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
搜索文档
友升股份沪主板IPO获受理 海通证券保荐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IPO计划 - 公司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计划发行不超过4826.7111万股 募集资金24.71亿元[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云南友升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一期12.71亿元 年产50万台套电池托盘和20万套下车体制造项目7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 包括门槛梁系列 电池托盘系列 保险杠系列 副车架系列等多产品体系[1]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 广汽集团 蔚来汽车 北汽新能源 吉利集团等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 以及凌云工业 富奥股份 华域汽车等燃油车领域一级零部件厂商[1]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业收入8.11亿元 2021年增长至15.11亿元 2022年达到23.50亿元 2023年上半年实现11.64亿元[2] - 2020年净利润5604.83万元 2021年增长至1.29亿元 2022年达到2.33亿元 2023年上半年实现1.1亿元[2] 发展前景 - 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 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快速增加[2] - 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 响应碳达峰 碳中和号召 紧跟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2] - 公司大力拓展产品和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应用[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3:43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 2024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 增量超35万亿元[4]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前4年平均经济增速5.5%[4] -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最终消费贡献率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4]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年增加值超30万亿元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4] - 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大国、外汇储备大国、能源生产大国地位[4] 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1.2万亿元 研发强度达2.68%[7] - 集成电路年产量增长72.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10.4%[7] - 累计在研创新药4000余款占全球30% 建成全球最多5G基站[4][7]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 STEM专业年毕业生超500万人[7] 绿色发展成效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 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10] - 森林覆盖率提至25%以上 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10]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87% 较"十三五"提高3个百分点[10]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10] 民生福祉改善 - 城镇年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1] - 义务教育巩固率及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95%[11] -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11]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至64.6%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人次[11] 改革开放深化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 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规定[12] - 2021年至2024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 超"十三五"总额[13] - 外资企业贡献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 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13] - 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数据基础制度与国家数据局组建完成[12]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带动税费征收累计将超155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40
税务收入与减税降费 - "十四五"期间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超155万亿元 [1][3] - 税费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80%左右 [3]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1][3] -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 [3] 经济影响 - 税费收入和减税降费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向好而行、向新而进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8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9:56
新闻发布会预告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14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将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1] - 发布会将包括答记者问环节 [1]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05:05
行业增长与规模 - 2024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 [1] - 2020年末到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1.68万亿元增至34.93万亿元 [4] 民生保障功能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增长57.14% [1] - 商业保险年金、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优化新业态、新市民保险保障供给 [2] - 巨灾保险实现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服务实体经济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提高 [3]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提供9万亿元保障 [3]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31个省区市,新安责险覆盖八大高危领域 [3] 重点领域改革 - 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车均保费2773元下降21.2%,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4]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推进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 [4]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月承保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达8889.5亿元 [4] 灾害赔付能力 - 2021年河南强降雨赔付116亿元,2023年京津冀强降雨赔付126亿元,2024年湖北灾害赔付110亿元 [2] - 保险业持续改进风险减量服务,做好重大灾害理赔工作 [2]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做好“减震器”“稳定器”!“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新华社· 2025-08-11 19:12
行业增长与资产规模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 [1]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34.93万亿元 [5] 民生保障与赔付支出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 [2] - 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2] - 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 2021年河南强降雨赔付116亿元 2023年京津冀强降雨赔付126亿元 2024年湖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赔付110亿元 [2] 农业保险发展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 [3] - 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提高 地方特色农险产品持续推广 [3] 科技与贸易保险服务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 [4] - 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险保障9万亿元 [4] -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0年以来承保金额超4.9万亿美元 [4] 车险综合改革成效 - 车均保费2773元较改革前下降21.2% [6] - 交强险保额由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 [6] - 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较改革前大幅提升 [6] 重点领域改革推进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7] - 推进人身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工作 [7] - 落地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 [7]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 | 做好“减震器”“稳定器”!“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新华社· 2025-08-11 19:05
行业增长与资产规模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 [1]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增强 [1] 民生保障与赔付支出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 [2] - 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2] - 巨灾保险覆盖全国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 河南强降雨赔付116亿元、京津冀强降雨赔付126亿元、湖北低温雨雪灾害赔付110亿元 [2] 农业保险发展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 [3] - 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与覆盖面持续提升 [3] - 地方特色农险产品稳步推广,数智化水平提高 [3] 实体经济服务成效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 [4] - 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约9万亿元 [4] -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0年以来承保金额超4.9万亿美元 [4]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34.93万亿元 [4] 车险改革与创新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月承保超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达8889.5亿元 [6] - 车均保费2773元,较改革前下降21.2% [6] - 交强险保额提升至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6] 行业改革与制度建设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6] - 推进人身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 [6] - 强化"报行合一"要求以压降经营成本 [6] - 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6]
宏观周报:国内7月物价环比企稳出口增长超预期-20250811
浙商期货· 2025-08-11 15: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7月物价水平环比企稳,出口增长超预期,经济有积极表现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海外经济方面美国就业数据接近衰退阈值,经济软着陆不确定性上升[2][4][54] 各部分总结 一、经济情况 - 上半年GDP为66.00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1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8亿元,同比增长5.0%,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990亿元,增长5.5% [15]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15] - 1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份同比实际增长6.8% [16] - 7月当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出口额、进口额7月当月增进分别为8%、4.8% [4] - 7月制造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下降0.5个百分点 [5] 二、社融信贷 - 6月单月新增社融4.20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34] - 6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信贷余额同比增长7.1% [34] - 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M2 - M1剪刀差收窄至3.7% [34] 三、通胀指标 -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 [43] -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5% [43] 四、海外宏观 - 7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初值为7.3万人,低于预期,近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仅3.5万人,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定价升至81% [54] - 7月30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之间不变,2人支持降息 [55] 五、利率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月延续升值势头,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国内经济数据回暖等因素驱动 [66] - 后市双向波动格局仍将延续,需警惕外部变数放大短期波动风险 [66]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仍处于牛市中继!避免参与似是而非的资金接力
券商中国· 2025-08-11 00:05
小微盘股与市场风格 - 小微盘股当前市盈率达148倍且TTM利润为负,上涨合理性存疑,主要依赖流动性驱动而非盈利增长[2] - 量化产品、小型主动权益产品和散户是小微盘股增量资金主要来源,融资热度升温快于权重板块[2] - 哑铃型配置策略(红利+小微盘)在波动率上升预期下阶段性回归,两融余额创10年新高支撑流动性行情[3] - 市场风格从小盘成长占优逐步转向科技板块,结构性切换特征明显[14] 行业配置主线 - 五大强产业趋势行业(有色、通信、创新药、游戏、军工)估值合理性优于小微盘,上涨源于盈利预期重塑[2] - 战术配置关注景气改善的存储、软件、通用自动化、化工品、保险、煤炭及股息率高的白电[4] - 战略配置聚焦大金融、医药、军工,中期关注顺周期和消费领域(化工、钢铁、有色、社服、美容、食品饮料)[5] - 科技成长(AI、机器人、固态电池)和军工(激光武器、雷达、卫星互联网)是政策主线方向[10][9] 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 7月PPI同比触底,出口超预期改善,机电/汽车/集成电路等制造业展现增速韧性[5] - "反内卷"政策推动黑色/有色/煤炭/光伏产业链价格反弹,中下游呈现以量换价态势[5] - 政策细则落地将强化"反内卷"主题,军工板块受益于"十四五"规划收官[6] - 美联储人事变动或提升降息预期,美元走弱利好新兴市场,港股相对更受益[9] 流动性环境与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但占流通市值比例仍低于2015年峰值,显示流动性支撑市场震荡偏强[6] - 居民存款/GDP处于历史高位,资产配置荒推动资金向权益类资产倾斜[11] - 增量资金通过ETF、两融等多渠道入市,但尚未达到牛市主升浪后期的集中流入阶段[11] 市场阶段判断 - 当前处于牛市中继阶段,板块轮动加速,回调带来配置机会[8][9] - 行情驱动将从流动性牛逐步转向基本面牛和新旧动能转换牛[13] - 9月初前市场或反复活跃,之后存在内生调整压力但政策可能再次发力[7]
从太空看“十四五”|乡村振兴万象新
新华社· 2025-08-09 19:1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路网加密延伸,连片农田温室铺展,生态旅游激活山水资源 [1] - 浙江安吉余村从2003年开始关停矿山、水泥厂等污染企业,转向生态旅游发展,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2021年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3] - 安吉余村将废弃厂房改造为"余村印象"项目,集图书馆、文创中心、研学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22年10月建成余村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5] 农业产业升级案例 - 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建设"四季草莓"生产基地,配套建设观光体验区,形成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生态+草莓"产业链 [11] - 隆化草莓谷配备物流中心、草莓主题体验区等设施,打造以草莓为核心的主题农旅融合示范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14] - 广东省信宜市马安村依靠3万多亩毛竹林推进竹海文旅项目建设,建成酒店民宿、游客中心、咖啡馆、土特产店、大型地下停车场等设施 [15]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江苏盐城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于2024年9月建成试运营,包含2022.42米顺岸码头、16座突堤码头及配套设施 [7] - 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是国内首座全自动化渔业码头,配备智能卸货系统、水产品交易区、冷冻仓储等设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