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智利的经济之路!打破资源依赖困境,它是如何成为南美富裕国家的
搜狐财经· 2025-10-25 23:56
文|孑亥史谈 编辑|孑亥史谈 在拉丁美洲这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区域,有一个国家却悄悄地走出了常规,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智利人均 国民收入远超周边邻国,出口结构多元化,政局稳定,廉政指数高得不像拉美国家。 这到底是运气好,还是有章法?靠着一堆矿石和几十份贸易协定,智利居然成了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 问题来了它是怎么做到的?又真能一直富下去吗? 靠资源起家,却不靠资源活命 很多国家手里握着资源,却被资源拖了后腿,智利一开始也差不多,70年代,铜矿几乎是它的全部经济 命脉,铜价一跌,国家就跟着喘不过气,1972年通胀率飙到150%,街头连基本食物都买不到,经济烂 到家。 但从1973年开始皮诺切特军政府上台后请来了一批芝加哥训练出来的经济学家,彻底推翻了原来那套国 家主导经济的老路子。 他们拿出了一份叫《El Ladrillo》的改革方案,目标很明确让市场来干活,让国家少插手,说白了,就 是控制通胀、放开市场、吸引外资。 怎么做的?他们一口气把大批国有企业卖掉,但保留了铜矿国企Codelco的控制权,这其实是精明之 举。 一方面靠铜矿稳定基本盘,一方面又把经济其他部分交给市场去跑,保守中带着冒险。 政治稳定不是"送的"是一 ...
中科环保(301175):业绩稳步提升 绿色热能与并购动能双驱动
新浪财经· 2025-10-25 14:3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6.06%,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3.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13.91%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9.3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66% [2]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为垃圾处理量与供热量的稳步提升,以及新投产和并购项目产能的有序释放 [2] 运营数据与增长动能 - 2025年上半年处理生活垃圾213.63万吨,同比增长10.07% [2] - 2025年上半年供热量达到87.75万吨,同比增长12.01% [2] - 公司正积极打造河北、四川、广西、浙江四大核心供热片区,其中河北区域新增晋州项目,四川片区加速推进三台和绵阳项目 [3]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通过收购方式获取广西贵港项目(1500吨/天)100%股权,转让价格3.03亿元,以及平南项目(1200吨/天)100%股权,转让价格5175万元 [3] - 在绿色生物天然气领域取得突破,与商业航天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甲烷、绿电、绿热等绿色能源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已在日处理800吨垃圾的项目成功实施,每年可增加供电量约500万度,并计划在其他项目推广 [3]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1亿元、21.73亿元、24.42亿元,同比增长14.93%、13.69%、12.37%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亿元、4.83亿元、5.47亿元,同比增长25.87%、19.71%、13.12% [4] - 根据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9.98倍、16.69倍、14.76倍,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33元、0.37元 [4]
中国成为跨国企业研发热土
经济日报· 2025-10-25 06:08
外资研发布局不断提速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一系列数据表明,外资在华投 资热情不减、投资结构优化。 今年以来,一大批外资在华研发项目陆续落地,凸显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正顺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 势,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本地化创新能力,在赢得更广阔市场机遇的同时,也推动中国加速 从"制造基地"向"研发热土"转变。 重视研发、创新导向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提升,设 立研发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提出,2013年后的10年间,在华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 发经费增长超过86.5%。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突破600家,北京外资研发中心 数量较去年翻番。 林骁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为全球科研带来新动力。阿斯利康在中国正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加速科学发现。例如,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发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靶向蛋白与 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并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筛选出高效且具有优异开发潜力的小分子药物。 中国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为何外资企业在中国投 ...
新华社︱国际能源变革论坛 我国风光发电十年来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
国家能源局· 2025-10-24 21:40
可再生能源体系规模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 - 近十年风电及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2] - 风光装机目前占全球总装机近一半,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 [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左右 [2] 技术创新与工程成就 - 新能源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水电、核电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运 [2] - 促进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能源各行业,丰富绿色电力和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2] - 助力全球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 [2] - 过去1年生产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亿吨 [2]
协鑫能科费智:AI智能体及能源模型提高了用户使用绿色能源意愿
新浪财经· 2025-10-24 15:38
行业发展趋势 - 大力发展储能以提升电网安全性和灵活性调节水平[1] - 优先发展分布式能源,短期聚焦配电网改造和光储一体化项目,中长期构建虚拟电厂智能系统[1] - 推动零碳园区、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完善新能源就近消纳政策[1] - 推广绿电到终端产品的直接转化,促进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的绿色替代[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虚拟电厂已在全国聚合可调容量近100万千瓦[1] - 公司管理20吉瓦用户侧负荷,投运1000兆瓦新型储能[1] - 公司成功落地覆盖园区、工厂、医院等多场景的40多个零碳典型案例[1] 技术应用与效益 - AI智能体及能源模型提高了系统运行和交易的精准性,降低能源消费成本[1] - 在AI赋能下,公司综合能源系统可调度潜力评估精度提升10%以上[1] - 公司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收益提升12%以上,分布式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成本降低3%左右[1]
中国氢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国际合作大有可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2:59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部分国家在能源领域保护落后传统能源并反对绿色转型 [1] - 中国需坚定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能源转型的决心,并加强在氢能技术研究应用、设备提供、标准认证及参与跨境贸易规则制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1] - 全球能源发展处于十字路口,中国已成为风向标,在发展氢能等绿色能源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1] - 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印发,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 [1] - 2024年氢能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氢能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因地制宜引导产业发展 [1]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现状 - 从上游制氢、中游运氢到下游用氢,中国的氢能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向产业化应用阶段转化 [2] - 中国在氢能技术全面性、先进性等方面领先于全球水平 [2] - 中国是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覆盖制、储、输、用整个链条 [2] - 目前氢能商业化的破局点在于交通领域,该领域政策体系和产业生态相对成熟 [2] - 在众多燃料电池厂家努力下,交通领域降本成效显著 [2] - 解决氢能产业成本问题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贡献 [2] 成本进展与未来展望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科技部合作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商业化示范项目,早期进口一辆12米长氢能大巴车单价为180万美元 [2] - 目前氢能大巴车成本已降至50万美元以下 [2] - 未来中国氢能的发展方向将是应用场景为王 [2] -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氢能生产国,更将成为引领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2]
临沧凤庆供电局:助推光伏发展 共筑绿色能源安全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09:41
交流互动环节,各光伏建设及施工单位代表围绕实际作业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提问。"临时用电线路 跨越高压线路时,安全距离如何把控?""作业人员须具备哪些资质才能参与光伏并网涉电作业?" 针对 这些疑问,该局技术人员逐一细致解答,并现场演示涉电作业计划线上申报操作流程,指导参会人员熟 悉系统填报要点,确保后续作业计划申报高效规范。 为规范光伏项目涉电作业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10月22日,南方电网云南临沧凤庆供电局牵头 组织召开"凤庆县光伏施工涉电作业计划申报与施工安全交流会议",全县各光伏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 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共同聚焦涉电作业安全。 会议围绕"规范流程、压实责任"的核心目标,由凤庆供电局详细讲解涉电作业计划申报的标准流程与具 体要求,明确报备时限、资料清单及审批环节,为项目单位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同时,会议通过剖析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开展深刻的安全警示教育,促使各施工单位引以为戒,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 念。在交流答疑环节,与会各方就计划申报和现场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凤庆供 电局相关专业人员逐一予以解答,有效消除了管理盲区和疑惑,达成了安全共识。 通过本次会议,不仅进 ...
民利储能泰国受瞩目,诗琳通公主驻足倾听中国绿色方案
搜狐网· 2025-10-23 18:07
"诗琳通公主对熔盐储能和清洁能源技术如何适配泰国本地产业、助力东盟清洁能源转型尤为关注,我 们详细介绍了技术的本地化适配思路,以及在工业蒸汽供应改造、零碳园区规划等领域的合作潜 力。"亦庄代表负责人表示,借助此次博览会,民利储能和ThermoNova已与新加坡能源部、马来西亚环 境局等多国政府机构及平台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围绕零碳园区建设、熔盐储能系统引入等领域深化对 接,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 此次民利储能和ThermoNova随北京亦庄"抱团出海",是中国绿色科技企业走向国际的生动实践。从政 策辅导到高端资源对接,经开区政府全程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与护航,不仅助力企业精准触达东南 亚市场,更推动了从技术展示到项目落地的关键跨越,有效促进了中国绿色科技在"一带一路"沿线形成 务实合作成果。 "经开区为我们搭建了与国际高层对话、对接全球市场的宝贵平台,从拜访中国驻泰大使馆,到接待诗 琳通公主来访,不仅提升了品牌公信力,更让我们看到'中国方案'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价 值。"民利储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诗琳通公主的到访,不仅是对民利储能和ThermoNova技术实力的认 可,更是对中泰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 ...
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在湖北下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6:58
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在湖北下水 中新社湖北宜昌10月23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湖北宜昌)23日开幕。会议宣 布,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在宜昌下水,并被命名为"葛洲坝"号。 据介绍,"葛洲坝"号是中国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研制及示范应用的标杆项目,船舶总长129.98米、型宽 22米、型深7.7米,设计吃水6.5米,最大载重量达1.374万吨。该船搭载12组锂电池箱式电源,载电量约 24000千瓦时,可快速充换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表示,该船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创新,不仅在中国率先实现远程驾控、自动靠离 泊功能,而且打通了新能源动力、智能驾控、配套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成功验证大容量电池、分布式 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近日,"葛洲坝"号在湖北宜昌秭归下水。黄翔 摄 该船首次在内河大型船舶中搭载智能驾控系统,通过远程控制航行功能,大幅提升航行安全性与运营效 率。该船还采用浸没式多级冷却方式,舱内配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配套研发箱式电源状态监测与故障 诊断系统,实现电池系统本质 ...
欧洲正步入一个“全面扩展”的十年?美银如何看待转型中的欧洲
第一财经· 2025-10-23 16:37
今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造成的关税上升冲击全球经贸,欧盟也没能幸免。萨帕罗里向第 一财经记者分析道,贸易紧张局势确实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工业基础正在如何适应 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更紧密的欧洲内部供应链,以及更高附加值的制造模式。这些趋势正在重塑股权与 债务发行、并购交易以及私人资本流动的风险回报结构。如今的故事不再只是"出口受挫",而是"产业 升级",这也为物流、机器人技术以及产业回流等领域带来了结构性机遇。 德国承诺在2025年投入372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29年前每年增加至600亿欧元;意大利和西 班牙也在大规模推进国家复苏计划。 如今欧洲经济正面临着内生动力和外部风险的多重挑战,德国今年推动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支 出法案,欧洲"经济火车头"能否再次跑起来?转型中的欧洲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当地时间23日~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美国银行国际总裁门萨(Bernard Mensah)等齐聚第 三届"柏林全球对话论坛"(Berlin Global Dialogue),探讨多极化如何成为全球增长与稳定的催化剂。 在美国银行发布的《2030年的世界》报告中,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