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化
搜索文档
保时捷营业利润暴跌99%,上市三年股价腰斩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44
保时捷前三季度核心财报数据 图片来源:保时捷官网 截至10月24日收盘,保时捷股价为34.81欧元,较其2022年上市时的发行价82.5欧元下滑了近58%,处于腰斩态势。 该公司利润断崖式下跌源于多重压力叠加。财报明确提及五大核心因素,一是与产品战略调整相关的特殊费用;二是中国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尤其是豪华车 赛道;三是与电池活动相关的"一次性"费用支出;四是组织变革费用;五是美国进口关税增加的支出。 智通财经记者 | 宋佳楠 近日,保时捷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营业利润为400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同比暴跌 99%;本年累计营业利润率为0.2%,较去年同期的14.1%大幅下滑。 | Porsche AG Group | Q1-Q3 2025 | Q1-Q3 2024 | | --- | --- | --- | | Sales revenue | €26.86 billion | €28.56 Mrd. € | | Operating profit | €40 million | €4,035 million | | Operating re ...
大明电子:聚焦电动化、智能化 努力成为全球汽车车身电子领域一流企业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2:39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少数专业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已发展成为集全产品系列、多应用领域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五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13][14] - 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超过160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5项,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荣誉[18][19] 财务表现与运营 - 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至6月分别为171,345.67万元、214,735.08万元、272,699.05万元和129,731.57万元[20]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持续增长,同期分别为15,066.02万元、20,546.85万元、28,209.58万元和11,437.03万元[21] - 2025年1-6月,公司主要产品线保持高产销率:驾驶辅助系统产销率93.22%,门窗控制系统产销率91.46%,智能光电系统产销率94.37%,座舱中控系统产销率93.31%,座椅调节系统产销率92.26%[17]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客户覆盖国内主要自主品牌及合资整车厂商,包括长安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并成功进入福特、丰田、斯堪尼亚等知名外资品牌供应链体系[15] - 2025年1至6月,公司代表性产品市占率表现突出:主驾车窗控制总成市占率达16.29%,前顶灯总成市占率13.57%,组合控制总成市占率12.87%[33] - 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法雷奥、科世达、日本电装等国际企业,以及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国内企业[33]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至6月,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77%、5.30%、4.37%和4.35%,其中2025年1至6月研发费用为5,639.60万元[23]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产线设计、模具开发、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算法开发和智能应用,多数技术已处于大批量生产阶段[14]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仰望、AITO问界等多个新能源车型,并在研项目包括新能源触摸式车窗控制总成、智能方向盘等前沿技术[28][29]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车身电子领域一流企业,未来将通过生产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引入优秀人才等措施提升竞争力[24][27] - 公司发展坚持以品质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凭借快速研发响应能力、综合模具设计能力和全面生产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26]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建厂区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旨在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能布局、提升盈利能力[38][4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由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区的企业主导,产业集中度较高[30] - 国内本土企业凭借政策扶持、技术提升和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已得到全球整车制造企业认可[30] - 公司与外资企业相比,在响应速度、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与内资企业相比,在设计经验、客户覆盖和全栈式开发能力上领先[31][32]
核心新股周巡礼系列8:超颖电子招股书梳理-20251022
华安证券· 2025-10-22 10:2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超颖电子积极布局海外产能,以昆山定颖和泰国超颖为PCB研发生产和销售基础,通过塞舌尔超颖在中国台湾省进行销售,服务全球客户 [4] - PCB市场空间广阔,汽车电子用PCB是公司最核心收入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4.17%、71.23%及68.61% [4][5][57] - 公司生产工艺多元化,覆盖传统板到HDI板设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等领域,并积极布局服务器及存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5][7]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4家控股子公司:昆山定颖、塞舌尔超颖、超颖投资以及泰国超颖,无参股公司 [4] - 昆山定颖2024年营收17.61亿元,净利润6521万元;塞舌尔超颖2024年营收30.25亿元,净利润1.44亿元;泰国超颖2024年营收208万元,净利润-1.1亿元,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4] - 公司产品涵盖双面板至二十六层板、HDI板、厚铜板、金属基板、高频高速板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 [14][28][30]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特斯拉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汽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 [4][19][22][23] - 2022-2024年第一大客户均为大陆汽车,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6.48%、18.02%和14.39%;博世汽车营收占比从2023年5.67%提升至2024年8.3% [5][60][62] - 公司在中国电子电路行业排行榜综合PCB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3位,为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23] 产品与应用领域 - 汽车电子领域产品覆盖动力控制系统、中控系统、电子仪表盘、车灯系统等,并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功率转换系统板、高频毫米波雷达板等高端产品 [4][15][35][36] - 显示领域产品应用于LCD、OLED和MiniLED等显示面板,推出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主板,尺寸变异不超过70μm [15][39] - 储存领域产品应用于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内存条,服务器高速闪存主板已应用到海力士等国际客户的最新物理接口E1、E3标准固态硬盘产品 [5][15][42][44] 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四、六层板和八层及以上板,占比分别为90.67%、92.50%及93.33%,其中八层及以上板占比不断上升 [57][59]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型分类:双面板6.67%、四、六层板40.83%、八层及以上板52.50% [59]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按应用领域分类:汽车电子68.61%、显示10.93%、储存8.01%、通信7.20%、消费电子4.76% [60] 行业市场空间与趋势 - 全球PCB产值2024年达到735.6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5.8%,预计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 [72][74] - 中国大陆PCB产值占全球比例从2000年8.1%上升至2024年55.74%,预计2028年总产值将达到479亿美元 [74][77] - 汽车电子PCB市场规模2024年为93.18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113.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07%;服务器PCB预计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1.3% [63][72][78][8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服务器高速闪存主板制造技术、DDR4和DDR5产品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终端用PCB产品制造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5][7] - 在40G光纤网卡主板制造技术方面,产品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并提供高速连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 [7] - 公司攻克超高纵横比、背钻、盲钻、极低热膨胀、极高散热等技术难题,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功率转换系统板和高频毫米波雷达板等高端产品 [15][35]
传统豪车光环褪色 自主品牌“智能标签”重构高端市场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31
曾经,百万级别的豪华汽车市场,主要被传统燃油车高端品牌占据。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轰 炸"下,传统燃油车市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传统豪车品牌光环也逐渐褪色。 当前,高端品牌还受到消费税新政落地实施的影响,豪车终端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 访线下门店发现,传统豪车品牌门店稍显冷清,部分门店还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潜在客户。 受访人士认为,豪车税起征点下调,短期内或影响豪车市场销量。不过,传统豪车吸引力下滑更主要还 是受到国内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冲击。在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中,传统豪车品牌将面临市场逐步分 化的挑战。 传统豪车品牌溢价减弱 与其说传统豪车品牌"卖不动"了,不如说是消费者对豪车的选择范围更大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凭借智能化、电动化技术优势冲击中高端市场。眼下的豪车市 场,过去所依赖的品牌光环、燃油车技术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效力正在递减。多 个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对价格更高的豪华车型逐步形成替代。在中国市场, 传统豪车品牌不仅要应对价格下行的压力,还要面对本土豪华品牌崛起的挑战。 宝马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交付了 ...
福耀玻璃(600660):2025Q3营收利润同比持续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受汇率影响短暂波动:——福耀玻璃(600660):2025Q3业绩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0-21 22: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福耀玻璃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福耀玻璃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利润同比持续稳健增长,但盈利能力受汇率影响出现短暂波动 [2] - 公司收入端持续增长的确定性强,主要由全球市占率提升、产品平均售价提升及单车玻璃使用面积提升驱动 [7] - 利润端表现趋势向上,但会受到汇兑损益等因素波动影响 [7] - 随着美国扩产项目、福清出口基地和福清合肥基地等产能释放,公司市占率提升速度有望超预期 [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02亿元,同比增长17.62%;实现归母净利润70.64亿元,同比增长28.93%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55亿元,同比增长18.86%,环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22.59亿元,同比增长14.09%,但环比下降18.59% [5][7] - 第三季度营收增速跑赢同期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3%和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的行业表现 [7] - 2025年中报显示,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4.81个百分点 [7]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7.90%,销售净利率为19.06%,环比分别下降0.59个百分点和5.01个百分点 [7]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4.2%,环比提升4.5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环比提升4.2个百分点最为显著 [7] - 费用率波动主要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行影响汇兑收益,公司有超过40%的业务收入来自海外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5.03亿元、563.14亿元、679.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1%、21% [8]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05亿元、111.16亿元、129.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8%、17% [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60元、4.26元、4.97元,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8倍、15倍、13倍 [8][9]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2%、22%、21% [9][11]
隐藏式门把手的是与非:行业数据揭秘真相
36氪· 2025-10-21 20:31
隐藏式门把手的市场现状与普及 - 采用隐藏式或半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在过去一年销量超过350万台 [1] - 仅特斯拉一家在中国售出的配备隐藏式门把手的车辆就超过300万辆 [4] - 预计2025年配备非机械式门把手的新能源车型比例将高达38.9% [4] - 新推出的SUV车型配备电动门把手的比例已达21.5% [4] 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初衷与成本分析 -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源于追求极致设计美感与更优空气动力,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梅赛德斯-奔驰300SL赛车 [2] - 特斯拉通过Model S和Model X将电控隐藏式门把手推广为"科技感"代名词,并随Model 3和Model Y爆火引发行业模仿 [2] - 单套电动门把手系统成本达300-600元,高端车型成本可超1000元,远高于传统机械式门把手的30-50元单价 [4] - 该设计并非为节省成本,成本敏感的中低端油车鲜有配备,而路虎揽胜、奔驰S级等百万级旗舰燃油车已普遍采用 [4]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争议与技术分类 - 安全争议焦点在于碰撞断电后电解锁式门把手能否正常使用,需区分电解锁与机械解锁两大类 [8] - 特斯拉等品牌在中保研、IIHS严苛碰撞测试中获极佳成绩,满足国标,但车外仅提供电解锁,供电完全切断时存在无法解锁风险 [8][10] - 电信号传递速度远超机械结构,可通过软件定义在碰撞时直接解锁,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比传统机械式门把手更安全 [10] - 无数据证明隐藏式门把手更危险或更安全,极端案例仅说明其非万无一失,行业正尝试突破相关技术难题 [10] 行业安全标准演进与企业技术应对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于2024年9月公开征求意见,要求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 [13] - 标准要求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不借助工具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特斯拉式设计已不符合新标要求 [13] - 小米SU7、问界M8等车型在电解锁基础上配备机械解锁回路及CPM备用电容,可在蓄电池断电后提供额外48小时供电 [15] - 蔚来ET9在前舱蓄电池外于后备箱设置备份电池,问界新M7、极氪9X等新车型已将门把手改为半隐藏式或传统外露式 [15][19] 隐藏式门把手的未来发展趋势 - 隐藏式门把手不会因争议消失,其形态将持续优化,核心是在设计创新与安全冗余间寻找最佳平衡 [19] - 车企创新提升安全上限,新标准筑牢安全下限,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需兼顾创新与可靠性 [19]
盘前大涨!皮卡热销与关税影响降低,通用汽车(GM.US)Q3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盈利指引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20:16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27美元,但低于去年同期的2.96美元 [1] - 第三季度营收为485.9亿美元,同比下降0.3%,但高于市场预期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表现改善,最近一个季度营收为80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7亿美元;今年前九个月营收为1.9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7亿美元 [1] - 报告期内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1亿美元下降57% [4] - 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3%下降至2.7% [4] 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业绩展望 - 公司上调了2025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期至120亿至13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100亿至125亿美元 [1] - 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在1.64美元至2.39美元之间,中间值约为2.02美元,高于当前预期的1.94美元 [2] - 业绩展望的乐观情绪得益于高利润汽油动力SUV和卡车的销量增长,以及联邦排放政策的变化 [1] 关税与成本影响 - 公司将今年关税的预期影响从40亿-50亿美元下调至35亿-45亿美元 [3] - 公司预计将抵消约35%的关税影响 [3] - 公司感谢特朗普政府延长了对部分进口汽车的关税优惠政策 [3] 电动汽车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一次性计提了16亿美元的特殊费用,以重组其电动汽车业务,这导致其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 [3] - 公司认为短期内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低于原计划水平,通过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预计到2026年及以后电动汽车的损失情况将会改善 [3] - 公司目前仅有约40%的电动汽车实现了生产利润,预计电动汽车盈利所需的时间将比此前预期更长 [4] - 公司承认需要进行一些结构性变革以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 [4]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年初的8.7%上升至第三季度的13.8%,超过了现代汽车的8.6%,但仍落后于特斯拉 [4] - 业绩公布后,公司股票在盘前交易中上涨10%,达到63.8美元 [4] - 公司股票今年迄今上涨约9%,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近15% [4]
报告期内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国内汽车车身电子领先企业大明电子即将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7: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大明电子是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全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涵盖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 [3][4] - 公司凭借三十余年的产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在细分领域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7] - 公司已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等多项资质荣誉 [7] 财务业绩与客户基础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7.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2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1.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9亿元 [6] - 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的比例从2022年的20.81%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1.47% [6] - 公司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理想等国内自主品牌,以及广汽丰田、上汽大众、北京奔驰、福特、丰田等合资及外资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5][6] 技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166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6项,掌握了结构设计、模具开发、制造工艺、算法开发等多类核心技术 [7][8] - 相较于外资企业,公司在成本控制、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方面更具优势;相较于国内同行,公司在管理体系、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和品牌认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8] - 公司通过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建立了模具设计、产线设计和产品试验检测能力,并在多款量产产品中成功实现国产芯片应用 [8] 产能利用与IPO募投项目 - 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均达到90%左右,产销率均超过90% [10] - 公司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4亿元,其中约3亿元将用于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二期),该项目将新增年产1263.70万套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产能 [10] 行业前景与发展机遇 - 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预计将从2020年的34.32%上升到2030年的约50%,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2179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40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 [9] -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约为1412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到1486亿美元 [9]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个性化转型,以及自主品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为国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9]
港股汽车再度冲高,小鹏、吉利汽车涨超4%!港股汽车ETF(159210)放量大涨超3%!吉利牵手上港,全球首艘醇氢电动船首航!
搜狐财经· 2025-10-21 11:02
指数与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00%,成分股如中国有色矿业上涨6.30%,地平线机器人-W上涨5.45%,黑芝麻智能上涨5.32% [1] - 港股汽车ETF上涨3.17%,报1.11元,近3月累计上涨3.67% [1] - 港股汽车ETF盘中换手率达37.6%,成交2600.33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6487.98万元,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行业合作与绿色航运 - 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首航,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绿色航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绿色航运、绿色港口及智能化运作方面合作 [3] - 合作将加快吉利控股旗下远程新能源重卡及设施设备在港口的应用 [3] 汽车产销数据 -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万辆 [3]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 [3] - 比亚迪9月销售新能源车39.6万辆,同比增长18.6%,1–9月累计销量达326万辆,月度与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均位居中国车企集团第一 [3] 新能源汽车出口与机器人技术 - 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2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1倍,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4] - 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H2仿生机器人,展示多种运动技能,国内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 [4] - 比亚迪表示正积极关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和与业内头部企业合作进行布局 [4] 行业趋势与投资观点 - 汽车行业受产业发展与科技成长双重逻辑驱动,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阶段,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4] - 看好汽车行业“整车成长+智能化浪潮+人形机器人”三重机会,港股汽车ETF可布局稀缺港股汽车龙头 [5]
隐藏式门把手是“封门杀手”?奔驰、特斯拉都在用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1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隐藏式门把手并非为减配而生,其设计初衷是追求美学与空气动力学性能,且成本高于传统机械门把手 [10][12] - 电解锁式隐藏式门把手在极端断电场景下存在无法从车外开启的风险,但无数据证明其整体安全性低于传统门把手 [16][18] - 行业正通过技术冗余(如备用电源、机械备份)和即将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来提升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性 [24][26][29] - 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趋势不会消失,未来将在创新与安全之间寻求更佳平衡 [5][30] 隐藏式门把手的由来和现状 -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梅赛德斯-奔驰300SL赛车,早期主要用于超跑和赛车 [7] - 特斯拉通过Model S/X/3/Y系列车型将隐藏式门把手普及化,使其成为“科技感”的代名词 [9] - 核心功能在于提升车辆设计美感和优化空气动力学以降低风阻 [10] - 仅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配备隐藏式门把手的车辆就超过300万辆 [12] - 2025年配备非机械式门把手的新能源车型比例预计高达38.9% [12] - 隐藏式门把手成本(300-1000元/套)远高于传统机械门把手(30-50元/套),并非为节省成本 [12]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风险分析 - 安全争议焦点集中于采用电解锁设计的门把手在车辆断电后可能无法从车外开启 [16] - 特斯拉等品牌车型在严苛碰撞测试(如中保研、IIHS)中表现优异,满足现行安全标准 [16] - 电解锁设计在某些场景下(如电信号传递速度、碰撞自动解锁)可能比机械式门把手响应更快 [18] - 目前无数据证明隐藏式门把手整体上更危险或更安全,但其在极端情况下并非万无一失 [18] 行业安全标准与技术演进 - 2024年9月,《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要求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外把手 [24] - 部分车企已提前布局安全冗余,如小米YU7、问界M8在电解锁基础上配备机械解锁回路和CPM备用电容(断电后可供电48小时) [26] - 蔚来ET9在前舱蓄电池外,于后备箱增设备份电池以提升极端场景下的供电保障 [26] - 近期上市的新车型(如问界新M7、极氪9X)已将门把手更改为半隐藏式或传统外露式以符合新标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