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4:47
每经AI快讯,贵州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强 化财税金融支持。利用省级商务、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发 挥"四化"等产业基金作用,带动社会投资服务消费领域项目。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经营 主体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政策。建立企业"白名单",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落实个 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经济观察丨消费稳步扩大 中国经济主引擎持续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4:15
消费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1.0个百分点 [1] 政策驱动因素 - 有关方面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1] 服务与新兴消费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自5月份起增速持续加快 [2]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 [2] 消费增长挑战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及经济整体增速 [2]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增速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 [2] - 居民储蓄倾向增强,消费倾向有所下降 [2] 未来政策方向 - 需要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3] - 除了当前提振消费政策,还需要更系统地思考更具全局性的举措,通过"松绑""放开""搞活"调动各方积极性 [3] - 未来进一步提振消费需要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态势,通过经济发展的实绩正确引导企业、居民预期 [3]
9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数据点评:9月社零同比+3.0%,服务消费呈现强韧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1 13: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增速环比放缓0.4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同期以旧换新国补高基数效应影响 [5] - 线上消费延续强劲增长,1-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速达9.8%,高于社零总体增速5.3个百分点,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 [5] - 服务消费呈现强韧性,1-9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9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5] - 通讯器材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显著,同比分别增长16.2%和9.7%,而家电和家具等受高基数影响的品类增速环比大幅下滑 [5] - 预计随着10月双十一大促启动及年底消费旺季来临,促消费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 [5]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报告列举了多个细分行业的重点公司估值数据,涵盖免税、景区、酒店、餐饮、电商、黄金珠宝、超市百货等板块 [6] - 电商板块重点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市值397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24倍)、京东(市值524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3倍)、拼多多(市值186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4倍)和美团(市值5907亿元) [6] - 黄金珠宝板块重点公司包括老凤祥(市值210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6倍)、周大生(市值14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3倍)和菜百股份(市值111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4倍) [6] - 超市百货板块重点公司包括永辉超市(市值426.5亿元)和重庆百货(市值117.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8倍) [6] - 出行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首旅酒店(市值163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17倍)和中国中免(市值1438亿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31倍) [6]
前三季度增长5.2%,政策需持续加力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6:45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1] - 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 [1] - 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1] 产业增加值分析 - 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 [1] 需求端与生产端分化原因 - 统计口径差异导致经济增速与需求不同步,例如最终消费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但服务消费及虚拟消费增速维持高位 [2] - 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受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10.2%的影响 [2] - 生产强于需求,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3% [2] - 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8% [2] 价格指标与政策展望 - 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1%,较二季度的-1.3%略有收窄 [2] - 政策加大对服务消费支持力度,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3] - 出口方面,东盟、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对中国出口支撑维持高位 [3] 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政策 - 四季度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增量支撑,财政政策加速落地 [4]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政府债结存限额下发,预计对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力度约2.2个百分点 [4] - 通过政策持续发力,全年实现5%增速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4]
\四中\前瞻:新\五年\的新期待:\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0 20:57
核心政策导向 - 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人民”与“公平”、“因地制宜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强化底线思维”等核心导向[1] - 会议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从改革开放板块独立出来,预示新规划对市场与政府关系将有针对性安排[13] - “高水平开放”提法关键,结合服务贸易主题学习,规划或重点丰富服务开放部署[13] 规划宏观框架 - “十五五”规划是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的中间节点,需深化推进“十四五”并进行中期检验[3] - 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十五五”和“十六五”阶段需保持年均约4.4%的经济增长水平[3] - 若2035年人均GDP目标达2.5万美元,则2025-2035年名义GDP增速需在4.1%-5.5%区间(汇率假设6-7)[21] 改革任务与重点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要求2029年前完成,涵盖经济体制、科技人才等15个关键领域[4] - 改革重点方向包括市场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占比25%、单位GDP碳排降65%以上)及民生制度完善[28] 产业支持方向 - “新质生产力”培育仍是重点,规划将延续“新兴支柱产业”框架,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33] - 规划可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40] - 具体行业或涵盖海洋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40] 近期政策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央政治局三次集体学习中,4月主题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37] - 国务院同期四次集体学习强调促进服务消费、科技消费(2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4月)、加快服务贸易创新(8月)[37] - 两类增量资金已落地: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及5000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53]
核心CPI温和上涨,消费向好积极信号
新京报· 2025-10-20 18:39
宏观经济数据核心表现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 [1]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主引擎 [1] 促消费政策举措与成效 - 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9月零售额增长20.5%,比8月加快17.1个百分点,智能家电增速超过30% [2]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2] 服务消费与金融支持 - 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从供需两端降低信贷和融资成本 [3]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3] - 服务消费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3] 政策协同与未来方向 - 改善居民收入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是提振消费政策的关键 [3] - 改善预期是政策的重点,通过改善预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 [3] - 重视发挥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形成协同发力的政策体系,以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前三季度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5.2% 需求加速释放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4:40
服务消费增长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较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6个百分点 [1] - 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20.7%,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2.6% [1] 商品零售表现 - 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限额以上单位中近九成商品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9%,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明显加快 [1]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5%,其中9月份增速较8月份明显加快 [1] 整体消费市场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和1.0个百分点 [2]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增速较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 [2] 特定行业动态 -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6%,三季度汽车零售呈现逐月改善趋势 [1]
住酒店还能逛展?住宿业玩起“文旅混搭” 体验感拉满
央视新闻· 2025-10-20 07:44
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花窗,洒在摆放着北魏陶俑的案几上;老算盘和晋商账本在民宿一角静静陈列,仿 佛仍在低语着往日的繁华。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发现,旅途中的住宿不再只是夜宿的驿站,而化身为 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一场以"住"为起点的改革正悄然发生。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7项具体政策,包括 培育一批中高端民宿品牌、加快饭店绿色化建设、持续提升经营主体涉外接待能力等。《意见》给我国 酒店、民宿等住宿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行业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刚刚落幕的国庆中秋"双节",山西大同迎来文旅接待的"高光时刻":全市1379家宾馆酒店和3554家网约 房协同发力,共接待旅客超31万人次。在这片千年文脉的土地上,住宿不再只是旅途中的驿站,也成为 一扇扇可触摸、可沉浸的文化窗口。 在大同古城核心区,一批民宿品牌深耕本土文化底蕴,将"住"本身打造成一场穿越千年的体验:它们有 的以"华严""善华"等古建筑名称命名客房,让游客踏入即感受千年古韵;有的植入晋商文化元素,老算 盘、古账本等复古装饰遍布空间,尽显晋商故里风情;还有的萃取云冈石窟神韵,从墙面浮雕到陈设摆 件, ...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专家点评)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4
服务消费增长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1] - 扩大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1] - 服务消费连接经济和民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1] 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 行业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空间大且成长性好 [1] - 养老育幼和医疗健康等服务领域潜力巨大 [1] - 新型城镇化加快带动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居住服务等新需求 [1] 技术驱动服务消费 - 移动支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服务领域加快应用 [1] - 新技术为扩大服务消费注入新活力 [1]
教育消费覆盖全生命周期有望催生服务消费新蓝海
证券时报· 2025-10-20 05:47
当城市霓虹初上,结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年轻群体纷纷涌向球馆、专业培训中心或是社区活动中心,投 身于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夜间学习"之中。 这一现象,正是当前教育消费领域蓬勃兴起的一大新趋势的生动写照。近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 发布的一份消费报告显示,在众多消费品类中,教育净消费意向位居榜首,预期2025年消费者在教育方 面的支出将增长5.7%。 为了顺应教育消费的新趋势,进一步激发教育市场的活力,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 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 培训,鼓励相关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提 供优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 教育消费覆盖全生命周期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转型升级,是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 擎。 参加夜校培训的"00后"小伙向记者表示,现在年轻人参加培训一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既有舞 蹈、歌曲、绘画等艺术培训,也有中式面点、服装设计、AI办公等技术培训。 他表示,尽管工作与生活压力不小,但仍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 本次教育纳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