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今年最关心的变量:顶级智囊洞察地缘政治里的市场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5:16
全球地缘政治剧烈变动,让2025成为宏观对冲基金"大年"——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旗舰宏观对冲基金Pure Alpha,在今年上半年收获17% 丰厚回报。另一家知名宏观对冲基金公司EDL Capital的全球机会策略基金,同期回报率更高达26%。 7月24日,美国桥水首席投资官在更新2025二季度市场观点时,在开篇就强调:当前世界正经历的格局转变,是桥水创立以来最具颠覆性的变化。 他还指出,桥水在分析投资者面临的"新常态"时,将"新的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范式"列为最关键的三组核心变量之一,放在首位。 为了帮大家学会从市场视角读懂地缘政治,我们邀请海外资管机构Clocktower的首席策略师王凯文,担任8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Alpha季度闭门私 享课主讲嘉宾。在此次闭门课中,王凯文老师将深入解析地缘政治投资分析的核心方法论与约束限制分析框架,分享他提炼出的五条最关键经验 教训,帮到场的Alpha会员和见闻大师课会员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读懂地缘政治,看清地缘政治背后的主导逻辑与关键趋势,前瞻大类资产中长 期走势,助力个人的关键决策。 举行这场以"地缘"为主题的闭门课,源自很多用户的强烈要求:今年以来的市场变化,让 ...
告别“躺赚”时代!3个月定存利率击穿1%关口,储户资产配置面临重构
新浪财经· 2025-07-25 08:11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 - 6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行,三个月期平均利率降至0.949%,创历史新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1][2] - 利率下调始于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同步调整,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随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跟进 [1][2] - 与5月相比,各期限利率降幅明显:三个月期下降5.5个基点,六个月期下降5.6个基点,一年期下降5.2个基点,二年期下降5.6个基点,三年期下降1.6个基点,五年期下降3.5个基点 [2] 国有银行利率调整 -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调整后利率一致:三个月期0.65%,六个月期0.85%,一年期0.95%,两年期1.05%,三年期1.25%,五年期1.30% [3] - 邮储银行利率稍高:六个月期0.86%,一年期0.98% [3] - 银行挂牌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差异,例如建行手机银行一年期定存最高年利率1.1%,比挂牌利率高15个基点 [3] 大额存单利率变化 - 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利率集中在0.9%-1.55%区间,与普通定存利差大幅收窄 [5] - 以100万3年期为例,利率从1.9%降至1.55%,年利息从19000元减至15500元,3年累计少赚10500元 [5] 储户行为变化 - 存款吸引力减弱促使"存款搬家",2025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减少2.4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大降幅 [2][6] - 部分储户转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国有大行理财经理推荐R2级理财产品(年化收益2%-2.5%) [6] - 40万元配置一年期银行理财(2.2%年化)预期收益8800元,比普通定存多5000元 [6] 未来存款到期规模 - 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预计约89万亿元,2026年预计增至98万亿元 [7] 利率市场化影响 - 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银行需平衡息差压力和客户维护,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将迎增量资金 [8] - LPR同步下行,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下降10个基点 [8] - 100万元30年期房贷利率从3.1%降至3.0%,月供减少54元,总还款额减少1.9万元 [9]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下半年需增长4.7%即可实现全年目标 [9]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社融新增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 [9] - 预计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再度降准降息,LPR将同步下调 [10]
黄金:全球变局下的战略避险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5:58
黄金的战略地位 - 地缘政治紧张、通胀不确定性和央行策略调整推动黄金成为关键战略资产[1] - 全球化退潮背景下黄金作为中性资产地位提升,填补美元体系弱化空白[1] - 黄金不涉及信用风险且供应缺乏弹性,开发新产能需7-20年[2] 历史表现与危机时期特性 - 1972-1976年通胀期间金价飙升302%,最终累计回报174%[7] - 2007-2015年金融危机期间金价峰值上涨154%,最终上涨85%[7] - 2020-2025年周期金价已较基准上涨90%[7]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与金价呈正相关关系[8] 需求驱动因素 - 印度排灯节和中国农历新年推动季节性需求,两国占全球珠宝消费60%以上[13] - 2024年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较2021年增长132%,新兴市场主导[15] - 亚洲地区黄金储备增长18%,中国增加17%,印度增加38%[17][23] - 科技行业黄金需求增长7%,受AI和半导体制造推动[25] 投资组合作用 - 黄金与环球股票相关性仅0.31,与原油相关性-0.03[29] - 60/20/20组合(股票/债券/黄金)年化回报7.5%,夏普比率0.38[38] - 传统60/40组合年化回报6.3%,夏普比率0.25[38] - 黄金在2022年股债双杀期间有效缓冲组合下跌[36] 结构性变化 - 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从2020年9%升至2025年13.5%[18] - 黄金从周期性商品转变为战略工业原材料[25] - 去全球化推动黄金作为储备资产重要性提升[26]
山东神光投顾盘点非农数据发布后的黄金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59
非农数据对黄金市场的影响 - 非农就业数据作为衡量美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其表现直接影响美元走势和市场风险偏好,数据优于预期时美元走强黄金承压,低于预期时美元走弱黄金获支撑 [1] - 非农数据发布后黄金市场往往出现剧烈波动,短线投资者可利用震荡期高抛低吸,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分批布局 [3] - 美股指数与黄金价格存在负相关性,非农数据利好美股时资金可能从黄金流向权益类资产,美股回调时黄金有望迎来资金流入 [3] 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因素 -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为黄金等避险资产提供额外支撑,非农数据发布后如遇地缘风险加剧黄金上涨动力更明显 [3] - 全球经济趋势、关税政策及贸易摩擦等因素对黄金价格有深远影响,需将视野拓展至宏观经济层面 [6] - 美国关税调整或贸易谈判进展可能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变化,进而影响金价走势 [6]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可参考主流券商和投行在非农数据发布后的专业解读和策略建议,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制定交易计划 [4] - 白银与黄金价格走势具有联动性,布局黄金时可适当配置白银或贵金属指数产品实现风险分散 [7] - 部分贵金属相关企业具备稳定分红能力,选择标的时可优先考虑分红历史良好且业绩回升预期的公司 [8] 风险控制与心态管理 - 行情波动加大时需理性评估杠杆比例,坚持分散投资原则避免短期收益追求导致本金损失 [5] - 保持理性心态定期复盘交易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持仓结构 [9]
FOF重仓黄金债券,积极布局成长资产
环球网· 2025-07-24 11:51
FOF持仓动向 - 华安黄金ETF成为2025年二季度末获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 共获78只FOF重仓持有 持仓市值达9 87亿元 其中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持仓华安黄金ETF的市值最高 达1 69亿元 但与一季度末相比 FOF对黄金资产的追捧热度有所降温 一季度末华安黄金ETF获86只FOF重仓持有 持仓市值达14 14亿元 [1] 债券型ETF配置 - 债券型ETF是FOF的主要投资对象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获FOF合计持有市值超16 43亿元 被57只FOF持有 成为FOF持有市值最高的基金产品 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 博时信用优选E在二季度末获FOF持有市值均超过10亿元 债券类资产稳居FOF重仓主力品种之位 [3] 成长风格资产配置 - 工银睿智进取FOF今年以来以21 64%回报率在全市场FOF中表现突出 重仓港股通互联网ETF 港股创新药ETF 科创芯片ETF等成长风格较强的品种 同时也重仓红利低波ETF 黄金ETF等风格相对稳健的产品 其重仓的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超80% [3]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今年以来回报率超20% 大举布局港股创新药 港股互联网 科创芯片等主题ETF 还重仓两只纳斯达克主题ETF [3] - 国泰行业轮动股票(FOF-LOF)今年以来的回报率接近20% 其重仓行业更加多元 涉及军工 黄金 动漫游戏 地产 稀土等多只主题型ETF [3] 市场策略与展望 - 国泰基金的FOF基金经理曾辉指出 目前股市主要投资风险已转变为中观行业轮动踏空风险 股市下半年的整体表现可能因美联储降息周期 国内补库存周期等因素而好于上半年 [4]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基金经理叶萌表示 将延续"三主线 + 一缓冲"的资产配置框架 通过定期再平衡措施调整各类资产敞口 并预留部分现金储备以捕捉突发波动中的逆向机会 [4]
银河金汇债券产品登顶券商资管榜单 固收实力铸就卓越口碑
财富在线· 2025-07-24 10:32
券商资管产品收益榜单 - 私募排排网最新一期券商资管产品收益榜单发布,第一创业、民生证券、浙商资管、银河金汇分别占据不同类型产品收益榜首 [1] - 银河金汇旗下"银河稳盈20号"以卓越表现勇夺债券型产品桂冠,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 [1] - 榜单统计净值更新至2025年6月下旬的产品,同一管理人管理多只同类型产品的选收益最高的参与排名 [1] 银河金汇固收业务优势 - 公司固收业务以追求"低波动、低回撤、控风险"下的绝对收益为核心理念 [2] - 已形成涵盖短债、中长期纯债、固收+、固收FOF等多元化产品线,固收零售类主动管理保有规模超600亿元 [2] - 采用"全员研究、投研一体"模式,通过宏观、微观层面的分析框架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2] - 构建了"核心投资经理—投资经理—投资助理"的三级梯队人才体系 [2] 冠军产品团队 - "银河稳盈20号"投资经理李晓玲与张嘉瑶组成"黄金搭档" [2] - 李晓玲自2009年在国有大型银行总行从事资产负债管理,后转战固收投资领域 [2] - 张嘉瑶自2010年扎根银河证券资管总部,历经股票研究员到固收负责人的十年淬炼 [2] 公司整体业绩 - 公司揽获中国证券报金牛奖超20项,涵盖"固收类产品金牛奖"、"金牛资产管理团队奖"等重磅荣誉 [3] - 旗下产品"银河盛汇稳健2号"、"银河融汇14号"、"银河智汇FOF1号"等多次蝉联金牛奖项 [3] - 还荣获证券时报君鼎奖、中国基金报英华奖等,奖项覆盖固收、权益、FOF等多个领域 [3]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券商资管行业已步入"产品精耕细作、服务差异突围"的新竞争维度 [3] - 银河金汇依托母公司平台优势,以固收业务为突破口实现资产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3] - 多元化产品线布局体现了对投资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3]
资产配置趣谈集|FOF破局求变,鹏华基金持续升级投研体系迎战多资产2.0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09:05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FOF行业加速迈向2 0时代 资产配置呈现多元化、全球化、工具化趋势 [1] - 2020至2024年商品型基金配置比例从20 16%上升至49 40% QDII股票型基金从25 81%增至65 93% QDII债券型基金从4 03%跃升至32 06% [2] - 截至2024年末已有8 27%的FOF配置REITs资产 被动型基金日益受重视 股票指数型和债券指数型基金持仓占比分别从70 97%、35 48%提升至86 69%、60 69% [2] - ETF配置尤为突出 90 73%的FOF持有ETF 配置规模占16 69% 远超全市场11 93%的平均水平 [2]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形成目标日期型(TDF)、目标风险型(TRF)与主动配置型并行的产品矩阵 满足个人及机构客户多样化需求 [3] - 养老目标基金采取"下滑轨道"策略 随目标日期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TRF产品根据风险等级设置权益上限 [3] - 积极探索专户FOF/MOM业务 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覆盖高、中、低多个风险层级 [3] 投资策略与能力建设 - 坚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双重视角 深挖本土市场结构性机会 拓展海外资产配置 [4] - 2022-2024年结构性行情中超配煤炭、黄金、低估值央国企等资产 低配新能源、消费中部分高估值板块 [4] - 通过QDII工具拓展海外配置 在养老目标基金中形成跨市场、跨币种、跨资产类别的全球化配置能力 [4] - 建立系统化FOF管理体系 涵盖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环节 提出"资产配置的分形艺术"方法论 [4] 风险管理与技术支持 - 建立贯穿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体系 嵌入产品设计阶段的风险约束机制 依托量化模型实时监测 [5] - 构建全覆盖、多因子基金库体系 涵盖风格识别、超额收益能力、换手率等维度 [5] - 自主研发"动态贝塔调节系统" 对ETF等被动工具风险暴露进行量化分析 提升战术配置效率 [5] 行业前景展望 - FOF发展进入更具想象力阶段 多元资产整合加速、工具化配置深化和全球视野拓展 [5] - 公募机构正从产品驱动向能力驱动跃迁 需持续打磨系统性配置能力、强化投研支撑 [5]
AMC“买买买”!频出手,入股银行
券商中国· 2025-07-24 07:31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银行股份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股份2.63亿股A股和2.79亿股H股,合计占光大银行总股本的0.92%,持股比例由7.08%增加至8.00% [1][3]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中国银行H股5.93亿股,持股比例由17.32%上升至18.02% [2][4] - 中信金融资产近期多次增持中国银行H股,包括5月15日增持8.03亿股(持股比例从13.11%升至14.07%)和5月27日增持9.21亿股(持股比例升至15.17%) [6][7] AMC与银行的战略合作 - AMC通过持有业绩稳定的中大型银行股份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并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8] - AMC与银行合作可带来稳定的财务回报,改善盈利结构,降低资金闲置率并分散投资风险 [8] - AMC与银行加深合作有利于在不良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8] AMC投资银行股的背景与趋势 - 中信金融资产根据2024年11月发布的议案,计划以不超过260亿元增持中国银行股份和不超过40亿元增持光大银行股份 [4] - 越来越多的AMC成为大中型银行主要股东,如信达投资持有浦发银行3.01%股份,长城资产管理持有民生银行3%以上股份 [9] - AMC对银行的投资以增加收入为目的,而非控股银行,同时AMC加速聚焦主责主业 [10]
告别“削峰补欠” 银行理财打法全面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 - 行业步入"真净值化时代",理财公司不得使用收盘价估值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 [1] - 此前通过信托平滑机制留存的浮盈已释放大半,目前正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策略、风险对冲工具等方式降低净值波动 [1] - 仅靠传统固收类资产难以满足收益预期,加大短久期资产买入力度、委托公募基金成为增厚收益的普遍做法 [1] 应对净值波动的策略 - 增加稳健性资产配置占比,如存款、优先股,并将含权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配置控制在20%以内 [2] - 寻找存款替代资产,运用多资产策略加快布局海外资产 [2] - 应用对冲工具(如REITs、衍生品)和动态调仓机制(根据债市收益率调整信用债久期) [2] - 通过池化管理权益/固收类资产、评估信用风险、实施集中度限额控制流动性风险 [2] 信用债ETF的配置趋势 - 信用债ETF规模占比达债券ETF市场的60%(截至7月20日),凭借集合投资特性破解信用债流动性难题 [3] - 支持场内交易和质押加杠杆,高评级(AAA级)品种受青睐,未来将适时增配其他类型 [3] - 产品设计优势显著,提供多样化期限/指数/底层资产主题选择 [3] 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与ETF配置 - 理财公司通过持有ETF增厚收益,满足客户回报需求,政策鼓励理财资金入市 [4] - ETF因流动性好、交易便利、费率低成为主流配置品种,行业从债券单一策略转向多资产策略 [5] - 预计银行理财整改将为权益市场带来年度增量资金800亿-1200亿元 [5] 产品创新与权益投资方向 - 围绕"稳收益+低波动"双主线创新,设计含权理财产品(如"固收+"、混合类) [5] - 挖掘债券投资价值,关注权益市场、REITs、衍生品及跨境资产机会 [5] - 通过打新(如港股IPO)、定增、红利策略提升收益率,例如工银理财"固收+港股IPO"策略上半年参与宁德时代等项目 [6]
重仓黄金与债券品种 绩优FOF“擒牛”有方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FOF资产配置动向 - 华安黄金ETF成为2025年二季度末获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共计获78只FOF重仓持有,持仓市值9.87亿元,其中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持仓市值最高达1.69亿元 [1] - 债券型ETF是FOF主要投资对象,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获FOF合计持有市值超16.43亿元,被57只FOF持有,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博时信用优选E获FOF持有市值均超10亿元 [1][2] - FOF对黄金资产追捧热度有所降温,一季度末华安黄金ETF获86只FOF重仓持有,持仓市值14.14亿元,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持仓市值高达3.03亿元 [2] FOF配置策略与业绩表现 - 年内业绩出色FOF配置思路积极,港股科技、港股创新药、科创芯片等主题ETF成为净值增长重要推动力 [1] - 工银睿智进取FOF今年以来回报率21.64%,重仓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科创芯片ETF等成长风格品种,其中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超80% [3]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回报率超20%,大举布局港股创新药、港股互联网、科创芯片等主题ETF,并重仓两只纳斯达克主题ETF [3] - 国泰行业轮动股票(FOF-LOF)回报率近20%,重仓军工、黄金、动漫游戏、地产、稀土等多只主题型ETF [3] 行业配置框架与市场观点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FOF采用"三主线+一缓冲"配置框架:美股聚焦科技前沿、港股聚焦互联网龙头与金融资产、A股深挖新质生产力与红利资产,黄金作为核心缓冲资产 [4] - 国泰基金FOF基金经理认为股市主要风险已转为中观行业轮动踏空风险,行业轮动呈现短期化、波动大特征,市场风格可能转向超跌品种 [3] -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国内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美股科技资产估值扩张、港股流动性改善、A股业绩修复的三重共振有望推动组合收益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