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
搜索文档
古茗(01364.HK)深度研究:大众现制饮品龙头 冷链快反筑造护城河
格隆汇· 2025-10-26 06:37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11179家门店,网络覆盖浙江、福建、江西等8大核心省份,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1% [1] - 据灼识咨询,公司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市占率约9.1%,仅次于蜜雪冰城,同时是10-20元大众茶饮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对应GMV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6.57%,其中80%的收入来自向加盟店的原料及设备销售 [1] 单店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单店月均GMV为19.7万元,同比下滑4%,约40%杯量由第三方平台成交 [2] - 成熟门店的经营利润率可达20%以上,在餐饮行业中表现靓丽 [2] - 2025年上半年在低基数及外卖大战影响下,单店GMV增速超20%,杯单价仍有提升 [2] 供应链与物流能力 - 公司冷链及仓储物流设施规模行业领先,大部分鲜果从产地运输到门店可控制在1-3天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362辆自有运输车,约75%的门店在仓库150公里半径内,约98%的门店可接受两日一配的冷链服务,而行业多为四日一配或不配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的连锁化率为49%,产品同质化、复制门槛低和快速迭代SKU的属性使得供应链能力成为竞争核心因素 [1] - 咖啡市场竞争较奶茶缓和,头部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对抗成本上升及价格战,星巴克在2017-2024年国内市占率下降约26% [1] 扩张策略与加盟管理 - 公司扩张策略稳健高效,基于浙江大本营优势,在浙闽赣除省会外所有地级市的市占率均在30%-40% [2] - 公司关注门店质量和加盟商健康度,采用优势省份加密/补白加扩张邻近省市方式,快速复制供应链建设 [2] - 2025年新加盟政策中,加盟门槛降至23万元,并重点强调加盟商在店经营、亲自管理,鼓励老加盟商积极拓店 [2]
华鼎冷链获国家五星级冷链与4A级物流企业,开启冷链物流智能化新征程
搜狐网· 2025-10-24 21:46
行业政策与宏观背景 - 国家层面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行业指明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方向 [5] - 政策要求建设覆盖国内主要产区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以降低农产品损耗并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5] - 构建现代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内需与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1] 企业网络布局与模式 - 主流冷链企业加强全国性网络布局 华鼎冷链科技构建“中央仓(CDC)+区域仓(RDC)+前置仓(FDC)”三级仓网体系 [7] - 该网络通过数千条干支线运输线路覆盖全国大多数地级市和县级区域 [7] - 网络布局核心价值在于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实现资源灵活调配与货物高效流转 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与运营成本 [7] 运营模式创新 - 企业从单一物流服务商向集成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涉及供应链规划、库存管理优化及配送路径设计等服务 [10] - 针对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部分企业提出资源共享理念 通过开放自身仓储或运力信息与行业伙伴协同合作 [10] 技术应用与实践 - 数智化成为推动冷链发展的关键要素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以应对温控、时效与成本挑战 [12] - 华鼎冷链科技应用“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仓内货位布局与订单合并处理以提升仓储作业准确率 [12] - 该系统整合路况、天气、订单等实时信息为车辆路径规划与动态调度提供支持 旨在减少车辆空驶、优化装载率并监控在途温湿度 [12] 企业认证与行业展望 - 华鼎冷链科技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和“4A级物流企业”两项认证 [3] - 随着消费升级与政策支持深化 市场对冷链物流的服务品质、覆盖广度与运营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13] - 未来行业竞争焦点将更集中于精细化运营、科技赋能与绿色低碳发展 能有效整合资源并优化效率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机遇 [15]
飞力达跌2.04%,成交额1.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2.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4: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8.17元/股,成交额1.54亿元,换手率5.10%,总市值30.3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2.76万元,特大单净流出101.48万元,大单净流出121.2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4.35%,近5个交易日上涨3.68%,但近20日和60日分别下跌0.97%和5.33% [1] - 今年以来已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5月1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6.59亿元,同比减少6.81%,但归母净利润3319.30万元,同比增长49.1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国际货运代理56.83%,综合物流服务43.1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06.60万元 [3] 股东结构与行业属性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84万,较上期减少13.53%,人均流通股12804股,较上期增加15.65%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中间产品及消费品供应链服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统一大市场、冷链物流、小盘、快递概念、智慧物流等 [2]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全称为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昆山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22日,于2011年7月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设计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1]
南山控股跌2.29%,成交额1.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92.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19
南山控股所属申万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统一大市场、跨境电 商、小盘、冷链物流、低价等。 截至10月20日,南山控股股东户数5.01万,较上期减少1.50%;人均流通股26694股,较上期增加 1.52%。2025年1月-6月,南山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7.80亿元,同比增长112.29%;归母净利润9152.98万 元,同比增长177.44%。 南山控股今年以来股价涨25.63%,近5个交易日涨6.79%,近20日跌2.61%,近60日涨1.01%。 今年以来南山控股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7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620.96万 元;买入总计4464.98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5.81%;卖出总计7085.94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9.23%。 资料显示,深圳市新南山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社区赤湾六路 8号赤湾总部大厦25-26楼,成立日期2001年4月30日,上市日期2009年12月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房地 产业务、集成房屋业务、船舶舱室配套业务、塔机租赁业务、石油后勤服务、物流园区的开发运营业务 以及海洋石油工程服务。主 ...
广州市政府与中国供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日报· 2025-10-24 09:45
徐光洪介绍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供销集团业务布局和发展情况。他说,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 区核心引擎,区位优势独特、发展动能强劲。总社将发挥好供销系统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广州在智 慧农业、冷链物流、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广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根据广州市政府与中国供销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自身领域综合优势,在农产品供 应链建设、循环经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和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10月23日上午,广州市政府与中国供销集团在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长孙志洋、中华全国供销合 作总社党组成员徐光洪出席并见证协议签署。副市长胡浩、中国供销集团总经理葛书院代表双方签署协 议。 孙志洋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集团长期以来对广州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广州是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农产品进出口重要门户,建立了辐射全球的现代化流通网络。中华全国供销合 作总社和中国供销集团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的主力军。希望双方以此次 战略合作为契机,对接契合点、共谋"十五五",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深化央地协作,合力服务好国家农 业强国战略。 相关 ...
“菜篮子”这样的工程奇迹,为何只出现在中国?
虎嗅APP· 2025-10-23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成功构建了全球领先的蔬菜供应体系,实现了从季节性短缺到全年丰富供应的转变 [10][42][43] - 中国蔬菜年产量达8亿吨,全球占比超过50%,设施农业面积超过4200万亩,占全球总面积80%以上 [10][18] - 中国模式的成功源于将民生保障作为核心目标、强大的国家能动性以及“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独特结合,与欧美由资本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31][32][38] 菜篮子工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筑基拓渠(1988~1994) - 核心任务是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短缺,构建全国性流通骨架 [14] - 实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保障供应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14] - 截至1993年底,全国建成2080个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8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初步形成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 [15] 第二阶段:设施农业革命(1994~1999) - 重点攻克蔬菜生产的季节与地域限制,大棚种植和日光温室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 [16][17] - 设施农业使黄瓜、番茄、辣椒等喜温果菜实现冬季生产,彻底改变了北方冬季依赖白菜、萝卜、土豆的历史 [18] - 冷链物流的完善与产能提升相结合,保障了蔬菜的反季节、跨区域快速流通 [20] 第三阶段:质量升级(1999~2009) - 在保障数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消费升级需求 [21] - 2001年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21] - 通过储备调节、区域调剂等多种手段稳定菜价,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22]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2010至今) - 信息技术普遍赋能,设施农业规模扩大,公益性批发市场现代化改造,零售业态多元化发展 [24] - 冷链物流跨越式发展,冷藏车数量从数万辆增至近五十万辆 [24] -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进一步细化市长负责制,将产品自给率、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 [27] - 在新冠疫情期间,该体系经受住考验,如武汉封城期间创造了日均数千吨蔬菜高效入汉的奇迹 [28] 中外蔬菜供应体系差异 目标差异 - 中国将“菜篮子”定义为公共产品,通过公益性批发市场保障民生,促成了蔬菜市场的多样化 [32][34] - 欧美蔬菜供应链被零售巨头垄断,资本优先选择耐储运、标准化的品种,导致超市蔬菜品种稀少,不足中国大型农贸市场1/5 [32][33] 权力结构差异 - 中国通过中央规划、专项转移支付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备强大的危机响应能力 [36][37] - 欧美政治结构散装,农业政策受游说集团绑架,联邦制下跨州协调低效,在危机中反应迟缓 [36][37] 市场设计差异 - 中国实行“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在生产端补贴设施农业,在流通端建立公益性农贸市场,防止资本侵蚀民生 [38][39] - 欧美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资本深度绑架供应链,最大程度压榨利润,导致“食物荒漠”等民生问题 [33][38]
英华特涨0.85%,成交额8170.84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0-23 15:2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2] - 公司主要从事涡旋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以涡旋压缩机的国产化为己任 [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用空调应用36.22%,冷藏冷冻应用32.09%,热泵应用28.75%,电驱动车用涡旋2.77% [7]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公司热泵产品应用于电驱车车用驻车制冷制热 [2] - 公司产品主要运用于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制冷(制热)设备 [3] - 公司中温冷藏、低温冷冻产品应用于冷藏车、冷链物流车辆 [3] - 2022年,公司向俄罗斯、印度出口收入明显增加,前五大出口国家为俄罗斯、巴西、印度、斯洛伐克和美国,合计销售金额占外销收入比为80.16% [3] 财务表现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7.54%;归母净利润936.51万元,同比减少69.33% [8]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74.46万元 [9]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5557.00户,较上期减少2.42%;人均流通股5637股,较上期增加2.48%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新进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8.80万股 [9] 交易数据与市场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涨0.85%,成交额8170.84万元,换手率5.49%,总市值27.73亿元 [1] - 10月23日,主力净流入-1281.81万元,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6.00亿元,亦连续2日减仓 [4] - 近20日主力净流入145.23万元,但近3日、近5日、近10日主力净流入均为负值 [5] -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2086.5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0.24% [5] 技术分析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6.59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 [6]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47.80元 [6]
中谷物流涨2.06%,成交额1.3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77.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6%,报收11.41元/股,总市值达239.62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1.39亿元,换手率为0.59%,主力资金净流入877.43万元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2.98%,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7.54%、5.36%和13.7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5日,于2020年9月25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装箱物流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航运港口-航运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冷链物流、快递概念、统一大市场、低市盈率及中盘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4万户,较上期增加32.52%,人均流通股为76,636股,较上期减少24.54% [1]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持股4557.78万股,较上期减少931.2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27.97万股,较上期减少171.48万股 [2]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南方中证500ETF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持股量分别为2915.17万股和1244.32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8亿元,同比减少6.99%,但归母净利润为10.72亿元,同比增长41.59%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1.27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43.86亿元 [2]
江淮汽车涨2.02%,成交额1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60.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14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50.03元/股,成交额11.94亿元,换手率1.11%,总市值1092.6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060.05万元,特大单买入2.16亿元(占比18.07%),大单买入3.21亿元(占比26.9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3.41%,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09%,近20日下跌13.38%,近60日上涨10.56% [1] - 最近一次于6月3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为-5.42亿元,买入总计4.77亿元(占总成交额9.90%),卖出总计10.19亿元(占总成交额21.14%)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用车54.97%,乘用车25.10%,其他11.82%,客车7.67%,底盘0.44%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7亿元,同比减少9.10%;归母净利润为-7.73亿元,同比减少356.8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586.42万元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14万,较上期减少42.00%;人均流通股15449股,较上期增加72.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1亿股,相比上期增加4107.9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和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01207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业务概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商用车-商用载货车 [2] - 公司概念板块包括汽车金融、冷链物流、华为鸿蒙、整车、电动物流车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商用车、乘用车、汽车底盘及汽车核心零配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1]
畅联股份涨2.03%,成交额3542.4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0.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11.55元/股,成交额3542.43万元,换手率0.85%,总市值41.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70.1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08.92万元(占比5.90%),大单买入962.15万元(占比27.1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5.96%,近5个交易日上涨5.67%,近20日上涨3.31%,近60日上涨7.64% [1] - 最近一次于8月7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994.07万元,买入总额7187.72万元(占总成交额19.1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国际跨国企业提供精益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构成为供应链物流99.85%,供应链贸易0.11%,其他0.04%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减少10.78%;归母净利润6830.97万元,同比减少14.6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6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14万户,较上期增加10.04%;人均流通股16910股,较上期减少9.12% [2] - 同期,中证上海国企ETF(51081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08.66万股,较上期减少18.83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中间产品及消费品供应链服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统一大市场、进博会概念、小盘、自由贸易港、冷链物流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