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电商
搜索文档
用AI帮用户找最低价,淘宝的目的或许并不简单
36氪· 2025-09-22 11:44
淘宝AI找低价功能上线 - 淘宝拍立淘"AI找低价"功能结束近半年测试后全量上线 用户拍照或上传商品图片后可在搜索结果页右下角看到悬浮入口[1] - 该功能通过AI实现同款商品自动分类、价格差异解析和高性价比平替推荐 并主动过滤评价差和销量低的商品[3] - 功能提供多维度选购方案 例如护手霜搜索会区分单支正装和礼盒套装等方案[3] 淘天AI电商战略布局 - 淘天AI应用原集中于B端 通过阿里妈妈向商家提供内容、营销和设计等AI能力[4] - 2024年以来AI万能搜和AI帮我挑等C端功能上线 标志AI电商战略从赋能商家转向消费者端[4] - 公司基于"AI驱动"战略全面启动电商事业群AI化升级 马云曾强调AI电商时代刚开启[3]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推出智能导购系统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 抖音电商采用"AI标识"功能认证商品真伪和质量[5] - 电商平台普遍聚焦价格竞争 京东2023-2024年推出买贵必赔服务 拼多多通过百亿减免和千亿扶持鼓励商家降价[6][9] - 行业存在AI推荐准确度不足和用户信任度挑战 "AI找低价"因基于明确需求更易获用户信任[6] 功能潜在影响 - 该功能可能促使商家主动补贴降价 平台无需直接补贴即可实现低价商品展示[9] - 淘天虽不直接参与价格战 但可能推动商家发起新一轮价格竞争 其他平台预计跟进[11] - AI找低价声称依托全网知识比价 且目前无商业化考量以保持公平性[3][9] 技术实现特点 - 研发团队持续优化功能 目标覆盖全淘同款商品并实现充分对比[3] - 功能专注于图像搜索场景 通过AI能力提升商品匹配效率和精度[3] - 相比AI推荐和导购类产品 该功能更充分发挥AI高效率优势且差错率更低[6]
马云现身阿里园区酒吧,幕后“强势回归”?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阿里巴巴能“杀出”新天地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1:58
马云回归与公司动态 - 马云近期参与度达5年来最强 多次现身公司重要场所和活动 包括阿里B区HHB酒吧 阿里云谷园区 湖畔小屋和饿了么工区 [1][5] - 公司CEO吴泳铭5月在内网发帖呼吁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强调公司基因只有创造没有守成 并揭幕1:1复刻湖畔小屋以提醒创业精神 [5] - 知名学者认为马云回归能够稳定军心并加强凝聚力 但公司新走向应由集体共识决定 [7] 战略调整与业务进展 - 公司对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进行大手笔投入 包括2月底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0] - 淘宝闪购全量上线并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7月宣布投入500亿元用于消费领域 [3][10] - 9月发布高德扫街榜进攻美团腹地 同时美团隔空交火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 [3][11]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自2025开年以来公司港股股价涨幅超过100% 9月17日港股市值重新冲破3万亿港元关口 [3]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达147.84亿元 较2024年同期131.96亿元增长12% 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订单量增长 [10] - 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冲至1846.74亿美元 与公司1954.40亿美元市值差距收窄至约100亿美元 [8] 业务重组与资产优化 - 近两年陆续清理非核心资产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相继出售全部银泰股权及高鑫零售股权 [9] - 专家认为业务瘦身一定程度为新业务提供更多施展空间 尤其在大模型和云业务方面获得认可 [9] - 公司明确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为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在美团 京东 阿里三家外卖市场竞争中 公司几乎是唯一受益者 [11] - 淘宝闪购冲向美团腹地 马云的露面与战局相关 [6] - AI电商时代刚开始 对所有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8]
淘宝悄悄做起AI搜索
雷峰网· 2025-09-15 17:34
淘宝AI搜索产品功能特点 - AI万能搜于8月中旬全量上线 支持自然语言提问 生成融合文字、商品、视频图片的答案 覆盖穿搭指南、送礼清单、选购攻略和口碑速览四大核心场景[3][12][14] - AI助手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通过标签选择和需求引导帮助用户细化需求 例如针对"玩具 女孩"场景会依次提问培养能力、玩具类型、年龄等维度[6][8][18] - 两款产品均基于大模型技术 AI万能搜具备深度思考和购物偏好功能 AI助手通过多轮对话实现需求收敛和商品精准筛选[3][12][18] 用户体验提升效果 - AI万能搜将传统1小时购物决策过程压缩至5分钟内 通过气候分析、场景匹配等维度提供结构化解决方案 如新疆旅游穿搭推荐包含温差适配、出片装备等详细建议[14][15][17] - AI助手在测试中5秒内完成商品筛选 准确匹配3-4岁生日礼物需求 价格区间100-200元且材质环保 实现精准需求响应[18][19][23] - 产品设计采用双入口模式:搜索框AI图标支持主动唤醒 商品信息流卡片式入口实现被动引导 适配不同用户习惯[6][8] 电商行业影响 - AI搜索推动中小商家曝光机会提升 传统搜索依赖月销排序 AI推荐使小众细分品类获得展示机会 实现商品与用户精准链接[25][26] - 用户提问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尤其在穿搭、送礼等消费场景 购买效率显著提升[25] - 淘天集团通过AI能力将数据设施转化为体验引擎 代表电商行业进入AI驱动精准推荐阶段[25][27] 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存在部分响应延迟和推荐偏差问题 如AI助手偶尔推荐不相关商品 属于大模型应用初期共性技术局限[3][23] - 需持续优化多模态能力和复杂推理 通过用户多轮训练提升交互准确性 未来需满足数亿用户个性化需求[23][27][28]
祥鑫科技:加码服务器液冷和机器人,打造未来增长点
国盛证券· 2025-09-12 08:09
核心观点 - 祥鑫科技积极布局服务器液冷和机器人新业务领域 打造未来增长点 同时汽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通信业务实现大幅提升[6][8][10] - 若羽臣自有品牌业务表现突出 收入占比与增速双双提升 业绩表现亮眼[3] - 名创优品经营出现拐点 同店销售转正 IP与大店战略推动增长空间打开[5] - 海伦司直营日销回暖 重启直营开店计划 平台化转型持续推进[11] - 瑞迈特欧美市场表现亮眼 25Q2收入环比持续改善 无降噪棉呼吸机即将放量[12][13][14] - AI电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可渗透场景丰富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 祥鑫科技业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收入36亿元 同比增长13% 其中Q2收入19亿元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18%[6][8]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下降36% 其中Q2净利润0.3亿元 同比下降52% 环比下降69%[6][8]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收入占比71% 其中新能源车业务收入19.4亿元 占比54% 同比增长3% 燃油车业务收入6.2亿元 占比17% 同比增长15%[8] - 通信设备制造业收入3.6亿元 占比10% 同比增长146%[8] - 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行业收入5.9亿元 占比16% 同比增长9%[8] 祥鑫科技盈利能力与新业务布局 - 2025年H1销售毛利率13.0%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3.2%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9] - Q2销售毛利率12.2%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5%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9] - 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由于汽车行业价格战传导至供应链 项目爬坡阶段待摊费用较多 以及新业务研发投入增加[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 重点布局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新业务领域[9] - 已开发出车载和算力服务器液冷解决方案 车载液冷系统已规模化应用 正与头部企业接洽送样与交付[10] - 重点聚焦灵巧手和轻量化机械臂领域 已推出第二代灵巧手产品 与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10] - 正在建设灵巧手专用产线和算力服务器产品专业工厂 为规模化生产做准备[10] 若羽臣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27.89/38.25/47.98亿元 同比增长57.9%/37.2%/25.4%[3] - 预计归母净利润1.80/2.49/3.37亿元 同比增长70.4%/38.5%/35.0%[3] - 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71.9X/51.9X/38.4X[3] 名创优品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13.2/254.5/300.0亿元[5]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34.0/41.2亿元[5] - 预计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9.1/35.3/42.0亿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19.5/16.1/13.5倍PE[5] 海伦司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7.9/9.5亿元[11]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6亿元[1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9x/13.4x/10.7x[11] 瑞迈特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 同比增长42.30%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比增长42.19%[12]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归母净利润5941万元 同比增长39.92%[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77/13.21/16.01亿元 同比增长27.7%/22.6%/21.2%[13][1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3.60/4.42亿元 同比增长76.0%/31.5%/23.0%[14] 行业数据与动态 -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694万辆 同比增长40%[8] - 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 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8]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30万个[8] - AI电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可渗透场景丰富 上海出台12条新政打造"AI+数字广告"新高地[3] - 通信行业近1月涨幅25.5% 近3月涨幅54.4% 近1年涨幅113.9%[1] - 综合行业近1月涨幅20.8% 近3月涨幅43.0% 近1年涨幅114.2%[1] - 电力设备行业近1月涨幅16.6% 近3月涨幅32.8% 近1年涨幅61.4%[1]
AI电商进展研究
国盛证券· 2025-09-11 15:47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重大业务调整推动AI电商发展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 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发放超10亿元补贴 目标每天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1][10] - 电商领域AI渗透率仍处早期阶段 美国零售贸易业使用AI比例不足10% 但应用场景丰富 涵盖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动态定价等八大核心领域[2][27] - 上海出台12条新政支持"AI+数字广告"发展 提供最高1200万元资金支持 并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 最高500万元补贴[3][40] 阿里巴巴业务调整与AI电商机遇 -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创历史新高 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至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9]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达147.84亿元(20.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9] - 高德地图整合饿了么、支付宝的消费订单+商户评价+用户画像数据 构建本地生活消费决策平台 与大众点评、抖音形成竞争[13] - 阿里入局带动商户跨平台运营需求 利好AI电商SaaS公司提供跨平台数据分析+智能运营工具[19] 电商AI应用场景与渗透现状 - 当前AI主要应用场景包括:1)个性化产品推荐 2)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和代理 3)动态定价和促销 4)视觉和语音搜索 5)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 6)欺诈检测和安全 7)生成式内容创建 8)情绪和行为分析[20][21][22][23][24][25][26][27] - Prosus研究显示电商未来将向Agentic商业演进 智能体AI将自主完成购买决策 从时间受限行动者转变为计算受限行动者[36] - 电商生态系统涉及身份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等18个核心环节 为AI部署提供规模化场景[35] 政策支持与产业影响 - 上海"12条"新政包含:1)对AI广告智能体研发最高支持1200万元 2)大模型私有化部署补贴最高500万元 3)语料采购补贴最高500万元 4)算力租赁支持年度最高2000万元[40] - 政策覆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等多维度 包括设立"数广贷"金融产品 将AI广告创作等新职业纳入培训体系[41] - 鼓励AI技术在广告创作应用 对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项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 推动建设"AI+数字广告"产业集聚区[42] 建议关注标的 - 重点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壹网壹创、光云科技、青木科技、焦点科技、石基信息、宝尊电商、微盟集团、有赞等[4][43]
下一个10年,经营的逻辑变了
36氪· 2025-09-07 08:50
新商业时代生态与趋势 - 商业世界每隔七八年涌现新领军型企业 如小红书成为品牌种草关键平台[3] - 平台经营方式持续创新 如贝壳找房推出ACN经纪人合作网络并加入KOS营销打法[3] - AI电商时代将出现专属智能体Agent对接 改变企业经营与营销方式[4] - MCN机构与达人深度参与企业IP内容运营 服务 数字营销 DTC等创新经营方式[5] 消费与平台模型变革 - 消费者更重视理性比价 降级不降质 看重价值感 设计感 体验服务 圈层文化消费观和价值观买单[8] - 平台自然流量获取难度增加 品牌自播比例提升 直播间付费投流增多 AI生产力和生意闭环重要性上升[8] - MCN机构从签约经济转向直播电商供应链模式 矩阵账号转向自有DTC品牌加私域 垂直内容IP加入高门槛赛道 整合营销升级为授权联营合伙人模式[10] - 达人内容更加垂直专业 区域达人门槛降低 知识付费转向解决方案售卖 明星艺人结合多元IP 虚拟IP跨语种出海成为高潜力方向[12] 短直联动全域商业本质 内容流量与互动 - 商业3.0时代特征为人人在线 数字化内容传播 营销重点从精准连接转向持续对话[16][17][19][25][27][28] - 内容策略从撩拨力转为激发力 设计触动情绪 改变认知 激发行动的内容[30][32] - 种子圈层涟漪扩散效应 如BKT护腰垫聚焦孕期妈妈群体 单月销售额达1亿元[33][35][36] - 内容植入情绪价值 如昂跑品牌通过身体动作记忆点 仪式情绪化和APP社群构建传递情绪[37][40][42] - 热点经济需持续引爆并放大情绪 如雷军造车1000多天制造热点 达人矩阵助力 最终销售10万台[43][46][47] - 心智营销需掌握品类定义权 设计超级符号 人设表达 情绪价值 并通过内容互动沉淀品牌资产[50][51][53][55][56][57][58] 生意闭环与效率 - AI赋能内容效率 未来将出现专属智能体Agent A2A模式造就新商业机会[65][68] - 兴趣电商需外溢到其他渠道实现利润 如BKT外溢天猫线下 助听器外溢线下门店 药品通过O2O外溢[69][71] - 搜索买点数据洞察可发现爆品线索 如冲锋衣品牌通过1400个场景内容分析真实需求 设计精准产品[73][74][76][78] - 精细化运营找准种子人群 如番茄品牌聚焦805万孕期宝妈 85%销售在线下 根据地域数据调整产品内容和达人话术[80][82] - 品牌争夺流量需培养KOS 如贝壳找房让1万名经纪人上线成为KOS 输出干货内容 线上获客线下服务[83][84][87] 行业迭代与竞争 - 新商业时代迭代速度快 每十年出现新领军企业 每几年经营方式革新 每年营销打法变化[90] - 内容需从撩拨走向激发 触动用户决策 同时抓住兴趣电商外溢 搜索爆品线索 精细化运营和KOS转型实现生意闭环[90] - AI电商时代A2A模式带来变革 需保持空杯心态 紧跟趋势迭代 做好精细化运营[89][90]
内测“AI万能搜”,淘宝要走条不一样的路
36氪· 2025-08-25 08:10
阿里AI电商战略调整 - 公司于2023年末市值曾逼近拼多多 创始人马云罕见发声 强调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 是机会也是挑战 公司会改变[1] - 公司过去两年AI电商战略主要集中在B端 例如万相营造和绘蛙等产品 将AI能力深度嵌入生意经营增长中 如今开始向C端用户提供AI能力 试图用AI改造网购体验[2] 淘宝AI万能搜功能 - 淘宝正在灰度测试AI万能搜功能 瞄准穿搭指南 送礼清单 选购攻略和问口碑四个核心场景[3] - 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提问 AI会生成融合文字 商品 视频图片的答案报告 解决购物攻略 口碑评测 优惠咨询等消费问题[3] - 功能设计类似DeepSeek和豆包 用获取信息 查询需求 分析总结展示内容生成逻辑 不直接提供商品链接 而是基于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选购建议和避坑提醒[5] - 功能可视为AI种草机器人 具备购物偏好能力 基于丰富数据库和协同过滤算法 为每位用户打造专属种草内容[5] AI对电商购买行为的影响 - 硅谷风险投资机构a16z分析 AI Agent驱动的智能化购买体验正改变所有购买行为 包括冲动购买 日常必需品购买 生活方式购买 功能性购买和人生重大购买[6] - a16z给出反直觉结论 越是重要的购买行为 AI影响力越微弱 因人类对AI幻觉存疑 不会将身家性命托付给原理不明且运行不稳定的科技造物[8] - 在冲动购买和日常必需品购买等小额支出上 AI引导效果更显著 通过分析浏览历史 购买记录和文字情绪 在最恰当节点推送最符合需求的产品 甚至改造用户生活方式 实现千人千面[8]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 - 内容化自疫情以来成为电商平台发力重点 源于抖音 快手 微信视频号等内容平台为盈利纷纷电商化 不再向电商平台输送流量[11] - 电商平台发现用户消费习惯变化 电商化内容平台拿走用户注意力和购物需求 因此电商平台选择自己生产内容并汇聚流量 淘宝Slogan从随时随地想淘就淘改为太好逛了吧[11] - 电商平台在吸引用户关注方面不如内容平台 抖音日人均使用时长1.55小时 淘宝用户日均时长58分钟 其中00后仅11分钟[11] - 淘宝用户购物意图明确 转化率高达8.2% 远超行业平均值4.5% 网民有确定性购物需求时仍乐于上淘宝[13] 淘宝战略方向调整 - AI万能搜是淘宝最大化数据与基础设施优势的武器 代表公司调整发展方向 过去数年尝试的电商内容化可能被按下暂停键[10] - 公司选择扬长避短 不再追求用户花更多时间在淘宝 而是希望用户每次搜索和提问都能在AI助力下转化为购买[13]
淘宝内测AI搜索,AI电商真的要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5:55
淘宝AI搜索功能上线 - 淘宝在2025年灰度测试基于大模型的AI问答产品"AI万能搜" 支持自然语言提问并生成融合文字、商品和视频图片的答案报告 [1] - 电商推荐从算法驱动的"猜你喜欢"升级为AI驱动的"懂你喜欢" 反映AI技术落地应用加速 [1] - 平台核心竞争力从流量规模转向AI模型智商高低 未来竞争取决于AI理解用户深度和提供个性化方案能力 [1] 电商行业范式变革 - 电商从在线零售渠道演变为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 AI能洞察显性需求并挖掘用户潜在需求 [2] - AI推动C2M模式发展 通过需求端数据反向指导产品定制 优化全产业链效率 [2] - 类似Shein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将升级 AI使供需反馈更即时 可预测特定城市和社群偏好并直接转化为生产指令 [2] 商家运营规则重构 - 流量分配逻辑从资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AI成为消费者私人买手 [3] - 传统营销技巧在AI深度语义理解面前可能失效 产品设计和供应链管理优秀的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3] - AI推动电商业务站在历史变革节点 类似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 重塑整个互联网生态 [3] 行业竞争维度扩展 - 未来十年电商竞争将是AI能力、数据质量与伦理治理的综合较量 [4] - 数据隐私界定、算法偏见和市场垄断、技术成本对中小商家影响等挑战将决定AI电商的普惠性与可持续性 [4]
前淘宝直播业务负责人道放再创业,要用AI做消费者的“赛博闺蜜”丨智能涌现独家
36氪· 2025-08-08 12:31
直播电商与供应链变革 - 直播生态成熟,达人成为品牌店面,人设代表受众群体和定位,快速捕捉时尚元素并联动国内工厂实现"小单快返"模式,15天内完成生产出货 [1] - "小单快返"模式催生SHEIN等跨境巨头,成为国内市场标配,但海外电商基础设施参差不齐,物流和生产供给缺乏,存在AI改造空间 [1][2] - 传统服装供应链层级多(5-9级),商品流转周期长,品牌需提前半年设计下单,导致爆款预测准确率低,库存压力大,而直播电商重塑供应链缩短链路 [5] AI电商服务体系构想 - 核心定位为海外市场AI电商服务,桥接国内供应链与海外达人生态,通过AI实现时尚元素捕捉、预测及表达,提供个性化推荐 [5][6] - 推出"赛博闺蜜"AI购物Agent,基于用户身材、肤色及流行趋势提供穿搭建议,同时整合优惠计算、抢券、最佳下单时机等实用功能 [5][28][29] - 技术依托大模型调用工具能力,结合垂直领域数据,服务B端品牌与达人,覆盖爆款预测、生成、选品决策等场景 [5][6][31] 具身智能与创业方向调整 - 初始计划切入具身机器人领域,但评估技术需5-10年突破精细操作(毫米级力控、通用性数据),商业化落地遥远,转向AI+电商 [13][17][20] - 具身智能三大技术方向:多模态交互(软件)、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硬件)、端到端模仿学习(精细操作),前两者较成熟,后者面临数据与通用性瓶颈 [14][15][17] - 垂类场景探索受限于Corner Case处理能力,高质量操作数据稀缺,家庭实用级机器人需等待技术突破与"大单品"出现 [17][21][24] 海外市场机会与竞争壁垒 - 海外电商处于内容电商早期阶段(类似国内2018年),流行趋势分散,AI可整合信息差,但供应链短板明显(海运周期长,快时尚品类不足) [62][64][65] - 目标用户为年轻AI Native群体,优先拓展海外市场,B端赋能供应链优化,模型内测爆款率从10%提升至18%,缩短趋势响应周期 [59][60][61] - 竞争壁垒在于垂直领域深度,大厂受平台属性限制难以极致聚焦,海外市场分散性为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空间 [71][72][73] 技术驱动电商3.0时代 - AI开启电商3.0时代,通过元素化审美学习(如"牛油果绿""小香风"等风格标签),实现趋势预测与个性化表达,覆盖广播式直播无法触达的长尾需求 [48][49][50] - 从工具属性延伸至社区生态,计划推出AI试衣、穿搭社区等功能,结合搜索场与推荐场,形成闭环购买场景 [56][57][58] - 关键变量为大模型操作能力(如Manus),AI Agent可执行复杂履约(比价、跨平台下单),需结合垂类数据构建私有知识库 [39][40][43]
拼多多加快AI人才招聘
第一财经· 2025-08-05 22:23
拼多多AI人才招聘与布局 - 公司近期密集发布大模型相关岗位,涉及机器学习工程师、CUDA/GPU开发工程师、大模型Infra架构工程师、多模态算法工程师等多个方向 [3] -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构建适合电商领域的大模型,并探索多模态算法在跨境电商的应用场景,包括商品理解、属性识别、AIGC等 [3] - 大模型Infra架构工程师职责包括设计开发训练/推理系统,应用ZeRO、FlashAttention、量化等前沿技术,优化电商业务性能 [6] AI在电商业务的应用方向 - 公司正在招聘C端电商AI产品经理和AIGC策略产品经理,显示将AI技术应用于用户增长、广告优化、搜索、客服和商品展示等环节 [8] - 通过AIGC内容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促进电商业务增长的战略意图明显 [8] - 技术应用场景覆盖国内电商和跨境业务两大领域 [8] 研发投入与行业背景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3%(去年同期29.1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3.9亿元 [8] - 行业普遍关注AI技术对电商业务的降本增效和模式创新潜力 [8]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指出AI电商时代是重要机遇,公司当前人才储备表明其不会缺席该领域竞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