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一步错,步步错!特朗普还是太急了,中国再出手,美国已无牌可打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12
国内抗议与政策影响 - 全美1600多个地方爆发"善意抗争"游行,抗议医保削减、移民政策和福利缩减 [1] - 20个州联合起诉政府非法终止关键工程项目 [1] - 得州洪水导致130多人死亡,救援延迟引发对防灾资金削减的强烈批评 [1] - 得州农民因关税导致农机配件价格上涨30%,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 国际贸易冲突 - 美国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加征30%关税,引发强烈反弹 [3] - 欧盟延长报复性关税暂停期至8月初,准备反制措施 [3] - 德国汽车制造商受冲击,宝马工厂产能减少30% [3] - 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限制总统关税权力,投票结果为51:50 [3] 经济与金融市场影响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3月抛售189亿,7月抛售413亿,持仓量降至7654亿 [5] - 美债收益率升至5%,美国政府每日需支付30亿利息 [5] - IMF警告美国若继续加征关税,2025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1.2% [5] - 美国商会组织200家企业联名反对关税政策,包括波音、通用电气等巨头 [5] 政策连锁反应 - 关税战导致美国通胀上升,美联储难以降息 [7] - 生活成本上升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 [3] - 特朗普支持率降至43%,50%美国人认为政策损害了自身利益 [3] - 波音CEO公开批评关税政策,称其增加运营成本 [5] 行业影响 - 汽车制造业受到关税直接影响,德国车企面临生产中断 [3] - 农业部门因农机配件价格上涨30%而承受压力 [1] - 零售行业出现抢购囤货现象,消费者信心下降 [3] - 航空制造业巨头公开反对关税政策,反映行业困境 [5]
13天倒计时,韩国被逼上绝路,美国张口要4000亿,李在明签不签?
搜狐财经· 2025-07-19 15:34
美韩贸易关系 -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在关税问题上与美国博弈,同时向中国示好,但最终拒绝中国九三阅兵邀请以顾及特朗普感受 [1] - 美国要求韩国投资40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全年国家预算的80%,这将严重束缚韩国经济 [5] - 韩国代表团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提出开放农贸市场、废除水果检疫措施等苛刻条件 [5] 美国对韩国的经济要求 - 美国要求韩国设立4000亿美元投资基金,支持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赴美建厂,美国财政部将控制基金运营 [7] - 作为回报,美国仅承诺将25%的关税降至10%,并未完全解除制裁 [7] - 韩国政府未直接拒绝美国要求,双方在半导体工厂建设和对美投资方面已达成部分共识 [9] 韩国农业市场开放风险 - 美国要求韩国开放农牧市场,废除30个月龄以上牛肉进口禁令,可能引发类似李明博时期的民众抗议 [9] - 放宽水果检疫措施可能导致虫害蔓延,增加韩国农业风险 [9] - 扩大美国大米进口份额可能引发贸易违约,日本和中国市场均拒绝美国农产品 [9]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 特朗普政府将50多个国家列入制裁名单,日韩作为盟友也被列入第一批 [3]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抵抗美国关税政策,而韩国则显得妥协 [3] - 全球170多个国家已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韩国面临巨大压力 [10]
一点面子没给,特朗普真没想到,关税信函退回加批评,巴西真硬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58
特朗普关税策略的初步反应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8月1日前通过威吓手段迫使各国签署贸易协议,若效果不佳则采取统一加税策略并将责任归咎于对方不配合 [3] - 从7月7日发出首批征税函到7月10日白宫发布全面开火令,短短几天内没有任何国家主动寻求和平解决 [3] - 越南虽被美方称为达成共识,但并未公开承认任何协议,巴西则直接拒收美国的通知函并召见美国代办 [3] 巴西的强硬回应与战略考量 - 巴西卢拉政府召见美国代办并拒收通知函,明确反对特朗普的惩罚性加税政策,视其为对主权的干涉 [8] - 巴西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低于美国对巴西的依赖,尤其是在牛肉、咖啡、橙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领域,美国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国 [10] - 若美国对巴西加征50%关税,首先吃亏的可能是美国进口商而非巴西,显示出巴西在贸易博弈中的底气 [10] 关税政策对美国的潜在影响 - 美国在4月加税后,股市、债市和外汇市场遭遇重挫,当前若再次加税升级可能引发华尔街的负面反应 [6] - 共和党内部议员密切关注特朗普如何处理贸易战,若与全球为敌最终承受压力的可能是美国自身 [6] - 特朗普的全球征税通知未得到任何国家的回应,通告式征税越来越像是自说自话而非有效的外交手段 [12] 特朗普的策略调整与中美关系 - 特朗普在推行全球征税的同时,加速与中国的接触,传出专人沟通、高层会谈和可能访华的消息,意图稳住中美贸易基本盘 [12] - 中国对特朗普先挑事后求和的策略并不买账,不愿按照其设定的剧本帮助其稳住局势 [14] - 特朗普可能低估了全球各国和中国的反应,其亮出所有底牌后未得到配合,导致策略陷入孤立 [14] 特朗普贸易策略的失效与孤立 - 特朗普的外交强硬姿态因多国拒绝配合而显得苍白无力,最初的威胁策略未达到预期效果 [16] - 没有国家回应威胁或愿意谈判,特朗普的独角戏难以持续,白宫支持者的态度也成为未知数 [14][16] - 特朗普的策略选择有限,其表演性质的贸易行动最终结局可能偏离预期 [16]
特朗普关税全面加码?媒体称8月1日前多行业关税将至,最高覆盖美对一国70%进口
华尔街见闻· 2025-07-19 04:36
关税政策更新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8月1日前公布50%铜关税详细方案,并讨论对木材、芯片、关键矿产和药品加征关税的顺序 [1] - 目前实施的关税包括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5月3日生效)和50%钢铝关税(6月4日生效,原为25%) [1] - 行业关税全面实施后,可能覆盖美国进口的30%至70%,剩余进口产品将受特定国家关税影响 [1] 232调查进展 - 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对铜、木材、半导体、医药、关键矿产等展开国家安全调查 [2] - 除铜外,木材、芯片、医药、关键矿产等产品均可能成为行业关税目标 [3] 制药业关税 - 特朗普计划对药品征收高达200%关税,给药企1-1.5年调整供应链,可能本月底出台具体方案 [4] - 关税草案聚焦80-90种通用基本药物及特种化学品,可能影响Teva、Sandoz等公司;若覆盖品牌药(如司美格鲁肽、可瑞达),礼来、默沙东、辉瑞将受冲击 [5] - 分阶段实施期可能持续两年 [5] 半导体关税 - 芯片关税时间线与药品类似,特朗普称其"不太复杂"但影响深远 [6] - 4月12日豁免部分产品(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设备等)关税,但后续可能单独加征 [6] - 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通用、福特)等对潜在关税表达不满 [6] 铜关税影响 - 铜关税涵盖精炼金属及半成品(电网、数据中心、军事用途),可能推高汽车、建材、家电等终端产品价格 [7] - 铜对半导体、飞机、武器系统等至关重要,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7] 木材与关键矿产关税 - 木材调查或于夏季完成,议员建议对橱柜等木制品征60%-100%关税 [8] - 关键矿产关税面临实施困难,美国仅一家稀土加工企业,短期难摆脱进口依赖 [8]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消费
中金点睛· 2025-07-18 22:18
01 策略 Strategy - 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电商平台等新兴领域或成为"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领域,政策主线为产能出清和抑制无序竞争双线并行 [3] - 政策推动下供需失衡及低价竞争行业有望夯实盈利底部,中长期行业竞争格局或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短期政策预期加强及措施落地有望带动相关行业估值修复,行情持续性取决于盈利修复及需求回暖幅度 [3] 02 策略 Strategy - 特朗普近期接连宣布关税新政策,但市场反应冷静,美股屡创新高,需梳理关税变化是否实质升级 [6] - 财政和税改因素已基本落地,特朗普政策焦点转向贸易和关税,市场担忧关税战再度升级风险 [6] 03 消费 Industry - 新消费增长持续性多来自需求端驱动,企业需通过创新、渠道优化、中高端化等方式构建可持续增长路径 [9][10] - 新消费投资需关注企业创新及战略运营能力,能否将流量优势转化为品牌力量及中长期增长契机 [10] 04 宏观 Macroeconomy - 美国国会推进三项加密货币相关法案,特朗普行政命令支持美元稳定币发展,禁止央行数字货币发行 [13] - 美国支持稳定币的动因包括赢得数字金融竞争、提升国债需求、重建美元主导地位及特朗普家族利益 [13] - 稳定币成为"新离岸美元体系"面临跨境监管和金融稳定性挑战 [13] 05 宏观 Macroeconomy - "反内卷"政策针对同质化和无序化竞争,旨在改善资源错配,促进行业生态优化 [16] - 本轮反内卷与2016年去产能相比更注重促创新,需求侧更强调消费,政策对象覆盖更广行业 [16] - 煤炭、钢铁、化工、"新三样"等行业可能存在内卷式竞争,需关注政策力度及效果 [16]
看似是中美俄三国演义,实则是去美元化之争!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40
中美贸易关系 - 美国在关税战中优先确保与中国贸易关系稳定 对其他国家的加税政策更为激进 [1] - 将中国排除在关税战之外使美国能更顺利压制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各项指标差距持续扩大 [3] - 中美博弈存在潜在默契 最终可能优先共同收割其他经济体 [8] 美国战略动向 - 特朗普政府通过稳定币削弱美联储权力 缓解美债危机后加大对金砖国家关税施压 [6] - 美国对欧盟等工业化经济体采取压制策略 同时难以有效控制资源型国家 [3] - 美联储面临国会调查与资金使用争议 鲍威尔可能辞职显示其影响力衰退 [6] 全球产业格局 - 资源国(如俄罗斯)因能转向中国市场而具备对抗美国的能力 [3][8] - 工业化国家试图讨好美国但反遭压制 其工业体系成为美国觊觎目标 [3] - 美元霸权仍是博弈核心 但美国对国际金融资本的控制力正在下降 [5][8] 货币战争本质 - 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工业国与资源国围绕货币霸权的博弈 [8] - 美国兼具资源国与金融国双重身份 但美元体系漏洞不断扩大 [5] - 去美元化趋势促使美国对金砖国家加税 反映其货币主导权面临挑战 [6]
中国已经换了打法,美国却还在抱残守缺!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46
中美战略态势分析 - 守成大国美国在战略上显得保守且落后于时代步伐 中美之间的战略被动状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续至今 [1] - 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失去重要战略阵地 关税战正演变为其滑铁卢之战 中国在贸易战中已退居幕后未受实质影响 [3] - 美国策略被中国全面洞察 中国逐步掌握主动权并按自身计划出牌 例如英伟达H200芯片入华计划被中国反制 [5] 中国技术管制措施 - 中国将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出口管制 目标直指美国科技及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围剿 [6] - 中国此前稀土管制已令西方手足无措 后续可能扩展至无人机材料、医药材料等技术领域 [6] 中美经济影响对比 - 1999-2007年中国冲击1 0版本导致美国近25%制造业岗位消失 当前2 0版本冲击更为猛烈 [7] - 美国仍在沿用过时对抗策略 而中国已开辟新战场 使美国陷入"跟或不跟"的两难被动局面 [6][7]
百利好晚盘分析:降息峰回路转 七月或有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20
黄金方面 - 隔夜黄金短线止跌并小幅上扬,技术面与基本面存在共振可能,即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升温,理论利多黄金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强烈呼吁7月降息,认为关税通胀是暂时的,基于就业市场良好表现倾向降息,其言论分量重 [1] - 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支持年底前降息两次,因关税影响小于预期,二人言论反映美联储内部政策割裂 [1] - 市场策略师指出特朗普关税施压及鲍威尔任期临近或加剧美联储内部分裂,可能导致降息提前且次数增加 [1] - 技术面显示黄金日线收带长下影小阴线,空方占优但4小时周期跌破长期均线后收回,短线或震荡,支撑位3337美元 [1] 原油方面 - 隔夜油价小幅反弹但动能弱,需求疲软仍是核心矛盾,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供需问题 [2] - 特朗普计划8月1日起对150余个次要贸易伙伴加征20%-50%关税,全球贸易或受冲击 [2] - 联合国贸发会议称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和中断,全球GDP增速预测从2.8%下调至2.3% [2]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关税战颠覆全球经济软着陆预期,贸易裂痕和增长下调成普遍现象 [2] - 技术面原油日线反包中阳线但横向运动意义有限,4小时周期或完成B浪反弹,压力位68美元 [2] 铜方面 - 铜价日线连续收小阴小阳线,或为前期大阳线调整,乖离率已修复到位 [3] - 1小时周期高低点收敛形成对称三角形,短线支撑位5.40美元 [3] 日经225方面 - 日线反包中阳线或调整到位,4小时周期进入前期密集区且形态走强,短线支撑位39500 [5]
特朗普也没想到,莫迪手握3张“王牌”,决定在关税战中硬刚美国,印度胜算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59
美印贸易战背景 - 2025年7月印度商工部计划对美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WTO已收录相关通报[1]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达1950亿美元 美国对印贸易逆差380亿美元[3] - 2024年前五月印度对美出口持续增长 电子产品占印度全球同类产品出货量35.8% 出口额144亿美元[3] - 美国从印度进口冷冻鱼虾2024年价值20亿美元 此前免税进入美国市场[3] 印度贸易优势 - 电子产品对美出口占全球份额35.8% 冷冻鱼虾等商品在美国市场具有依赖性[3] - 已与多个国家签署自贸协定 包括东盟 农产品和轻工业品在东南亚市场打开销路[3][4] - 14亿人口消费市场吸引美国企业 苹果市场份额从2022年5.2%升至2024年7.8%[8] - 扼守印度洋关键航道 与中国年贸易额1350亿美元 与俄罗斯军事合作紧密[8] 报复性关税措施 - 针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加税 可能影响美国农民利益和工业品竞争力[5] - 美国此前对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加税 导致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4.7%降至13.9%[9] - 汽车产业生产激励计划濒临失败 技术品牌影响力与美国存在差距[9] 国内产业影响 - 反对党质疑关税政策 担忧国内产业承受能力 农民团体警告2.5亿小农生计受威胁[7] - 转基因玉米市场开放争议 印度教组织抵制含牛副产品乳制品进口[7] - IT产业依赖高端芯片进口 美国技术限制可能阻碍发展[9] 经济结构缺陷 - 60%人口收入低于日均3美元 限制消费能力提升[9] - 官僚腐败导致外资加速撤离 2024年外资撤离规模较2023年增长23%[9] - 若关税战升级 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下降1.2-1.5个百分点 制造业出口减少30亿美元[11]
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开混合A: 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4:14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开混合,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10月11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09,395,467.89份 [1] - 基金投资目标为精选具有长期价值及成长性突出的优质企业,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1]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 [3] 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包括主动判断市场时机,动态调整股票、债券等资产类别的投资比例 [2] - 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组合构建基于宏观经济态势、利率走势、收益率曲线变化趋势和信用风险变化等因素 [2] - 个股精选策略注重企业长期投资价值分析,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景气度变化发现投资机会 [2] - 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投资以管理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和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杨建华拥有25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一部总经理 [5][6] - 杨建华目前管理多只基金,包括长城品牌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城价值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6]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2季度,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开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7% [3] - 长城兴华优选一年定开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7% [4] - 过去三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8.12%,C类份额为-39.22%,均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3][4]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基金股票投资占比91.27%,债券投资占比1.02% [11] - 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7,566,026.51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14.92% [11] - 行业配置以制造业为主,占比58.32%,其次为金融业4.65%和租赁商务服务业4.41% [12] - 港股投资中,电信服务占比最高达5.11%,其次为消费者非必需品4.19% [15] 市场环境与操作 - 二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呈现逐步恢复态势,非制造业表现好于制造业 [8][9] - 美国政策转向国内,美元指数持续走低,国际配置资金有流出美国转向香港等市场的迹象 [9] - 基金减持了价格竞争加剧的汽车板块和港股零售股,增配了业绩稳定的银行和景气度较高的科技制造股 [10] - 配置策略保持适度均衡,注重个股精选和行业景气度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