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搜索文档
数字政通员工持股计划严重“翻车”!去年四季度业绩突变,多名高管提前组团减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19:4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约3.96亿元,远低于员工持股计划设定的4亿元考核目标 [2]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亏损4.1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41亿元,营业收入仅1566.39万元 [4] - 2023年公司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47.22%,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下降20.38% [2] 员工持股计划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连续两期解锁失败,第一期考核目标为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实际仅1.34亿元 [2] - 2019-2022年公司净利润保持正增长,但2023年后业绩大幅下滑 [2] 业绩下滑原因 - 下游政府客户预算吃紧导致项目验收延迟、招投标延期,市场项目金额和数量不及预期 [3] - 全资子公司保定金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1亿至2.5亿元 [3] - 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约8200万元 [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高达13.87亿元,商誉金额2.10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7.13亿元,较2022年直接腰斩 [2] 高管及股东减持 - 2024年9月起公司高管组团减持,减持均价最低11.20元,最高20.89元 [7] - 2024年第四季度前十大股东中有6位减持,5位减持比例超20%,最高达57.21% [9] - 实控人吴强华2024年7月拟协议转让5.07%股份(3150万股)给自然人朱华,转让价11.528元/股,总价3.63亿元 [12] 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股价从11.50元快速拉升至10月30日最高23.13元,年末收盘价维持在17元以上 [6] - 公司拥有信创、物联网、元宇宙、AIGC等热门概念,股价未受业绩大幅亏损显著影响 [5] 公司背景 - 全国首个新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开发单位,专注政府数字化服务 [3] - 业务模式依赖政府职能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客户 [3]
星网锐捷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4-24 15: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提出"一体三翼四引擎"发展战略 一体指成为世界一流ICT基础设施与AI应用方案提供商 三翼指AI化 信创化和国际化三大业务战略 [2] - 所有业务将向AI化方向转型升级 推出AI+或+AI应用方案 并形成行业大模型平台 [2] - 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网络和光通信产业)目标进入行业前三 [2] - 持续加强数据中心交换机 光通信设备等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创新 覆盖信创产业 数字文娱 智慧空间 智能制造等领域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7.58亿元 同比增长5.35% 营业利润5.51亿元 同比增长22.53% [4] - 利润总额5.69亿元 同比增长23.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亿元 同比减少4.76%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人数为61,154人 [5] 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 在AI基础设施和AI应用方面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锐捷网络"AIGC量化分析平台"晋级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 [2] - 星网锐捷"DEEPSEEK AGENT·智能语言训练与数据深度搜索系统"和升腾资讯"政企端云融合AI增效平台"获数智领航奖 [2] - 数字文娱领域打造元宇宙"星空间"战略 深入研究空间计算技术 运用AR系统 VR设备开发数字化产品 [3] - 推出三擎云办公解决方案3.0 在云计算算力调度 架构协议体验 数据安全及vGPU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6]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网络设备方案应用于政府 运营商 金融 教育 医疗 互联网 能源 交通 商业 制造业等行业 [5] - 2024年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互联网 教育 流通行业排名第一 [5] - 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互联网 电子制造行业排名第一 [5] 供应链管理 - 建立严格规范的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 采用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3][5] - 芯片关税问题对公司影响不大 [3] - 根据客户订单情况保障采购持续性和稳定性 [5] 资本结构规划 - 资金筹集将根据自有资金情况 结合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状况综合考量 [5] - 未明确表态是否通过定增或可转债优化资本结构 [5]
研判2025!中国网络视频版权保护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革新与政策护航双轮驱动,5G与元宇宙拓展未来新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4 09:31
相关企业:上海西嘻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京映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金石威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关键词:网络视频版权保护、网络视频版权保护市场规模、网络视频版权保护行业现状、网络视频版权 保护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网络视频版权保护是指通过法律、技术等手段,保障网络视频作品的创作者、版权持有者对其作品享有 的著作权不受侵犯。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等。其目的是维 护创作者的经济利益和创作权,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网络视频版权保护主要包括原始短视频 版权保护、二次创作短视频版权保护、视听作品版权保护等。 内容概况:中国网络视频版权保护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 求的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版权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6083亿元,同比增 长16.00%。技术层面,行业已形成" ...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新增线上交易额超2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01:43
交易平台表现 -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平台2023年新增交易额超200亿元,同比增长566% [1] - 交易范围覆盖文化艺术品、影视IP、数字版权等十余个垂直领域 [1] - 平台定位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基础设施",首创全链条服务体系包括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 [1] 平台创新与生态构建 - 运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解决文化数据资产交易中的"数据孤岛"和评估难题 [3] - 已孵化上线十余个子平台,涵盖黄金珠宝、文化IP、数字认证、影视要素等领域 [2] - 与福建、山东、山西、景德镇等地合作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 [2] 未来发展规划 - 探索文化大数据要素资本化路径,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3] - 计划推出文化数据智能创作、虚拟场景交互等新功能,深化与AI、元宇宙技术融合 [3] - 推动产业链从链式关系向网状生态转变,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及资产保值增值 [3]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进入倒计时,观众可预约观展参会
新京报· 2025-04-22 20:39
4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新闻发布会。记者 获悉,本届北京科博会将于5月8日至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同期同地还将举办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京洽会)。目前,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已进入倒计时,大家可登录北京科博会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 观展参会。 本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集中展示北京国际科 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化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 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有机融通,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4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首都之窗 李磊 摄 同期同地举办京洽会,突出展洽结合 朱家亮介绍,今年京洽会再次与北京科博会同期举办,旨在搭建国际投资贸易交流平台,展现北京高质量发展机 遇,推动全球产业深度合作。 本届京洽会以"共商 共享 共赢"为主题,突出"展洽结合"——既方便参加京洽会的客商实地考察北京的科技实力, 也为参展商提供了投资洽谈的机会。活动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 ...
新增长引擎!欣旺达动储业务翻倍式增长,储能装机量增107%
第一财经· 2025-04-22 19: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 [1] - 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36.43%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64.99% [1] - 东吴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25.1亿元、30.2亿元,对应年增长率40%、22%、21% [1] - 另一预测显示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49亿元、31.7亿元,同比增速64.8%、29.4% [8]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类电池业务收入304.05亿元,营收占比54.27%,同比增长6.52% [1][2]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151.39亿元,营收占比27.02%,同比增长40.24% [1][3] - 储能系统业务收入18.89亿元,营收占比3.37%,同比增长70.19% [1][4] - 消费类电池电芯自供率升至40%,毛利率同比增长2.74个百分点至17.65% [2] - 储能系统毛利率同比增长1.35个百分点至20.39% [4] 出货量与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同比增长116.89% [3] - 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增长107% [4]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2.1%,排名第十位 [3] -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第七,三元电池装车量第五,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第七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8389人,占总员工15.45% [6] - 2024年研发投入超33亿元,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9亿元 [6] - 累计申请专利超7400件,授权专利超5200件 [6] - 推出硅负极电池、闪充电池3.0、600+Ah储能电芯等新品 [6] - 完成400Wh/kg固态电池方案验证,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 [6] 行业背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 [2] - 全球PC出货量2.53亿台,同比增长2.6% [2] -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894.4GWh,同比增长27.2% [3] - 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335GWh,同比增长64% [3]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51.5%,同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7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占比逼近58% [5] - 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500GWh,2030年达2300GWh [5] 海外拓展与全球布局 - 海外基地包括印度、越南、摩洛哥,并推进越南锂威、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 [7] - 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2.23个百分点,增速超过国内业务 [7] - 国际合作版图扩张,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7] 股东回报政策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预计派发2.75亿元 [10] - 现金分红总额连续三年增长(2022年1.49亿元、2023年2.22亿元、2024年2.75亿元) [10] - 2024年股份回购金额4.48亿元 [10] - 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总金额7.23亿元,占净利润比重49.25% [10]
2025年中国IP经济(谷子经济)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创新融合×生态升级,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定义与核心概念 - IP经济又称谷子经济 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 通过内容创作 品牌授权 衍生开发及跨媒介运营实现商业价值的经济形态[2] - 谷子指二次元周边商品 按产品属性分为徽章 亚克力 公仔等材质 按版权性质分为官谷 同人谷 盗版谷 按获取方式分为通贩 限定 盲盒 按IP来源分为日漫 国创 虚拟偶像[3] - 亚克力制品和官方授权商品占据市场主流 限定款和国创IP周边增长迅猛[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被业界公认为谷子经济元年[1][12] - 市场构成以二次元实体衍生品(45%) IP授权商品(30%)和数字藏品(25%)为支柱[1][12]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0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5%左右[1][1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IP创作 运营 生产 终端渠道等多个环节[4] - 上游IP创作端以国产IP(占比35%)和日本IP(45%)为主导[4] - 中游运营生产端分化明显 头部企业采用自建产能 中小厂商依赖珠三角代工集群[4] - 下游销售渠道多元化 除传统二次元门店外 潮玩店 文创集合店等新兴渠道增速达40%[4] - 产业链价值主要向两端集中 上游IP授权溢价可达300% 下游限量款销售利润率超60% 中游制造环节利润普遍低于15%[4] IP来源分析 - IP来源主要集中于动漫和游戏两大核心领域[5] - 2023年动漫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5] - 2023年中国游戏IP市场销售收入2459.2亿元 同比增长12.97%[5] - 2024年游戏IP市场预计达2841.1亿元 增速14.43%[5] - 动漫与游戏IP协同效应显著 头部作品如《原神》通过跨媒介开发实现IP价值最大化[5] 消费群体特征 - 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 同比增长2.65% 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约1.2亿人 占比23.9%[8] - Z世代占据泛二次元用户的95% 其中30%为高黏性核心二次元用户[10] - 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1.39% 超50%分布在一线城市[10] - 主力消费群体月收入集中在5001-15000元区间 占比62.98%[10] - 72%消费者购买动机源于情感满足和圈层认同 对限量版商品溢价接受度达普通商品3-5倍[10] 渠道分布 -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化渠道格局[14] - 截至2025年1月 全国39个城市拥有30家以上谷子专门店 总门店数达3239家[14] - 上海(308家) 北京(221家) 成都(211家)三大城市领跑[14] - 华东地区以1344家门店 占比41.49%成为核心区域 西南地区以16.58%占比位居第二[14] 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以15%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卡游以12%份额成为卡牌领域领导者 奥飞娱乐以8%份额主导儿童娱乐市场[16] - 广博股份以6%份额深耕学生群体 头号玩家以4%份额在核心二次元用户中建立优势[16]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泡泡玛特以潮玩零售+盲盒订阅制领跑 卡游 阅文好物依托IP矩阵构筑壁垒[18] - 新兴企业通过中古市场策略 锁盒机制创新 以及餐饮+场景 三坑+二次元等跨界模式突围[18] 发展趋势 - AIGC技术预计降低30%内容生产成本 数字藏品与元宇宙结合使虚拟衍生品市场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21] - 3D打印技术推动柔性生产 实现小批量快迭代供应链转型[21][22] - IP+文旅模式加速渗透 预计2025年主题乐园 沉浸式展览等业态规模达800亿[23] - 直播电商衍生品销售占比预计提升至25% AR试穿 虚拟收藏等体验式消费成为新增长点[23] - 国创IP出海进入快车道 头部IP海外授权收入年增速超60%[24] - 跨国IP联名产品预计2025年占据30%市场份额 非遗创新类衍生品年增长率达45%[24]
日媒:“数字偶像”能否席卷全球?
环球时报· 2025-04-22 06:35
行业发展趋势 - 虚拟主播行业预计在2030年达到年收入近40亿美元规模 [1] - 日本虚拟主播亚文化正通过英语内容主导策略进军全球市场 其中Hololive旗下近半数虚拟偶像以英语为主要语言 [1] - 韩国虚拟主播公司因专业训练体系在美国市场可能实现指数级增长 [1] 技术实现方式 - 全息投影技术使虚拟主播森美声在好莱坞演唱会实现舞台呈现 现场吸引4000名粉丝 [1] - 动作捕捉技术支撑虚拟主播与粉丝实时互动 演员通过技术手段驱动虚拟角色 [1] - 行业坚持不使用生成式AI技术创造虚拟艺人 强调真人表演者带来的"人性"要素 [2] 市场扩张战略 - Hololive母公司在美国设立分部 重点拓展北美市场 [1] - 虚拟主播被定位为日本下一个重要文化输出产品 具有全球化推广潜力 [1] - 元宇宙技术发展可能推动虚拟形象生活常态化 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无缝融合 [2] 用户价值主张 - 虚拟主播核心吸引力在于背后真实表演者的人格特质 而非虚拟角色本身 [2] - 粉丝认同"AI可创造角色但无法创造人"的理念 强调人性化连接的价值 [2] - 虚拟主播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与粉丝的情感联结 形成独特文化消费体验 [1]
【数字经济周报】美国限制英伟达H20 GPU、AMDMI308等AI芯片对华出口-20250421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1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4月12 - 18日数字经济领域科技产业动态,涵盖融资、上市、二级市场表现及各板块动态,反映行业发展态势与潜在投资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资本市场概览 - 上周科技产业融资概况:2025年4月12 - 18日,国内外科技产业14起融资事件均在国内,先进制造、人工智能、VR/AR行业融资事件数位列前三 [2][9] - 一周科技产业上市、过会情况:宏工科技、Everbright Digital、肯特催化、信凯科技、正力新能分别在深交所创业板、纳斯达克、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港交所挂牌上市 [12][13][16][17][19] - 一周科技产业招股书递交情况:“博雷顿”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港股挂牌,“滴普科技”和“钧达股份”递交招股书拟港股挂牌 [21][23][24] - 一周科技产业二级市场涨跌幅、换手率、估值水平跟踪:上证指数上涨1.1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下跌;半导体等指数跌幅为0.77% - 1.15%;半导体、人工智能指数换手率较高;半导体等指数PE估值环比下跌,人工智能指数PB估值环比上涨 [4][28][30][33] 半导体板块动态 - 英特尔接近出售Altera芯片部门51%股份,银湖资本87.5亿美元接盘,是英特尔剥离非核心业务举措 [35][36] - 美国限制英伟达H20 GPU、AMD MI308等AI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或损失55亿美元,AMD或受8亿美元财务冲击 [38][39] - AMD公布首款2nm芯片核心复合芯片(CCD),用于第六代EPYC "Venice"处理器 [39][40] 汽车电子板块动态 - 安森美取消69亿美元收购Allegro计划,战略布局暂时搁浅 [41][42] - 亿咖通科技单芯片“舱行泊一体”通过实车验证,可降本20%,还将推高阶方案 [42][43] - 上汽与华为联合发布新品牌“SAIC尚界”,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 [43][44][46] AI板块动态 - OpenAI发布o3/o4 - mini,擅长编码和视觉推理,开源Codex CLI,效率和成本控制表现优 [46][47] - 谷歌发布海豚大模型DolphinGemma,可初步理解海豚语言,能参与跨物种交流 [47][48][49] -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上线,多项测试表现优,具备“边想边搜”和视觉理解能力 [50][51] - 书生·万象3.0升级发布,多模态基础能力全面提升,拓展多方面多模态能力 [51][52] 元宇宙板块动态 - 华为发布新款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支持翻译、头部控制等功能 [52][53][55] - 李未可科技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定制化AI智能音频眼镜,提供全方位AI服务 [55][56] - 秋果计划科技Wigain XR眼镜亮相香港国际创科展,视场角53度创纪录,有多项技术亮点 [56][57]
2025年全球AR VR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1 21:41
全球AR/VR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AR/VR/MR市场规模达937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7亿美元 [1]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者、分销及服务业、工业制造业,其中游戏、教育和医疗保健被视为未来最可能被颠覆的行业 [1] 技术定义与核心概念 - AR(增强现实)通过摄影机影像位置及角度精算叠加数字信息到现实世界,包括基于标记和无标记两种类型 [13] - VR(虚拟现实)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虚拟世界,提供沉浸式感官体验 [13] - MR(混合现实)结合真实和虚拟世界创造新环境,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对象实时交互 [13] - XR是VR、AR、MR技术的总称,通过计算机融合现实与虚拟世界 [13] 元宇宙与行业关联性 - 元宇宙定义为沉浸式空间网络,融合物理世界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提供革命性互动方式 [8] - AR、VR及MR技术作为元宇宙基础设施关键部分,连接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 [10][35] - 元宇宙推动从二维到三维交互的转变,核心是共享的、持久的虚拟世界环境 [18][21] 行业应用场景 - AR在教育、游戏、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VR提供完全沉浸式计算机生成环境 [1][20] - 元宇宙变革社交互动、娱乐游戏、工作协作、教育培训及新经济创造 [28][29][30][31][32] - 移动AR从游戏向商业工具扩展,WebAR提升体验便捷性,AR在导航、营销、零售电商领域应用深化 [1] 企业参与与创新方向 - 科技巨头如Meta、谷歌、微软、苹果、NVIDIA、Sony、HTC凭借技术优势推出相关产品和平台 [1][8] - 海外初创企业在前沿技术和行业应用方向积极探索,融资项目多样,中国初创企业多聚焦消费级应用层 [1] - 人工智能驱动AR技术发展,助力场景理解和内容创建,可穿戴设备普及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 [1][10] 行业发展趋势 - 跨平台应用持续发展,互操作性允许用户在不同虚拟世界间无缝切换虚拟形象和数字资产 [38] - 用户生成内容成为元宇宙显著特征,强调虚拟空间、物品和体验的创作与定制 [39] - 元宇宙虽取得技术进步,但消费者热情有所下降,其最终形态仍需数年时间发展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