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九章云极入驻上海模速空间
快讯· 2025-07-25 19:38
近日,AI基础设施及智算云提供商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在上海市模速空间成功举办"为AI计算加速 ——智算普惠中国行(上海站)暨模速空间入驻活动"。 ...
鸣志电器双重困境:业绩滑坡与概念光环
新浪证券· 2025-07-25 19:33
经营困境 - 公司2023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5.43亿元降至24.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40亿元锐减至0.78亿元,连续两年跌幅超过40% [2] - 上海生产基地搬迁导致营业收入净减少1.5亿元,越南与太仓新建项目产能滞后,越南400万台步进电机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20%,太仓基地产量比设计产能短缺102万台 [2] - 若产能如期释放,2024年可额外获得1630万元净利润,但现实是产能空转与效益蒸发 [2] 财务数据 - 公司境外业务毛利率高达50%,是境内业务的1.79倍,但境外收入连续三年萎缩,从2022年的14.25亿元降至2024年的10.70亿元 [3] - 存放境外的资金激增90.86%至4.04亿元,其中1.5亿元是2024年突击增资越南子公司,但未披露具体资金投向与时间表 [3] - 账面5.48亿元商誉中,安浦鸣志、瑞士T Motion、美国AMP三大并购标的净利润分别暴跌107%、56%、34%,安浦鸣志由盈转亏,但公司坚持"未出现减值迹象" [3] 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2024年营收19.59亿元,同比下滑5.45%,光伏应用领域营收暴跌60%,医疗设备业务营收下降10% [4] - 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增长35%,机器人领域无齿槽空心杯业务增长近200%,业务冷热不均反映对单一行业的过度依赖 [4] 战略与监管 - 上交所重点关注产能滞后与市场需求的真实匹配度,公司归咎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延迟",但回避国产LED芯片技术突破引发的低价竞争 [5] - 贸易代理业务萎缩但毛利率反升3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为"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但与客户数量减少的现实形成逻辑断裂 [5] - 安浦鸣志2025年预测收入反弹23%但拒绝披露客户名单,削弱复苏预期的可信度 [5] - 越南关税新政(2025年8月起越南出口美国商品关税提高20%)可能让海外成本优势化为泡影 [5]
21特写|“11连板”!上纬新材激情迸发的“智元”幻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9:15
公司市值变动 - 上纬新材总市值从公告前的32亿元暴涨至266亿元,涨幅近八倍 [1] - 当前市值较智元机器人3月公布的150亿元估值高出77% [1] - 五年前上市时总市值仅10.04亿元,勉强达到科创板发行门槛 [2] - 上市后三年净利润稳定在8000万元左右,但市值长期徘徊在30亿元附近 [2] 收购背景与动机 - 智元机器人耗资21亿元入主上纬新材,声称"暂无借壳计划" [3]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已完成13轮融资,拥有豪华投资人团队 [4] - 公司具备机器人全栈技术,拥有三大产品线,2024年12月开启商业化量产 [4][5] - 2025年3月估值150亿元,2024年营收过亿元,目标数倍增长 [5] - 近期中标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中的7800万元标包 [6] 潜在资本运作路径 - 可能通过36个月后重大资产重组实现曲线上市 [8] - 或采取业务拆分、渐进式注入方式规避借壳认定 [8] - 可能利用上市公司平台绑定上下游产业链 [9] - 已通过合资公司模式绑定软通动力、卧龙电驱等产业方 [9][10] - 未来可能收购产业合作方培育的子公司资产 [10] 财务与业务状况 - 智元机器人收购资金包含银行并购贷款,面临较高杠杆压力 [12] - 上纬新材当前市盈率219.19倍,远超行业平均24.06倍 [13] - 收购协议包含业绩承诺:2025-2027年新材料业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 [13] - 设置原股东回购条款对冲退市风险,回购利率8% [13] - 近期豁免多名董监高股份限售承诺,可能影响利益绑定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商业化爬坡阶段,头部企业仍普遍亏损 [12] - 智元机器人被研报评为"商业化速度最快的本体公司之一" [5] - 具备算法领先优势,拥有百万真机数据集和自研大模型 [5] - 全链条布局导致资金消耗大于同行 [12] - 行业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应用场景有限的挑战 [12]
两上市公司前高管,被拘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9:14
市场表现 - 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恒生指数跌1 09%至25388 35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 13%至5677 9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1 16%至9150 49点 大市成交2817 7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200亿港元 [1] - 科网股普遍回调 快手-W跌4 86%至72 5港元 美团-W跌3 20%至130 1港元 哔哩哔哩跌4 25% 阿里巴巴-W跌1 91%至118港元 [3][4] - 半导体产业链午后拉升 华虹半导体涨9 09%至42 6港元 精门半导体涨6 67% QPL INT'L涨6 45% 中芯国际涨4 98% [14][16] 行业动态 - 恒生行业指数多数下跌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跌1 87% 金融业指数跌1 09% 综合企业指数涨0 89% 工业指数涨0 5% [4] - Wind概念板块中 金融IC指数涨8 92%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指数涨5 57% 集成电路指数涨5 39% 短视频指数跌4 03% 反恐指数跌9 46% [7][9] 公司事件 - 两名上市公司前高管因涉嫌市场操纵及贪污被拘捕 涉案金额超2000万港元 涉及虚假股份认购协议及挪用客户股票900万港元 [11][12]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 2025年生成式AI技术渗透将推动半导体行业增长 AI硬件及国产替代(China for China)成为核心驱动力 [16]
AI/AR眼镜系列报告(三):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LED量产
华西证券· 2025-07-25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AI模型的搭载和各大厂商入局,AR眼镜有望加速迭代放量,Micro LED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将深度受益,预计到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超2200万台 [4][114][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 LED量产 - 显示方案需与光学方案适配,Micro LED与光波导技术适配,是AR近眼显示应用的终极方案,近年搭载“光波导+Micro LED”方案的AR眼镜数量逐年提升 [1][9] -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方案有LCOS、DLP、LBS、Micro OLED和Micro LED,“Micro OLED+BirdBath”方案可均衡成本和显示效果,加速消费级AR眼镜铺开,但光波导技术光效低,Micro OLED难以实现正常入眼亮度 [1][9] Micro LED:显示技术六边形战士,各维度优势突出 - Micro LED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具备Micro OLED高分辨率等特点,继承无机LED特性,可提升响应时间等性能,改善Micro OLED亮度低和寿命短的问题,但存在良率低等问题 [2][13] - Micro LED产品有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领域的低像素密度显示屏和用于微显示领域的高像素密度显示屏两大发展方向,本文聚焦应用于AR眼镜的高像素密度技术 [19] 技术难点:全彩显示为核心难点,亟待产业突破 衬底制备:微缩制程对外延衬底提出更高要求 - 外延衬底存在波长均匀性、缺陷控制和侧壁损伤问题,为保证显示效果和外延生产良率,需控制波长变化标准差和缺陷密度,微缩制程会使侧壁损伤导致可用发光面积大幅减少 [25][28][29] - 目前Micro LED衬底材料有蓝宝石、硅、碳化硅等,但与GaN外延层存在晶格和热失配问题,采用GaN材料作衬底可提高晶体质量,但制备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且尺寸小,难以满足商用需求 [31] 芯片结构:垂直结构可进一步缩小芯片尺寸 - Micro LED芯片结构分为倒装结构和垂直结构,倒装结构出光面积大,但易出现台面电流拥挤;垂直结构散热能力强、电流分布均匀,可缩小尺寸,但制备技术复杂、成本高、量产能力有待提高 [32][33] 键合工艺:晶圆级单片混合集成工艺可实现规模量产 - 传统键合方法采用芯片键合路线,存在对位精度、弯曲效应和铟凹陷等难点 [35][37] - 晶圆级混合集成技术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流程,无需高对准精度,可缩小芯片尺寸、提高像素密度,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和规模效应 [41] 全彩显示:合光方案较为成熟,单片全彩加速推进 - Micro LED全彩方案包括合光方案、量子点色转换、三色堆叠和单片直接外延,合光方案相对成熟,但模组体积有待缩小,三色堆叠和单片外延方案工艺难度高,处于实验室阶段 [3][43] 厂商布局:各大厂商积极布局,JBD技术实力领先 JBD - 成立于2015年,专注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研发与创新,产品包括AM - µLED微显示屏等,提供多样化全彩解决方案,亮度技术指标持续突破,合肥产线一期竣工,年产能达1.2亿套 [57][61][64] 镭昱光电 - 成立于2019年,采用共阳极架构和量子点全彩技术,实现AR级别单片全彩Micro - LED微显示芯片,产品有PowerMatch®️ 1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等,采用量子点色转换方案,自研光刻式量子点制程优化了色域表现 [71][72][81] 思坦科技 - 成立于2018年,布局三大Micro LED产品线,提供设计与代工服务,已形成完整链条,厦门量产线设计年产能600万套 [86][89][91] 诺视科技 - 成立于2021年,自主研发VSP技术,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推出量产级单片全彩XGA Micro LED芯片,峰值亮度突破50万尼特,一期量产线已投入生产 [93][96][98] 赛富乐斯 - 成立于2017年,是原位量子点Micro LED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R系列芯片和T系列微显示模组,自主研发NPQD技术,解决红光光效低难题,贯通大尺寸硅基产线,月产能60万套,新项目已投产 [99][102][111] 投资建议 - 据测算,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有望达1122万台,Micro LED出货量超2200万台,相关受益标的有JBD等未上市公司及三安光电等上市公司 [114][117]
军用含能材料:武器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以第二代为主力、第三代走向量产
中邮证券· 2025-07-25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含能材料是武器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目前以第二代为主力、第三代走向量产,其供应商集中,“人机黑”改造需求迫切,现代战争对弹药需求量依然巨大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含能材料:包括火药、起爆药、猛炸药等多种类型 - 含能材料指火药、炸药和烟火药,发展经历4代,第一代以TNT为标志,第二代以黑索金、奥克托今为代表,第三代以CL - 20、DNTF等为代表,第四代由离子型全氮化合物、共价型全氮化合物和新型氧化剂等组成 [3][23] - 起爆药是外力激发和炸药引爆的桥梁,感度灵敏,用于装填雷管和火帽,新型起爆药更安全环保,推动火工品和武器发展 [8][16] - 火药通过燃烧产物快速扩散驱动,反应速率较炸药低,19世纪中叶硝化纤维诞生,一战时无烟火药取代黑火药,如今硝化棉系发射药仍作动力源 [18] - 猛炸药爆炸形式是爆轰,感度低,分单质和混合炸药,单质炸药含不稳定基团,混合炸药以黑索金为基的是发展重点 [21][39] 需求:黑索金为混合炸药重要组成 - TNT、黑索金、奥克托今是国外主要单质炸药,20世纪80年代美国TNT、RDX、HMX生产能力分别达33万吨、21万吨、2.8万吨,CL - 20能量高但应用受限 [28][34] - 混合炸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熔铸炸药占军用混合炸药90%,以黑索金为基的是发展重点,如美国A、B、C炸药 [37][39] - 现代战争对弹药需求大,俄乌战争成“弹药消耗战”,2025年乌军日耗5000 - 6700发炮弹,压制俄军需1万发,美军提高炮弹产量 [46] 供给:供应商集中,“人机黑”改造需求迫切 - 黑索金主要制备工艺是醋酐法和直接硝解法,我国RDX生产主要用直接法但有成本高、产能不足问题;奥克托今主要用醋酐法合成,成本高于RDX [55][63] - 供应商包括广东宏大、国泰集团等,广东宏大孙公司生产黑索今产品,国泰集团全资孙公司将建含能材料生产线 [3][65] - 硝化反应放热大、危险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运输及储存过程,202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35条黑灯产线开工建设,目标是“无人化、零伤害”“建新替旧、撤旧建新”和全面升级 [70][73] 相关上市公司 - 含能材料厂商有广东宏大、国泰集团;硝化棉厂商是北化股份;“人机黑”改造及产线相关企业有佰奥智能、金奥博;推进剂、火工品厂商包括长城军工、国科军工、新余国科等 [3][75]
智能硬件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来觅研究院· 2025-07-25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智能硬件领域多维度爆发式增长 迈向“智能原生”新阶段 AI眼镜成热门品类 技术突破推动其进化 产业链上下游将加强合作构建产业生态 [7][8] - 二季度智能硬件投融资热度回升 智能车载设备和XR硬件受青睐 投资后移趋势明显 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中部地区 AI与智能硬件融合成核心动力 行业整体偏向后期投资 [16][17][22] - 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受益时代浪潮增长 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前景好 中国企业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有供应链和技术体系优势 未来将向更高画质、更强智能化等方向升级 [32][39][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硬件二季度概览 - 2025年二季度智能硬件多维度爆发增长 从“功能叠加”迈向“智能原生” AI眼镜迎来发布潮 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增 预计全年突破290万台 [7] - 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硬件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进化 大模型轻量化、边缘算力普及及行业场景适配融合 未来将全流程智能化、聚焦细分场景、加强产业链合作 [8] 二季度行业相关政策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智能硬件发展 包括研发生产智能硬件产品、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前沿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增长、加强创新和产业链协同等 [11] Q2时间线 - 4 - 6月期间 云鲸智能、XREAL等完成融资 中国移动、华为等举办活动发布产品 影石创新上市 小米AI Glass开售 [12][14] Q2投融动态 - 二季度智能硬件投融资热度回升 智能车载设备和XR硬件受青睐 投资后移 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中部地区 AI与智能硬件融合成核心动力 行业整体偏向后期投资 [16][17][22] 活跃投资者 - 2025年以来投资次数2次及以上的机构有18家 其中2家投资3次 智能车载硬件最受青睐 [27] Q2关键融资事件 - 二季度芯视佳、魔视智能等多家企业完成融资 涉及光学光电子、自动驾驶硬件等多个领域 [29] 行业图谱 - 展示了智能眼镜、智能影音硬件、扫地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企业 [30] 智能影音硬件 - 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受益时代浪潮增长 手持类2023 - 2027年有望保持12.9%复合增速 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前景好 短视频推动全景相机发展 [32][33] - 智能影像设备存在防抖、图像质量、环境适应性等难点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玩家分两类 供应链上游核心部件专业化 中游制造以ODM/OEM为主 下游渠道以线上为主 [38][39] -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爆发源于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有供应链和技术体系优势 未来将向更高画质、更强智能化等方向升级 [43][50] 光子跃迁 - 深圳市光子跃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聚焦AI驱动的消费级影像创新 计划推出全新相机 自研镜头模组和AI防抖算法提升防抖性能 [47] - 公司CEO和CTO经验丰富 团队成员超百人 已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首款运动相机预计下半年上市 定位高端 [48][51]
最新动向!任正非再次与上海交大校长会面,深度交流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7-25 19:1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带队访问华为深圳总部园区。华为公司创始人兼 CEO 任正非在总部拉 维尼亚克图书馆会见了丁奎岭一行,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开展了深入交流。 座谈交流会前,双方还进行了"科研技术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前,双方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了交流。 在此之前,上海交大和华为已有长达 20 多年的合作历史,在先进光技术、AI 集群网络、基础软件下一代操 作系统、云调度与数字信任等领域已有深入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华为董事、2012 实验室总裁查钧表示,未来,华为将依托人才基金继续支持上海交大加强对世界顶尖人才 的吸引,携手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此外,华为还将提供算力云平台,为 人才成长和生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25 年,学校增加 150 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 电路、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目前已首批建设 357 门 AI 课程,新立项建设 168 门 AI 课程及 15 个跨学科 AI 微专业。 从历史发展来看,上海交大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形成融理、工、管于一体的学科布局,经过多次调整, ...
3.99万元起!宇树科技,最新款人形机器人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25 19:10
宇树科技新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 起售价3 99万元 支持开发与定制 整机重量约25kg 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 [2][3] - Unitree R1关节数量达26个 展示扫堂腿 打拳 翻跟头 倒立 下坡奔跑等动作 定位为"为运动而生" [3] - 此前已发布H1和G1人形机器人 H1定价65万元 G1定价9 9万元 R1起售价显著低于市场主流产品15万-20万元区间 [3] 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中标中国移动"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金额4605万元 包含小尺寸人形机器人 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 该订单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开披露的最大规模采购 [4] - 上半年先后中标同济大学"通用人形机器人训练平台"项目826万元和中国科学技术馆"流动科普设施采购"项目627万元 产品应用于教育展示和科普场景 [5]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 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 明星产品G1四足机器人贡献60%营收 [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公司机器狗销量达2 37万台 占全球市场份额69 75% 同年交付1500台人形机器人 创全球纪录 [5] - R1起售价3 99万元将进一步撼动人形机器人市场 此前G1因9 9万元定价引发行业关注 [3] 资本运作 - 公司已启动IPO辅导 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最早将于2025年10月评估上市条件 最快今年10月提交申请文件 [6] - 行业分类为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 预计首选科创板 [6] - 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3 8216% 通过有限合伙控制10 9414%股权 合计控制34 7630%股权 [6]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江门赛站激活文旅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9:08
赛事概况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由国家数据局指导,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6个地市承办,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执行 [1] - 广东分赛共设置14个赛道,江门市承办"数据要素×文化旅游"赛道,聚焦文旅特色设置8大赛题 [1] - 赛事强调深化文旅数据应用探索,突出侨乡文化数据资产化路径,激发文旅数据新价值 [1] 江门数据要素发展基础 - 江门位列"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第77位,是广东省内10个上榜城市之一 [2] - 已建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江门)服务基地、深圳—江门高新(江海)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等支撑体系 [2] - 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江门分中心、江门智算中心等数据处理基础设施 [2] - 拥有166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池资源池,343项重点推广产品覆盖15条重点产业链 [2] 文化旅游赛道设置 - 8大赛题围绕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的难点痛点,推动文旅数据资源共享开发应用 [2] - 文物数字化保护赛题聚焦形成"文物画像",借助多维度数据让文物"活起来" [3] - 智慧旅游赛题聚焦创新文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3] - 设置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赛题,如整合文化数据资源形成专题数据库,打造文旅大模型提供智能导览等服务 [3] 江门文旅产业现状 - 2024年江门接待游客2546.45万人次,旅游收入29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7.2% [5] - 《数字江门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中国侨都数字赋能文化服务平台 [5] - 计划推动碉楼、醒狮、蔡李佛拳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鼓励景区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 [5] 赛事组织与支持 - 江门已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和企业辅导会,深入挖掘特色创新案例 [5] - 每个赛道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及特色奖项,奖励包括政策激励、产融对接等权益 [6] - 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提供赛事规则解读、申报指导等全方位支持 [6] -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可通过官方平台参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