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
搜索文档
财政部: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北京商报· 2025-09-12 17:18
政府投资规模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1]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1] - 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1] 投资带动效应 - 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1]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我国财政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48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1]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1]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1] 政策实施特点与创新 - 创造性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两新"支持扩大内需 [1] - 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1] - 政策出台能早则早 采取"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策略确保早落地早见效 [2] 政策协同与微观循环 - 综合运用政府债券、税收、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等工具强化宏观政策协同 [1] - 通过支持地方置换隐性债务及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商品房收购畅通资金链条 [2] - 财政政策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打通地方和企业资金循环堵点 [2] 未来政策空间与取向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 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2] - 财政部门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加强形势前瞻研判 [2] - 政策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 科学把握力度节奏 [1]
蓝佛安: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5:35
政府投资规模 - 近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1] - 五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1] - 五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1] 投资带动效应 - 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1]
人大常委会|透过预算执行报告 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新华社· 2025-09-10 23:47
财政政策方向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1] - 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以加快资金落地 [1] -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2] 消费促进措施 - 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1] 投资支持举措 - 积极发挥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1] - 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1] 其他重点工作领域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1]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 - 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1]
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或制约后续基建扩张力度|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15
财政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行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1] - 续发行国债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350亿元[1] - 票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 为2.10%[1] 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表现 - 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2] - 8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较上月增长9% 零售渗透率达55.3%[2]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2]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连续10日获资金流入,盘中成交额超22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01 13:5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日13:20,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上涨0.01%,最新价报108.51元 [3] - 近1周累计上涨0.28%,近1年净值上涨6.74%,在指数债券型基金中排名12/422,位居前2.84% [3][5] - 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10%,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5.35%,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累计涨幅10.58% [5] 流动性指标 - 当日换手率达11.55%,成交金额22.30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月日均成交45.79亿元,最新规模193.08亿元创近1年新高 [3][4] - 最新份额1.78亿份同创近1年新高,近10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6.89亿元,日均净流入3.69亿元 [4] 资金动向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2.80亿元,融资余额2.02亿元 [4] - 单日最高获得15.04亿元净流入,显示机构资金配置需求旺盛 [4] 政策环境 - 货币政策从"有力度的降息"转向"适时降息降准",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累计降准100bp、降息35bp [3]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政策落地 [3] - 9月上旬资金面预计均衡宽松,中下旬政府债发行可能带来波动但整体可控 [4]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近3月跟踪误差0.055% [5] - 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选取符合国债期货交割条件的沪市国债样本 [5] -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达100%,月盈利概率64.2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2.09% [5] 风险控制 - 近半年最大回撤4.93%,相对基准回撤0.53%,回撤后修复天数20天 [5]
经济日报:加力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54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宏观调控与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关键 [1] - 宏观政策持续加码以化解外部压力和应对内部困难 [1] - 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加大力度实施"两重""两新"政策 [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就业市场稳定措施 - 通过稳岗减负和扩岗挖潜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消费促进策略 - 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以增强提振消费的内生动力 [1] 政策效能提升机制 - 需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确保政策前瞻性 [1] - 需用好评估机制确保政策实效性 [1] - 需强化协同创新确保政策系统性 [1]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7月财政收入端有所改善,支出端继续发力
东方金诚· 2025-08-25 13:52
财政收入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较6月(-0.3%)加快3.0个百分点[1][3]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前值1.0%),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9%(前值降幅扩大9.2个百分点)[4][5]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回正至0.1%(前值-0.3%)[7]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61.8%,略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62.2%[7][8] 财政支出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前值0.4%),增速回升2.6个百分点[1][8]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支出进度为全年预算的54.1%(低于五年平均54.4%)[9] - 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42.4%(前值增速回落36.8个百分点)[11] - 1-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增长31.7%(前值30.0%)[1][11] 专项债与土地市场 - 1-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2.78万亿元,同比增加1万亿元[11] - 7月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长7.2%(前值21.9%),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10][11]
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可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政策部署与信号释放 - 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下阶段政策 释放政策支持加力信号 [1] - 专家表示政策可能在上调资金支持规模 扩大品类范围等方面发力 同时强化政策协同与技术赋能 [1] 政策效果与数据表现 - 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 13.8% 20.6% 14.9% 均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1]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 [1] -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资金下达与分配安排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 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剩余资金10月份下达 [2]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 跟踪政策实施进展 压实资金管理主体责任 加大抽查检查力度 [5] 地方政策优化举措 - 黑龙江省汽车置换实行分档补贴 新能源车每档补贴较燃油车增加0.2万元 [2] - 重庆市追加3亿元预算资金专项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采用分月投放方式 [2] - 湖南省多地将家电 3C数码 家装厨卫以旧换新补贴领取从每日限额发券调整为集中发券模式 [2] - 福州市商务局对空调 电扇 冰箱 电脑 洗衣机 热水器等热门券种进行适度加配 [3] 专家观点与政策建议 - 政策调整包括根据国补资金到位情况灵活调整执行周期 动态调整发放节奏 打击套补行为和整治审批漏洞 优化补贴投放方式 [3]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从耐用消费品加快向服务消费 即时消费 公共消费等领域发力 [4] - 适度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纳入政策储备 两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预计会上调 [4][5] - 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 将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 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 降低补贴商品单价 [5]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第一财经· 2025-08-24 23:20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4]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4]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4]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5]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继续支持以旧换新政策[4] 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与现有补贴政策形成组合拳[7] -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依法追缴国家补贴资金并取消违规经营主体参与资格[7][8] - 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严肃处理挤占挪用国债资金及骗取补贴等违法行为[8] - 需提升核验手段和监管水平,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释放内需潜力[8] 体育产业发展与消费潜力释放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10]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10]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10] - 单场"苏超"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0] - 需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赛事活动、推动用品升级,培育产业增长点[10] - 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创新消费模式转化潜在需求,形成供需动态平衡[11] - 完善户外运动产业政策,建设高质量目的地以优化发展环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