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
搜索文档
积极看涨!今日市场情绪指数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8-28 18:3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早盘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 午后在科技股带动下强势反弹[4] - 创业板指受政策+业绩+资金三重催化 延续结构性行情[4] - 2867家个股上涨 市场呈现分化明显的反弹修复格局[4] 板块表现分化 - 硬科技板块全线爆发 半导体芯片/CPO光通信/卫星互联网领涨[4] - 防御板块集体溃退 农林牧渔/医药生物/消费板块/电力煤炭跌势明显[4] - 资金持续聚焦AI硬件国产替代逻辑 撤离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医药生物[7] 资金流向分析 - 两市成交额缩量调整但仍维持高位 深市占比57.6%反映资金偏好成长性[5] - 主力资金净流出5333 散户资金净流入[6] - 机构资金流入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 散户跟风交易微盛股及防御板块[7] 投资者情绪调查 - 31.32%投资者选择加仓 21.27%选择减仓 47.41%按兵不动[12] - 71.52%投资者看涨下一交易日 28.48%看跌[14][15] - 52.29%的散户情绪指标显示市场参与度保持活跃[9]
ETF复盘0828-上证综指V型大反转,半导体ETF(159813)收涨超8%
新浪财经· 2025-08-28 17:3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1.14%,深证成指收涨2.25%,创业板指收涨3.82%,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1] - 科创50指数日涨幅达7.23%,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7.99%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9708亿元人民币,较上个交易日大幅缩量 [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上涨1.35%,恒生指数下跌0.8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4% [4][5] -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0.11% [5]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板块涨幅7.14%,电子板块涨幅5.53%,国防军工板块涨幅2.29% [5] - 煤炭板块下跌0.81%,农林牧渔板块下跌0.73%,纺织服装板块下跌0.47% [5]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ETF(159813)单日收涨8.11%,受国产芯片优化及寒武纪业绩提振 [5] - 寒武纪中报营收暴增超43倍,实现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5] - 国内GPGPU厂商正逐步缩小与英伟达、AMD的技术差距 [6] - 寒武纪、海思昇腾、遂原科技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ASIC产品竞争力 [6][8] 电信行业 - 三大电信运营商及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将获发卫星互联网业务牌照 [8] - 运营商在AI智算业务中具备成长性与稀缺性,建议关注三大运营商及算力服务商 [8] - 电信ETF基金(560690)为行业代表性产品 [8] 宽基指数表现 - 中证500指数年内上涨22.45%,PE估值32.73 [9] - 中证1000指数年内上涨25.00%,PE估值45.62 [9] - 北证50指数年内上涨49.78%,PE估值71.43 [9] 细分领域指数表现 - 科创100指数年内上涨47.14%,PE估值217.62 [9] - 国证芯片指数年内上涨38.92%,PE估值128.98 [9] - 云计算指数年内上涨51.09%,PE估值123.09 [9] - 港股通医药指数年内上涨83.13%,PE估值30.23 [9]
8月28日主题复盘 | 指数“v型反转”,国产芯片、算力热度空前,卫星互联网也有资金关注
选股宝· 2025-08-28 17:00
市场行情回顾 - 市场午后V型反弹 沪指尾盘涨超1% 创业板指涨超3% 科创50指数大涨超7% [1] - 芯片股集体爆发 中芯国际涨超17%创新高 寒武纪涨超15% 股价超越贵州茅台登顶A股新股王 [1] - CPO、PCB等算力硬件股全线拉升 天孚通信、长飞光纤等多股涨停创新高 [1] - 个股涨多跌少 沪深京三市超2800股飘红 当日成交达3万亿 [1] 国产芯片板块表现 - 国产芯片概念再度大涨 万通发展、天普股份、博通集成、建业股份、张江高科等多股涨停 [3] - 寒武纪股价超过茅台登顶 市值突破6000亿 中芯国际大涨超17%创历史新高 [3] - 广发基金取消针对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的限购措施 该联接基金目标产品为科技ETF 当前规模约2亿元 [3] - 华安基金指出科创板表现反映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性提升和科技产业价值重估 科创板企业展现硬科技特性和高成长潜力 [5] 光通信板块表现 - 光通信板块继续大涨 长飞光纤反包涨停 东山精密、天孚通信等涨停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续创历史新高 [6] - 英伟达网络业务年化收入约290亿美元 环比增长约50% 同比增长约100% [6] - 英伟达CFO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6] - 国盛证券指出DCI将边缘数据中心转化为高价值算力节点 全球DCI市场规模从2023年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30亿美元(CAGR 27%) [8] - 中信证券认为AI驱动数据中心互联需求增加 微软等海外大厂加速布局空芯光纤 [8] 卫星互联网板块表现 - 卫星互联网板块继续大涨 三维通信、星网宇达等涨停 [9]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 [9] - 国投证券表示中国"GW"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 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293亿元 预计2025年达447亿元(CAGR 11.2%) [11] 其他热点板块表现 - PCB、算力、液冷服务器等均有尚佳表现 [11] - 医药、大消费等跌幅居前 [11] - 业绩增长板块受中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影响 多只个股涨停 [13]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受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 [13] - 液冷服务器板块受OpenAI称未来5个月将算力扩大一倍消息刺激 [13] - 机器人板块受英伟达将发布机器人新大脑消息催化 [13] 历史新高公司表现 - 隆扬电子(铜箔)涨20.01% 天孚通信(CPO)涨20% 豪恩汽电(机器人)涨20% 鼎通科技(液冷)涨20% [15] - 胜宏科技(PCB)涨19.59% 长芯博创(光通信)涨18.84% 影石创新(无人机)涨18.84% 中芯国际(国产芯片)涨17.45% [15] - 寒武纪(国产芯片)涨15.73% 新易盛(CPO)涨15.12% 中际旭创(CPO)涨10.44% 瑞芯微(国产芯片)涨10% [15][16]
A股收评:三大指数尾盘拉升,创业板指涨近4%,科创50涨超7%,CPO概念走高,寒武纪涨15%逼近1600元登顶A股新股王!超2800股上涨,成交3万亿缩量1969亿
格隆汇· 2025-08-28 16:2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早盘小幅震荡后尾盘拉升冲高 沪指涨1.14%报3843点 深证成指涨2.25% 创业板指涨3.82% 科创50指数涨7.23% [1] - 全天成交额3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69亿元 全市场超2800股上涨 [1] - 沪深300指数涨1.77%至4463.78点 中证500指数涨2.17%至7011.16点 中证1000指数涨1.51%至7447.11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涨幅达7.31% 电子元器件板块5日涨幅达4.88% [2] - 多元金融板块涨2.74% 电脑硬件板块涨2.99% 基本金属板块5日涨幅2.02% [2] - CPO概念爆发 天孚通信 沃格光电等多股涨停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走高 奕东电子20%涨停 [3] - F5G概念 6G概念拉升 特发信息涨停 卫星互联网板块活跃 万通发展 星网宇达涨停 [3] 科技板块强势股 - 芯片及半导体板块大幅走高 中芯国际涨超17% 寒武纪涨超15%成为A股新股王 [3] - 光通信模块 PCB 激光雷达及AIPC等科技相关板块涨幅居前 [3] 弱势板块表现 - 转基因板块走低 托普云农跌超7% 阿兹海默板块走弱 康缘药业领跌 [3] - 痘病毒防治板块下挫 阿拉丁跌逾8% 汽车服务 粮食概念及房地产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3]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甲子光年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18
行业背景 - 商业航天以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并追求商业利润 区别于传统政府主导的航天活动[1][7] -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历经政府主导期(1950s-1980s)、商业化起步期(1980s-1990s)及"新航天"突破期(2000s至今) SpaceX凭借可复用火箭和Starlink星座引领行业[1][10][12] - 中国商业航天2014年政策破冰后加速发展 2020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其"新增长引擎"地位[1][20][22] - 2024年全球259次轨道发射中近70%由民营企业完成 中国以68次发射居全球第二[1][13][15] 行业现状 - 产业链协同突破:上游材料(高温合金、复合材料)、中游火箭/卫星制造及下游应用(通信、遥感、导航)形成闭环 2024年全球航天经济达4150亿美元 商业航天占比71%[2][31][36] - 核心技术攻坚:可重复使用火箭(如长征十二号甲、朱雀三号)、低轨巨型星座(中国星网规划1.29万颗卫星)、激光通信(蓝星光域终端达100Gbps速率)成突破重点[2][41][45][48] - 资本高度活跃:2015年后国内融资持续增长 2024年投资金额超29亿元 火箭研制和卫星核心零部件为焦点领域[2][28][29] 代表性厂商 - 蓝星光域聚焦激光通信 终端在轨建链成功率100% 建成国内首个千台量级量产基地[2] - 格思航天深耕卫星智能制造 数字化工厂年产300颗卫星 为"千帆星座"核心供应商[2] - 蓝箭航天突破液氧甲烷火箭技术 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2][41] - 中国星网推进GW星座建设 2025年下半年30天内实现6连发 在轨卫星超80颗[2] 未来趋势 - 技术方向指向空天地海一体化(6G愿景)和天基计算(轨道数据中心解决地面算力瓶颈)[3][45] - 面临太空垃圾治理(年增5%)、审批效率低、资本回报周期长及国际竞争等挑战[3] - 建议通过研发太空机器人、建立垃圾清除基金、推动国际太空协议修订应对挑战[3] 政策支持 - 国家级政策从"鼓励参与"深化至"打造新增长引擎" 2024年首次明确商业航天为"新增长引擎"[22][23] - 地方层面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及西部产业集群 全方位推进商业航天发展[24][25][2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原材料、燃料及电子元器件 中游包括火箭/卫星制造及发射服务 下游涉及通信、遥感、导航等应用服务[34] - 成本控制依赖材料突破和规模化生产 性能跃升通过可复用火箭和天基计算实现[39][40] 国际对比 - SpaceX的Falcon 9火箭在2016年后承担大量发射任务 送入轨道航空器数量超185万颗 引领行业发展[17][18] - 中国航天为全球第二力量 长征系列火箭快速追赶 民营公司如星河动力和蓝箭航天奋力突破[17][18]
中国卫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5: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 [1] - 总资产达228.13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7.53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为12.13% [1] 主营业务发展 - 巩固卫星资源运营服务 深度参与广电专用卫星工程和直播卫星工程 [1] - 支撑国家广播电视安播体系建设 迭代升级4K/8K超高清节目服务水平 [1] - 境外市场为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地区电信运营商及政府企业提供卫星传输服务 [1] 技术能力建设 - 推动中星26号/中星19号/中星6E等高通量卫星应用 [2] - 加强海星通平台能力建设 提升数字化平台及海洋数据产品服务能力 [2] - 联合国际网络合作运营商推进全球主要航线机载卫星互联网部署 [2] 战略布局 - 坚持全球网安全可控原则 提升网络/平台/端核心竞争力 [2] - 强化海洋卫星互联网全链路竞争优势 [2] - 通过需求牵引和场景驱动形成协同创新生态 [1]
A股收盘|科创50涨7.23% 寒武纪登顶A股新股王
第一财经· 2025-08-28 15:27
股指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沪指涨1.14% 深成指涨2.25% 创业板指涨3.82% 科创50指数涨7.23% [1] 科技行业 - 大科技权重股爆发 中芯国际和寒武纪均涨超15% [1] - AI硬件端全线走强 涵盖CPO 玻纤 电路板 液冷等领域 [1] - 半导体和卫星互联网概念板块表现突出 [1] 传统行业 - 农业 煤炭 电力等防御性行业普遍下跌 [1] 技术指标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显著 [2]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在即,谁将引领中国“太空互联网”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06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背景与定位 - 工信部即将发放A13类卫星通信业务牌照 涵盖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专为低轨卫星大规模星座网络设计 [1] - 申请门槛要求国有控股比例不低于51% 注册资本需1亿至10亿元人民币 [1] - 牌照发放推动行业规范化与商业化发展 使企业获得合法开展商业服务资格 掌握频谱与轨道资源 [1] 潜在牌照申请企业格局 - 中国电信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系统并出海老挝 中国移动通过"中国移动01星"试验卫星探索5G天地一体技术 中国联通积极布局 [2] - 中国星网作为GW星座主体规划12992颗卫星 已发射82颗 上海垣信计划部署15000颗卫星构建千帆星座 [2] 行业发展现状与国际对比 - SpaceX星链已部署超5000颗卫星 中国在轨运行低轨通信卫星仅82颗 存在显著数量差距 [2] - 星链V2卫星单星容量达100Gbps 可支持超10万户家庭宽带接入 中国GW星座未披露具体单星容量数据 [3] - 在相控阵天线和星上处理等核心技术领域 国内仍需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3] 星座部署计划与时间表 - GW星座需在2029年前完成10%即约1300颗卫星部署 以避免频谱轨道资源失效 [5]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计划到2030年完成15000颗卫星部署 [5] - 国内星座要实现与星链全面对标仍需3-5年攻坚期 [5] 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 - 牌照发放将卫星互联网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 打破以往限于国防科研的专用属性 [3] - 工信部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 [3] - 政策既确保国家队主导地位 又为民间资本在细分领域预留发展空间 [3]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GW星座发射密度实现从"按月发射"到"三天一组"的跨越 [3] - 卫星互联网是地面网络的有效补充 "天地一体"融合网络将成为未来趋势 [5] - 行业价值创造关键在于构建基于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服务生态 [5]
普天科技(002544):2025 年半年报点评:卫星互联网“国家队”布局空天计算,长期成长机遇可期
民生证券· 2025-08-28 13:5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龙头和"国家队",致力于推动卫星互联网通信技术升级,在北斗导航应用、无信关站手持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深度研发,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同时在AI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融合布局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4] - 业绩短期承压,但新兴业务布局积极,空天计算等领域构筑长期增长点 [2][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8/1.45/2.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X、120X、87X [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下降16.96%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0.39亿元 [1] - 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三大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9.04%、27.16%、11.32% [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14%,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制造板块毛利率下降6.48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 [2] 业务发展 - 公网通信板块咨询设计业务市场占有率保持平稳,在全国18个省斩获92个项目,新开拓宁夏铁塔设计业务市场 [2] - 专网通信板块轨道交通业务中标重庆市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站后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采购及集成服务项目、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通信系统设备集成采购项目 [2] - 2025年5月14日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3] - 2025年6月25日与氦星光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联合企业研发中心,围绕"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展开多维创新,聚焦空天算力网络构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运营探索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94亿元、60.83亿元、67.4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49%、10.72%、10.94% [5][9]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2.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69.05%、33.78%、38.47% [5][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6元、0.21元、0.30元 [5][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7.08%、17.02%、16.96% [9]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97%、2.39%、2.98% [9]
新经济增长点!卫星互联网深度融入生产生活 成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央视网· 2025-08-28 13:23
政策指导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并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1] - 目标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完善 手机直连卫星等新业态规模应用 发展用户超千万 [3] - 促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扩大民营企业开放 [3] 产业发展路径 - 分业务分阶段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支持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业务 [4] - 推动卫星通信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提供全域覆盖通信保障能力 [5] - 指导完成卫星国内频率协调 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频率使用许可 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8] 区域布局与产能建设 - 河南焦作建设空天大数据产业园 引进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等科创企业 [9] - 计划10年打造60亿级空天信息产业基地 推动卫星互联网数据在民用领域广泛应用 [9] - 山东济南济钢集团建设专业化卫星总装测试基地 实现全流程标准化数字化作业 [10] - 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制造测试能力 支持商业卫星星座组网和补网 [10] 技术融合与应用拓展 - 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 应用于手机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5][10] - 催生大众化规模化应用场景 由行业应用向大众应用普及拓展 [10] - 天地融合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重要趋势 卫星通信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