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回流
搜索文档
福特CEO:在蓝领工业,我们远远落后中国,我们太卑微了
观察者网· 2025-10-01 15:55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评估 - 美国在制造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远远落后于中国等国家,基础经济领域(制造、物流、建筑)的现状令人感到卑微 [1] - 美国蓝领产业因劳动力短缺和生产率下滑而脆弱,社会对蓝领行业价值的认可度持续下降 [1][4] - 美国并没有进行必要的投资来跟上其他先进制造国家的步伐,例如中国、韩国、日本 [3]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影响 - 中国凭借持续投资和连贯战略,正在制造业和关键技术上迅速超越美国 [1] - 中国的产业扶持让企业具备价格竞争力,已对欧洲行业造成毁灭性影响 [5] - 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展品大多来自中国企业 [5] 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世界上70%的电动汽车是中国制造的,中国拥有更先进的车载技术 [5] - 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和汽车质量远远优于西方产品 [5] - 中国正完全主导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特斯拉、通用汽车或福特都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5] 呼吁的政策与行动 - 呼吁美国政企联手加强职业教育、学徒制项目和对小企业的支持,消除阻碍蓝领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1] - 需要加大职业培训的实际投入、扶持小企业、清除阻碍行业发展的官僚障碍 [4] - 仅靠现有政策无法解决劳动力需求危机,熟练劳动力的缺失可能推高成本、导致生产延误 [4] 竞争失败的潜在后果 - 若美国无法有效竞争,将失去高薪岗位和智力领导力,在所有领域都将受挫 [4] - 如果美国在电动汽车等全球竞争中输掉,福特就没有未来 [5] - 若不加大投资,中国将在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4]
Citizens JMP Raises PT on ABIVAX Société Anonyme (ABVX) Stock
Insider Monkey· 2025-10-01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巨大的投资机会,但其发展面临能源危机,为能源基础设施公司创造了重大机遇 [1][2][3] - 一家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的美国公司,因其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核心地位、无负债的财务状况及与AI增长的关联,被视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3][8][9] - 该公司业务横跨AI能源需求、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制造业回流及核能领域,形成独特的协同效应 [5][6][7][14] AI行业能源需求 - AI是耗电量最大的技术,单个大型语言模型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堪比一座小型城市 [2] - AI的快速发展正将全球电网推向极限,行业领袖发出电力短缺的警告 [2] - AI数据中心的爆炸性需求,使得电力成为数字时代最有价值的商品 [2][3]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拥有关键的能源基础设施资产,定位于满足即将到来的AI能源激增需求 [3][7] - 公司是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将从“美国优先”能源政策中受益 [5][7] - 公司是少数能在石油、天然气、可再生燃料和工业基础设施领域执行大型复杂EPC项目的全球性企业之一 [7] - 公司在核能领域拥有独特布局,核能是未来清洁、可靠电力的发展方向 [7][14] 公司财务状况与估值 - 公司完全无负债,且持有相当于其总市值近三分之一的巨额现金储备 [8] - 公司持有另一家热门AI公司的巨额股权,为投资者提供了间接参与多个AI增长引擎的机会 [9] - 剔除现金和投资后,公司交易市盈率低于7倍,被认为估值极低 [10] 宏观趋势与催化剂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该公司将率先受益于相关设施的重建与改造 [5] - AI基础设施超级周期、制造业回流潮、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激增以及核能发展共同构成公司的增长动力 [14] - 华尔街正开始关注该公司,一些对冲基金已在非公开场合推荐该股票 [8][9]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Opens a New Lilly Gateway Labs Innovation Hub in San Diego
Insider Monkey· 2025-10-01 04:4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greates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f our lifetime. The time to invest in groundbreaking AI is now, and this stock is a steal! AI is eating the world—and the machines behind it are ravenous. Each ChatGPT query, each model update, each robotic breakthrough consumes massive amounts of energy. In fact, AI is already pushing global power grids to the brink. Wall Street is pouring hundreds of billions in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raining smarter chatbots, automating industries, and b ...
“特不靠谱”?他的产业棋局,正在一个个落地成金!
格隆汇· 2025-09-29 20:28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的产业政策正从被市场质疑的“竞选口号”转变为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系统性工程,其围绕“国家安全、选票利益、技术霸权”构建的严密体系正在产生实质性产业影响 [1][14] - 政策红利已通过“减税+补贴”、订单支持、法规松绑等方式,在半导体、国防、关键矿产、能源及基建等多个领域兑现,相关公司业务和股价得到显著提振 [3][7][11][12] - 一系列曾被市场轻视的政策方向,如制造业回流、关键领域自主化、传统能源扶持等,已形成从单点刺激到长期绑定的完整产业链机会 [6][10][13] 制造业回流 - 英特尔在“减税+边境税威慑”及《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的百亿美元补贴下,亚利桑那州工厂产能爬坡,俄亥俄州新厂破土动工,成为美国半导体自主化标杆 [3] - 波音直接拿下数百亿美元的F-47战斗机合同,压过洛克希德·马丁,证明其作为国防战略支柱获得了订单与政策的双重兜底 [3] - 美国钢铁公司在钢铝加征25%关税及万亿基建需求拉动下,进口钢材占比从29%跌至18%,国内钢价上涨,公司在俄亥俄州扩建钢厂并创造5000多个岗位 [4][27] 关键领域霸权布局 - MPMaterials从濒临破产的稀土企业在美国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1.5亿美元贷款及“10年包销+价格下限”兜底协议扶持下,成为“美国稀土国家队”,政府还成立50亿美元关键矿产基金助其整合全产业链 [7] - 核能领域,Centrus Energy作为美国唯一浓缩铀生产商获独家订单股价涨超21%,NuScale获5亿美元研发补贴股价涨超19%,Lightbridge在政策落地当日股价暴涨42.59% [8][20][21][22] - Palantir市值从206亿美元涨至1732亿美元,获得国防预算中30%的AI防务基金,并主导“复制者计划”等核心项目,其Gotham平台在俄乌冲突中实现“分钟级决策” [9][18] - 甲骨文参与5000亿美元“Stargate Project”,负责超80%的政府与军方AI数据存储,年营收贡献超20亿美元 [9] 能源与基建的深层逻辑 - 传统能源领域,埃克森美孚、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等企业受益于联邦土地钻探许可审批从6个月缩至2个月、环保法规撤销及本土页岩油占比从65%升至72%等政策,单井开采成本降近10% [11][30][31] - 马拉松石油借助燃油车市场份额稳定红利,将炼化开工率从85%拉升至92% [11][32] - 基建领域,劳氏公司木材、钢材等建材销量涨17%,对公业务营收暴增30%;Commercial Metals基建专用钢材订单涨45%;诺福克南方铁路货运量因原材料运输需求涨18% [12][29][33] 核心受益公司名单 - 第一梯队(深度绑定):Palantir(AI与国防)、甲骨文(AI基建)、MPMaterials(关键矿产)、美洲锂业(股价因政策利好盘中飙升超100%) [15][18][19] - 第二梯队(核心受益):Lightbridge(核燃料技术)、Centrus Energy(浓缩铀)、NuScale(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洛克希德·马丁(国防预算提升)、美国钢铁公司(关税保护+基建需求)、纽柯钢铁(单吨板材涨价40美元) [20][21][22][23][27][28] - 第三梯队(间接利好):劳氏公司(建材需求)、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油气开采松绑)、埃克森美孚(传统能源扶持)、马拉松石油(能源消费复苏)、Commercial Metals(基建钢材) [29][30][31][32][33]
“特不靠谱”?他的产业棋局,正在一个个落地成金!
格隆汇APP· 2025-09-29 19:11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的产业政策从“口号”转变为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系统性战略,核心围绕“国家安全、选票利益、技术霸权” [10] - 政策通过“减税+补贴”、“订单兜底”、“股权绑定”等组合拳深度绑定企业利益与国家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关键领域自主化和能源基建发展 [3][5][8] - 市场早期对政策的质疑已被落地的项目、增长的财报和具体的订单所打破,相关公司成为直接受益者 [2][10] 制造业回流 - 英特尔作为芯片自主化核心,在“减税+边境税威慑”及《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的百亿美元补贴下,亚利桑那州工厂产能爬坡,俄亥俄州新厂破土动工 [3][4] - 波音获得数百亿美元的F-47战斗机合同,压过洛克希德·马丁,证明其作为国防战略支柱获得订单与政策双重兜底 [3][4] - 美国钢铁公司受益于对钢铝加征25%关税及万亿基建需求,进口钢材占比从29%跌至18%,国内钢价上涨,公司在俄亥俄州扩建钢厂并创造5000多个岗位 [4][19] 关键领域霸权布局 - MP Materials从濒临破产的稀土企业转变为“美国稀土国家队”,获得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1.5亿美元贷款及“10年包销+价格下限”的兜底协议,政府成立50亿美元关键矿产基金支持其整合全产业链 [5] - 核能领域,Centrus Energy作为美国唯一浓缩铀生产商获得独家订单股价涨超21%,NuScale获5亿美元研发补贴,Lightbridge在政策落地当天股价暴涨42.59% [6][15][16] - Palantir市值从206亿美元涨至1732亿美元,获得国防预算中30%的AI防务基金,并主导“复制者计划”等核心项目 [6][7][13] - 甲骨文参与5000亿美元“Stargate Project”,负责超80%的政府与军方AI数据存储,年营收贡献超20亿美元 [7] 能源与基建的深层逻辑 - 传统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等受益于联邦土地钻探许可审批从6个月缩至2个月、环保法规撤销等政策,本土页岩油占比从65%升至72%,单井开采成本降近10% [8][23] - 马拉松石油等炼化企业借助燃油车市场份额稳定,开工率从85%拉升至92% [8][24] - 劳氏公司财报显示木材、钢材等建材销量涨17%,对公业务营收暴增30%;Commercial Metals的基建专用钢材订单涨45%;诺福克南方铁路货运量因原材料运输需求涨18% [9][22][25] 政策受益公司名单 - 第一梯队(核心支柱):Palantir (PLTR)、甲骨文、MP Materials、美洲锂业(LAC) [10][13][14] - 第二梯队(核心政策受益):Lightbridge (LTBR)、Centrus Energy (LEU)、NuScale (SMR)、洛克希德·马丁(LMT) [15][16][17] - 第三梯队(政策间接利好):皮博迪能源(BTU)、美国钢铁公司(X)、纽柯钢铁(NUE)、劳氏公司(LOW)、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PXD)、埃克森美孚(XOM)、马拉松石油(MPC)、Commercial Metals (CMC)、诺福克南方铁路(NSC)、CSX Corporation (CSX) [18][19][21][22][23][24][25]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9.22-2025.09.26):关税实际影响小,下跌为创新药加仓良机
中邮证券· 2025-09-29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1] 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药企基本面影响有限 落地节奏较慢且主要针对品牌专利药 目前国内药厂在美国有较大销售的品种很少 百济有自己工厂 BD较难受关税制约 更多影响市场情绪 [4][5][13] - 创新药板块调整已基本到位 建议基于中长期产业发展逻辑维持或增加仓位 精选优质个股 [7][17] - 医疗器械领域受益于国家"反内卷"政策 集采规则优化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有望利好整个国内器械医疗行业 [8][23][24] - CXO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 海外需求呈现明确拐点 叠加美国降息周期 需求端有望进一步释放 [18] - 科研服务板块看好行业壁垒较高的细分龙头 国内外医药行业景气度恢复将传导至上游需求 [20][21] - 生物制品关注产品放量 在研管线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 [22] - 医疗服务看好外延预期方向和消费复苏 眼科口腔行业弹性较大 [26][27] - 中药板块看好创新驱动 集采/基药政策受益 高基数出清方向 [28][29] - 医药商业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龙头药房凭借专业化服务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强者恒强 [30][31] 行情回顾 - 本周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2% 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4.16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6位 [6][14][32]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76% 跑输恒生指数1.19个百分点 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9位 [6][32] - 申万医药子板块中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表现最好上涨0.05% 原料药板块表现最差下跌8.22% [14] - A股个股涨幅前五:向日葵+57.86% 奥浦迈+23.89% 信立泰+15.81% 华兰股份+15.08% 江苏吴中+14.13% [36] - A股个股跌幅前五:博瑞医药-38.36% 济民医疗-19.65% 复旦复华-18.52% 康乐卫士-16.84% 皓宸医疗-16.46% [36] - 港股个股涨幅前五:晶泰控股+15.26% MIRXES-B+9.67% 中国中药+8.18% 三叶草生物-B+8.12% 诺诚健华+6.75% [36] - 港股个股跌幅前五:药明巨诺-B-17.67% 映恩生物-B-15.42% 平安好医生-15.02% 德琪医药-B-14.88% 加科思-B-12.75% [36] 板块估值 - 截止2025年9月26日 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为30.71 较上周下降0.47 [38] -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0.89% 环比下降4.84个百分点 [38] - 子行业市盈率前三位:医疗器械 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38] - 医药商业板块估值有所上升 医疗服务和化学制药板块估值下降较大 [38]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创新药:信达生物 三生制药 科伦博泰生物 康方生物 石药集团 康诺亚 迈威生物 君实生物 基石药业 乐普生物 荃信生物 映恩生物 德琪医药 [7][17] - CXO: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泰格医药 [19] - 科研服务:百普赛斯 奥浦迈 药康生物 [21] - 生物制品:天坛生物 欧林生物 神州细胞 安科生物 我武生物 甘李药业 特宝生物 [22] - 医疗器械: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新产业 安图生物 亚辉龙 [8][25] - 高耗领域: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迈普医学 康拓医疗 [25] - 低耗领域:维力医疗 康德莱 [25] - 设备领域: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联影医疗 [25] - IVD领域:新产业 安图生物 亚辉龙 [25]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 固生堂 [26] - 中药:佐力药业 方盛制药 众生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 九芝堂 桂林三金 以岭药业 贵州三力 [28][29] - 医药商业:益丰药房 大参林 [31]
精算 美国衰退的时间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13
美国经济与股市前景 - 美国股市与经济持续增长,但面临潜在衰退风险,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1][2] - 美国财长贝森特要求美联储在年底前大幅降息150–175个基点,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3][4] -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战略依赖传统产业回流与AI产业推动,但增长动能面临饱和挑战[5][6] AI产业动态 - AI产业存在泡沫但仍在持续扩大,相关公司股价近期出现大幅波动[7][9][28] - AI芯片龙头英伟达股价先跌后涨再跌,核能技术公司OKLO股价几乎翻倍后下跌10.13%,数据中心公司CoreWeave股价上涨30%后下跌5.05%[10][13][14][27] - 供应链服务公司CLS因应用AI技术股价大幅上涨,甲骨文因接获OpenAI为期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约股价上涨[17][20] - 英伟达总裁预测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3至4万亿美元[45][46] 制造业回流战略 - 特朗普政府推动钢铁、铝、汽车及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但面临生产成本高和通货膨胀压力[34][35][51] - 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中国在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芯片领域的竞争[38][39] - 关税战预计为美国政府带来额外5000~6000亿美元收入,有助于缓解37.5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压力[40] 资金流入与投资 - 日本、欧盟、韩国和台湾计划向美国投资总计1.8万亿美元(日本5500亿、欧盟6000亿、韩国3500亿、台湾3000亿),以缓解资产市场压力[40] - 但资金流入效果可能因投资环境、技术工人短缺及中国竞争而打折扣[53] 竞争与外部因素 - 中国对稀土元素和稀有金属的出口管制压制美国军工产业增长,并制约美国经济[6][41][49] - 非美市场在中国领导下逐渐壮大,去美元化、贸易和基础建设取得进展[54] - 中国拒绝采用英伟达AI芯片,中芯国际测试浸没式DUV光刻机加大成熟制程竞争,若中国在两年内推出EUV光刻机将给美国带来巨大压力[58][59] 短期展望 - AI投资计划预计可支撑美国经济约半年,但股市作为领先指标可能提前反应[52][55] - 美联储降息和各国资金流入被视为短期内支撑经济的关键,特朗普政府有望在前两年避免经济衰退[56][57][58]
【高端访谈】保持战略定力 应对国际市场变化——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龙强
新华财经· 2025-09-29 11:32
美国钢铁关税政策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将钢铁产业视为美国新工业经济愿景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希望通过将钢铝进口关税提高至50%并扩大加征范围至407个产品类别,来保护本土钢铁业并推动制造业回流 [1] 关税政策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直接影响 - 中国对美国钢材直接出口量较小,2024年出口量为89万吨,仅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8%和美国钢材进口总量的2.6%,2025年1-6月出口40万吨,影响有限 [2] - 通过越南、韩国和巴西等国的转口贸易潜在影响也有限,2024年美国自这三国进口钢材合计451万吨,即使全部假定为中国转口,也仅占中国钢铁出口总量的4.5% [2] 美国本土钢铁产业现状与产能扩张 - 美国过去四年已宣布、在建或完成的新增钢铁产能达到2100万吨 [3] - 2025年1-7月美国粗钢产量为4740万吨,同比增长1.5%,相较去年同比下降2.3%表现出增长态势,且进口量基本持平,表明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国内需求 [3] - 年初至8月中旬,美国平均粗钢产能利用率同比微增0.2个百分点至76.6%,变化不明显 [3] 关税政策对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潜在影响 - 短期看,关税政策促使部分企业调整全球布局,例如日本制铁加大美国市场投入,通用汽车计划投资40亿美元将部分产线从墨西哥转移至美国并新建工厂 [3] - 长期看,关税政策引发贸易伙伴反制、推高美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可能削弱其国际竞争力,进而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目的并削弱企业投资动力 [4] 中国钢铁行业的应对策略 - 行业应规范出口秩序,抵制内贸转出口扰乱市场,并通过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高端钢材和绿钢出口 [5] - 企业需团结应对贸易摩擦,做好贸易救济调查应对,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5] - 行业需围绕双碳战略,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锻造新质生产力以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5]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929
第一创业· 2025-09-29 10:37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显著改善 1-8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9% 为4月以来首次转正 单8月同比增长20.4% 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3] - 行业分化明显 上游采矿业疲软 中游制造业强劲 下游消费行业较弱 运输设备 有色 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速领先 煤炭 纺织服装 家具等行业落后[4][5] - 政策驱动多个产业发展 建材行业产能收缩 人工智能+交通和汽车智能化形成政策合力 储能行业进入市场化驱动快车道 盐湖提锂产能密集落地[7][11][12][13] - 外部环境存在变数 美国可能对进口电子产品按芯片数量征收关税 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将影响中国电子产品竞争力[8][9] - 债市短期承压 收益率上行 不利因素较多[15] 宏观经济组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930亿元 同比增长0.9% 较1-7月回升2.6个百分点 4月以来首次转正[3] - 8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20.4% 较7月大幅回升21.9个百分点 制造业1-8月同比增长7.4% 8月单月增长27.4%[3] - 营业收入利润率1-8月为5.24% 较7月5.15%提升 制造业利润率4.53% 较7月4.46%改善[3] - 8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2.3% 较7月回落0.1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58% 较7月回升0.1个百分点[3] - 运输设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月增速靠前 煤炭开采 钢铁 家具制造 纺织服装 造纸业增速靠后[4] - 8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4.4% 黑色金属冶炼增长236.1% 化纤制造业增长45.9% 改善明显 煤炭开采下降40.1% 纺织服装下降38% 家具制造下降23.9% 医药制造下降16.5% 下滑显著[5] 产业综合组 - 六部门出台《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水泥行业年内有望减少10%低效熟料产能 当前产能利用率约50%[7] - 地产投资依然低迷 全国约200个省市(县)出台超470条政策 第三季度出台超120条 但未止住价格环比下滑 若10月无强政策支持 水泥等周期行业景气度反转难度较大[7] - 美国政府考虑对进口电子设备按芯片数量征收关税 可能对每台设备芯片内容征收25%关税 对日欧产品征收15%关税[8] - 特朗普8月表示将对半导体进口征收约100%关税 但豁免在美生产企业 未来出口美国电子产品可能面临高关税[9] - 若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相对不高的关税水平 中国电子产品相对竞争力可能提升[9] 先进制造组 - 七部门印发《"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提出2027年建成一批标志性工程 2030年实现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 部署16项任务包括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11] - 与《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形成政策合力 车端L3准入与上路试点 路测有技术支撑 云端有算力组织化供给[11] - 路侧感知 车端高阶驾驶 云与大模型 行业数字化场景等领域短期投资确定性高 中期要素约束与区域财政差异决定投资收益率梯度[11] - 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 驱动因素为新能源入市拉大峰谷电价差和容量电价政策出台 提升储能IRR 需求从强制配储转向经济性驱动[12] - 海外市场美国以外需求高速增长 美国"大而美"法案核心限制2026年后开工项目 对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12] - 储能需求超预期带动锂电池产业链量利齐升 帮助行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12] - 国内盐湖提锂产能建设密集落地 藏格矿业 紫金矿业 蓝晓科技等加快布局 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基本建成[13] - 当前价格下盐湖提锂利润足以覆盖高难度地区开发成本 后续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概率不高 锂电池产业链成本可能持续降低[13] 债券组 - 上周债市继续下跌 后半周略有企稳 前半周期货带动下跌 全期限收益率显著上行[15] - 央行重启投放14天OMO呵护跨季 MLF加量投放 但市场反应平淡 因基金赎回费率调整担忧[15] - 周四午后大行买入长期限国债 央行再次投放14天OMO 资金转松 市场企稳反弹[15] - 短期内债市不利因素较多 难以看到下行机会[15]
路透社:从电动牙刷到个人电脑,美国将按照所含芯片数量征收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28 19:19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与背景 - 美国正研究对进口电子设备按所含芯片数量征收新关税 涉及产品从电动牙刷到笔记本电脑等各类消费品 [1] - 美国政府采取多方面策略推动关键制造业回流 包括关税、减税、放松监管以及利用能源优势 [3] - 从奥巴马政府开始 制造业回流一直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拜登时期签署《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为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和汽车制造提供资金补贴 [4]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历史教训 - 先进芯片制造业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重点目标 2012年美国政府与芯片产业共同出资10亿美元设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计划创建15家创新研究院 [6] - 历史上日本通过举国体制发展半导体 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是成功关键 搭载日本芯片的索尼随身听成为革命性产品 大幅侵占美国市场 [6][7] -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导致其自信心膨胀 宣称在技术和产品上世界第一 有资格对美国说不 随后美国通过反垄断调查、额外关税和进出口管制进行压制 并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导致日本芯片制造业走向下坡 [10]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与全球产业链现状 - 1980年至2009年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降至11.8% 而金融业比重从16%增至19.8% 制造业转移导致本土制造业断层和空心化 [12] - 在半导体领域 美国企业掌控设计、IP授权、专利和设备供应等高附加值环节 而将制造工厂大部分设在中国、越南、印度等地 [12] - 离岸外包模式可利用劳动力成本差异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 但坏处是导致本国制造业空心化 一旦外包体系被切断将面临无产品可用的窘境 [12][14] 中美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态势 - 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产业 针对中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空心化 同时禁止台积电为大陆敏感企业代工 并将其制造技术迁往美国 [13] - 中美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展开竞争 美国试图通过法案和关税政策将先进制造技术留在本土 而中国企业在压制下被迫研发自主技术的制造产业链 [16] - 降低对进口供应链的依赖成为中国企业当前及未来持续发展的道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