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6:36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 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回应外界关切。据了解,若干举措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 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举措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若干举措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 强就业公共服务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 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 薪酬分配制度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几项具体举措。 赵辰昕表示, ...
新华全媒+丨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详解五方面若干举措
新华网· 2025-04-28 21:28
稳就业政策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2] - 全面落实存量政策,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2] - 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5000万元,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 [2] - 下拨667亿元的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 [2] - 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2] 外贸支持措施 -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3] - 推动"三增三减",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内贸险支持,减免困难企业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 [3] - 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3]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保障外贸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3] 促进消费举措 - 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创新 [4] - 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定向增发购车指标给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 [4][5] - 下达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共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 [4] -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 [4] - 出台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5] 扩大有效投资 - 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每年设备更新换代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5]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5]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点能拉动万亿规模的投资需求 [5] - 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 [6] - 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建设停车位 [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7]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 [7] - 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7] -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6]
一季度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50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6:40
内需释放成效 - 一季度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高1.1个百分点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推动全部投资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内需潜力空间 - 消费领域汽车保有量3.53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年能创造数万亿元的需求 [2] - 投资领域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每年设备更新换代投资需求将超过5万亿元 [2]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2]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点能拉动万亿规模的投资需求,未来5年需更新改造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能够创造约4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2] 提振消费措施 - 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 [3] -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 [3]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3] 扩大投资措施 - 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 [3] - 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 [3]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3] 畅通循环措施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3] - 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3] -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3]
事关育儿补贴、放开汽车限购、新型政策金融工具扩投资等,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扩内需增量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2: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 委副主任赵辰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 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后续中国如何加力扩内需为外界所关注。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 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 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具体思路和方 法也非常明确,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下一 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这三方面工作。 在提振消费方面,近期已经下达了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 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我们会根据各地支付进度陆续下达。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 ...
洞见 | 申万宏源杨成长:理顺市场主体关系 畅通新型产业循环
产业循环与市场主体关系 - 产业循环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 需从理顺市场主体关系出发破解合作堵点 激发协同创新活力 形成高效新型产业循环 [4] - 产业循环包括横向循环(跨行业协同)和纵向循环(产业链垂直协作) 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线性结构向去中心化、网络化演进 [5] - 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终端驱动型产业链需重构链主与配套企业关系 技术链、资金链、利益链协同是竞争力关键 [6] 终端型产业链协同 - 部分链主企业存在抢占资源、压缩配套企业利润、拖欠账款等行为 削弱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影响产业链稳定性 [6][7] - 需通过共建创新联合体、健全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产业链治理规则 促进技术、资本、利益三链协同 [7] 数字经济产业组织 - 数字经济形成"核心技术企业-转化平台-应用场景"三段式结构 数据确权、技术共享等堵点制约转型效率 [8] - 核心技术企业主导技术标准 转化平台面临接口封闭 应用企业缺乏价值回报机制 [8] - 需构建公共数据平台 建立联合开发机制 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生态 [9] 平台经济生态优化 - 平台企业与中小企业存在流量分配不均、强制排他协议、低价竞争等问题 损害公平竞争环境 [10] - 需建立透明治理体系 完善冲突协调机制 搭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 强化价格监管 [10] 国企民企分工协作 - 功能型服务业中 国企适合网络型基础设施 民企擅长增值服务环节 但存在准入壁垒和信息不对称 [11] - 需在交通、公用事业、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放开竞争性环节 建立增值服务开放目录制度 [11] 产业业态动态转换 -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二元划分导致要素流通受阻 需加强融合协作 [12][13] - 可通过龙头企业引领、技术规模化应用、产业集群出海等方式实现产业动态转化 [13]
总量及行业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西南证券· 2025-04-27 16:32
报告核心观点 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去年9月底以来对抗通缩政策组合拳的延续,核心要点为加紧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和提升内需优先级;会议明确未来政策发力方向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多项政策部署落地有望支撑二季度经济增速,使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在政策提振内需过程中,非贸易部门尤其是消费性服务业板块存在机会,A股有望保持稳中向好,长债市场短期或维持震荡;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有利于行业回暖及内需拉动,消费建材较为受益 [1][2][4]。 各部分总结 宏观与策略观点 - 会议是对抗通缩政策组合拳延续,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应对非典型性压力,内需优先级抬升,后续或有针对通缩预期的政策 [1] - 会议肯定年初经济恢复成效,但基础需稳固,明确政策发力方向,财政政策加快债券发行,货币政策基调未变且将丰富工具箱,产业政策聚焦新质生产力,地产推进城市更新,资本市场要活跃,外贸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落地有望支撑二季度经济 [2] 固收观点 - 长债市场处于多空博弈僵持阶段,收益率呈“上有顶、下有底”震荡格局,压制利率下行和支撑利率下行因素并存,短期或维持震荡 [4] - 债券市场进入横盘震荡,建议采取“票息打底 + 灵活交易”组合构建思路,以2年期AA - /AA级信用债为底仓,在5年期二永债等品种中寻找交易机会 [4] 传媒行业观点 - 对抗通缩使贸易与非贸易部门相对强弱收敛,实际汇率有升值倾向,非贸易部门组合超额收益和实际汇率正相关,应关注非贸易部门尤其是消费性服务业板块机会 [4] - 清明假期后A股韧性足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有关,4月7 - 11日多家A股公司发出回购提议公告,在政策呵护下A股有望稳中向好 [4] - 文化娱乐消费注重体验感,是服务性消费重要部分,对外依赖度低稳定性强,是前沿技术核心应用领域,有望催生投资机会 [4] 建材行业观点 - 会议强调房地产行业要加力实施城市更新,构建发展新模式,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政策有望提升城市更新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 [7]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内需政策更积极,房地产和基建相关内需重要性凸显,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底回升,消费建材较为受益,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7]
破浪前行:从政治局会议看中国经济韧性突围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4-27 04:49
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与货币政策双轮驱动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预计年内发行规模突破8万亿元 重点支持基建和民生领域 同时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 - 创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消费振兴基金 预计年内投放规模达5000亿元 精准支持科创和消费等关键领域 [4] 消费与收入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列为促消费核心 预计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达6.5% 通过税收减免和补贴扩容等措施实现 [5] - 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 放宽新能源汽车限购和简化服务消费审批 推动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新设养老再贷款工具瞄准银发经济 预计撬动万亿级市场空间 [5] 产业与科技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年内推动100家硬科技企业通过科技板债券市场上市融资 加速国产芯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 [6] - 持续加码两新一重建设 5G基站和数据中心投资增速超20% 为数字经济夯实基础 [6] 市场与开放 -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规范涉企执法和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预计年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超千亿元 [7] - 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和加强一带一路合作 一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外资流入增长18% 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8]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 - 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存量房收购政策 预计年内改造城中村超200个 消化存量房1.5亿平方米 [10] - 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和完善退市机制 A股年内新增上市公司有望突破400家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5 18:30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 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 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 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 外贸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 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 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 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 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 ...
再放宽!新版重要清单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10:52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4月24日消息,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 版)》。 "我国从2018年起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明确列出禁止和经政府许可方可投资的行业、领域及业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 丽岩介绍, 全国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于2019年、2020年、2022年、2025年进行了四次修订,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总体 上不断放宽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环节的交易成本。 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 如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车辆租赁服务、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等管理措施,打通区域间市场壁垒;取消有关地方 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 另一方面,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线。 依据已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等,对部分领域市场准入作了进一步规范。 纳入新业态新领域管理措施。 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管理条例》,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纳入清 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 ...
关键窗口、关键应对——前瞻4月政治局会议|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3 18:30
经济形势前瞻 - 一季度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GDP增速高达5.4%,但需求偏弱特征未见实质改观,CPI、PPI等指标显示内需增长动力不足 [3][5] - 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关税冲击将对二季度经济造成压力,4.9总理座谈会指出"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 [3][5] - 高层肯定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延续4.16国新办发布会"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的基调 [3] 政策基调与节奏 - 政策总基调将更加积极扩张,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全力"六稳"(预期、增长、外贸、就业、股市、楼市) [1][5] - 4.18国常会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4.9总理座谈会提出"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5][8] - 政策实施采取"存量+增量"双轨制:加力落实既定政策(如《政府工作报告》措施),同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 [7][8]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刺激大概率加码,采取"两步走"策略:近期可能增发国债或专项债(预计至少1万亿),未来1-2个月加快专项债发行并拓宽使用范围 [9] - 货币政策可能很快降准降息,央行或直接向中央汇金提供资金以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稳股市 [9][15] 重点行业举措 - **房地产**:核心城市或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加大收储规模,4.15总理调研提及"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 [11][16] - **消费**: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重点补贴服务消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生育补贴 [9] - **外贸**:支持出口转内销,京东/百度/美团等平台通过AI技术、流量扶持建立外贸专区 [15] - **科技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创新 [10] 区域合作与开放 - 近期高层对外合作签署108份文本,人工智能成为共同点,中马/中越/中柬合作涵盖农产品贸易、检验检疫等领域 [13] -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新增9城,聚焦电信、数字产业、医疗康养等,试点节奏加快 [15] 资本市场动态 -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增持A股,中央汇金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反映对A股配置价值的认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