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费率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市场动态周报20250511:公募长效考核改革大幕拉开,费率改革迎来“机制重构”-20250511
招商证券· 2025-05-11 22:31
证券研究报告 | 基金研究(公募) 2025 年 5 月 11 日 公募长效考核改革大幕拉开,费率改革迎来"机制重构" 基金市场动态周报 20250511 本报告重点聚焦基金市场动态、基金产品热点、海外市场跟踪、基金发行概况 等内容,总结过去一周基金市场值得关注的热点,供投资者参考。 ❑ 基金市场动态: ❑ 基金产品热点: ❑ 海外市场跟踪: ❑ 基金发行概况: ❑ 风险提示: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部分 材料整理自公开新闻报导,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问题。 徐燕红 S1090524120003 xuyanhong@cmschina.com.cn 汪思杰 研究助理 wangsijie@cmschina.com.c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 公募长效考核改革大幕拉开,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2. 年内公募自购金额超 80 亿元。 3. 51 只基金定档本月发行,被动投资与债基配置成双主线。 4. 4 月备案私募产品数量创两年新高。 5. 迈向规范发展之路,私募行业生态持续优化。 6. 基金公司设立审批,本周无新增。 7. 基金管理公司 QDII 业务资格,本周无新增。 8. 基金 ...
基金经理薪酬、公募管理费和业绩挂钩,基民获得感能提升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17:33
基金运营模式是《行动方案》改革的重点,强化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 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 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要和"业绩比较基准"比一比收益率,才能确定管理费率。目前,公募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尚未出台,该指引将由证监会制定,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 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并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文简称《行动方案》)正式亮相。这份力争用三年 左右时间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拐点"的《行动方案》,用25条政策举措给公募基金行业戴上"紧箍咒"。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动方案》全文印发挂网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国新办介绍"一揽子金融政 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新闻发布会并表示,《行动方案》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 同发展、相互成就。在监管层的设想中,《行动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 良性循环。 "这个时代在呼唤新的伟大投资家,我们有着一批非常 ...
公募改革落地,加速生态重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08 15: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多元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行业改革路线图,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未来行业生态有望重塑,从“规模竞赛”到“业绩为王”转向,呈现头部集中与差异化竞争,行业马太效应有望强化[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费率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基金产品表现明显低于/符合/显著超越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基准档/升档费率,未来1年,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后续评估推广[2][11] - 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推动此前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落地,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基的管理与托管费率,推动降低相关固定费用[2][11] 考核激励 - 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3][12] - 强化监管分类评价的引导作用,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基金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3][12] - 构建以5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强化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pct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显著超过的可以合理适度提高[3][12] 服务 - 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强化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鼓励应用新兴技术,支持设立科技及运营服务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措施[16] - 以投资者为本,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提高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启动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出台相关办法和规定,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17] 格局 - 支持基金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支持优质头部机构创新发展,促进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双提升,引导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5][18] - 截至1Q25末,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资产净值CR3、CR5、CR10分别为18%、25%、40%,2023年以来整体保持上升态势,未来行业格局预计进一步向头部集中[18] 产品 - 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大力发展指数基金,丰富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研究创设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4][19]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针对不同类型基金实施差异化快速注册机制,完善配套监管和业务规则[4][19] - 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修订相关办法,完善产品规则,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20]
华安基金: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公募基金改革的重要一步
全景网· 2025-05-08 13:33
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要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 展理念,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其中,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 式,推行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更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一,引入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有效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基金费率是影响投资者决策和持有体验的重要 因素,收费模式的优化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 第二,优化模式双向激励,超额收益共享与业绩不佳返还机制并行,强化管理人责任。将管理费与基金 业绩表现密切挂钩,激励投研团队在防控风险,追求稳定收益的同时适度追求更好业绩。这不仅有利于 优质基金公司脱颖而出,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投资绩效。 第三,费率改革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研能力和风险管 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持续深入,主动权益基金的收费模式将更加科学合理,投资者将享受到更优 质、更低 ...
公募探索浮动费率基金新模式 20多家基金公司将上报新品
每日商报· 2025-05-08 06:13
商报讯(记者苗露)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浮动费率基金有望再迎新品。近期,部分基金公司将上报新 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此次上报产品主要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更为重视投资者获得感。这是自 2023年四季度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推出后,再度发力前行,也是公募基金在浮动费率基金上又一次新的探 索。 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近期一直在加班确定相关产品方案,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预计有20 多家基金公司将集中上报新品。 从目前已经成立的浮动费率基金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基金规模并不大。然而,尽管浮动费率设计捆绑了 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但基金公司的营销动力不大,投资者热情也不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有让基金投资者、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等相关各方都获得合理回报,浮动费率基金 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真正发挥其作用。此次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更聚焦投资者获得感,是行业又一次 有益的探索,后续发展可期。 与上述20只浮动费率基金不同的是,接下来将上报的这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基金管理费的收取主要与 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加大对投资者获得感的关注。 整体来看,只有当投资者持有基金期间的年化收益率高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年化收益率时,基金公 司才 ...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公募火速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5-07 21:26
一揽子金融政策有效提振市场情绪。 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本次发布会出台了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价扩容、险资入市加码、公募费率改革等众多增量政策。 公募基金普遍认为,会议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有效提振市场情绪。 发布会超预期 此次发布会上,央行发布三类共10项货币政策,延续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8项增量政策,覆盖房地产、资本市场、小微民营企业、外贸及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分析,此次会议凸显多部门协同发力稳定市场的政策决心,释放以下三大 信号。一是政策协调性强化。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部署,传递系统性维稳意图,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重点风险化解加码。明确支持房企合理融资、推进地方债务重组,并严控IPO节奏缓解资金分流压力,结 构性纾困政策有望降低系统性风险。三是 引入 长线资金。推动险资、养老金等入市,优化分红回购机制,引 导市场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投资,夯实估值底部。 景顺长城基金指出,本次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委出台多项举措,释放积极政 ...
首批“新基金”,即将上报!费率实现“千人千面”
券商中国· 2025-05-07 11:54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纵深推进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从"降费让利"向"机制重构"纵深推进,首批费率创新型基金即将上报 [1][2] - 新型基金采用"基础管理费+超额管理费"结构,费率根据业绩与基准表现双向浮动 [3] - 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按持有时间和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实现"千人千面"差异化收费 [3] 费率创新机制设计 - 持有时间少于365天仅收基础管理费,超过365天则与业绩挂钩分档收取 [3] - 年化收益率超基准6%且为正时可收超额管理费,跑输基准3%则返还部分基础管理费 [3] - 机制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担风险收益,平衡激励与费率控制 [4] 历史费率改革进程 - 2023年7月起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普遍下调至1.2%及以下,托管费率降至0.2%及以下 [9] - 2024年11月头部公司调降大型宽基ETF费率至0.15%(管理)和0.05%(托管) [9] - 全市场超3500只基金降费,累计为投资者节省数百亿元成本 [9] 改革成效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预计费率改革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成本超450亿元 [9] - 新机制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2][10] - 改革将构建优胜劣汰市场化生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公募探索浮动费率基金新模式 20多家基金公司将上报新品,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2:40
郭晨凯 制图 公募探索浮动费率基金新模式 20多家基金公司将上报新品,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记者 赵明超 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浮动费率基金有望再迎新品。部分基金公司近期将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 类基金,此次上报产品主要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更为重视投资者获得感,这是公募基金在浮动费率基 金上又一次新的探索。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推出 基金产品端创新在加速推进中。据了解,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将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这是 自2023年四季度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推出后,再度发力前行。 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近期一直在加班确定相关产品方案,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预计有20 多家基金公司将集中上报新品。 2023年四季度,公募费率改革后的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起航,首批共成立了20只浮动费率基金。从产 品设计看,这20只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基金规模挂钩,管理规模越大,适用的 费率水平越低;第二类是和投资者持有时间挂钩,持有时间越长,适用的管理费率越低;第三类是和基 金业绩挂钩,按照基金业绩表现分档收取管理费。 与上述20只浮动费率基金不同的是,接下来将上报的这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基金管理 ...
65家公募去年盈利超340亿,费率改革下“贫富分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06 19:47
随着公募费率改革范围的持续扩大,其对行业的影响正逐步深入,这在基金管理人经营数据上已逐渐显 现。 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已有数据的65家基金公司2024年合计净利润超过340亿元,超过八成公司保持盈 利态势,且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盈利分化明显。部分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多元化业务布局,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费率改革的冲击,甚至获得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而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在费率改革与市场 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经营举步维艰。 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例,其非货币基金规模去年虽增加836亿元至4226.45亿元,但管理费收入却减少5.16 亿元,缩水超14%。而交银施罗德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减少近450亿元,管理费同比下滑19.73%,规模 与费率的双重不利影响使得其业绩承压。数据显示,二者的净利润分别降至9.51亿元、8.79亿元,同比 减少19.09%、26.81%。 业绩分化背后百态 从多份相关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可以看到,公募基金公司净利润出现变化是多方面因素所致。除了费率 改革外,产品管理规模的变化扮演着关键角色。 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头部公司去年的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上 ...
降费这一年,65家基金公司业绩哪家强?全排名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5-05 18:34
智通财经5月5日讯(记者 周晓雅)上市公司2024年报季落幕,65家基金公司去年全年营收净利情况披露,揭开了基金行业经营现状的一角。 智通财经记者结合关联上市公司年报、Wind数据梳理了解到,65家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合计实现净利润341.15亿元,较2023年增加13.23亿元。 虽然净利润总数微增,但行业费率带来的影响已显现。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基金公司家数仅有39家,占已统计基金公司的六成;而65家公司中的54家还 披露了营业收入,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的则不足半数。 | | | 2024年基金公司经营业绩一览 | | | | --- | --- | --- | --- | --- | | 公司名称 | 机构类型 | 营业收入(亿元) | | 浄利 | | | | 2024年 | 变动比例 | 2024年 | | 易方达基金 | 基金公司 | 121. 09 | -3. 13% | 39.00 | | 南方基金 | 基金公司 | 75. 23 | 11.59% | 23. 52 | | 束直ళ等 | 基金公司 | 80. 31 | 9.61% | 21. 58 | | 工银瑞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