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特一药业(002728) - 002728特一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9:46
公司核心产品与业务布局 - 公司将止咳宝片销售增长作为未来经营重点目标,因其疗效显著、有市场空间、消费群体大且产能充足,临控+显效率为 73%,总有效率为 93%,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总有效率分别是 100%及 95%,当前产能 18 亿片,后期可达 24 亿片 [1][2] - 公司紧跟国家趋势重点发展中成药,已推出多种产品且市场反馈良好,还将加大潜力中成药市场开发力度 [3] - 公司在药品研发上中成药和化学药双向并举,中成药二次开发特色品种、开发创新药,化学药开展“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创新研究 [3][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对 NMN 进行立项和工艺研究,处于研究初期 [4] - 公司以现有中药产品为契机开发医美上游品种,研发适合医美需求的植物提取物材料,暂无减肥药布局 [5] 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和模式调整,减少止咳宝片发货、加大品牌宣传,导致业绩下降,营业收入 68,778.52 万元,同比下降 35.55%;净利润 2,049.50 万元,同比下降 91.90% [6] - 公司通过制定采购计划、改进工艺、签订长期协议、调整价格等控制成本,与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产品成本稳定 [4]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合理谨慎,1 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 5%,与同行业基本一致 [14][15][20] - 公司期末账面两千万在产品为各车间未完工产品,2024 年末在建工程为募投项目,未达可使用状态 [16] - 公司主要通过票据贴现融资补充流动资金,短期借款增加同时货币资金充足 [17] - 公司营销推广费占销售费用 80%,2024 年推广方式多样,研发团队 207 人,委外研发为仿制药项目及一致性评价工作,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 [18][19] - 公司营业外支出对外捐赠包括药品和现金,审计机构变更符合规定 [19][20]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营销改革,健全营销组织,开拓药店合作,探索数字营销,提升核心产品和品牌知名度 [7] - 加大潜力中成药市场培育,通过“1 + N”模式,以梯队产品渗透终端,增强集群效应 [7] - 夯实“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优势,推动化学药品高质量发展 [8] - 深化产业链布局,加大研发创新,为梯队产品储备,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8][9] 公司其他相关问题解答 - 公司对商誉价值认定公允,审计机构检查账目期限合理 [13][14] - 公司 5 年以上其他应收款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若无法追索将按规定核销 [15] - 公司预付账款账龄超 1 年因原料质量问题,现供应商已解决 [2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公司参与北京童康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 轮增资 [23] - 公司研发项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但不直接变现 [24] - 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业务和规定进行,签字注册会计师安排保证审计衔接 [24] - 公司推广方式多样,电视广告在中央 7、11、12 套播出,新媒体以抖音等为主,地面媒体以电梯和高铁站广告为主 [26][27] - 审计报告附注用代称指代客户是为保护商业利益 [27][28] - 止咳宝片 2025 年一季度销售呈恢复态势,但未达 2023 年同期水平,二季度情况待公告 [28] - 皮肤病血毒丸治疗痤疮临床研究疗效显著,公司希望增加适应症 [28] - 适合医美需求的植物提取物材料项目处于研究阶段 [29] - 公司暂无医美产品,暂无开发新医美产品线计划 [29][33] - 公司有市值管理计划,通过做好经营、加强沟通体现公司价值 [30] - 公司将紧跟趋势发展中成药,做好内生式发展,不排除外延式并购 [30][31][32] - 邱淦清、中和珍贝为公司前十大股东,与公司无业务往来和影响 [30]
江苏吴中再曝利空,董事长涉信披违法违规被查
贝壳财经· 2025-05-15 18:29
公司负面事件 - 公司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2.42亿元被起诉 [2] - 公司及孙公司因贷款逾期2095.69万元导致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265.11万元 [3]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控股股东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7.69亿元未归还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18-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亿元、6453万元、-5.06亿元、2272万元、-7627万元、-7195万元 [4] - 2024年医美业务实现扭亏为盈但医药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18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9651.36万元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7031.79万元 [4] - 医美业务2024年一季度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1.12亿元 [4] 股价表现 - 5月15日股价下跌5.18%至2.38元/股 [5] - 2月27日至5月15日股价累计跌幅达73.44% [5] 业务发展 - 2021年成立吴中美学进入医美赛道 [4] - 2024年1月引进韩国"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并于4月实现销售 [4] - 医药业务增长颓势明显需寻找新增长点 [5]
华东医药(000963)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8:5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 2024 年度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下午 15:00 - 17:00,以远程方式召开 [1] - 参与人员有 26 名个人投资者网上提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梁等 6 人参加 [1] 公司发展成果 - 过去一年圆满完成第七个三年规划验收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1] - 创新转型成果初现,四大业务板块全面提速,研发管线加速,爱拉赫等重磅创新药获批上市 [1] - 医美业务全球布局加速,芮颜瑅等高端产品落地国内,海外临床注册推进 [2] - 工业微生物聚焦四大战略方向,国际化客户积累成倍增加 [2] 财务数据相关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 9.67 亿元(英国 Sinclair),同比下降 25.81% [2] - 2024 年期间费用率 22.08%,同比下降 1.03 个百分点 [4] - 2024 年工业微生物业务收入 7.11 亿元,同比增长 43.12% [5] - 2024 年专利授权量新增 15 项,含 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核心专利 [6] - 2024 年医药工业收入 138.11 亿元,占总营收 32.96% [9] - 2024 年医美业务收入 23.26 亿元,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营收 11.39 亿元 [10]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19.06 亿元,国外销售收入 10.95 亿元,占比 2.61% [13] - 2024 年应收账款 84.25 亿元,同比增长 13.85%,前 5 大客户均为医药商业业务相关客户 [17] - 公司制造业板块毛利率从 2019 年的 83.4 下降到 2024 年的 74.9 [17]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医美业务秉持“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战略,整体战略不变,推动 Sinclair 业绩企稳回升 [2] - 公司后续视情况考虑单独列示创新药在工业收入中的占比 [5][10]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加强市值管理 [13] - 公司将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前提下提出分红方案,2025 年 5 月 15 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12][17] 产品相关 创新药 - 全球首创 ADC 药物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准备全面商业化上市,肿瘤市场推广团队近 300 人 [3] - 自研口服小分子 GLP - 1 产品 HDM1002 为 1 类创新药,体重管理适应症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糖尿病适应症开展 II 期研究 [4] - GLP - 1R/GIPR 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 HDM1005 开展体重管理和糖尿病适应症 II 期临床试验,有新适应症 IND 申请获批 [7] - FGF21R/GCGR/GLP - 1R 三靶点激动剂 DR10624 开展多项 II 期临床研究,有临床试验申请获批,部分研究有进展和结果发布 [8][9]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 2025 年 3 月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体重管理适应症 2025 年 2 月完成 III 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7][9][14] - 注射用利纳西普(炎朵)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和复发性心包炎适应症中国上市申请获批,准备全面商业化上市 [11] 医美产品 - 高端玻尿酸 MaiLi®Extreme(魅俪®朔盈®)2025 年 5 月 20 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并开启全国商业化销售 [14][16] - 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 Préime DermaFacial 2025 年内上市销售 [14] - 重组 A 型肉毒毒素 YY001、能量源设备 V30 及 Ellansé®伊妍仕®M 型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有望 2026 年获批 [14] 其他产品 - 百令系列产品力争在集采续约落地执行后整体收入保持增长 [9] - 利鲁平预计 2026 年后随着国产司美格鲁肽及国内 GLP - 1 靶点创新药获批上市逐步达到销售峰值 [21] 其他问题回复 - 2024 年新增专利授权含 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核心专利 [6] - 依那西普和利拉西普是不同产品 [6][10] - 华东宁波医药有限公司清算完成主要资产处置,尚余部分应收款项催收 [6] - 专利无效案件完成口审,等待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决定 [17] - 公司对创新产品对外授权合作抱有信心 [17]
实控人涉内幕交易调查、医美失速与集采“双杀”:昊海生科净利连降陷增长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5-12 15:38
核心事件与市场表现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声明其不参与日常经营但市场信心受挫 A股与港股股价均下跌[1] - 截至2025年5月9日两地股价长期破发 总市值缩水至121.9亿元[1] - 事件叠加2025年一季度营收6.19亿元同比降4.25% 净利润9031万元同比降7.41% 加剧投资者对经营风险的担忧[1][3] 财务表现与业务分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 净利润3.76亿元同比下滑8.74%[4] - 医美板块营收11.95亿元占总营收44.38% 同比增长13.08%[5] 但增速较2023年41.27%大幅放缓[7] - 玻尿酸产品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23.23% 占医美板块收入62.05%[6] 但增速较2023年95.54%显著下降[7] - 眼科业务收入8.58亿元同比下降7.60%[7] 人工晶状体收入3.28亿元同比下滑14.06% 眼科粘弹剂收入2.91亿元同比下滑7.14%[8] - 骨科业务收入4.57亿元同比下降4.11%[9] 玻璃酸钠注射液收入2.91亿元同比下滑7.14%[9] - 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收入1.46亿元同比微降0.58%[8] 视光材料收入2.05亿元同比微降0.42%[9] 成本与利润压力 - 2024年医药制造业总成本同比上升3.77%[13] 直接材料成本3.51亿元同比增长10.14% 直接人工成本0.95亿元同比增长19.49%[14] - 医美板块制造费用6350万元同比增长22.94%[15] 直接人工成本2885万元同比增长17.26%[15] - 五家子公司合计亏损超9700万元[11] 其中利康瑞净亏损6170万元 Aaren净亏损3446万元[1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484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5.40%[3] 行业与政策影响 - 人工晶状体纳入国家级集采后终端价格降幅超50% 尽管销量增长5.55%但收入仍下滑[8] - 眼科高端产品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占比较低 未能有效对冲集采降价压力[9] - 浙江等省份将玻璃酸钠注射液纳入集采 中标价格下降30%-40%[9] - 医美市场持续扩容 公司通过"海魅月白"等高端产品覆盖差异化价格带刺激销量增长[6]
华东医药(000963):25Q1扣非净利YOY+17%,符合预期
群益证券· 2025-05-09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进”的投资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Q1扣非净利YOY+17%,符合预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受本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影响 [5] - 看好公司后续发展,集采边际影响减弱,创新药及医美新品将陆续上市推动业绩增长 [7] 公司基本信息 - 产业别为医药生物,2025年5月8日A股价39.03元,深证成指10197.66,股价12个月高/低为40.8/25.63元,总发行股数1754.08百万,A股数1751.94百万,A股市值683.78亿元,主要股东为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1.67%,每股净值13.72元,股价/账面净值2.85 [1]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5.8%、13.5%、18.8%,2025年4月18日收盘价36.83元,评级为买进 [1] - 产品组合中商业占比67.9%,制造业占比37.7% [1] - 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占流通A股比例2.5%,一般法人占比61.2% [2] 公司业绩情况 - 25Q1营收107.4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9.2亿元,YOY+6.1%,扣非后净利9.0亿元,YOY+7.0%,扣非净利实际YOY+17.2% [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5Q1营收(含CSO业务)36.2亿元,YOY+6.5%,合并归母净利8.43亿元,YOY+12.2%,创新药销售发力,CAR - T产品赛恺泽Q1有效订单增加,70余家惠民保及商保将其纳入报销范围,乌司奴单抗获批后超800家医院开具处方,预计今年销售超3亿元 [7] - 海外医美受大环境影响,英国Sinclair 25Q1营收2.4亿人民币,YOY - 12.3%,国内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营收2.5亿,YOY - 1.4%,后续高端玻尿酸产品MaiLi®Extreme 5月上市,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 DermaFacial 2025年内商业化销售,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能量源设备V30及Ellansé®伊妍仕®M型等核心医美产品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有望2026年获批 [7] - 医药商业板块表现稳健,25Q1营收69.3亿元,YOY+3.2%,净利1.2亿元,YOY+7.3% [7] 财务指标情况 - 25Q1综合毛利率为32.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结构变化推动;期间费用率为22.0%,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费用率增加2.1个百分点 [7] 盈利预计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40.7亿元、47.8亿元、55.7亿元,YOY+15.9%、+17.6%、+16.5%,EPS分别为2.32元、2.73元、3.18元,对应PE分别为16X、13X、12X [7] 财务报表数据 合并损益表 - 2023 - 2027F营业收入分别为40624、41906、43928、46415、49094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13] 合并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F货币资金分别为4663、5276、6068、6978、8025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13] 合并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F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3929、3749、4272、5023、5852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13]
群益证券:给予华东医药增持评级,目标价47.8元
证券之星· 2025-05-09 15:0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5Q1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6.1%,扣非后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7.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影响 [1] -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5Q1营收36.2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2.2%,创新药销售表现突出 [2] - 医药商业板块25Q1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7.3% [2] 业务板块分析 - 创新药产品表现亮眼:CAR-T产品赛恺泽(治疗骨髓瘤)已纳入70余家惠民保及商保报销范围,乌司奴单抗(治疗银屑病)获批后已有超800家医院开具处方,预计年销售超3亿元 [2] - 医美板块承压但储备丰富:英国Sinclair 25Q1营收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2.3%,国内欣可丽美学营收2.5亿,同比下降1.4%,但高端玻尿酸产品MaiLi Extreme将于5月上市,PréimeDermaFacial平台及多款核心产品(如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已获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 [2] 财务指标与研发投入 - 25Q1综合毛利率32.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结构优化 [3] - 期间费用率22.0%,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提升2.1个百分点 [3] 机构盈利预测与评级 - 群益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15.9%)、47.8亿元(+17.6%)、55.7亿元(+16.5%),EPS分别为2.32元、2.73元、3.18元,对应PE为16X、13X、12X,目标价47.8元 [3][5] - 90天内18家机构评级中,17家给予"买入",1家"增持",目标价均值为46.59元 [5]
国产玻尿酸巨头昊海生科实控人被立案调查背后:董事长称对方不参与经营,内幕交易与公司股票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3:53
公司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董事长侯永泰强调其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且交易行为与公司股票无关 [1] - 蒋伟夫妇合计持股45 82% 为公司第一 第二大股东 持股数量分别为6652 80万股和4032 00万股 持股比例28 53%和17 29% [3][4]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2 31亿元 蒋伟夫妇通过持股获得约1 06亿元分红 [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结构 - 公司前身昊海有限成立于2007年 通过并购上海华源等企业切入玻尿酸领域 目前形成眼科 医美 骨科 防粘连四大业务板块 [2][6] - 2019年科创板上市时发行价89 23元/股 成为首家"H+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 2023年医美业务首次超越眼科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5][7] - 公司通过频繁并购实现扩张 包括收购河南宇宙 珠海艾格等眼科企业 以及欧华美科等医美资产 2010-2017年营收从1 46亿元增至13 54亿元 [6][7] 财务表现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公司营收26 98亿元(+1 64%) 归母净利润4 2亿元(+1 04%) 医美板块收入增长13 08% 但玻尿酸产品增速从95 54%降至23 23% [7][8]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16年84%降至2024年69 89% 主要受集采影响 眼科产品收入下滑7 60% 骨科下滑4 11% [8][10] - 同行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 71亿元(-11 61%) 净利润1 74亿元(-70 59%) 反映医美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12] 产品与市场竞争 - 玻尿酸产品毛利率曾超90% 成本20元的1ml装产品出厂价近300元 终端售价达800-1000元 目前拥有4款玻尿酸产品 [7] - 行业面临集采压力与再生材料竞争 野村证券下调公司预测 平安证券则认为集采影响将逐步出清 [11] - 医美上游企业普遍承压 朗姿股份医美业务营收仅增3 47% *ST美谷医美收入下滑10 54% [12]
欧莱雅:去年亮眼的医美业务一季度“哑火”
凤凰网财经· 2025-05-06 22:25
核心观点 - 欧莱雅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4.4%但创近5年最低增幅[1] - 皮肤科学美容业务增速从2024年的9.8%放缓至2025年一季度的3.5%[2][5] - 中国市场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且一季度表现未披露但旅游零售部门调整显示压力[1][6][7] - 国货崛起导致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市场份额被蚕食天猫美妆榜首地位被珀莱雅取代[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四大事业部均个位数增长:大众化妆品部42.79亿欧元(+2.5%)高档化妆品部40.93亿欧元(+7.3%)皮肤科学美容部20.86亿欧元(+3.5%)专业美发产品部12.77亿欧元(+2.7%)[2] - 区域表现分化:欧洲39.15亿欧元(+4.9%)北美29.73亿欧元(-1.4%)北亚29.53亿欧元(+8.4%)[6] - 北亚市场2024年销售额103.03亿欧元(-3.2%)从全球第二滑落至第三[6] 业务动态 - 皮肤科学美容部近两年密集布局:2024年推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铂研"胶原针收购高德美10%股权[3]2024年12月投资颜术医美连锁机构[5]2025年启动"皮肤健康行动"五年投入2000万欧元[5] - 大众化妆品部完成收购韩国品牌Dr.G卡尼尔等平价品牌表现活跃[2] 中国市场挑战 - 2024年海南旅游零售渠道承压导致北亚市场下滑高档化妆品等部门表现仍优于市场[6] - 2024年618大促珀莱雅天猫销售额同比增70%超越欧莱雅(同比降10.8%)[8] - 旅游零售部门战略转型传闻裁员50%但公司澄清比例不实[9] 行业趋势 - 全球美妆市场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4.5%-5%主因中国消费疲软[7] - Z世代消费者偏好国货珀莱雅2023年营收89亿元登顶国产美妆榜首[8]
伟思医疗:25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2024年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营收下降,2025Q1随医院招采恢复和新业务拓展业绩回升,公司发布激励计划要求2025、2026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8%、40% [2] - 新产品上市夯实康复主业,医美放量释放成长弹性,2024年康复领域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医美新业务多款产品取得销量突破或顺利取证,未来有望协同推动营收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5.60、6.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5%、18.2%、18.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2、1.56、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17.8%、17.9%,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31、27、23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yoy - 13.45%),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yoy - 25.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yoy - 31.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yoy - 11.86%);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yoy + 9.4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yoy + 52.71%) [1] 点评 - 2024年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公司营收下降,电刺激类、磁刺激、激光射频类产品收入下滑,电生理类产品和耗材及配件业务表现稳健;2025Q1业绩恢复增长,公司发布激励计划彰显成长信心 [2] - 2024年公司在康复主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医美新业务多款产品取得进展,未来有望协同推动医美板块营收增长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62|400|474|560|661| |增长率YoY %|43.7%|-13.4%|18.5%|18.2%|1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6|102|132|156|184| |增长率YoY%|45.2%|-25.2%|29.9%|17.8%|17.9%| |毛利率%|67.7%|65.4%|66.7%|66.8%|66.9%| |净资产收益率ROE%|8.4%|6.3%|8.0%|9.2%|10.5%| |EPS(摊薄)(元)|1.42|1.06|1.38|1.63|1.92| |市盈率P/E(倍)|30.48|40.73|31.35|26.62|22.59| |市净率P/B(倍)|2.55|2.55|2.50|2.44|2.38| [3]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包含各年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多项财务数据及变化情况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5]
伟思医疗(688580):25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
信达证券· 2025-04-28 15: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伟思医疗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伟思医疗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新产品上市夯实康复主业,医美放量释放成长弹性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5.60、6.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5%、18.2%、18.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2、1.56、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17.8%、17.9%,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31、27、23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yoy - 13.45%),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yoy - 25.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yoy - 31.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yoy - 11.86%)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yoy + 9.4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yoy + 52.71%) [1] 产品收入情况 - 2024年电刺激类产品收入0.37亿元(yoy - 41.75%)、磁刺激产品收入1.72亿元(yoy - 13.92%),电生理类产品和耗材及配件业务收入分别为0.65亿元(yoy + 0.25%)、0.79亿元(yoy + 4.14%),激光射频类收入0.30亿元(yoy - 20.87%) [2] 新产品情况 - 康复领域,导航经颅磁刺激仪2024上半年已上市、Vishee NEO系列电刺激产品2024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2] - 医美新业务领域,2024年塑形磁刺激仪和高频电灼仪两款产品取得销量突破,皮秒激光治疗仪顺利取证 [2] 股权激励情况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要求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2026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8%、40% [2] 重要财务指标情况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62|400|474|560|661| |增长率YoY %|43.7%|-13.4%|18.5%|18.2%|1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6|102|132|156|184| |增长率YoY%|45.2%|-25.2%|29.9%|17.8%|17.9%| |毛利率%|67.7%|65.4%|66.7%|66.8%|66.9%| |净资产收益率ROE%|8.4%|6.3%|8.0%|9.2%|10.5%| |EPS(摊薄)(元)|1.42|1.06|1.38|1.63|1.92| |市盈率P/E(倍)|30.48|40.73|31.35|26.62|22.59| |市净率P/B(倍)|2.55|2.55|2.50|2.44|2.38| [3] 财务报表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如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