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搜索文档
7月宏观数据点评:多重扰动背景下经济有所放缓
银泰证券· 2025-08-18 16:11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2][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8]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整体增速2.7个百分点[8]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增长6.2%,分别较上月放缓0.9和1.2个百分点[1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18] - 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餐饮增长1.1%,分别较上月放缓1.3和加快0.2个百分点[18]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7%(上月为+32.4%),家具类增长20.6%(上月为+28.7%)[18]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连续四个月走弱[24] - 制造业投资增长6.2%,较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24] -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7.3%,较上月放缓1.6个百分点[26] 房地产市场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33] - 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3%,二手房环比下跌0.5%[34]
国家统计局解读!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扩大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2:05
居民消费价格(CPI)变化 -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上月环比下降0.1%,由降转涨[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有所扩大[1] -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1] 服务价格变化 - 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明显扩大[1] - 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上涨4.4%-17.9%,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1]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高于CPI涨幅,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9个百分点[3] - 家庭服务、教育服务同比分别上涨1.7%和1.1%,高于整体服务价格涨幅[3] 工业消费品价格变化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5%-2.2%,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05个百分点[1]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3] -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2.8%[3]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8和0.6个百分点[3] 其他商品价格变化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37.1%和27.3%,带动核心CPI同比上涨[3] - 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影响CPI同比由涨转平[2]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增长近三成
新浪财经· 2025-08-15 11:15
往后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表示,伴随出口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国内促消费政策会进一步加码,其中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的可 能性很大,也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将非耐用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缓解出口转内销压力的可能。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尚属稳健,中央财政加码支持消费概率不大,但不妨期待地方提供的财政补贴以及央行的结构性 货币性工具。 按消费类型分,7月份,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同比增长4.0%,涨幅较6月回落1.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涨幅较6月回升0.2个百分点。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会上透露,今年第三批69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从主要商品来看,7月份,增长最快的两类商品分别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居 类,增速分别为28.7%和20.6%,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 ...
发布会纪要丨“双贴息”政策落地,聚焦8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2:43
政策概述 - "双贴息"政策聚焦8类消费行业,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旨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3][6] - 政策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将视效果评估决定是否延长、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经办范围 [7] - 政策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发力,1元贴息资金可撬动100元贷款资金,放大公共资金乘数效应 [8][9] 政策目标与机制 - 直接降低居民消费和企业经营融资成本,减轻财务负担,同时通过再贷款政策激励银行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13] - 支持消费者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禁止非消费领域用途或违规套利行为 [10] - 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组合拳",叠加"国补"实惠以提振消费 [11][12] 执行与监管 - 金融监管部门将政策执行纳入日常监管,财政部配合督促贷款机构规范管理,维护借款人权益 [14][15] - 贷款机构需基于借款人真实需求和信用状况授信,禁止诱导借贷 [15] - 政策设计简化流程,不设繁琐门槛,覆盖居民衣食住行主要消费场景 [16] 行业覆盖与支持 -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利用金融监管总局建立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实现"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信贷对接 [6] - 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市场化自主确定,贴息部分由财政直接补贴,兼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13]
财政部:简单测算 1%贴息比例意味着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资金
财联社· 2025-08-13 11:08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项政策 旨在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2][4] - 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消费领域 [2][3] - 政策期限为1年 到期后将视效果评估决定是否延长 [4]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和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 [4] - 重点消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 [4]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4]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4] - 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八类主要消费服务业领域 [4]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4] 政策协同效应 - 两项贴息政策将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形成组合拳 精准高效支持消费需求 [5] - 政策旨在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 [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方向
中国银行· 2025-08-12 19:41
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达1.1万亿元[6] - 家电消费累计增长30.7%,对整体消费贡献度为25.1%[6] - 通讯器材消费累计增长24.1%,对整体消费贡献度为16.6%[6] - 家电和通讯器材合力拉动整体消费增长约2.5个百分点[6] - 家电行业上市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达27.36%,营业利润增长率达29.42%[20] 存在问题 - 部分地区出现补贴资金断档现象,国补资金已消耗1550-1650亿元[32] - 政策加剧税收向制造业强省集聚的"马太效应"[35] - 政策持续1年多后面临效果减弱和"政策悬崖"问题[41] - 补贴政策向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难获支持[51] 改进建议 - 加快补贴资金拨付与调配,建立资金动态调节机制[54] - 扩大补贴商品范围至升级类家电、适老化产品等[54] - 谋划旧房装修补贴政策作为接续储备政策[56] - 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推动消费税改革[57]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11.3万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9:32
行业整体表现 - 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达11.3万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利润总额达6496.5亿元 同比增长0.7%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轻工业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 生产运行状况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回升向好态势 [1] - 助动车和电池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市场消费表现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达43199亿元 同比增长11.6% [1] - 轻工商品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38.6% [1] - 轻工商品零售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3个百分点 [1]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超十一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 [1] - 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 [1]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3199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轻工商品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8.6%,拉动增长1.93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增长 - 助动车、电池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7%,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全年高近20个百分点 [2]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2] - 政策推动部分轻工行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1] - 国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1]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超十一万亿元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超两成
人民日报· 2025-08-12 05:39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 [1] - 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 [1]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3199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轻工商品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8.6%,拉动增长1.93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增长 - 助动车和电池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7%,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全年高近20个百分点 [2]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2] - 政策推动部分轻工行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1] - 国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1]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营收超11万亿元
央视网· 2025-08-10 20:38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轻工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营业收入达11.3万亿元 [1]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超4.3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3] - 轻工商品出口4568亿美元 21个大类行业中11个行业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 [6] 消费市场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驱动电动自行车、家用冷柜、洗衣机、燃气灶具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3] 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带动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生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