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落地青岛: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刘元法团队破解花生加工“卡脖子”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8:13
花生油产业技术革新 - 胡姬花联合江南大学刘元法教授团队启动"花生油脂与蛋白高值利用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旨在通过绿色高效加工技术提高花生油脂和蛋白质的综合利用度,提升营养安全水平和功能性[1] - 当前花生加工环节50%-60%花生用于榨油,传统热榨工艺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流失,花生饼粕蛋白质因高温变性利用价值降低[2] - 项目目标是构建花生油脂和蛋白绿色加工高值化利用模式,解决优质资源食品化利用度过低、高值化产品比例低等问题[2] 产学研合作模式 - 项目依托刘元法团队学术积淀和胡姬花产业体系,实现快速产业转化[5] - 胡姬花研究院已与张新友院士合作开展花生育种和污染物消减技术研究,与李培武院士合作攻坚源头污染阻控难题[7] - 研究院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11] 企业战略与成果 - 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获中国发明专利和2024年全球食品工业奖最佳产品风味奖[12] - 公司坚守"只做花生油"定位,传承古法非遗技艺结合现代科技保障"古法六艺"品质[12] - 研究院设立两大目标:汇聚全球科研力量提升产品品质,通过产品升级倒逼产业升级振兴乡村经济[13] 行业政策与影响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挖掘花生扩种潜力[2] - 项目预计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推动行业加工水平质变[5] - 项目将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饮食健康[5]
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碰撞科技创新,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打响花生油“安全保卫战”
环球网· 2025-05-14 16:51
兼具口感、安全与健康的花生油,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优选。这样的好油,在油脂加工过程中,如何在保持花生油独特"风味"的同时,很大程度保证"安 全",并不断提升品质?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和匠人们正在精益求精,寻找突破。 5 月 9 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启动会召开,由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联合江南大学刘元法教授团队等共同开展的"花生油 脂与蛋白高值利用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刘元法教授在启动会上谈到:"我们本次科研项目的攻关核心,是通过绿色高效加工技术提高花生油脂 和蛋白质的综合利用度,大幅提升花生油脂营养安全水平、花生蛋白可食可用性及营养功能性。紧盯国家、百姓的需要,降本增效,利国惠民。"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胡姬花第一次聚焦花生产业的技术革新。此前,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联合院士团队,在花生种植资源、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科研课 题相继成功落地。本次,胡姬花再一次凭借对科技创新的执着,投身到提升花生产业价值的科研征程,不仅用"胡姬花古法™花生油"满足家庭的味蕾之香, 更借"科技之力"夯实国民的健康之基。 一颗花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牵系百姓饮食健康,其价值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育种、 ...
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向清华大学捐赠仪式举行
北京商报· 2025-05-13 19:22
公司背景 - 张剑辉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1] - 海博思创从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3] - 公司发展历程体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清华力量[3] 行业地位 - 海博思创被认定为行业龙头企业[3] - 公司展现出跨越技术迭代与市场波动的非凡韧性[4] - 清控银杏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武岳峰资本作为投资机构代表出席仪式[4][5] 发展历程 - 张剑辉经历清华求学、海归创业、实业报国的人生历程[3] - 公司成长得到校友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3] - 投资机构代表高度评价张剑辉的实干精神[4]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联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AI产业创新论坛
国际金融报· 2025-05-09 20:48
战略合作论坛概述 -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盛启未来·链动生态: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协同与创新"论坛,吸引近100位人工智能产业代表、金融机构及高校领导参会 [1] -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话题与发展趋势,旨在通过资源开放、信息共享、生态共建打造更具活力的科创生态圈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定位与优势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作为全球学术研究前沿机构,通过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资源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教育、人才与资本流动闭环 [1] - 上海具备五大核心优势:顶尖高校与研究机构资源、雄厚制造业基础、强大财政支撑力、高度开放的国际市场及政府前瞻性政策支持 [1]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的战略布局 -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定位为科技中心与跨境中心,将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发挥投资、贷款、债券等业务优势,深耕重点行业赛道 [2] - 公司计划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探索金融与教育、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2]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学术-产业-金融"三方对话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合作目标包括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支持,贡献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与应用展望 - 复旦大学凌鸿教授指出AI在算法优化、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效率等方面取得革命性突破,推动各行业创新与变革 [3] - 强调未来需加强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合作以推动AI技术创新 [3] 行业专家讨论与银行未来规划 - 圆桌论坛围绕"AI如何赋能产业"展开,参与方包括高校、科技企业(深擎信息、阿里云、帆软软件、黑湖科技)及盛京银行代表 [3] -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未来将聚焦AI前沿技术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重点布局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 [3]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43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成立 -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南京召开 审议通过《章程》《选举办法》《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文件 [1] - 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理事、监事和负责人 提名并审议通过副秘书长人选 [1] 学会发展定位与职能 - 学会定位为"一库三平台" 包括新型高端智库、学术交流研究平台、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创新要素集聚平台 [2] - 聚焦国家战略 建设政府和企业信赖的物流与供应链新型高端智库 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问题开展研究 [2] -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依托江苏科教资源优势 组织专家研讨会、青年学者沙龙等活动 [2] - 推动产学研融合 联合打造校企合作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 促进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 [2] - 构建创新生态 整合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 通过校企合作、职业认证等形式助力产业发展 [2] 学会背景与行业基础 - 学会由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及专家联合发起 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 - 江苏省物流教育资源丰富 120余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包括47所本科高校和80余所职业院校 [3] - 江苏省物流产业发达 拥有702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和超200家物流园区 [3]
仲景左归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方案论证会广州召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8:52
合作签约与项目背景 -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聚焦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2] - 项目名称为"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本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多元学科集成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支持 [6] - 合作方包括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宛西制药及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多方机构 [2] 研究内容与方向 - 研究基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中医理论,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中医优势病种 [6] - 重点探索左归丸、右归丸等经典名方在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中的现代应用 [4][6] - 研究分为三个分会场: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证、膝骨关节炎肾虚证、阿尔茨海默症肾虚证 [7] 行业现状与意义 - 中国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包括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 [4] - 中医药在"肾虚证"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研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继承 [4] - 合作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路径 [6] 参与方与专家团队 - 暨南大学方代表包括原副校长张荣华教授、中医学院院长朱晓峰教授等 [2][6] - 仲景宛西制药由副总经理马云代表出席 [2][6] - 专家团队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广东省多地医学机构 [2][7]
扬州广陵:广聚英才,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5-06 16:03
去年以来,扬州市广陵区聚焦"双城双区"战略,坚持产业、科技、人才"一体化"招引,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双城双区"战略中广陵临港新区建设的先导区、核心区,李典镇紧扣"一流、 智造、绿色"的发展定位,坚持人才引领、科技赋能,不断深化"李遇英才"人才工作品牌,聚力打造产 业科创新生态。 广组萱 王培娟 曹正煜 强引领、建机制,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李典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 则,贯彻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在全镇形成了由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牵头、具体人员负责的人才 工作机制,确保人才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该镇建立人才培养网格化工作体系,举办"红链护 航"新材料产业链人才交流活动,新授"红领工匠"工作室4个、新材料产业人才工作室4个,在全镇全面 营造爱才敬才的环境氛围;该镇组团先后赴上海、西安、广州等地高校密集、产业对口的重点地区开 展"双招双引"活动40余次,近年来,先后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2人,获批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4个。 搭平台、链资源,助推产才融合发展。李典镇充分发挥科技镇长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承办了扬州人才 校园日中南大学专场活动,并在其中嵌入非遗技艺展示 ...
【西咸新区】“创”出新动能 “闯”出新天地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54
低空经济发展 - 植保无人机在西咸新区麦地应用,展示低空经济新场景 [1] - 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已获145.5平方公里空域,为15家企业累计试飞248公里 [9] - 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至河道巡检和物流配送,9家企业进驻试飞基地 [9] 产学研融合创新 - 南瑞集团与西安交大联合研发中心实现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闭环,284项科技成果落地 [3][4] - 陕西金信天钛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使研发效率提升30%,成功投用压电作动器项目 [5] - 高校创新链、企业产业链、政府服务链深度交织形成协同效应 [4] 科技成果转化 - 锐磁电子自主研发20余种软磁材料实现国产替代,获100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 [8] - 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投入600万元撬动1.05亿元社会资本建设新生产线 [8] - 企业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建成1.2万平方米新生产线 [8] 科技服务体系 - 西咸新区组建200余人科技经纪人队伍,累计服务超2000个项目 [9] - 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采取"先尝后买"模式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5][8]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西咸新区聚集37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占西安市50%,2024年总产值超40亿元 [10] - 酷哇科技无人清扫车工作效率相当于6名环卫工,续航达7小时,识别精度3厘米 [10]
京长合作联通实验室和生产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2 04:53
文章核心观点 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推动北京科技成果在长治襄垣县落地转化,解决当地煤化工“卡脖子”技术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发展,是京长对口合作资源互补的实践 [1][4] 分组1:联合实验室成立背景 - 煤化工是长治市襄垣县重要产业,但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得益于京长对口合作,2023年11月北大化学学院与襄垣经开区签约共建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 [1] 分组2:山西华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受益情况 - 2022年该主营危废处理的公司面对新标准时现有技术体系有短板,转机出现在与北大联合实验室对接会,北大团队结合研究成果重构技术路线图,助其成功申报长治市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提升煤炭利用率 [1][2] 分组3:山西裕英永旭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受益情况 - 该农药中间体生产商杀虫剂关键中间体呋虫胺回收率长期徘徊在68%,每提升1个百分点年效益增加200万元,在北大联合实验室帮助下成功申报博士工作站,吸引3名北大博士驻站,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 [3] 分组4:联合实验室作用及京长合作成果 - 联合实验室将“需求池”与“资源池”精准匹配,搭建“需求—研发—转化”全链条平台,促进多项技术成果落地,推动多家企业受益;自2022年京长对口合作关系建立以来,两地共建50个重点项目,涵盖多领域 [4][5]
上交所首单“实验室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5:11
债券发行情况 - 西安城市发展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期限3年 票面利率2.25% 全场认购倍数4.06倍 [1] - 本期债券为上交所首单"实验室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由中国国际金融担任牵头主承销商 华泰联合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1] 实验室经济模式 - 实验室经济是以企业为主导 以实验室为载体 将关键技术产品化 商品化 产业化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1] - 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为首提该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 以研发为产业 以服务为产品 开展有组织科研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科技创新企业陕西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股权出资 该中心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 [2] - 通过支持该中心发展 债券将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公司战略布局 - 西安城发集团定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商" 实施"空间整理+领先科技+人才驱动"三位一体战略 [1] - 布局航空航天 物质科学 人工智能 生命科学四大领域 汇集172个科研平台 418个在研项目 45名院士人才 665名技术经理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