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长安汽车三季报:新能源销量同比增了超8成,高端化仍需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11-10 17:08
核心观点 - 公司展现出新能源销量与海外市场高速增长与盈利能力承压并存的局面 凸显传统车企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1] 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422.36亿元 同比增长23.36%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49.27亿元 同比增长3.58% [2][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64亿元 同比增长2.13% 但环比下滑18.6%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 同比下降14.66% [2][3]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5.42亿元 同比增长5.77%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0.18亿元 同比增长20.08% [2][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4.61% 公司现金流持续收缩 [3][5] - 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近15% 呈现逐季向好态势 [5] 利润影响因素 - 政府补助大幅减少 前三季度同比降低67.5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期为4801.28万元 今年累计5.08亿元 [3][4] - 销售费用激增 前三季度达73.55亿元 同比激增56.26% 主要因新能源销量提升导致服务费增加及新品推广广告费用增加 [3][4] - 为清理海外市场(如俄罗斯)库存 对当期报表造成一定影响 [5] 销量表现 - 第三季度总销量71.11万辆 同比增长26.8%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06.61万辆 同比增长8.46% [7] - 第三季度新能源销量27.25万辆 同比增长81.22% 前三季度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2.4万辆 同比增长59.72% [6][7] - 第三季度海外出口约16.6万辆 同比增长96.3% 前三季度海外出口46.5万辆 同比增长10.7% 主要得益于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投产及成功开拓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 [7] 业务结构与战略布局 - 新能源矩阵形成清晰梯队效应 阿维塔(高端)连续数月销量破万 深蓝汽车(中端)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23万辆 长安启源(大众市场)9月单月交付量达4.1万辆 [7] - 高端化突破仍显吃力 例如深蓝S09车型月销量约2000台 阿维塔销量主要依靠定价较低车型 [7] - 公司持续高额研发投入 每年不低于营收5% 技术成果如金钟罩电池、智慧新蓝鲸平台等开始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5] - 公司明确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并在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有所布局 [8]
50起融资+超35亿规模!10月机器人融资月报,核心零部件成吸金主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0 17:00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10月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50起融资事件,相较于6月的56起略有回落,未披露融资金额事件占比下降至约48% [1] - 10月融资总额预估介于35亿元至64亿元之间,整体区间较9月的54亿元至78亿元有所收窄 [1] - 融资轮次显示资本对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进展要求更高,A轮及其相关轮次是融资事件最集中阶段 [1] 核心零部件领域融资动态 - 核心零部件领域共发生14起融资,成为10月融资事件最多的细分领域 [3][7] - 该领域融资轮次集中于A轮(10起),出现三起超亿元融资,与上月0起相比变化显著 [7] - 新型核心零部件(如3D视觉、激光雷达、力矩传感器及系统集成)以及灵巧手与一体化关节领域录得9起融资,合计占比达64% [7] - 产业资本如科沃斯战投、理想汽车等机构积极布局,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3]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融资动态 - 10月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共发生10起融资事件,其中天使轮6起,A轮3起,B轮1起,超亿元融资共两起 [19] - 与9月相比(共13起融资,其中5起为过亿级大额融资,占比近40%),10月投资态势更趋理性和务实 [20] - 资本更多流向具备关键底层技术、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与运动控制的核心企业 [5][20] 代表性公司融资案例 - 西恩科技连续完成Pre-A轮与Pre-A+轮合计数亿元融资,资金将投向高端产品研发、量产能力建设及市场拓展 [8][11] - 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作为全球唯一实现高自由度灵巧手千台量产的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将加速量产能力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12][14] - 金钢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半年内连续完成Pre-A系列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共计近亿元 [13][18] - 穹彻智能完成新一轮融资,此前已累计完成多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和具身应用落地 [21][23] - 五八智能完成约5亿元首轮战略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中试基地建设、突破具身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 [24][26] - 松延动力成功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其发布的运动型机器人N2累计订单突破2000台,并预告推出全球首款定价低于万元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 [29][31]
道恩股份:公司在弹性体产品领域储备基础上开发了超软人工肌肉TPE、人工皮肤SiTPV等
证券日报网· 2025-11-10 16:12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弹性体产品储备基础上开发了超软人工肌肉TPE和人工皮肤SiTPV等产品 [1] - 公司开发了可应用于机器人制造的改性材料 包括机器人手臂尼龙材料和合金材料 [1] - 公司的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可以应用于机器人仿真皮肤 [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 [1] - 公司提前布局跟进机器人发展方向 开发机器人领域产品应用 [1] - 公司将积极寻求与小鹏机器人合作机会 [1]
国星光电:公司通过投资扩产、收并购及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
证券日报网· 2025-11-10 16:1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实施“内部扩产+外部并购”双轮驱动资本战略 [1] - 战略紧跟Mini/MicroLED、智能传感、汽车电子等领域 [1] - 通过投资扩产、收并购及战略合作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1] 内部扩产举措 - 公司正推进再融资,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项目扩产升级 [1] - 募投资金将投向超高清显示Mini/MicroLED、光电子传感器件、显控模组、车载LED等项目 [1] - 扩产旨在夯实LED主业及新产品中长期发展基础 [1] 外部并购与主业发展 - 公司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推动LED业务协同发展 [1] - 在主业领域拟通过并购投资提升方案解决能力,拓宽LED应用 [1] - 目标做强超高清显示模组、光耦国产替代、光电传感、智能感测等新兴产品 [1] - 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和先进半导体封测业务 [1] 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在新兴领域谋划布局汽车电子、智能座舱、智能视觉系统、智能交互 [1] - 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光通信、低空经济等新领域 [1]
中亦科技(301208.SZ):暂未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
格隆汇· 2025-11-10 15:56
中亦科技业务声明 - 公司参股上海图灵天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 - 截至目前公司暂未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 [1] 食品饮料ETF市场表现 - 产品代码515170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3] - 近五日价格下跌1.38% 市盈率20.59倍 [3] - 最新份额106.9亿份 减少66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38.5万元 [3] - 估值分位为20.60% [3] 游戏ETF市场表现 - 产品代码159869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3] - 近五日价格上涨2.11% 市盈率36.90倍 [3] - 最新份额78.3亿份 增加1.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1亿元 [3] - 估值分位为54.52% [4] 科创50ETF市场表现 - 产品代码588000 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4] - 近五日价格下跌0.06% 市盈率161.09倍 [4] - 最新份额490.0亿份 减少10.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8亿元 [4] - 估值分位为96.57% [4] 云计算50ETF市场表现 - 产品代码516630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4] - 近五日价格下跌1.68% 市盈率95.95倍 [4] - 最新份额3.1亿份 减少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82.1万元 [4] - 估值分位为81.62% [4]
A股收评:沪指涨0.53% 大消费板块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15:52
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大消费板块爆发,食品饮料方向领涨,惠发食品、会稽山等十余股涨停。 市场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午后翻红后震荡拉升,创业板指跌幅收窄,此前一度跌超2%。截至收盘,沪指涨0.53%,深成指涨0.18%,创业板 指跌0.92%。 沪深两市成交额2.1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754亿。 | 序号 代码 | | 名称 | ● | 最新 | 涨幅% | 消鉄 | 成交量 | 成交割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300274 | 阳光电源 | | 194.00 | -3.48 | -7.00 | 90.21万 | 17 | | 2 | 300308 | 中际旭创 | 1 | 490.00 | -0.01 | -0.05 | 35.21万 | 16 | | 3 | 600089 | 特变电工 | 1 | 26.35 | -0.57 | -0.15 | 611万 | 16 | | ব | 300502 | 新易盛 | 1 | 336.00 | -3.94 | -13.79 | 47.26万 | 1 ...
阿莱德跌1.37%,成交额4284.73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46.88万
新浪财经· 2025-11-10 15:31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主要为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55.38%)、EMI及IP防护器件(21.00%)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20.82%)[9] -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基础,包括车载显示系统、电池包、车载三电系统、OBC充电机、充电桩、自动驾驶等场景[2] - 公司通过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产品测试,并将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开拓领域[2] - 公司是富士康的合作伙伴之一[3] 财务表现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25.11%;归母净利润达5224.06万元,同比增长89.00%[9]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52.41%,受益于人民币贬值[5]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亿元[10]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6万,较上期增加7.29%;人均流通股3377股,较上期减少6.79%[9] 技术产品与研发进展 - 公司的5G相控阵天线罩在5G高频段透波率最高超过98%[4] - 公司热管理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在汽车领域及汽车电子应用场景广泛[2] - 报告期内,汽车事业部通过五家国内外客户的审核,并获取新项目定点意向[2] 市场交易与资金动向 - 11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1.37%,成交额4284.73万元,换手率2.98%,总市值40.54亿元[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88万元,占总成交额0.03%,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7.20亿元,连续2日被减仓[6] - 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21.39万元,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4.14%[7]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17元,股价靠近压力位34.36元[8]
宜安科技(300328.SZ):非晶合金产品尚未涉及人形机器人相关部件
格隆汇· 2025-11-10 15:15
格隆汇11月10日丨宜安科技(300328.SZ)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非晶合金产品尚未涉及人形机器人 相关部件。 ...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马斯克万亿薪酬方案通过,小鹏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亮相-20251110
国元证券· 2025-11-10 15: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工业行业(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加速,商业化量产时间点临近,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5] 小鹏汽车发布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在灵活性、动力系统和智能方面实现显著突破,并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被视为全球首款实现商业化量产的高阶人形机器人之一 [5] 政策持续支持、企业投入加大以及明确的降本目标共同推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3][4][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11月2日至11月7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1.86%,跑输沪深300指数2.69个百分点 [2][12] 年初至今(截至报告期),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上涨72.20%,跑赢沪深300指数49.73个百分点 [2][12] 周度个股表现中,沃尔德涨幅最大(+25.79%),恒帅股份跌幅最大(-20.81%) [2][17] 周度热点回顾 - 政策端 - 工信部官员表示将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并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一代超级终端 [20] 福建省出台措施,对遴选出的人工智能优质产品每个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20] 周度热点回顾 - 产品技术迭代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表示,京东计划于明年4月建成全球首个无人配送站,实现无人机、无人车及装货机器人的协同作业 [21]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并开放SDK与开发者共建生态 [21] 星际动力研发的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 [22]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激励方案获股东通过,方案目标包括公司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以及交付100万台机器人等 [22] 周度热点回顾 - 投融资 - 具身智能基础模型企业北京极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A1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物理AI智能模型研发迭代和通用具身人形本体研发 [24] 周度热点回顾 - 重点公司公告 - 卡倍亿公司以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加速人形机器人用零部件项目的研发和布局 [24] 宝馨科技拟出资2040万元(占51%股权)设立合资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领域 [25] 中联重科表示其多款机器人产品已完成迭代和工程化,预计自2026年起逐步开启批量生产并销售 [25] 杭叉集团表示其物流人形机器人处于样机小批量试点阶段,并计划在两年内让该类机器人成本下降60%-7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