] 供应:进口煤挤出量尚不足以对冲需求降幅 内外价差倒挂,进口煤挤出持续扩大 - 1 - 4月进口煤炭1.53亿吨,同比降5.3%,进口煤下调对应总供给缩量仅0.5%,无法匹配需求缩量 [38] - 4月单月进口同比降幅超16%,若全年火电增速下滑2%,进口煤全年减量须达5000万吨;下滑4%,减量超1亿吨 [38] - 短期印尼煤价难松动,挤出将扩大,长期印尼煤刚性成本不牢靠,价格或调降 [38] 煤价何时止跌取决于国产煤何时减产 - 4月全国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3.8%,1 - 4月产量15.8亿吨,同比增6.6%,推算显性库存增量达1.3 - 1.4亿吨 [45] - 样本开工拟合1 - 4月产量累计增速约0.5%,对应库存增加约3000万吨 [45] - 5月下旬煤价跌至620元低点,煤矿开工率平稳,煤价企稳依赖供应端减产,市场关注550元/吨、500元/吨一线煤矿是否减产 [45]
关注两场谈判进展,油价低位上涨
广金期货· 2025-05-21 20:31
报告核心观点 - 欧美原油期货价格窄幅波动,5月20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2025年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2.56美元,较前一交易日跌0.13美元,跌幅0.21%;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25年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5.38美元,较前一交易日跌0.16美元,跌幅0.24% [1] - 关注伊朗核协议进展,若协议达成美国放松对伊朗制裁,将使伊朗石油出口量每天增加30万桶至40万桶 [2] - IEA认为今年石油供需平衡更为宽松,经济逆风加上电动汽车销量创纪录高位,将使2025年剩余时间内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降至65万桶,增速从第一季度的99万桶放缓 [3] - 后市展望,目前两场谈判进展不佳,贸易紧张局势暂时缓解,国际油价暂时受支撑,但持续上升空间不大,远期来看,若伊朗核协议达成,供应端压力增加,夏季石油消费旺季消费增量或受经济复苏前景低迷及新能源替代等因素影响,油价仍将承压 [4] 分析师介绍 - 马琛是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中心能源化工资深研究员,曾在能化咨询公司任职七年,有五年以上期货从业经验,获大连商品交易所2019年优秀期货投研团队、上海期货交易所2021年度优秀分析师,专注能化产品研究,多次接受知名媒体采访 [8]
聚酯负荷继续提升,关注原油支撑
华泰期货· 2025-05-16 0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酯产业链短期预计依然偏强运行,但当前PXN和PTA估值已脱离低估值水平,绝对价格回到对等关税前水平,且周三聚酯企业释放减产意向,需关注下游负反馈兑现和原油变动,警惕追高风险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价格与基差 - 展示TA主力合约、基差、跨期价差走势,PX主力合约走势、基差、跨期价差,PTA华东现货基差,短纤1.56D*38mm半光本白基差相关内容 [9][10][12] 二、上游利润与价差 - 涉及PX加工费PXN(PX中国CFR - 石脑油日本CFR)、PTA现货加工费、韩国二甲苯异构化利润、韩国STDP选择性歧化利润相关内容 [17][20] 三、国际价差与进出口利润 - 展示甲苯美亚价差(FOB美湾 - FOB韩国)、甲苯韩国FOB - 日本石脑油CFR、PTA出口利润相关内容 [25][27] 四、上游PX和PTA开工 - 呈现中国、韩国、台湾PTA负荷,中国、亚洲PX负荷相关内容 [28][31][33] 五、社会库存与仓单 - 包含PTA周度社会库存、PX月度社会库存、PTA总仓单 + 预报量、PTA仓库仓单库存、PX仓单库存、PF仓单库存相关内容 [36][39][40] 六、下游聚酯负荷 - 涉及长丝产销、短纤产销、聚酯负荷、直纺长丝负荷、涤纶短纤负荷、聚酯瓶片负荷、长丝DTY/FDY/POY工厂库存天数、江浙织机/加弹/印染开机率、长丝FDY/POY利润相关内容 [48][50][61] 七、PF详细数据 - 展示涤纶短纤负荷、涤纶短纤工厂权益库存天数、1.4D实物/权益库存、再生棉型短纤负荷、原再生价差(1.4D涤短 - 1.4D仿大化)、纯涤纱/涤棉纱开机率、纯涤纱生产利润、涤棉纱加工费、纯涤纱厂内/涤棉纱厂内库存可用天数相关内容 [72][81][83] 八、PR基本面详细数据 - 呈现聚酯瓶片负荷、瓶片工厂瓶片库存天数、瓶片现货/出口加工费、瓶片出口利润、华东水瓶片 - 再生3A级白瓶片、瓶片次月月差(次月 - 基准月)、瓶片次次月月差(次次月 - 基准月)相关内容 [87][89][96]
【明辉说油】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5-04 18:30
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关键拐点 - 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589亿吨,同比下降2.8%,增速较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呈现"供需两弱"格局 [1] - 汽油消费量1.52亿吨(-2.0%),柴油1.68亿吨(-6.5%),航煤0.39亿吨(+13.0%),形成"两降一升"结构 [1] - 交通运输领域燃油消费峰值已在2023年出现,2024年成为下降通道起点 [5] 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渗透率40.9%,其中乘用车零售1090万辆(+41%),渗透率47.6% [6] - 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达8.9%,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超15%,黑龙江/西藏等地不足5% [6] - 汽油车销量仅1500万辆(-12%),报废周期高峰与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新能源替代 [8] 航空煤油需求强劲复苏 - 2024年民航执行航班1.48万架次/日(+10.3%),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17.9%),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84% [9] - 中东/东南亚免签政策刺激出境游,入境免签国增至38个,推动航煤需求 [11] - 航煤消费量较2019年增长7.1%,成为唯一超疫情前水平的成品油品类 [2] 柴油消费多重承压 - 基建投资增速4.4%(-1.5pct),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万亿元(-10.6%),拖累建筑产业链用油 [12] - LNG重卡销量17.5万辆(+15%),车用天然气替代柴油2700万吨(+900万吨) [13][15] - 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138%),加速公路运输领域柴油替代 [34] 炼油行业结构调整 - 2024年炼油能力新增550万吨至9.23亿吨/年,裕龙石化10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450万吨关停 [16] - 中石化/中石油产能占比57%(-0.8pct),地炼占比32%(+1.7pct) [18] - 山东地炼开工率56.8%(-9.1pct),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22] 出口市场持续收缩 - 2024年成品油出口3673万吨(-527万吨),柴油出口减少577万吨,航煤出口增加498万吨 [19] - 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9%,汽柴油每吨退税额减少约200元 [24] - 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价格跌幅(4.5%/5.4%)大于原油(2.8%) [19] 2025年市场展望 - 预计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3.8%),维持"两降一升":汽油1.45亿吨(-4.6%),柴油1.58亿吨(-5.4%),航煤4160万吨(+5.9%) [26][29][32][35] - 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占比超45%),汽油车保有量达峰 [27] - 炼油能力将新增500万吨/年,镇海石化二期11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1000万吨关停 [37]
图解A股年报:120倍业绩王诞生,股价大涨近4倍!这一行业净利增速超14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7:30
A股2024年整体业绩 - 5402家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9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21万亿元 [1] - 402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256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48%) [1] - 117家公司营收超千亿元(历史新高),10家公司净利润超千亿元 [1]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行业净利增速达1447%,主因饲料价格回落带动养殖公司业绩改善 [1] -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盈利增长显著 [1] - 电子、非银金融行业营收增速约17% [1] 头部企业营收 - 7家公司营收超万亿元,以"两桶油"、基建及运营商等中字头企业为主 [1] - "两桶油"营收约3万亿元,增速因国际油价下跌(布伦特原油均价80.8美元/桶,同比降2.3%)略有下滑 [2] - 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首次突破7000亿元并超越特斯拉(7022.35亿元) [2] 高增长公司 - 65家公司营收翻倍,5家增速超1000% [3] - 智翔金泰营收增速2384.1%(新药上市推动),但归母净利润-7.97亿元 [3] - 3家*ST公司营收增速超400%,其中*ST科新实现净利润3997.7万元 [3] 净利润表现 - 77家公司净利润超百亿元,10家超千亿元(以金融股为主,四大行均超2000亿元) [6] - 银行股表现亮眼:Wind银行指数2024年涨近50%,分红力度创新高 [6] - 正丹股份净利润同比增11949.39%(达11.9亿元),主因TMA价格飙升,股价涨幅超375% [6][7] 研发投入 - A股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22家超百亿元 [8] - 比亚迪研发投入541.61亿元居首,推动第五代DM、高阶智驾等技术落地 [8] - 中兴通讯研发投入强度近20%,六年累计投入1170.7亿元,AI专利超5000件 [8]
中国海油(600938):油气产量创新高,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华泰证券· 2025-04-30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中国海油 A/H 股“买入”评级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油 Q1 归母净利润基本符合预期,稳油增气、提质降本效果卓越,抵御油价波动韧性显著提升,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Q1 实现营业收入 1069 亿元,同环比 -4.1%/+13.1%,归母净利润 366 亿元(扣非后 370 亿元),同环比 -7.9%/+71.8%(扣非后同环比 -6.2%/+111.2%) [1] - Q1 油气净产量 188.8 百万桶油当量,同比 +4.8%,其中石油液体/天然气产量 145.5 百万桶/253.0 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分别 +3.4%/+10.2% [2] - Brent 期货 Q1 均价同比 -8.3%至 75.0 美元/桶,公司实现油价同比 -7.7%至 72.7 美元/桶,实现气价同比 +1.2%至 7.78 美元/千立方英尺 [2] - 公司桶油成本控制良好,Q1 同比下降 0.56 美元/桶至 27.03 美元/桶,油气销售收入同比 -1.9%至 882.7 亿元,综合毛利率同环比 +1.2/+3.9pct 至 54.6% [2] 油价走势分析 - 4 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 OPEC+上调产量目标,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4 月 28 日 WTI/Brent 原油期货价格较 3 月末下跌 13.2%/11.9% [3] - 预测 25 - 26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 67/66 美元/桶,长期油价底部中枢或将高于 60 美元/桶 [3] 项目进展情况 - Q1 公司获得 2 个新发现,成功评价 14 个含油气构造,已投产 7 个新项目,其他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4] - Q1 完成资本开支 277 亿元,同比 -4.5%,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分别为 44/176/53 亿元,同比 -8.9%/+0.7%/-16.7%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425/1441/1484 亿元,EPS 为 3.00/3.03/3.12 元 [5] - 结合 A/H 股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5 年 12.5/8.5xPE,A/H 目标 37.50 元/27.42 港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416,609|420,506|431,228|439,375|452,959| |+/-%|(1.33)|0.94|2.55|1.89|3.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23,843|137,936|142,470|144,144|148,375| |+/-%|(12.60)|11.38|3.29|1.18|2.94|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2.61|2.90|3.00|3.03|3.12| |ROE (%)|19.60|19.51|18.48|17.71|17.36| |PE (倍)|9.64|8.65|8.38|8.28|8.04| |PB (倍)|1.79|1.60|1.50|1.43|1.36| |EV EBITDA (倍)|3.23|2.80|2.83|2.80|2.64|[7] 可比公司估值 - A 股可比公司 2025E 平均 P/E 为 11.6x [13] - H 股可比公司 2025E 平均 P/E 为 8.5x [14] 季度拆分预测 - 报告给出中国海油 2024Q1 - 2025Q3E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总毛利等指标的同比、环比增速及利润率等数据 [20] 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中国海油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1]
汽柴油消费疲软拖累业绩 中国石化2024年净利润同比跌近17%
第一财经· 2025-03-24 15: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石化因汽柴油消费疲软、化工毛利缩窄等因素净利润同比跌近17%,各事业部表现不一,2025年有相应资本支出计划及业务发展规划 [1][2] 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降低4.3%至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8%至503.1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4.2%至30152亿元 [2] -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交通行业新能源替代加速,化工市场新增产能持续释放,毛利大幅收窄,成品油等产品量价齐跌 [2] 各事业部经营情况 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 - 经营收入分别同比下滑3.2%、5.7%,降至1.48万亿元和1.71万亿元,经营收益显著下滑67.4%、28.1%,至67.14亿元和186.46亿元 [3] - 营销及分销事业部主力产品汽、柴油销售收入分别降低2.1%、10.1%至8138亿元、5628亿元;炼油事业部中的柴油销售收入下降10.8%至3787亿元 [3] 化工事业部 - 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2024年经营收益亏损99.97亿元,比2023年多亏近40亿元 [3] - 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7%至5239亿元,但经营费用同比增长2.4%至5338.59亿元,受国内新增产能释放、化工毛利缩窄及部分化工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影响 [3] 勘探及开发事业部 - 逆势增长,2024年实现经营收益563.85亿元,同比增长25.4% [4] - 经营收入同比微降0.9%至2972亿元,因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成本、油气现金操作成本、勘探费用下降,且公司推进油气增储上产降本增效 [4] 2025年公司规划 - 计划资本支出1643亿元,767亿元投向勘探及开发板块,用于原油、天然气产能及储运设施建设;449亿元用于化工板块项目建设 [4] - 加大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全年计划生产乙烯1559万吨,同比增长15.7% [5] - 预计2025年境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4.6%,但化工毛利因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继续承压 [5]
汽柴油消费疲软拖累业绩,中国石化2024年净利润同比跌近17%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3-24 15:45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降低4.3%至3.07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8%至503.13亿元 [1] - 成品油销售板块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3.9%至223亿元 [1] - 炼油事业部经营收益显著下滑67.4%至67.14亿元 营销及分销事业部经营收益下降28.1%至186.46亿元 [2] - 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99.97亿元 较2023年扩大近40亿元亏损 [2] - 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益同比增长25.4%至563.85亿元 [3] 业务板块分析 - 炼油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下滑3.2%至1.48万亿元 柴油销售收入下降10.8%至3787亿元 [2] - 营销及分销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7%至1.71万亿元 汽油销售收入降低2.1%至8138亿元 柴油销售收入下降10.1%至5628亿元 [2] - 化工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7%至5239亿元 但经营费用同比增长2.4%至5338.59亿元 [2] - 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微降0.9%至2972亿元 [3] 影响因素 -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 国内新能源替代加速 化工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导致毛利大幅收窄 [1] - 化工毛利缩窄主因新增产能释放及部分原料采购价格上升 [2] - 勘探板块收益增长得益于LNG采购成本下降 油气操作成本降低及降本增效措施 [3] 资本支出计划 - 2025年计划资本支出1643亿元 其中767亿元投向勘探开发板块 449亿元用于化工板块 [3] - 勘探投资重点用于济阳 塔河原油产能建设和川西等天然气产能建设 [3] - 化工投资聚焦乙烯 芳烃及高端材料项目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境内乙烯当量消费量预计同比增长4.6% [3] - 新能源 航空航天领域将拉动高端聚烯烃等新材料消费增长 [3] - 化工新增产能持续集中释放将使行业毛利继续承压 [3] - 公司计划生产乙烯1559万吨 同比增长15.7% 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