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为“绿色金融”大文章添彩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8 17:03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50亿元[1] - 为广西来宾广投银海铝业提供1500万元双挂钩贷款 贷款利率与碳足迹和碳排放量挂钩[1] - 为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发放1000万元"绿色+科技"贷款[3] - 为南宁水利发展集团提供6400万元"节水贷" 创广西单笔金额纪录[4]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产品碳足迹+碳排放量"双挂钩贷款产品 电解铝生产降碳可降低融资成本[1] - 参与百色市电解铝国家碳足迹认证试点 提供碳足迹核算服务[2] - "节水贷"结合政府贴息政策 降低企业20%融资成本[4] 重点支持领域 - 支持高耗能企业智能化改造 电解铝项目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1] - 扶持民营科技企业 南宁初芯公司产品符合绿色产业目录标准[3] - 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为海绵城市项目融资近30亿元[4] 业务合作模式 - 采用"融资+融智"模式 为试点企业提供碳管理服务[2] - 依托"商行+投行"优势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3] - 贷款资金用于供水管网智能化改造 包括监测系统升级和管网优化[4]
向新逐绿!聚焦碳博会上的绿色技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华夏时报· 2025-06-08 07:47
碳博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于2025年6月5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汇集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知名企业[2] - 博览会聚焦"双碳"目标五周年背景,展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绿色转型中的应用[2] - 安永中国主席指出博览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2] 绿色技术创新 - "旧衣变新衣"技术实现废旧衣物分子级回收并重新纺制为全新面料[3] - 废旧床垫和家具通过低碳处理可转化为高性能绿色材料,用于汽车内饰,其碳排放效益相当于一棵成年大树一年的吸收量[4] - 安永展示"智能问答2.0版本"解决方案,新增"碳算小助手"功能可解码个人衣、食、住、行碳足迹数据[5] 政策与战略布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和大模型应用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支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结合[5] - 2024年8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系统部署全面绿色转型路径[6] - 中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于2025年4月发布,推动企业气候信息披露规范化[7] 国际合作与成果 - 中国过去10年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60%和80%,提升清洁能源技术全球可及性[8] - 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从"碳强度控制到碳排放总量控制"做好技术准备[8]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强调需去除地缘政治对气候合作的干扰,坚持团结合作路径[7] 企业实践案例 - 东方国际集团展示低碳汽车内饰材料技术[4] - 安永连续三年参展,本届聚焦可持续创新、AI赋能和出海三大议题,提供碳足迹核算和减排路径优化方案[4][5] - 安永通过专业服务体系已助力多家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重提升[5]
中国氢能“超车”日本!专利登顶背后藏着哪些惊喜?
搜狐财经· 2025-06-08 07:21
家人们!咱中国在氢能领域直接上演"速度与激情",专利竞争力把日本超了,全球第一稳稳拿下!这事儿有多牛?就好比班级里一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被 咱从后面超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过这事儿可不只是"技术内卷",和咱老百姓生活也息息相关!未来开氢能源汽车,加的氢可能就是中国专利技术生产的;工厂里的绿色生产,说不定靠的 就是中国氢能储存、运输的创新 。更别提能源转型后,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生活质量直接up up 。 当然,也有人会问:"专利第一就能代表产业第一?"咱得承认,氢能产业还在爬坡,成本、商业化应用这些坎儿还得迈 。但专利是产业的"火种",有了这 些技术储备,中国氢能从"实验室"跑到"生活里"只是时间问题 。 现在再看日本,估计得偷偷咬手绢——毕竟以前是自己的"拿手领域",现在被中国追着超。这也给咱提了个醒: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只要卯足劲儿,真能 跑出"中国速度" 。 总之,氢能专利登顶这事儿,是中国能源转型的一个"高光时刻" 。它让咱看到,从政策扶持到企业创新,从技术突破到生活改变,中国正一步步把"氢能未 来"握在自己手里 。接下来就看咱怎么把专利变成生产力,让氢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到时候,"中国氢能"四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2%
信达证券· 2025-06-07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后,电力板块有望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价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将推广,容量电价机制明确煤电基石地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电煤长协履约率有望上升,电力运营商业绩有望大幅改善;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和国内天然气消费量恢复增长,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拥有低成本长协气源和接收站资产的贸易商可增厚利润空间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6月6日收盘,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1%,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0.9%至3873.98;涨跌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通信(5.3%)、有色金属(3.7%)、电子(3.6%),涨跌幅后三的行业分别是家用电器(-1.8%)、食品饮料(-1.1%)、交通运输(-0.5%) [11] - 截至6月6日收盘,电力板块本周下跌0.34%,燃气板块上涨1.95%;各子行业中,火力发电板块下跌0.25%,水力发电板块下跌1.16%,核力发电下跌0.63%,热力服务上涨2.40%,电能综合服务上涨0.37%,光伏发电上涨0.87%,风力发电下跌0.06% [13] - 截至6月6日收盘,本周电力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名分别为内蒙华电(2.23%)、南网能源(1.81%)、国电电力(1.09%),后三名分别为粤电力A(-8.85%)、江苏新能(-6.48%)、国投电力(-3.38%);本周燃气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名分别为中泰股份(15.00%)、九丰能源(2.91%)、国新能源(2.69%),后三名分别为成都燃气(-1.77%)、佛燃能源(-1.07%)、蓝天燃气(-0.40%) [16] 电力行业数据跟踪 - 动力煤价格:6月,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为669元/吨,月环比下跌6元/吨;截至6月6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611元/吨,周环比下跌2元/吨;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575元/吨,周环比上涨15元/吨,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含税)(Q5500)467元/吨,周环比下跌1元/吨,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Q5500)475.02元/吨,周环比持平;截至6月5日,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格66.8美元/吨,周环比下跌0.40美元/吨,ARA60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100.8美元/吨,周环比上涨9.25美元/吨,理查兹港动力煤FOB现货价70.4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10美元/吨;截至6月6日,纽卡斯尔NEWC指数价格101.3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3美元/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673.97元/吨,周环比下跌10.63元/吨,广州港澳洲煤(Q5500)库提价699.74元/吨,周环比下跌5.79元/吨 [21][23] - 动力煤库存及电厂日耗:截至6月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55万吨,周环比下降20万吨;截至6月5日,内陆17省煤炭库存8436.9万吨,较上周增加64.0万吨,周环比上升0.76%,内陆17省电厂日耗为313.6万吨,较上周增加33.0万吨/日,周环比上升11.76%,可用天数为26.9天,较上周下降2.9天;沿海8省煤炭库存3389.4万吨,较上周增加49.8万吨,周环比上升1.49%,沿海8省电厂日耗为171.8万吨,较上周增加0.7万吨/日,周环比上升0.41%,可用天数为19.7天,较上周增加0.2天 [28][30] - 水电来水情况:截至6月6日,三峡出库流量159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3.25%,周环比上升31.40% [49] - 重点电力市场交易电价:截至5月31日,广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70.00元/MWh,周环比下降27.51%,周同比下降8.1%,广东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41.03元/MWh,周环比下降33.29%,周同比上升8.3%;截至6月6日,山西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85.14元/MWh,周环比下降10.14%,周同比下降17.5%,山西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98.02元/MWh,周环比下降12.51%,周同比下降24.6%;截至6月6日,山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54.31元/MWh,周环比下降7.02%,周同比下降20.9%,山东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245.19元/MWh,周环比下降16.26%,周同比下降16.3% [4][50] 天然气行业数据跟踪 - 国内外天然气价格:截至6月5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为4425元/吨,同比上升0.48%,环比上升0.52%;2025年5月,国内LNG进口平均价格为508.81美元/吨,同比下降13.31%,环比下降1.03%;截至6月5日,中国进口LNG到岸价为12.54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0.45%,环比上升0.72%;欧洲TTF现货价格为13.31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25.2%,周环比上升14.7%,美国HH现货价格为3.14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18.9%,周环比上升2.3%,中国DES现货价格为12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3.1%,周环比上升5.1% [57][61] - 欧盟天然气供需及库存:2025年第22周,欧盟天然气供应量63.3亿方,同比上升11.4%,周环比上升5.8%,其中LNG供应量为29.9亿方,周环比上升7.5%,占天然气供应量的52.7%,进口管道气33.4亿方,同比下降10.8%,周环比上升4.3%,进口俄罗斯管道气3.243亿方;2025年1-22周,欧盟累计天然气供应量1325.3亿方,同比上升18.2%,其中LNG累计供应量为612.3亿方,同比上升17.6%,占天然气供应量的46.2%,累计进口管道气713.0亿方,同比下降8.5%,累计进口俄罗斯管道气74.5亿方;2025年第22周,欧盟天然气库存量为523.32亿方,同比下降31.79%,周环比上升4.59%,截至2025年6月4日,欧盟天然气库存水平为49.9%;2025年第22周,欧盟天然气消费量(估算)为40.3亿方,周环比下降3.2%,同比上升6.5%,2025年1-21周,欧盟天然气累计消费量(估算)为1630.0亿方,同比上升9.2% [65][76][78] - 国内天然气供需情况:2025年4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47.30亿方,同比下降2.1%,1-4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为1404.60亿方,累计同比下降2.3%;2025年4月,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14.70亿方,同比上升8.2%,LNG进口量为464.00万吨,同比下降25.4%,环比下降6.6%,PNG进口量为503.00万吨,同比上升23.6%,环比上升20.0%;2025年1-4月,国内天然气产量累计为874.40亿方,累计同比上升5.3%,LNG进口量累计为2006.00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2.6%,PNG进口量累计为1893.00万吨,累计同比上升10.8% [80][81][82] 本周行业新闻 - 电力行业相关新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围绕七个方向开展试点;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经历不同场景检验,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91][92] - 天然气行业相关新闻:全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提升至394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向长三角地区供气达5500亿立方米;2025年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47.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1-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04.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2% [94] 本周重要公告 - 6月5日,九丰能源发布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94] - 6月4日,新天然气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存续分立的公告 [95] 投资建议和估值表 - 电力:建议关注全国性煤电龙头如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等,区域龙头如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等,水电运营商如长江电力、国投电力等,煤电设备制造商如东方电气,灵活性改造技术类公司如华光环能、青达环保等 [5] - 天然气:建议关注新奥股份、广汇能源 [5]
(经济观察)中国推动绿电直连“一箭双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7:06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中国官方日前出台政策推动绿电直连,在满足出口型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也将 促进新能源的就地消纳。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最近公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 知》),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 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这样能够通过物理意义上的直连,实现绿电的清晰溯源,满足外向型企业的用 能需要,有效应对国际绿色壁垒。 国家电投经济技术研究院战情所负责人裴善鹏指出,国际上,欧盟率先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 电池法案,对本土和海外企业实行等同的碳排放监管,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 业、头部企业对供应链企业也提出了绿电使用要求。绿电直连成为普遍认可的一种提供绿电的方式。 中国欧盟商会碳市场工作组主席靳博阳表示,在欧盟、英国出台碳边境调节机制及产品碳足迹要求等气 候政策的大背景下,绿电直连政策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绿电消费带来利好,有助于出口型企业增加在新 能源发电富集省份的直接投资,降低企业相关税费支出,并满足高端供应链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 拿铝材来看,2024年中国铝材出口626.7万 ...
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在沪揭牌
国际金融报· 2025-06-07 15:24
碳博会绿电绿证专场活动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于6月5日至7日举行,主题为"绿色电能·零碳未来"的绿电绿证专场贸易对接活动同步开展 [1] - 上海市节能协会秘书长徐君强调绿电绿证是推动绿色能源消费的重要工具,活动旨在帮助企业把握绿色转型机遇 [1] 行业政策与技术动态 - 祺鲲科技专家何文解析绿色电力采购协议(PPA)在供应链降碳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可溯源绿电对出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价值 [1] - 行业专家从政策解读、服务方案、实践创新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分享绿电绿证市场动态 [1] 合作与市场发展 - 上海市经信委、中国节能协会等机构联合为"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揭牌,多家企业签署绿电绿证服务协议 [3] - 祺鲲科技成为首批服务网点,与源通汇能源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覆盖绿电采购、绿证交易等维度 [3] - 贸易配对环节促成企业与服务商一对一洽谈,推动绿电绿证交易流程落地 [4] 市场前景展望 - "十四五"收官阶段中国"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碳博会整合全球绿色低碳产业链资源 [4] - 能源管控模式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绿电绿证市场预计进入黄金发展期 [4]
碳博会建言城市更新:绿色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14:29
城市更新与碳中和 - 上海作为全球超大城市标杆正探索"存量焕新"与"低碳发展"协同路径 但面临技术应用成本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等挑战 需突破技术瓶颈 [1] - 绿色技术是激活城市更新的关键驱动力 将推动城市向更绿色、更低碳、更宜居方向发展 [1]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2%提升至2023年66.16% 城市更新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其物质消耗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影响"双碳"目标进程 [1] 绿色转型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更新绿色转型需科技与理念协同发力 科技解决改造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更新向人文关怀与生态效益并重方向发展 [2] - 存量建筑改造在能源效率、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但面临投资成本高、决策链条复杂、数据标准缺失等挑战 [2] - 能源系统重构需建立"远近协同"智慧能源供需系统 规划端需平衡安全—经济—绿色 运营端需实现动态调度和最优化运营 [2] 多方协作推动绿色交通 - 绿色交通体系落地需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主体在规划协同、能源安全保障、资金可持续投入等维度形成合力 [3] - 绿色交通体系将推动城市更新中实现交通效率与碳减排双重优化 [3]
白皮书:中国气候科技产业“超级并购周期”即将到来
第一财经· 2025-06-07 12:20
行业并购趋势 -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光伏产业链、基础设施、储能与动力电池和锂电池领域,交易笔数占比稳定维持在75%以上 [1][5] - 2024年光伏产业链、基础设施、储能与动力电池和锂电池领域交易笔数占比分别为39%、19%、13%和9%,合计达到80% [5] - 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笔数从2020年的385笔上涨到2024年的615笔,整体呈上升趋势 [2] - 已披露投资并购交易金额从2021年的135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95亿元 [2] 并购特征与战略导向 - 并购活动呈现战略导向性,企业更注重通过并购获取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和拓展市场渠道 [1] - 跨境并购比重持续提升,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输出国内商业模式和产能优势 [1] - 产业资本为主的投资方占比从2020年的76.2%上升到2023年的86.8%,2024年略有下降至80% [4] - 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并购交易占多数,2024年达到66.9% [4] 细分领域表现 - 光伏产业链赛道国产化商业化进程推进,2024年交易金额回升到676亿元,交易数量回弹趋势凸显 [8] - 基础设施板块交易数量及金额双双增长,交易金额实现近四倍增长,交易数量从95笔上涨到118笔 [8] - 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板块2024年交易金额较2023年下滑,但仍维持600亿元以上 [8] - 储能与动力电池投资热情减弱,交易金额从485亿元下降到139亿元 [8] - 水电板块并购交易金额从993亿元下降到311亿元 [8] 并购模式与未来方向 - 并购方向将更加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如氢能、储能和碳管理 [8] - 并购模式多元化,从股权收购向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模式拓展 [8] - 纵向整合成主流,如新能源车企并购电池、锂矿企业以保障供应链安全 [10] - 技术导向明显,2024年光伏和基础设施领域并购占比超50%,反映企业对核心专利的争夺 [10] - 国企与PE/VC协同参与,国企主导大型控股交易,PE/VC活跃于早期技术投资 [10] 行业影响与全球化 - 并购浪潮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从国内领先向全球引领跨越 [8] - 全球化并购提升中国气候科技产业企业全球影响力与市场份额,实现供应链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10] - 中国气候科技产业通过持续深化跨境并购和国际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10]
巴斯夫中国携手国轩高科、中国燃气、巴斯夫杉杉启动战略合作,共筑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6-07 10:48
战略合作达成 - 巴斯夫与国轩高科、中国燃气、巴斯夫杉杉达成四方战略合作,聚焦储能系统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应用、储能项目商业化推广及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1][3] - 合作旨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生态闭环,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3] 合作各方优势与规划 - 巴斯夫杉杉在电池材料行业深耕22年,专注于自主研发,具备强大技术创新实力,服务于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 [3] - 国轩高科将以市场协同开发为核心,联合巴斯夫与巴斯夫杉杉的材料优势、中国燃气的网络资源,聚焦工商业储能、光储充换一体化站等领域 [4] - 中国燃气表示合作是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将开辟"储能+生物质"创新业务模式,助力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4] 合作目标与愿景 - 通过技术整合与优势互补,打造兼具成本与技术优势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4] - 构建更具韧性的新能源产业链生态闭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绿色的能源解决方案 [4] - 巴斯夫将持续参与"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赋能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4]
2025中国复合材料创新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在沪召开
新华网· 2025-06-07 08:32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复合材料创新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6月9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1] - 大会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主办,国际复合材料交流联盟ICCA赞助支持 [1] - 大会主题为"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涵盖政策解读、企业软实力提升、市场需求分析等多维度内容 [1] 行业背景 - 复合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年增长率超过12% [1] -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C919国产大飞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海上风电巨型叶片等领域 [1] - 新材料革命成为大国竞争新赛道,全球产业格局因"双碳"目标而重塑 [1] 展览展示 - 15家精选参展商将搭建展位,形成贯穿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的"微缩生态圈" [2] - 展区涵盖原材料供应商、终端应用厂商、设备制造商等全产业链环节 [2] - 大会提供"会+展+产业"的一站式深度体验,促进产业协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