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新材料周报:PEEK小巨人再战IPO,深圳新增一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20251019
华福证券· 2025-10-19 17:2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4] - 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4] -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 [4] 本周行情回顾 - 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848.42点,环比下跌5.2% [3][12] - 六个子行业指数本周均下跌: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报7799.83点,环比下跌6.79%;申万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报1086.14点,环比下跌4.64%;中信有机硅材料指数报6296.05点,环比下跌4.34%;中信碳纤维指数报1525.16点,环比下跌8.22%;中信锂电指数报2639.84点,环比下跌4.74%;Wind可降解塑料指数报2087.07点,环比下跌4.07% [3][12] - 个股方面,周涨幅前三位为祥源新材(8.03%)、长鸿高科(5.06%)、奥克股份(3.61%);周跌幅前三位为联瑞新材(-15.52%)、久日新材(-15.2%)、雅克科技(-14.35%) [3][26][27][28] 近期行业热点跟踪 - **PEEK小巨人再战IPO**:浙江鹏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于2026年4月至5月完成 [4][30][31] 公司成立于2006年,核心产品包括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涂料和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广泛,2020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二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前次招股书计划募资约7.23亿元 [4][30][31] - **深圳新增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深圳市深汕高端电子化工园产业园总体规划获批复,产业定位为“5+3+X”体系(5类半导体、3类高端化工材料、X类前沿新材料),旨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集群 [4][31][32][34] - **全球PC出货量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9.4%,达7580万台,增长受Windows 11升级与设备换新潮推动 [34][35] 联想出货量1940万台,市场份额25.5%领先;惠普出货量1500万台,同比增长10.7%;戴尔出货量1010万台,同比增长2.6% [35] - **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2025年第二季度台积电占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达71%,较上一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三星电子以8%份额位居第二;中芯国际以5%份额位列第三 [36][39] 相关数据追踪 - 费城半导体指数本周收报6779.98点,环比上涨5.78% [42][43] - 9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190.47亿美元,同比上涨32.72%,环比上涨7.47%;进口金额410.52亿美元,同比上涨14.08%,环比上涨14.51% [44][47] 重点标的关注 - **光刻胶**: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 [4] - **电子特气**:建议关注华特气体,其深耕领域十余年,实现进口替代,并有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4] - **电子化学品**: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因下游晶圆厂落成,芯片产能有望释放 [4] - **新材料平台**:建议关注国瓷材料,其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 [4] - **高分子助剂**: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其新产能释放并进军润滑油添加剂领域 [4] - **绿电上游材料**:建议关注金属硅龙头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及三孚股份 [4][8]
创世纪(300083.SZ):目前已向市场推出多款五轴高端数控机床,并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格隆汇· 2025-10-17 15:55
格隆汇10月17日丨创世纪(300083.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五轴产品下游领用领域广泛,可用于精密 模具、船舶、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行业领域的零件加工。以五轴产品为 代表的高精尖应用市场是公司积极培育的领域,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加速进口替代实现自主可控,公 司持续投入五轴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目前已向市场推出多款五轴高端数控机床,并已实现小批量交 付。 ...
道生天合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17 14:47
公司上市与战略展望 - 公司上市被视为新征程的起点,将强化公司治理并聚焦技术创新与全球市场拓展 [2] - 公司致力于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多元化发展和完善全球化布局 [4] 公司业务与产品系列 - 公司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高性能材料 [2] - 公司构建了三大产品系列: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 [2]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掌握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多种基础化工原料产品配方的企业之一 [3]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是新能源行业中新材料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2] - 2022-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2] - 2022-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及17.85亿元 [3]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及0.85亿元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基于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加强光伏、电力等领域的产品和市场开发 [4] -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企业提供进口替代方案,并努力开拓全球市场 [4] - 公司计划以环氧树脂等为基础,持续开发新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和下一代新产品 [4]
【中研股份(688716.SH)】国产PEEK行业龙头,持续推动高端PEEK材料进口替代——首次覆盖报告(赵乃迪/周家诺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6 07:0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于2015年登陆新三板,2023年9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4] - 公司是全球第四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二家能够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生产的企业 [4] - 公司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并已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PEEK销量最大的公司 [4] - 公司拥有年产1000吨PEEK的生产能力,另有年产5000吨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预计于2026年9月达到可使用状态 [4] - 公司已形成"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52个规格牌号的产品体系 [4] 行业格局与市场规模 - 全球PEEK供应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目前全球PEEK现有产能约2.10万吨/年,规划新增产能约2050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 [5] - PEEK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及其他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 根据预测,在假设中国PEEK材料主要终端应用产品维持不变的情况下,2022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PEEK市场规模将由14.96亿元提升至28.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7% [5] 发展机遇与竞争优势 - 伴随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的发展,PEEK作为性能极佳的轻量化材料将有望迎来新机遇 [6] - PEEK多用于高精尖产业及高温高压高腐蚀等环境恶劣的领域,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或加工失败造成大量损失 [6] - 公司技术积累底蕴深厚,PEEK树脂具备良好的熔体稳定性、合适的熔指和黏度平衡、良好的批次稳定性、优秀的结晶性能,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6]
全球变局下企业如何走出内卷?周其仁:多把注意力放在客户上
南方都市报· 2025-10-15 12:01
企业发展战略 - 企业需在细处求精益,通过精益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优化流程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 [3] - 企业需在宽处谋布局,例如通过出海投资建厂和推动自有品牌出海来开拓新路线 [3] - 企业需在高处争独到,从进口替代转向基于客户需求的idea创新,将想法转化为技术和产品 [4] 市场与客户关注 - 企业长期重生产而忽视市场,导致市场能力严重落后于生产能力 [5] - 企业过度关注竞争对手而非客户是造成“内卷”的重要原因,建议从“看对手造什么”转向“看客户更需要什么” [5] - 企业创新的根本idea应来自客户的要求,而非单纯模仿竞争对手 [5] 外部环境应对 - 对于如国际贸易摩擦等不可控变量,企业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可控变量上 [5] - 企业出海需具备互联网思维,不自我设限,但需注意其中风险 [3] - 出海战略应考虑帮助目标市场创造价值,而非单纯出口产品,例如美的集团通过海外投资帮助当地提高附加价值 [3]
迈瑞医疗拟赴港上市 曾称今年三季度将迎来业绩拐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7:49
公司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的批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 [2] - 公司已从医疗器械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诊疗能力的数智化方案商,拥有最全的产品线 [2]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实现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下滑32.96% [2] - 经初步测算,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转正,并继续保持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 [2]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国内医疗设备招标自去年12月开始复苏,但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 [3] - 公司认为国内业务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去,当前市场环境提供了加速进口替代和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历史性机遇 [4] - 公司业务考核重心放在市场份额上,国内各项业务市占率均在稳步提升,尤其重点考核IVD业务突破大样本量客户 [4] 公司未来增长动力 - 微创外科中的高值耗材超声刀、腔镜吻合器有望从今年开始在国内放量,该业务市场容量和未来成长性均强于传统业务 [4] - 得益于海外高端客户的加速突破,国际业务下半年的增长将提速 [4] - 公司预计三季度将是业绩拐点,未来业绩将逐渐回到正常增长轨道 [3][4]
小摩:升潍柴动力(02338)目标价至22.8港元 评级“增持”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48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小摩将潍柴动力评级定为"增持"并将目标价从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 [1] - 认为公司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公司近期表现与前景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表现不佳,落后于主要指数和主要同业及其附属公司Kion [1] - 对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大幅复苏和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感到更有信心,看好其第三季前景 [1] 行业与竞争环境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1] - 公司可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1]
小摩:升潍柴动力目标价至22.8港元 评级“增持”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3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表现不佳,落后于主要指数和主要同业及其附属公司Kion [1] - 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评级为增持,当前估值被认为极具吸引力 [1] 业务前景与催化剂 - 对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大幅复苏以及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感到更有信心,看好第三季前景 [1]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可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益 [1] - 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为公司创造了机会 [1] 行业环境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出现大幅复苏 [1]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带来进口替代机会 [1]
大行评级丨摩根大通:上调潍柴动力目标价至22.8港元 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格隆汇· 2025-10-14 14:0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 为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创造机会 [1]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1]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可从上述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 [1] 公司运营与前景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大幅复苏 [1] - 公司旗下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 [1] - 对公司第三季前景更有信心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 [1] - 投资评级为"增持" [1] - 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潍柴动力午前涨超4% 竞争对手面临关税风险 公司有望受益重卡等领域进口替代
智通财经· 2025-10-14 12:02
股价表现与市场观点 - 公司午前股价上涨4.38%至15.24港元,成交额达1.5亿港元 [1] - 小摩将公司目标价从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并给予“增持”评级 [1] - 小摩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业务前景与行业机遇 - 公司有望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益 [1] - 主要竞争对手康明斯和卡特彼勒面临日益增长的关税和贸易限制风险 [1]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出现大幅复苏 [1] - Kion重组的阻力已基本消除,增强了对其第三季前景的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