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朱鹤新:我国外汇市场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
新华财经· 2025-06-18 15:21
外汇市场运行与政策方向 - 外汇市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运行总体平稳 未来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 [1] - 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 更加开放 更加安全 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1] 便利化措施 - 不断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1]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 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3] - 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 便利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3] 开放政策 - 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1] - 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3]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便利资金归集使用 [3] 安全与科技应用 - 加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 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经济金融安全 [2] - 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提升外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建设"智慧外管" [2] 自贸区创新 - 在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便利化政策 包括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 扩大QFLP试点 [3] - 批复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方案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4] 投融资支持 - 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鼓励企业借用外债用于绿色项目 [3] - 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 便利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 [3] - 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 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需求 [3]
央行八项金融政策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多维度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6-18 14:3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旨在推动上海从区域性金融中心向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转变 [1]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这些政策将在国际化程度、金融资源配置能力、金融创新生态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1] 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将高频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 [2] - 2024年银行间二级市场成交2617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货币市场1801.3万亿元,外汇即期市场71.7万亿元,衍生品市场235.5万亿元 [2] -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243.7万亿元,票据承兑余额19.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4.1% [2]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将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3] - 该中心将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和流通提供便利,加速数字货币国际推广,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和影响力 [3] 个人征信机构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将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进一步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4] - 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信用评分、信用画像、反欺诈等各类征信服务700多亿次 [4]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与自贸离岸债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6]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6]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将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存续10项,余额合计5.9万亿元 [8]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10] - 目前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境外市场,如新加坡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 [10]
经晚时评丨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奏响高质量开放强音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11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变革 -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正处于变革关键节点 传统模式弊端渐显 [1]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在效率 成本 安全性等方面短板突出 制约跨境经济活动顺畅开展 [3] - 全球范围内对跨境支付体系升级革新呼声高涨 推动行业向高效 安全 包容 多元方向发展 [3]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建设 - 中国已初步搭建多渠道 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 - 该网络将国内金融机构与全球合作伙伴紧密相连 覆盖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 并深入新兴市场 [5] - 网络持续迭代升级 实现支付清算高效处理 缩短资金到账时间 降低交易成本 [5]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影响 -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更便捷 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降低汇兑成本 [5]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 结算和储备等方面地位逐步提升 [5]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愿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5]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将进一步优化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布局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 [6] - 持续提升技术水平 运用区块链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增强网络安全性与处理能力 [6] - 积极参与全球跨境支付规则制定 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6]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资本市场关键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3:46
金融开放与国际货币体系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3]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 [4]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本币结算,促进更多货币的国际化使用,单一主权货币主导跨境支付的局面正逐步改变 [4] -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已初步建成 [4] 中国金融开放与市场潜力 - 中国拥有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8] -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汽车、手机、家电等实物消费量世界第一 [8] - 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8] - 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8] 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 [9] - 金融监管总局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9]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9] - 欢迎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 [9]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10] - 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 [10] - 支持外资机构广泛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10]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0] - 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够平衡,第三支柱起步较晚,有很大发展潜力 [10] - 推动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有序扩大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试点 [10] 财富管理市场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11] - 中国家庭的现金和储蓄占比超过一半,远高于OECD国家约1/3的平均水平 [11] - 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11]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 [12] -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13] - 对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3]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4] 外汇市场与跨境融资 - 中国外汇市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运行总体平稳 [17] - 进一步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9] - 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等便利化政策 [19] - 在全国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19]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6-18 13:30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等在陆家嘴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主要内容: ①央行行长潘功胜: -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发展自贸离岸债;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一年来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有效推进;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 -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是应该继续坚持的方向; -人民银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②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开放合作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扩大金融开放势在必行; -中国正加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深耕中国市场必将更有作为; -正在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主要强化经济的监 ...
刚刚!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公布一揽子政策大礼包
金融时报· 2025-06-18 12:57
宏观经济形势 - 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 6% 对一篮子货币总体稳定 [1] - 外贸保持较强韧性 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合理均衡水平 [1] - 跨境投资更趋活跃 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买入境内股票增多 [1] 外汇市场展望 - 经济运行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际收支将保持基本平衡 外汇市场韧性将持续增强 [1] - 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外汇管理改革方向 - 建立健全"更加便利 更加开放 更加安全 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2] - 以科创企业 中小企业为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 - 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强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 [2]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 [2] - 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提升外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3] 近期政策举措 - 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 [4] - 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4]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4] - 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 便利境内主体境外投资 [4] - 自贸试验区实施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 扩大QFLP试点等10项便利化政策 [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持续加大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5] - 加强高质量政策和服务供给 支持各类主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6]
贝森特“化债”的招靠谱吗?(二):稳定币在押注什么?
民生证券· 2025-06-18 12:03
稳定币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美元稳定币市值在锚定法币的稳定币总市值中占比超99%[2] 稳定币对美债的短期影响 - 比特币每升值1000美元,锚定法币的稳定币市值上涨约10亿美元,对应短期美债需求增加5至6亿美元[4][5] - 稳定币交易量占全球外汇即期交易量每年上升1%至2%,对应每年2000至4200亿美元规模上升,带来1000亿至2500亿美元短期美债需求[5] - CBO预计未来5年每年新增赤字2.1万亿美元,短债占比约22%(4600亿美元),剔除交易增量后,按当前比例稳定币持有约2%,需比特币每年额外升值7700至13400美元[5] 稳定币无法解决美债问题的原因 - 稳定币底层资产是现金和短期债券,美债市场缺中长久期需求,发短债展期量难承受,将中长债纳入底层资产会使稳定币不稳定[6] 美元现状 - 2023 - 2024年美元在全球外储中占比从59.8%降至57.8%,2024年全球国际债券存量中美元计价占比65.4%,比2023年高0.2个百分点,全球外汇交易中占比88%[6] 稳定币对美元的中长期战略意义 - 绑定稳定币是美国对黄金需求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尝试性反击,奠定稳定币“支付功能”法律基础[6] 稳定币在跨境交易的优势 - 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可获得性,发掘海外潜在美元需求[7] 稳定币稳定美元的局限性 - 截至2024年二季度,全球官方美元储备约6.7万亿美元,当前稳定币市值超2400亿美元,难以稳定美元[8]
CIPS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业务正式开通
快讯· 2025-06-18 11:02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国际信用证业务开通 - CIPS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业务在五大国有银行相关海外分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开泰银行、巴西Master Bank等外资银行以及中国五矿、通用技术集团等企业见证下正式开通 [1] -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之一 [1] - CIPS国际信用证服务是跨境清算公司为便利市场主体以人民币为结算币种开展国际贸易结算推出的信息服务 [1] - 该业务开通对优化中国与全球各地区双边人民币贸易结算具有重要意义 [1]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重磅发布!有哪些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6-18 10:42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 [1][4] - 方案包含38条具体举措,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六大方向 [8] - 目标是通过错位发展与相互赋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8] 市场互联互通 - 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 [4] - 拓展沪港通合作范围,新增跨境清算、黄金产品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举措 [6] - 推动香港FPS与上海IBPS支付系统互联,便利跨境电商非居民账户开立 [8] 业态创新发展 - 强化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协同,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5] - 推动AI、区块链技术在资管、保险、结算等场景应用 [7] - 鼓励金融政策支持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企业,如新药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7] 机制优化与标准对接 -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与人才流动 [6] - 联合探索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8] - 推动两地金融标准对接,鼓励共同开发适应离岸经贸需求的金融产品 [7][8] 支持企业国际化 - 通过沪港支付网络与资金管理体系助力内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6] - 支持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香港企业在沪设立全国性财资中心 [8] - 鼓励跨境银团贷款业务,协同优化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 [8] 离岸金融协同 - 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与"点心债"共同发展 [8] - 支持两地银行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便利离岸经贸活动 [8] - 促进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度 [8]
央行行长潘功胜: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快讯· 2025-06-18 10:08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 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 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未来,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主 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 (证券时报) 央行行长潘功胜: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