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活跃,合锻智能再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9:48
板块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板块在10月14日延续活跃行情 [1] - 合锻智能股价再创新高 [1] - 安泰科技股价实现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1] - 楚江新材股价涨停 [1] - 王子新材、爱科赛博、杭氧股份股价跟随上涨 [1]
A股早评:三大指数集体反弹,创业板指高开1.37%,贵金属板块大涨
格隆汇· 2025-10-14 09:41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反弹,沪指高开0.55%,深证成指高开1.04%,创业板指高开1.37% [1] 贵金属行业 - 金银价格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推动贵金属板块高开 [1] - 白银有色股价上涨超过8%,西部黄金和湖南黄金股价上涨超过6% [1] 稀土永磁行业 - 稀土永磁概念延续前日涨势,中国瑞林涨停,银河磁体股价上涨超过8% [1] - 此前两大稀土巨头再次宣布提价 [1] 可控核聚变行业 - 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活跃,安泰科技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楚江新材涨停 [1] - 上海市正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当地成立 [1] 农业行业 - 农业板块低开,康农种业和秋乐种业股价下跌超过4% [1]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活跃,安泰科技4连板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1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活跃,合锻智能再创新高,安泰科技4连板,楚江新材涨停,王子新材、爱科赛 博、杭氧股份跟涨。 ...
A股走势“有声有色”
扬子晚报网· 2025-10-14 07:41
扬子晚报网10月14日讯(记者范晓林)A股周一走出独立行情,强势股有声有色:合锻智能(603011)4连板,安泰科技(000969)、白银有色(601212)、 澄星股份(600078)3连板,新莱应材(300260)20cm2连板,天际股份(002759)6天5板。市场全天震荡回升,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开盘一度跌近3%的 科创50指数午后翻红大涨逾1%。沪深两市成交额2.35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609亿。板块方面,稀土永磁、有色金属、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分 析认为,A股周一走得不慌不忙,早盘大幅低开是大多数股民预期中的,但开盘即是当日最低点,收盘接近全天最高点,沪指反攻近百点,接近3900点。 面对外围极端施压,这一次场内资金从容应对,铿锵有力。 A.利好精选 依依股份(001206)(001206.SZ)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交易标的为杭州高爷家有好多猫宠物食品有 限责任公司,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募集配套资金。目前交易对方的范围尚未最终确定,具体交易方式及方案以后续公告为准。公司已与主要 交易对方签署了意向协议,达成初步购买资产意向。公司股票自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21%;威刚陈立白表示,存储产业行情“好到让人头痛”,韩国厂商或涨20%-30%——《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7:3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29%,纳指涨2.21%,标普500指数涨1.56% [1] - 热门科技股普涨,博通涨超9%,特斯拉、甲骨文涨超5%,谷歌涨超3%,英伟达涨超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21%,中概股普涨,世纪互联涨超10%,蔚来涨近7%,阿里巴巴、京东涨超4% [1] 大宗商品及欧洲市场 - 现货黄金涨2.29%至4110.02美元/盎司,再创新高;现货白银大涨4.39%至52.33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 [1] - COMEX黄金期货涨3.24%至413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7.47%至50.775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集体收涨,美油主力合约涨1.12%至59.5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05%至63.39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6%,法国CAC40指数涨0.21%,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6% [1] 存储行业动态 - 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表示存储产业行情"好到让我们头痛",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 [2] - 三大原厂已停产DDR4并拆除相关旧设备,产品价格涨幅预计为存储行业之最,其次为DDR5 [2] - 韩国厂商预计近期将宣布新品价格,合约价格或将上涨20%-30%,自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等原厂相继宣布涨价且幅度超预期 [2] - DRAM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72%,DRAM和NAND 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 [3] - 多家超大规模云厂商对NAND企业级固态硬盘追加大额订单,将NAND供给从消费市场转向企业市场 [3] 可控核聚变进展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稳态热负荷能力达20兆瓦/平方米 [4] - 该部件为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标志着中国偏滤器研发实现自主可控 [4] - 可控核聚变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重点,相关政策加码推动行业发展建设提速 [4] - BEST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推进,资本开支有望提速,带动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等市场发展 [4]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不良难题 [5] - 原型电池在1.25mA/cm²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0.7%,远超行业标杆 [5] - 碘离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超500Wh/kg,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同时安全性跃升 [5] - 全球头部企业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6]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6]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太阳电缆股东福建亿力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21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 [7] - 泸天化股东中国银行相关分行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156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1% [7] - 腾亚精工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424.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99% [7] - 京泉华股东深圳远致富海高新计划减持不超过541.83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2.00% [7] - 云天励飞股东东海云天及东海一期已减持公司股份317.02万股,持股比例由7.8697%减少至6.9862% [8] - 恒勃股份股东启鸿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14.63万股;股东海南明序计划减持不超过305.39万股 [8]
“A股太强了”冲上热搜!超级赛道大爆发,批量涨停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47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回升,三大指数低开高走,科创50指数低开近3%后翻红,收盘大涨逾1%,上证指数尾盘一度接近平盘 [1] -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9%,深证成指跌0.93%,创业板指跌1.11% [1] - 市场全天成交额超2.3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599亿元 [1] 稀土永磁板块 - 稀土永磁板块持续走强,银河磁体、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多股涨停 [4] - 稀土板块爆发,九菱科技涨近27%,银河磁体、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等均涨停 [5] - 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管制范围扩展至境外,新增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基本覆盖稀土全产业链,并首次涉及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 [5] - 分析认为稀土资源安全已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核心维度,产业链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随着传统需求旺季到来,供需格局或持续向好,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 [6] - 预计海外备库动作加强,稀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长期看将增加海外稀土自主可控产业链建成的难度,强化中国稀土的壁垒优势,利好稀土价格中枢上移 [6] 芯片半导体板块 - 芯片产业链掀起涨停潮,新莱应材、凯美特气、至纯科技等10余股涨停 [4] - 半导体板块午后反弹走高,路维光电、华虹公司双双20%涨停,灿芯股份逼近涨停续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佰维存储涨近7% [6] - 分析指出美国可能将基础软件中的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以及各类工业软件列入限制范围,部分领域面临"卡脖子"环节,国产化替代进程亟需加速 [7]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金属板块再度活跃,中国瑞林、西部黄金3天2板 [4] 可控核聚变概念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拉升,合锻智能、东方钽业、永鼎股份等多股涨停 [9] - 近5个交易日,可控核聚变概念累计上涨10.59% [9] - 核聚变领域利好消息频出,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迎来重大突破 [10] - 上海提出加速布局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 [10] -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将于10月13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 [11] 港股市场表现 - 耀才证券金融大涨超34%,金山软件涨近14%,华虹半导体涨约8% [5] - 哔哩哔哩、小米集团、药明康德等跌超5% [5] 下跌板块及个股 - 汽车零部件、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4] - 上纬新材、闻泰科技今日开盘即封跌停,盘中未开板 [4]
11只核聚变概念股年内翻倍,龙头股4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3:45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1] - 研究机构IgnitionResearch预计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万亿级美元的市场,对应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10] - 聚变工业协会报告显示过去5年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7亿美元 [10]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预计2027年建成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平台 [7]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世界纪录 [7] - BEST项目总价值超1亿元的偏滤器靶板等核心部件已启动招标,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7]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核聚变指数逆势上涨3.44%,41家成分股中39家涨幅为正 [3] - 年初至今已有11家企业股价实现翻倍,指数累计涨幅为66.14% [3] - 概念股龙头合锻智能实现4连板,报收26.16元/股,近10个交易日内有6个涨停板 [3][5] 重点公司业务进展 - 中洲特材高温合金材料独家中标BEST核聚变真空室支撑部件,订单额1.8亿元,BEST项目订单占公司核电收入的四成 [5] - 中洲特材给BEST堆供的第一壁材料耐温突破2000℃,公司核电、新能源、海工领域销售占比23.56%,较2024年度提升4.48% [5] - 合锻智能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 [5] 政策支持与行业活动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将核聚变列为重点领域,要求打造全链条装备体系 [9] - 2025年4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将聚变装置纳入统一辐射安全监管体系,9月《原子能法》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开发 [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将AI助力等离子体预测控制纳入技术路径,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在成都举办 [9]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机构建议关注设备端核心部件制造商及稀缺性低温系统设备商,包括合锻智能、联创光电、杭氧股份等 [7] - 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上游装备、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西部超导、英杰电气等标的被纳入推荐名单 [7] - 超导材料、精密制造等细分赛道或成为率先兑现业绩的核心领域 [10]
11只核聚变概念股年内翻倍,龙头股4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3:33
行业前景与市场潜力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理想终极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清洁绿色、安全高效等特点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1] - 若核聚变完全商业化,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万亿级美元的市场,其中超导磁体市场空间超千亿美元 [10] 近期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龙头合锻智能实现4连板,报收26.16元/股 [2] - 核聚变指数逆势上涨3.44%,从10月9号至今,41家成分股中39家涨幅为正,年初至今已有11家企业股价实现翻倍,指数累计涨幅为66.14% [2] - 中洲特材以13.84%的涨幅领涨,合锻智能近10个交易日内有6个涨停板 [4][4] 产业链与投资主线 - 产业链初步成型,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与工程建设、下游核电站运营的结构 [1] - 机构建议关注设备端核心部件制造商及稀缺性低温系统设备商,如合锻智能、联创光电、杭氧股份 [7] - 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孵化阶段,建议关注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的上游装备、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如西部超导、英杰电气 [7]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主体工程进入新阶段,预计2027年建成 [7]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世界纪录 [7] - BEST项目总价值超1亿元的偏滤器靶板等核心部件已启动招标 [7] 公司业务与订单情况 - 中洲特材高温合金材料独家中标BEST核聚变真空室支撑部件,订单额1.8亿元,BEST项目订单占其核电收入的四成 [4] - 中洲特材给BEST堆供的第一壁材料耐温突破2000℃,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核电、新能源、海工领域销售占比23.56%,较2024年度提升4.48% [4] - 合锻智能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并参与偏滤器及包层项目研制工作 [5]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将核聚变列为重点领域,要求打造全链条装备体系 [9]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正式通过,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0] -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在成都举办,进一步释放板块情绪 [10]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合锻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82亿元,同比上升8.23%,但归母净利润951.31万元,同比下降11.39%,呈现增收不增利 [5] - 此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源于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研究正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跨越 [6] - 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与明确订单的企业将持续获得估值溢价,超导材料、精密制造等细分赛道或率先兑现业绩 [11]
晚报 | 10月14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13 22:24
核聚变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 [1] - 可控核聚变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重点,政策持续加码推动行业发展建设提速,BEST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推进 [1] - 资本开支有望提速,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1] 存储芯片 - 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表示,三大原厂决定停产DDR4并拆除相关旧设备,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DDR4产品价格涨幅预计为存储行业之最,其次为DDR5 [2] - NAND闪存在云厂商刚性需求驱动下,缺货将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硬盘缺货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 [2] - 韩国厂商预计将于近期宣布新品价格,合约价格或将上涨20%-30% [2] - 自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等海外存储原厂相继宣布涨价,且涨价幅度多超市场预期,AI大模型推理应用和AI新兴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带来新增存储市场需求 [2] eSIM - 中国联通正式上线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目前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人且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批复后向用户开放 [3] - eSIM作为传统SIM卡升级形态,具备灵活便捷、安全可靠、节省设备空间等优势,推动手机等终端向"无卡时代"演进 [3] -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将大幅增长至69亿,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3] 固态电池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团队成功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固-固界面接触不良难题,原型电池在1.25mA/cm²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0.7% [4] - 碘离子固态电池有望实现超过500Wh/kg的电池能量密度,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同时彻底消除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 [4] - 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中国有望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 [5]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16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2% [5] 快充 - 中国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达1734.8万个,即每5辆车有2个充电桩 [5] - 高速公路建成充电设施超4万个,是五年前的5倍,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配建了公共充电设施 [5] - 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达到3.7万台,实现一秒充一公里,慢充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5] 宏观与行业 - 国家电网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 [8] - COMEX黄金期货升破4100美元/盎司,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6% [8] - 预计今年八大CSP资本支出将逾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 [8] 相关公司 - 核聚变相关公司包括安泰科技、永鼎股份、旭光电子等 [12] - 固态电池相关公司包括石大胜华、有研新材、多氟多等 [12] - 黄金相关公司包括西部黄金、豫光金铅等 [12]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龙头4连板,年内11家企业股价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44
行业前景与市场潜力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理想终极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清洁绿色、安全高效等特点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1] - 若完全商业化,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超导磁体市场空间超千亿美元 [8] - 过去5年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7亿美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8] 近期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核聚变指数逆势上涨3.44%,自10月9日起41家成分股中39家涨幅为正 [2] - 核聚变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6.14%,已有11家企业股价实现翻倍 [2] - 概念股龙头合锻智能实现4连板,报收26.16元/股,近10个交易日内有6个涨停板 [2][4] - 中洲特材以13.84%的涨幅领涨,因其高温合金材料独家中标BEST核聚变真空室支撑部件,订单额1.8亿元 [4]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我国聚变能源研究正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跨越,技术突破是此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 [5]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世界纪录 [6]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主体工程进入新阶段,预计2027年建成 [6] - BEST项目总价值超1亿元的偏滤器靶板等核心部件已于10月11日启动招标 [6] 产业链与公司业务进展 - 产业链初步成型,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与工程建设、下游核电站运营 [1] - 中洲特材给BEST堆供的第一壁材料耐温突破2000℃,BEST项目订单占其核电收入的四成 [4] -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核电、新能源、海工领域销售占比23.56%,较2024年度提升4.48% [4] - 合锻智能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 [4] - 合锻智能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及包层项目研制工作,对制造工艺进行了深度开发 [4] - 合锻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82亿元,同比上升8.23%,但归母净利润951.31万元,同比下降11.39% [4]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实施意见,明确将核聚变列为重点领域,要求打造全链条装备体系 [7] - 2025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首次将聚变装置纳入统一辐射安全监管体系 [7] - 202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正式通过,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7]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人工智能+能源"实施意见将AI助力等离子体预测控制纳入技术路径 [7] -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于10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进一步释放板块情绪 [7]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线 - 机构指出设备端将充分受益产业化加速,建议关注核心部件制造商及稀缺性低温系统设备商 [6] - 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孵化阶段,建议关注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的上游装备、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 [6] - 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与明确订单的企业将持续获得估值溢价,超导材料、精密制造等细分赛道或率先兑现业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