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
搜索文档
赚钱效应持续 四大特征解锁港股“打新”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已有31只新股上市 其中仅9只破发 破发率为29 03% 较2024年上半年的35 71%有所下降 [1] - 新股首日走强具备四大特征 包括热门产业龙头企业 A股公司赴港上市 基石投资者质量 超高申购倍数 [1][2][3][4] 热门产业与龙头企业表现 - "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特征明显 新消费涵盖潮玩 新式茶饮 宠物 黄金饰品 化妆品 医美等细分赛道 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与新材料 机器人及高端制造 [1] - 映恩生物首日涨幅达116 70% 蜜雪集团涨幅超43 21% 布鲁可 沪上阿姨为新消费代表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为科技医药龙头 [1][2] A股公司赴港上市表现 - 2025年已完成赴港上市的5家A股公司无1家破发 仅赤峰黄金首日持平 吉宏股份涨幅39 06% 钧达股份 恒瑞医药涨幅超20% 宁德时代涨幅超16% [2] - A股公司募资额较大 宁德时代单家募资410亿港元 赴港上市时存在折价 为打新留出市场空间 [2] 基石投资者影响 - 基石投资者制度对港股新股表现关键 国际知名药企(BioNTech) 专业医药基金(礼来亚洲基金) 内地头部公募(富国 易方达)参与映恩生物投资 [3] - 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包含中石化 高瓴资本 科威特投资局等 合计认购203 71亿港元(26 28亿美元) 占募资总额66% [3] 超高申购倍数特征 - 蜜雪集团申购金额创纪录达1 83万亿港元 申购倍数超5000倍 机构认购倍数35 23倍 [4] - 首日涨幅超10%的13只新股中 绝大部分认购倍数超百倍 券商实时申购数据可作参考 [4]
超购695倍!海天味业港股IPO受热捧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0
海天味业港股IPO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环节孖展认购金额达4000亿港元,较起始集资额5.73亿港元超购约695倍 [2] - 富途、辉立、老虎国际及耀才等券商分别借出2174亿港元、930亿港元、313亿港元及168亿港元孖展资金 [2] - 公司计划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6%股份,拟以36.3港元招股价上限定价,总集资额预计达101.5亿港元 [2] - H股招股价较A股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19% [2] 国际发售与基石投资者 - 国际发售吸引8家顶级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资管等 [2]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不超过1.29亿股H股,占发售股份总数近50%,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 [2] - 公司成为2023年以来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第三大的港股IPO项目,仅次于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 [2] 市场评价与行业地位 - 公司被视作调味品行业领军企业,获国际机构青睐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消费市场及行业龙头竞争力的认可 [3] - 计划于6月1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前5个月港股共有29家公司上市,IPO集资额累计达777亿港元,融资额居全球首位 [3] - 消费和科技板块仍是投资者关注焦点,下半年预计有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3]
一周港股IPO:银诺医药等11家公司递表,药捷安康等8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16 19:05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6月9日至6月15日)共有11家公司递表,8家公司通过聆讯,4家公司招股,3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监管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684.9万元和2005.5万元,同期亏损7.33亿元和1.75亿元 [2] 创智芯联 - 中国最大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2024年收入4.1亿元,利润5270.6万元 [3][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2亿元、3.12亿元、4.1亿元 [4] 明略科技 - 中国最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2023年总收入14.62亿元 [5]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16.38亿元、3.18亿元和795万元 [5] 东阳光药 - 综合性制药公司,在中国销售48款药物,海外23款 [6]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63.86亿元和40.19亿元 [6] 广合科技 - 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第三名,市场份额4.9%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4.12亿元、26.78亿元、37.34亿元 [7] 长风药业 - 专注于吸入药物,2024年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份额16%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9亿元、5.56亿元、6.08亿元 [8] 拨康视云 - 眼科生物科技公司,2024年收益1000万美元,亏损0.99亿美元 [9] 华大北斗 - 中国领先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10.5%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 [10] 优乐赛 - 中国第二大循环包装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8.38亿元 [11][12]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64亿元、0.51亿元 [12] 轩竹生物 - 生物制药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在开发中 [13] - 2024年收入3009.4万元,亏损5.56亿元 [13] 金叶国际集团 - 机电工程承建商,2024/25财年收入1.55亿港元 [14] 通过聆讯公司 药捷安康-B -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 [15] 颖通控股 - 中国最大香水集团,2025年一季度收入20.83亿元 [17] 圣贝拉 - 中国最大综合家庭护理品牌,2024年收入7.99亿元 [18] 香江电器 -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大企业,2024财年收入15.02亿元 [19] 曹操出行 - 中国网约车平台第二名,2024年GTV达170亿元 [2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 [20] 安井食品 - 中国最大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6.6% [2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39.65亿元、150.30亿元 [21] 云知声 - 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9.39亿元 [22][23] IFBH - 泰国食品饮料公司,中国椰子水饮料市场份额34% [23] - 2024年收入1.58亿美元,净利润3331.6万美元 [23] 招股公司 海天味业 - 拟全球发售2.63亿股H股,发售价35-36.3港元 [24] 三花智能 - 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发售价21.21-22.53港元 [24] 佰泽医疗 - 拟全球发售1.33亿股,发售价4.22-6.75港元 [25] 药捷安康-B - 拟全球发售1528.1万股H股,发售价13.15港元 [25][26] 新股表现 - METALIGHT上市首日下跌30.26% [27] - 新琪安上市首日上涨21.43% [28] - 容大科技上市首日上涨42.00% [29] 港股打新市场 - 2024年前5个月港股IPO集资额777亿港元,全球第一 [30] - 截至6月12日,今年31家新上市公司中19家股价高于发行价 [30]
港股打新机会来了!四箭齐发,哪些值得一搏?资金如何规划?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港股打新机会 - 港股市场迎来四箭齐发的新股发行机会 [1] - 投资者需关注资金规划以把握打新机会 [1] - 部分新股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值得重点考虑 [1]
港股打新机会来了!四箭齐发,哪些值得一搏?资金如何规划?
格隆汇APP· 2025-06-14 15:44
港股新股申购分析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作为A+H双重上市公司市场认可度高主打胜率值得申购药捷安康-B和佰泽医疗主打赔率其中药捷安康-B基本面优于佰泽医疗 [1] - 海天味业申购截止日为6月16日资金释放时间约6月17日三花智控申购可追求胜率药捷安康-B可分配部分资金佰泽医疗建议放弃 [1] 药捷安康-B(2617.HK) - 招股时间为6月13日至18日上市日为6月23日招股价13.15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6641.31港元集资额2.01亿港元募资净额1.613亿港元发行比例3.9%绿鞋前总市值52.19亿港元 [2] - 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华泰国际绿鞋由中信里昂证券担任基石投资者占比64.06%募资主要用于核心产品Tinengotinib的III期临床试验 [3]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肿瘤等领域核心产品Tinengotinib正进行两项III期临床试验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118万元和0元净亏损3.4亿元和2.7亿元研发成本3.45亿元和2.44亿元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5.3亿元 [3] - 发行规模小募资比例低基石占比高保荐人首日上涨概率超80%适合作为赔率票押注 [4] 佰泽医疗(2609.HK) - 招股时间为6月13日至18日上市日为6月23日招股价4.22-6.75港元每手600股入场费4090.85港元集资规模5.617-8.985亿港元募资净额6.236亿港元发行比例10.1%总市值55.61-88.96亿港元 [4][5] - 保荐人为招银国际基石投资者嘉实基金认购占比16.6%-26.5%募资用途主要为肿瘤医疗服务强化和医院收购 [5] - 公司运营管理8家医院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4.62亿元8.03亿元10.72亿元和11.89亿元净亏损逐年收窄至355.7万元2023年市场占有率0.6%排名第四 [5][6] - 发行估值静态PS4.3-6.9倍远高于龙头海吉亚医疗的2倍PS发行市值偏贵建议放弃 [6] 海天味业(3288.HK) - 招股时间为6月11日至16日上市日为6月19日招股价35-36.3港元折价18.5%-19.5%静态PE28倍每手100股入场费3666.62港元募资额95.56亿港元发行比例4.52%绿鞋前 [7] - 基石投资者占比49.74%包括源峰基金高瓴集团等保荐人为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 [7] - 公司为中国调味品市场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4.8%全球第五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6.1亿元245.6亿元和269亿元净利润61.98亿元56.27亿元和63.44亿元 [7][8] 三花智控(2050.HK) - 招股时间为6月13日至18日上市日为6月23日招股价21.21-22.53港元折价17.94%-22.75%每手100股入场费2275.72港元募资额上限81.1亿港元发行比例8.81%绿鞋前PE26.7倍 [9][10] - 基石投资者占比55.95%包括施罗德泰康人寿等保荐人为中金香港华泰金控募资用途主要为研发和工厂扩建 [10][11] - 公司为全球最大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占率45.5%汽车热管理市占率4.1%全球第五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3.48亿元245.58亿元和279.47亿元净利润25.73亿元29.21亿元和30.99亿元 [11]
3家公司同日上市 港股“打新”有得赚
证券时报· 2025-06-11 03:2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6月10日港交所迎来3家公司同日上市(容大科技、新琪安、MetaLight)[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突破776亿港元 同比激增7倍 接近2024年全年募资额的90%[2] - 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28% 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50%[3] 新股首日表现分析 - 容大科技首日涨超40% 新琪安涨20% MetaLight破发30%[1] - 3家公司市值均较小 最大市值仅20多亿港元[1] - 国际发售认购倍数差异显著:MetaLight 2.49倍 容大科技0.96倍 新琪安0.93倍[1] - 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较高:MetaLight和容大科技超270倍 新琪安149倍[1] 个股发行结构差异 - MetaLight无基石投资者 容大科技有7位基石投资者[2] - MetaLight国际发售占比仅50% 另两家超80%[2] - 更高散户持股比例对MetaLight上市初期表现产生负面影响[2]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资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港交所深化市场改革[2] - 中国AI技术突破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引发中国资产重估 提升市场乐观情绪[3] - 赚钱效应显著:2025年31只新股中22只上涨 映恩生物-B涨幅达116.7%[2] 投资者行为特征 - 打新赚钱效应激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热情[3] - 部分新股首日涨幅超40%形成示范效应[3] - A+H股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均取得不错涨幅[2]
火爆!赚钱效应持续,港股又“上新”!
证券时报· 2025-06-10 22: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6月10日容大科技、新琪安、MetaLight三家公司在港股上市,首日表现分化:容大科技涨40%,新琪安涨20%,MetaLight跌30% [1] - 2025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776亿港元,同比激增7倍,接近2024年全年90% [12] - 年内31只新股中22只首日上涨,破发率28%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50%,首日涨幅最高达116.7%(映恩生物-B) [13][15] 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容大科技 - 全球AIDC装置供应商,产品包括打印设备、POS终端等,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901亿美元(2018-2023年CAGR 8.2%) [4] - 2023-2024财年收入稳定在3.487亿/3.501亿元,净利润从2760万元增至4135万元 [4] 新琪安 - 全球食品级甘氨酸龙头,2023年销量市占率5.1%、收入市占率3.1%,在亚洲设有5家工厂 [5] - 收入波动显著:2023年同比降41.3%至4.469亿元(产品降价),2024年回升27.3%至5.689亿元(销量增长) [6] - 2023-2024年净利润稳定在4466万/4341万元 [7] MetaLight - 运营"车来了"APP覆盖中国274个城市,累计用户2.984亿,三线城市份额突出 [8] - 收入结构单一:2024年移动广告占比98%,2022-2024年收入从1.354亿元增至2.061亿元 [8][9] 发行与认购特征 - 三家公司市值均低于20亿港元,机构认购冷淡:容大科技0.96倍、新琪安0.93倍、MetaLight 2.49倍 [9] - 散户认购火爆:MetaLight和容大科技公开发售超270倍,新琪安149倍 [9] - MetaLight无基石投资者且国际发售占比仅50%,显著低于另两家80%以上的比例 [9][10] 市场驱动因素 - AI技术突破推动市场情绪修复,带动IPO估值提升和流动性改善 [15] - 政策红利释放、中资企业国际化加速、港交所改革深化共同刺激IPO热潮 [12][16]
跌了别慌,太阳落下有月光
格隆汇· 2025-06-09 10:33
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未出现"五穷六绝"现象 上周一在没有南下资金支持下恒生指数从跌3%强势反弹 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良好 [1] - 富时中国50指数宣布将纳入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股价突破1000港元成为港股最贵股票 腾讯退居第三 [4] - 新消费概念股表现突出 布鲁可 古茗等加速上涨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 泡泡玛特 毛戈平等年初至今涨幅均超100% [4] 港股市场数据 - 2024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23亿港元 显著高于2024全年日均1318亿和2023年日均1049亿港元 [2] -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明显 去年9月至今已有8家A股公司赴港IPO融资981亿港元 近50家A股公司计划跟进 三花智能 海天味业即将上市 [2] 新股表现 - Circle作为"稳定币第一股"上市首日两度熔断 收盘涨幅达168% [6] - 港股打新市场METALIGHT和容大科技表现平淡 获配数量有限 [8] - 新股投资策略应注重胜率而非单次结果 建议采用"狮子策略"保持大部分时间观察 仅对少数优质机会全力出击 [8] 行业趋势 - 稳定币领域展现潜力 合规稳定币公司因具备全球支付 实时结算和低成本优势而最具想象力 [6] - 加密货币市场中Coinbase模式类似赌场 比特币具有稀缺性但波动率高 稳定币充当交易筹码角色 [6] 投资策略 - 优质投资机会需满足市场情绪 资金面配合 标的地位突出 估值折让和未来想象空间等多重条件 [9] - 投资决策应基于部分确定性(透视部分骰子)而非追求完全确定性 避免因过度自信导致重大损失 [9] - 投资结果受概率和运气双重影响 需区分判断错误与运气不佳的情况 [9]
调查!伪造材料半小时极速“开户”,老虎证券审核形同虚设,港股打新热催生“伪存量”灰色地带
华夏时报· 2025-06-06 16:55
老虎证券涉嫌违规开户事件 - 公司被指控通过伪造材料等不正当手段违规拓展中国内地新客户,涉嫌帮助不符合条件的内地客户完成开户 [2] - 媒体调查发现社交平台存在大量自称老虎证券渠道经理的人员,提供伪造存量证明的"开户攻略",审核通过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3][8] - 公司回应称相关信息"严重失实",但记者实测使用虚假材料7分钟内即获得伪造证明并成功开户 [3][4][7] 开户审核机制问题 - 公司自2022年12月31日起被中国证监会禁止受理境内新客户开户,但仍存在通过伪造境外券商存量证明的漏洞 [9] - 法律专家指出公司若未有效审核客户材料可能违反《证券法》第140条,需承担管理过失责任 [10][11] - 舆论发酵后公司迅速删除招聘平台214个岗位中的54个销售类职位 [9] 港股市场背景与券商竞争 - 2024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776亿港元同比激增7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18.93% [11] - 内地投资者正规港股投资渠道门槛较高(港股通需50万元日均资产),催生跨境券商灰色开户需求 [12] - 老虎证券等券商推出新客优惠:500额度免佣卡、1800港币入金赏等争夺客户 [12]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Q4营收1.24亿美元同比增77.3%,全球新开户8.1万同比增70.1%,总开户数达244.9万 [13] - 2025年Q1营收1.23亿美元同比增55.3%,全球开户数新增7.7万,总入金客户达115.3万 [14] - 2024年新增入金客户18.7万超额完成目标,但未披露中国内地客户具体贡献 [13][14]
港股新股申购市场概览:“A+H”潮起,港股申购可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6 16:12
港股市场现状 - 2025年1 - 5月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只,募资额增长超6倍,A+H新股上市5只超2024全年3只,贡献募资超半数[3] - 2025年1 - 5月首发估值中枢降至19倍,上市首日溢价率10.8%,破发率29% [3] 上市规则与流程 - 港股主板、创业板分别有3套、2套上市标准,多数不要求盈利,门槛低于A股[8] - 港股IPO流程与A股相似,首轮意见信15个营业日发出,无注册环节[14] 申购与配售 - 现金申购占用1个营业日,允许现金和融资申购,初始90%国际配售、10%公开发售[21][22] - 公开发售按“优先散户、递减分配”,2025年70%项目触发回拨机制[3][27] 投资者情况 - 基石投资者获配份额高,22年以来超4成,2024 - 2025年锚定投资者份额或提升[32] - 公众打新积极,2025年1 - 5月平均认购倍数688倍,申购人数5.65万人[62] 后市展望 - 内地政策鼓励赴港上市,待审项目170家,含25家A股上市公司[3] - 建议关注港股打新机会,同时警惕IPO制度调整等风险[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