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应用申请氢能管道生产用分段切割装置专利,有效降低管道切割后统一输送时间
金融界· 2025-08-23 13:30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申请氢能管道分段切割装置专利 公开号CN120516429A 申请日期2025年7月[1] - 专利通过滑动组件和同步转送组件实现切割后管道自动转移 减少统一输送时间[1] - 技术解决现有管道切割后转运等待时间过长问题 降低氢能管道整体生产周期[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位于鄂尔多斯市[2] - 公司属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对外投资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9次[2] - 公司拥有45条专利信息 2个行政许可[2]
大件垃圾免费回收,深圳把民生痛点变为治理亮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8-23 12:10
大件垃圾处理行业现状 - 大件垃圾如床垫 沙发 家电处理难题日益凸显 居民常需付费请人上门处理 费用达数百元[1] - 质量尚可或较新家具常面临白送无人要困境 仅全实木等材质可能被付费回收[1] - 低值回收物缺乏市场吸引力 迫使居民承担高额清运费[3] 深圳模式创新 - 深圳将大件垃圾处理纳入各区财政预算 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实现免费收运 例如坪山区2025年投入51.36万元专项经费[1][2] - 全市设立4500个专项垃圾暂存点 覆盖住宅区 城中村及学校 居民仅需搬至暂存点或联系物管即可免费清运[1] - 采用"深分类"微信预约平台 物管可通过系统一键预约免费上门回收 清运企业通过GPS优化路线避免空载浪费[1] 资源化处理技术 - 大件垃圾通过专业拆解实现95%以上回收率 处理中心使用破碎机 除铁器等设备分拣木材和金属用于再生材料生产 剩余部分焚烧发电[2] - 2024年深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8.5% 日均回收量超1.1万吨 大件垃圾资源化显著降低填埋场负荷[2] - 形成"变废为宝"闭环处理 契合"无废城市"低碳目标并减轻末端处理压力[2] 模式比较与优势 - 深圳采用"政府买单 全民共享"模式 相比德国 日本等付费预约 购买"垃圾票"流程更高效[2] - 通过财政托底与全域覆盖公共服务 智慧化预约与集约化收运实现资源化利用与低碳处置[2] - 从根本上消除"代扔费"乱象 体现公共服务普惠性[2] 行业治理方向 - 大件垃圾治理需转向"政府主导+技术赋能+全民参与"综合治理模式[3] - 管理需注重可行性和居民参与性 避免要求居民自行运送至指定处理点的不合理方案[3] - 城市公共服务兜底是解决低值垃圾问题的核心 能提升市民获得感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3] 未来发展空间 - 当前"深分类"平台仅限物管预约 个人用户需依赖物管中转 未来需开放个人服务渠道[3] - 针对流动人口如搬家频繁租户群体 临时投放点或应急热线服务需加强[3] - 强化数据驱动可进一步提升市民体验感[3]
机构风向标 | 伟明环保(603568)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53.05%
新浪财经· 2025-08-23 09:41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2日共有21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 合计持股量达9.16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53.76%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53.05% 较上一季度下降0.22个百分点 [1] - 前十大机构包括伟明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嘉伟实业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旗下睿远均衡价值基金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员工持股计划及汇添富 华安 睿远旗下多只基金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5个 包括华安文体健康混合A 华安品质甄选混合A 华安产业精选混合A 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A 鑫元行业轮动A 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7个 包括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 汇添富环保行业股票 汇添富盈鑫混合A 汇添富碳中和主题混合A 汇添富低碳投资一年持有混合A等 持股减少占比达0.14% [2] - 本期新披露公募基金共3个 包括中欧颐利债券A 中欧琪和灵活配置混合A 中欧永裕混合A [2] - 本期未再披露公募基金1个 为万家互联互通核心资产量化策略混合A [2]
创新融资机制提升减排动力 金融赋能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02:54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特征 - 贷款利率与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程度挂钩,通过浮动利率机制激励企业绿色转型[1] - 挂钩指标包括"单位发电碳排放量"及"碳信用",达到预设目标可降低利率[2] - 贷款定价模式从传统基准利率转向动态调整,对银行信贷周期管理提出新考验[1] 具体落地案例 - 青农商行落地4219万元生物质能源贷款,利率随生物质能源产量上升而下降[1] - 哈尔滨银行授信3个项目合计规模超1亿元,储备项目规模近5亿元[6] - 天津农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3000万元3年期优惠贷款,利率低于同期限LPR[3] 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要求企业定期提交碳减排数据报告并经第三方核查[2] - 设置阶段性碳减排目标,完成目标给予利率优惠,未完成则上浮利率[2] - 引入碳减排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承担未达成目标的损失[2] 政策支持体系 - 2024年3月七部门发文鼓励利用绿色金融标准加大信贷支持[7] - 《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绿色信贷纳入考核体系[6] - 多地政府将此类贷款纳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通过担保补贴降低融资成本[6] 产品演进趋势 - 挂钩指标从单一环境指标向环境、社会、治理多元融合方向演进[7] - 服务对象从大型能源企业延伸至民营中小微和"专精特新"企业[8] - 金融机构嵌入数字人民币、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风控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8] 行业发展前景 - 产品标准体系从国际经验借鉴转向本土化标准融合发展[7] - 金融机构主动整合碳减排支持工具、财政担保补贴等政策红利[8] - 重点服务领域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倾斜[3]
光伏行业协会倡议: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央视网· 2025-08-23 00:54
行业自律倡议 - 光伏行业是我国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1] - 近期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严重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1]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事关国家和产业发展大局 行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 市场秩序维护措施 - 企业需严格遵守价格法 反垄断法 招标投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1] - 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1] - 电站企业需优化招投标规则 降低价格权重 提高技术评标权重[1] 产品质量与生产管理 - 企业需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1] - 杜绝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功率虚标等牺牲产品性能和降低质量的行为[1] - 根据市场供需实际情况合理排产 加强产销衔接[1] - 坚决抵制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法规盲目扩产增产行为[1] 知识产权与创新竞争 - 企业需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2] - 坚持创新驱动 从同质化低效能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水平竞争[3] 国际合作与形象维护 - 企业需秉持依法合规 互利共赢理念 合理规划海外投资与市场布局[3] - 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市场秩序 通过技术 服务 品牌优势加强国际合作[3] - 坚决维护中国光伏行业良好的国际形象[3]
隆华新材: 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36
募集资金概况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96,000万元人民币 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建设项目 [2] - 扣除发行费用后 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端氨基聚醚技改项目 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二期)及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2][3] 端氨基聚醚产能扩张项目 - 端氨基聚醚技改项目计划将一期产能从4万吨/年扩产至10万吨/年 二期设计产能4万吨/年 全部达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14万吨/年 [3][4][5] - 现有4万吨端氨基聚醚装置已遇发展瓶颈 亟需扩大产能以突破经营规模限制 [5] - 行业呈现规模化竞争趋势 晨化股份扩建4万吨聚醚胺项目 淄博正大新建4万吨端氨基聚醚项目 [5] - 端氨基聚醚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胶固化剂 环氧树脂固化剂 重防腐涂料等领域 覆盖风电 纺织 油气开采等下游行业 [7] - 项目依托公司现有厂区实施 不涉及新增土地购置 已完成立项备案 [8] 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项目 - 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6,000万元 主要生产硬泡聚醚及组合聚醚 [9] - 项目旨在补齐聚醚产业链 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现有聚醚产能已接近百万吨级 [9] - 硬泡聚醚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生产 下游覆盖建筑 冷链 家电 交通等行业 [10] - 项目可利用公司现有生产工艺 品牌渠道和供应商资源快速实现市场布局 [10] - 项目在公司现有厂区内实施 不涉及新增土地购置 [10] 行业政策与环境 - 端氨基聚醚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 被列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发展领域 [6] - 山东省政策明确培育聚氨酯等新材料产业基地 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6] - 在"碳中和"及"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 风电新增装机量增长带动端氨基聚醚需求提升 [7] - 聚氨酯硬泡行业受益于"双碳"政策 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及冷链物流升级趋势 [10] 项目实施基础 - 公司深耕聚醚行业十余年 系统掌握多品类聚醚制备技术和工艺流程控制能力 [7][10][12] - 项目可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工艺 人才储备 管理经验和客户基础资源 [8][12] - 公司已与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具备规模化采购优势 [9] 项目效益与影响 - 项目通过规模化效益释放可降低边际成本 提升市场整体竞争力 [5][12] - 项目实施将增强业务深度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产规模将提高 资产结构优化 偿债能力提升 [13] - 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可能对营业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14]
“反内卷”会议后续来了 光伏协会倡议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23:39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倡议 共同维护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1] - 倡议源于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光伏产业座谈会 会议要求加强产业调控和遏制低价无序竞争[2] - 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严重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2] 企业规范要求 - 企业需严格遵守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 坚决抵制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4] - 电站企业需优化招投标规则 降低价格权重并提高技术评标权重[4] - 企业需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和功率虚标行为[4] - 企业需根据市场供需合理排产 坚决抵制盲目扩产增产行为[4] - 企业需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坚持创新驱动转向高质量竞争[5][6] - 企业需合理规划海外投资 通过技术和服务优势维护国际形象[6] 地方政府与机构职责 - 地方政府需严格落实反垄断法 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并防范阻碍产能出清[6] - 检测认证机构需提升能力水平 公正履行质量监测职责推动行业规范发展[6] 龙头企业动态 - 天合光能N型电池和组件开工率约80% 受硅料涨价传导影响产品价格略有上涨[8] - 晶澳科技支持行业协会倡议 认为行业淡季结束且对涨价有信心[8] - 晶澳科技上半年营收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8] - 业绩亏损主因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 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8]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光伏行业是我国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2] -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禁止大型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7]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7]
淮河能源: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22:17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本次交易为淮河能源向电力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89.30%股权,其中现金对价175,411.93万元,股份对价994,000.92万元,现金和股份比例为15%:85% [13] - 交易旨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履行资本市场承诺,并将控股股东淮南矿业符合注入条件的电力板块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 [14] - 通过收购电力集团89.30%股权,上市公司间接获得淮浙煤电50.43%股权及淮浙电力49.00%股权,前次重组未收购的资产本次纳入标的范围 [13][14] 协同效应分析 - 上市公司与电力集团业务高度重合,均以火力发电为主,交易可实现煤电一体化、地域、管理、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协同 [4][6] - 管理协同体现为统一煤炭采购、电力生产调度及售电管理,优化采购安排并节约成本 [6] - 地域协同方面,双方业务均集中于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整合后可提升区域市场影响力及议价能力 [7] - 技术应用协同允许上市公司吸收电力集团在项目建设与运营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现有机组效能 [7] - 电力集团参股的抽水蓄能企业(如长电休宁)与金融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主业存在协同,抽水蓄能项目有助于开发清洁能源,财务公司可提供融资及资金管理支持 [7][9][10] 标的资产与控制权问题 - 电力集团持有淮浙煤电50.43%股权,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改选(可推荐7名董事中的4名),已实现对淮浙煤电的实际控制 [13][16][19] - 电力集团持有淮浙电力49.00%股权,不实际控制淮浙电力,后者由浙能电力控股51%并负责管理凤台电厂运营 [20][21] - 淮浙煤电与淮浙电力采用煤电一体化联营模式,电力集团负责煤炭生产与供应,浙能电力负责电厂运营与销售,双方优势互补 [21]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 标的公司下属顾北煤矿因煤质高于发电需求,部分煤炭委托淮南矿业洗选后销售,该委托销售业务与淮南矿业直接销售不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因产品类型、业务模式及客户群体存在差异 [24][27][28] - 淮南矿业承诺优先销售顾北煤矿煤炭产品,且具备履约能力(淮南矿业年煤炭销量超6,000万吨,顾北煤矿仅约300万吨) [29] - 委托销售价格基于市场价格确定,扣除运输及洗选成本后结算,具备公允性 [30] - 部分发电项目(如亳州瑞能热电、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平圩发电等)因规模小、区域性强、未投产或存在合规瑕疵暂不注入,但承诺在满足条件后3年内注入 [34][35] - 暂不注入项目将以托管或租赁方式交由上市公司管理,预计每年托管费不超过100万元/主体,不会显著增加关联交易 [38][40] 资产注入与历史问题 - 朱集东矿因采矿权人变更需通过招拍挂程序,无法定向注入上市公司,暂不具备注入条件,但潘集电厂已通过长期协议保障煤炭供应 [22][23] - 顾北煤矿采矿权人为淮浙煤电,本次通过收购股权方式注入,不涉及采矿权人变更,无无法注入风险 [23] - 2023年重组未收购淮浙煤电及淮浙电力股权系因现金支付压力及淮浙煤电公司治理问题(章程约定需2/3表决权通过),本次交易以股份支付为主,且淮浙煤电已修改章程(普通事项过半数即可通过),相关问题已解决 [13][16] 合规性与承诺变更 - 本次变更同业竞争承诺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第十三条"确已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权益"的情形,已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联方回避表决 [32][33] - 集团财务公司8.50%股权为间接取得,其营收、总资产、净资产占比均低于上市公司对应指标的20%,符合《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上市类第1号》要求 [11][12] 交易影响与质量提升 - 交易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火力发电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将提升,标的资产报告期内经营良好,是电力集团重要利润来源 [15] - 关联交易增加主要因电力集团向淮南矿业采购煤炭及淮浙煤电委托销售原料煤,但定价公允且具商业合理性 [42] - 交易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3]
中矿资源(002738) - 002738中矿资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2
2025-08-22 21: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672.53万元,同比增长34.8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12.89万元,同比下降81.16% [6] - 基本每股收益0.1235元/股,同比下降81.16% [6] - 总资产1,731,156.19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91,496.59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9% [6] 稀有轻金属(铯、铷)板块 - 板块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50.43% [6] - 板块毛利5.11亿元,同比增长50.15% [6] - 铯铷盐精细化工业务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24.93% [6] - 铯铷盐精细化工业务毛利3.11亿元,同比增长26.63% [6] - 甲酸铯租售业务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07.63% [6] - 甲酸铯租售业务毛利2.01亿元,同比增长110.63% [6] - 铯铷产业在5G通信、航空航天、量子计算、能源电池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 [6] - 公司通过"资源+技术+市场"战略布局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锂电新能源板块 - 自供原料锂盐销量17,869吨,同比增长6.37% [8] - 直接销售自产锂辉石精矿34,834吨 [8] - 通过调整原料供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8] - 江西中矿锂业年产2.5万吨锂盐生产线技改为年产3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停产检修及技改时间6个月 [8] - 技改完成后将拥有418万吨/年锂精矿和7.1万吨/年电池级锂盐产能 [8] 铜、锗业务进展 - 收购赞比亚Kitumba铜矿项目65%股权,设计原矿规模350万吨/年,阴极铜产能6万吨/年 [9] - Kitumba铜矿采选冶一体化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采矿和选矿厂工程已于2025年3月、7月开工建设 [9] - 330KV输变电线路完成EPC招标,生活区一期建设完成 [9] - 收购纳米比亚Tsumeb项目98%股权,设计产能锗锭33吨/年、工业镓11吨/年、锌锭1.09万吨/年 [10] - Tsumeb项目火法冶炼第一条回转窑安装建设顺利进行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锂电新能源资源和成本优势,打造从资源端到市场端的价值闭环 [11] - 构建以铜为核心、稀有战略金属为特色、海外优质矿权为储备的多金属矿产资源池 [11] - 2026年完成Kitumba铜矿6万吨/年一体化建设并达产达标 [11] - 5年内铜矿产能达到10万吨/年以上 [11] - 巩固铯铷行业全球龙头地位,加速Tsumeb多金属综合循环回收项目建设 [11] - 将锂盐综合成本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11] - 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铜、金、铯、锂、锗、镓、钽、铌、铍、锌、稀土等优质矿产资源 [11]
晶澳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21: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0亿元,同比下降195.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15亿元,主要因组件价格下降导致销售收款减少及采购付款减少[9][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79%,同比下降7.25个百分点[4] 业务运营与产品 - 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其中海外出货占比45.93%[33] - 光伏组件业务收入217.77亿元,占总营收91.10%,同比下降38.35%[36] - 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达27%,DeepBlue5.0组件最高效率24.8%,功率达670W[8][11][34] - 持有光伏电站规模约2.722GW,光伏电站运营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20.12%[13][36]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投入13.88亿元,占营业收入5.81%,同比下降29.14%[33][36] - 拥有有效专利2,0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25][33] - 推出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漠蓝"沙戈荒产品、"耀蓝"海上光伏产品及抗冰雹/高载荷产品[11][34] - BC电池技术"晶弦"细栅互联技术可使组件功率提升超10W、效率突破25%[25]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4年末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组件产能80%和70%以上[22][35] - 生产工厂分布在中国内蒙古、河北等地及越南北江,正在筹建阿曼工厂[6][23] - 在海外设立16个销售公司,服务网络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23] - 境外资产规模67.74亿元(越南),占净资产27.31%[37] 成本与费用管理 - 营业成本247.47亿元,同比下降31.06%,主要因原材料成本下降及降本措施[36] - 销售费用5.19亿元,同比下降6.32%;管理费用9.05亿元,同比下降16.82%[36] - 财务费用为-2.38亿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引起汇兑收益增加及利息收入增加[36] - 成立降本增效小组、销售增效小组及费用优化小组推进成本费用优化[35] 战略与未来发展 - 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工作,提升国际资本平台[35] - 设立光伏与储能、智慧能源、材料与装备三大事业群,完善产业链协同[6][22] - 材料与装备事业群加强光伏新材料和设备研发,包括接线盒、胶膜、焊带及拉晶设备[6][14] - 探索BC电池、钙钛矿及叠层高效电池技术,加速技术迭代[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