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社保基金去年投资收益超1100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谈及2021年投资运营情况,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管理运营 难度不断加大。社保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国之大者",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开展投资,科学合理配置基金资产,积极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 开展动态配置,在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更好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重要作用,积极助力国 内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市场人士认为,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的储备基金,其资金久期较长且规模较大,这些特性决定了社 保基金的投资风格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1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达 11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为4.27%。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基金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和责任投资理念,按照审慎投资、安全至上、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方针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 安全和保值增值。 去年投资收益率为4.27% 报告数据显示,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30%,累计 ...
有基金宣布: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10 08:04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 7月以来已有几十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涵盖多只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产品 [1][3] -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前者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后者为10万元 [2]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 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 基金经理葛兰曾在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对中欧医疗健康采取限购措施 [2] 限购原因与影响 - 在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持续流入阶段 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 稳定策略执行 降低流动性风险 [1]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 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1] - 绩优基金在市场热度较高时主动限购 可保持仓位与策略稳定 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 [4] 其他基金限购案例 - 8月6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4] - 8月2日永赢基金公告对永赢睿信进行限购 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4] - 7月国金量化多因子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4] 基金经理观点 - 葛兰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2] - 邵洁认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 先进制程 自研芯片IP 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2]
公募基金“限购潮”升温,中欧基金两只明星产品宣布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10 07:11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 7月以来已有几十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包括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产品 [1] -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分别设定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和10万元 [2] - 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相继发布限购公告 涵盖多只近一年业绩表现突出的产品 [3] 中欧基金限购产品详情 - 中欧医疗创新由葛兰管理 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 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 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该基金曾将代销渠道单日申购上限设为10万元 [2] - 中欧科创主题由邵洁管理 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基金持续获得资金追捧 中欧智能制造早在3月初就将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定为10万元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由冯炉丹管理 8月6日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4] 其他基金公司限购动态 - 永赢基金8月2日公告 对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进行限购 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4]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4] 限购原因及行业影响 - 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持续流入阶段 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 稳定策略执行 降低流动性风险 [1]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 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1] - 绩优基金限购可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 控制流动性风险 减少短期资金冲击 [4] - 限购有助于投研团队深耕优质标的 帮助产品穿越周期 锁定长期竞争力 [4]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葛兰在二季报中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2] - 邵洁指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 先进制程 自研芯片IP 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2]
险资举牌激增!2025年上半年21次超去年全年,公募基金规模创34.39万亿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6 10:02
资本市场发展机遇 - 中长期资金持续涌入,为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1] - 各类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共同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 [1] 保险资金配置 - 险资配置权益资产步伐加快,2023年举牌9次涉及8家公司,2024年举牌20次涉及18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举牌21次涉及17家公司 [3] - 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对经营稳健且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兴趣浓厚,获取稳定红利收益成为重要盈利模式 [3]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方式为“当年度+3年+5年”模式,权重分别为30%、50%、20%,提升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地,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已进行三批,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 [3] 公募基金发展 - 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 [4] - 6月份单月债券型基金增长近5100亿元,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均增长超1200亿元 [4] - 二季度新成立基金378只,新发总规模2861.22亿元,较一季度增长约292亿元,24只浮动费率基金首募总规模接近227亿元 [4] - 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趋势明显,二季度以来累计净增基金份额已超过1.3万亿份,主动权益型基金募集规模不断提升 [4] 外资机构配置 - 外资机构积极配置中国资产,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 [5] - 5月、6月两个月外资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显示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意愿明显增强 [5]
李蓓、吴悦风业绩反攻!龙旗人气跃升至第1!孝庸新晋头部量化!私募排排网7月人气榜出炉
私募排排网· 2025-08-05 12:33
市场表现 - 7月A股、港股、美股三大市场均呈现震荡上升趋势,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月内分别累涨3.74%、5.2%、8.14%,其中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 [1] - 港股三大指数月内均累涨超2%,恒生指数以2.91%涨幅领衔 [1] - 美股三大指数全部收涨,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最高达3.7% [1] 人气私募基金经理 - 但斌、林园、吴悦风位居人气基金经理前三名,其中但斌旗下78只产品平均收益于7月回正,其海外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二季度持仓市值达11.26亿美元(约80亿元人民币),第一大重仓股英伟达二季度上涨45.78% [6] - 吴悦风旗下产品"嘉越月风投资创世号"今年以来收益表现突出,其投资风格可能侧重美股和虚拟币概念股 [7] - 李蓓旗下产品"半夏宏观对冲三期"和"半夏平衡宏观对冲"近1月收益显著反弹,其6月看好的基建板块(钢铁、建筑材料)在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动工催化下领涨 [8] 人气私募公司 - 龙旗科技、上海孝庸私募、蒙玺投资位列人气私募公司前三,其中龙旗科技旗下16只产品上半年业绩亮眼,主要得益于多因子模型迭代、低相关策略组合和高效投研团队协作 [14] - 上海孝庸私募规模跃升至50亿以上,成为新晋头部量化私募,采用人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策略涵盖股票阿尔法、期货CTA等 [14] - 蒙玺投资管理规模达110亿元,自主研发低延迟交易策略和系统,深度布局AI赋能投研 [15] 人气私募产品 - 人气前20私募产品中量化多头占14只,前5名分别由海南盛丰私募林子洋、龙旗科技朱晓康、路远私募路文韬、无量资本李德安管理 [16] - 按今年以来收益排名,深圳泽源周立虎、量创投资骆俊和王伟男管理的产品表现突出,其中"量创量化北证选股1号A类份额"收益位居第三 [20] - 龙旗科技朱晓康管理的"龙旗科技创新精选1号C类份额"收益居首,该产品线专注创业板和科创板科技企业成长潜力挖掘 [14] 行业动态 - 但斌在二季度新进数字货币概念股Coinbase,持仓市值5470万美元,该股二季度股价翻倍 [6] - 量化私募持续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前20人气私募公司中量化机构达15家,主观策略仅5家 [9] - 头部量化机构普遍采用AI技术,如蒙玺投资构建全频段量化平台,孝庸私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二级市场投资 [14][15]
厚报投资者 A股“红包”来袭——24家上市公司拟中期分红超14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1 09:18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拟每10股派现10.07元 合计分红45.73亿元[1] - A股中期分红常态化趋势增强 341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安排 24家宣告现金分红预案合计145.51亿元 其中6家分红超10亿元[1] - 政策推动与市场认可双重驱动 红利资产因高股息和抗跌性成为资金避风港 预计持续跑赢大盘[1] 分红方案与实施 - 宁德时代实施第二次中期分红 去年12月披露2024年特别分红53.97亿元并于今年1月执行[2] - 药明康德首次中期分红10.03亿元 海大集团首次中期分红3.33亿元[2] - 两家公司半年报业绩显著增长 药明康德营收同比增20.64% 净利润同比增101.92% 海大集团营收同比增12.50% 净利润同比增24.16%[2] 市场反应与投资逻辑 - 首次中期分红公司股价明显提振 反映市场对公司治理质量提升和盈利确定性增强的认可[2][3] - 分红信号释放经营信心 体现现金流充沛与盈利能力稳健 强化投资者对管理层信心[3] - 高分红叠加政策信号获积极反馈 打破"重投入轻回报"预期 增强长期价值信心[3] 红利指数产品发展 - 年内37只挂钩红利指数ETF上市 发行规模合计201亿元[4] - 全市场红利指数ETF规模达1626亿元 较去年年底增长496.12亿元[4]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挂钩ETF规模最大 6只产品合计255.8亿元[4] 行业趋势与资金配置 - 红利指数产品筛选高股息稳定分红公司 引导关注企业盈利与可持续发展 非短期博弈[5]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股息率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 成为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配置首选[5] - 政策引导与长期资金加持下 上市公司分红频次和金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龙头公司引领趋势 成长型企业平衡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5]
厚报投资者 A股“红包”来袭 24家上市公司拟中期分红超14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1 00:08
宁德时代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 宁德时代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45.73亿元 [1] - 这是公司第二次计划中期分红,公司曾于去年12月发布2024年特别分红方案,并于今年1月实施,分红金额为53.97亿元 [2] A股市场中期分红整体情况 - 今年前7个月,已有341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安排(含季报分红、半年报分红、特殊分红) [1] - 其中24家公司正式披露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宣告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45.51亿元,其中6家宣告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 [1] - 自去年新"国九条"出台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2] - 一年多次分红蔚然成风,A股分红金额不断提升 [1] 首次中期分红公司的市场表现 - 药明康德、海大集团等公司首次披露中期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分别为10.03亿元、3.33亿元 [2] - 两家公司在首次中期分红方案披露后,股价明显受到提振 [2] - 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药明康德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海大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6% [2] 中期分红的市场意义与影响 - 首次中期分红通常被视为公司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稳健的标志,中期分红传递出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3] - 市场对高频分红的偏好持续升温,中期分红常态化提升了公司估值的"含金量",吸引了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布局 [3] - 分红方案释放了公司经营质量改善的信号,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3] 红利指数产品发展 - 截至7月31日,年内有37只挂钩红利指数的ETF上市,发行规模合计201亿元 [4] - 目前全市场跟踪红利指数的ETF规模达到1626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496.12亿元 [4]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挂钩ETF规模最大,挂钩6只ETF规模合计255.8亿元 [4] - 红利指数产品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的股息率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 [5]
华安基金重要人事调整:徐勇接棒党委书记 千亿级公募整合大幕拉开
新浪基金· 2025-07-31 16:53
华安基金高层变动 - 朱学华卸任华安基金党委书记一职,结束12年任期,期间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721亿元增长至7497亿元,增幅达10倍,累计分红超千亿元 [1] - 徐勇接任党委书记,未来可能出任董事长,其拥有保险与公募双重背景,曾推动招商基金规模增长近1500亿元 [1][3] 华安基金资产规模变化 - 2014年9月至2025年7月,公司总规模从72119亿元增至749464亿元,增长1039倍 [2] - 货币市场型基金增幅最高达3137倍(9687亿元→303858亿元),另类投资增长32352倍(265亿元→85787亿元) [2]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4289亿元增至160341亿元,增幅3738倍,成为第二大品类 [2] - 创新产品方面,非货币ETF规模增长944倍(14825亿元→139982亿元),REITs产品从零起步至6122亿元 [2] 徐勇在招商基金的业绩 - 2022年7月至2025年5月,招商基金总规模从792769亿元增至937229亿元,增长144461亿元 [4] - 货币市场型基金贡献主要增量,规模增长178359亿元(193749亿元→372108亿元) [4] - 非货币ETF规模增长32618倍(8442亿元→41060亿元),QDII基金增长7087倍(352亿元→7439亿元) [4] 华安与海富通合并进展 - 合并因控股股东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整合触发"一参一控一牌"监管要求,华安规模7495亿元为海富通(2174亿元)的34倍 [5] - 海富通持有的社保牌照为关键筹码,合并后需保留其品牌,华安品牌可能消失 [5] - 合并分三阶段:2025年上报方案、2026年产品更名、2027年组织调整 [6] 整合挑战 - 品牌切换涉及7400亿元资产、超200只产品更名,流程耗时约一年 [7] - 人员整合压力大,两家公司员工总数887人(华安532人+海富通355人),投研与运营部门重叠度高 [7] - 业务结构需平衡,华安权益类产品规模186557亿元,海富通以固收为主 [7] - 若整合成功,新公司规模将达9669亿元,跻身行业前十 [7]
巴菲特,新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15:12
交易详情 - 伯克希尔以每股285美元的价格出售430万股VeriSign股份,较周一收盘价305.98美元折价6.9% [1] - 出售规模合计约12.3亿美元 [1] - 出售股份占伯克希尔全部持股的约三分之一 [3] - 交易完成后,伯克希尔在VeriSign的持股比例将从14.2%降至9.6% [3] 市场表现 - VeriSign周一收盘价为305.98美元/股,当日涨幅为0.06% [3] - VeriSign在周一盘后交易中下跌近7% [3] -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48% [3] 持股历史 - 截至3月31日,伯克希尔持有1329万股VeriSign股份,约占该公司的14.2% [3] - 伯克希尔自2012年起开始持有VeriSign,当时股价最高仅为49.5美元/股 [3] - 以305.98美元/股折价6.9%的价格出售,获得超五倍回报 [3] 交易影响 - 持股比例降至10%以下,免于履行SEC对主要股东施加的更严格的报告义务和交易限制 [3] - 剩余持有的VeriSign股份将受到为期一年的锁定期限制 [3]
巴菲特,新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15:01
交易概况 - 伯克希尔以每股285美元的价格出售430万股VeriSign股份,较周一收盘价305 98美元折价6 9%,出售规模合计约12 3亿美元 [2] - 交易完成后,伯克希尔在VeriSign的持股比例从14 2%降至9 6% [2] - 伯克希尔剩余持有的VeriSign股份将受到为期一年的锁定期限制 [3] 投资回报 - 自2012年持有VeriSign以来,该笔投资获得超五倍回报 [2][3] - VeriSign股价从2012年最高49 5美元/股上涨至当前305 98美元/股 [3] 市场表现 - VeriSign周一收盘价为305 98美元/股,当日涨幅0 06% [2] - 年内该股表现强劲,累计上涨近48% [2] - 盘后交易中股价下跌近7% [2] 持股变动 - 截至3月31日,伯克希尔持有1329万股VeriSign股份,约占该公司14 2% [2] - 此次出售股份占伯克希尔全部持股的三分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