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汇率
icon
搜索文档
管涛:2025年或是中国迈向成熟对外净债权国的起点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13
民间对外净头寸变化趋势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民间对外净资产达785亿美元,为2004年有数据以来首次转正,上年末为净负债1598亿美元 [1] - 民间净头寸变化以2015年"8·11"汇改为界:汇改前净负债从2004年底3778亿美元增至2015年二季度末23732亿美元;汇改后净负债震荡下行,分四个阶段演变 [2][3][4] - 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民间对外净负债累计减少12701亿美元,其中对外金融资产增加10813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减少1258亿美元 [9]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市场行为 - 2022年初至2024年底,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1.3%和12.7%;2025年上半年转为升值0.4%和1.9%,同期美元指数下跌10.8% [5] - 2025年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675亿美元,2月逆差锐减至52亿美元,3-5月转为顺差63亿、166亿和254亿美元;前5个月累计逆差244亿美元,同比下降85% [6] - 市场购汇动机减弱:2025年前5个月银行代客付汇购汇率均值59.5%,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结汇率均值52.3%,仅上升0.2个百分点 [6] 国际收支与资本流动结构 - 中国经常项目为结构性顺差,但民间长期处于净负债状态,投资收益差额持续为负 [1] - 货物贸易顺差驱动资本外流: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海关和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27756亿和21243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余额增加527亿美元 [9]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发挥"减震器"作用: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贬值11.6%,导致对外人民币负债美元计值减少,负估值效应达5796亿美元 [10] 政策影响与市场机制演变 - "8·11"汇改后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呈镜像关系 [8] - 2025年外汇局向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恢复常态化审批,支持跨境投资 [13] - 对外金融资产结构优化:2025年一季度末储备资产占比降至33.0%,为有数据以来最低(2011年二季度末为71.3%) [13]
2025年7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快讯· 2025-07-07 09:19
2025年7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 美元兑人民币报7.1506,下调(人民币升值)29点 [1] - 欧元兑人民币报8.4292,上调64点 [1] - 港元兑人民币报0.91092,下调5.8点 [1] - 英镑兑人民币报9.7688,下调148点 [1] - 澳元兑人民币报4.6863,下调240点 [1] - 加元兑人民币报5.2610,下调141点 [1] - 100日元兑人民币报4.9545,上调77点 [1] - 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报10.9917,下调375点 [1] -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报4.3304,下调234点 [1] - 人民币兑林吉特报0.58924,下调10.5点 [1] -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报9.0110,下调32点 [1] -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报5.6167,下调13点 [1]
中外资机构热议下半年投资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1:12
全球金融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国关税战、地缘政治冲突和AI技术革命等因素剧烈震荡[2] - 机构普遍关注下半年市场前景及资产配置策略[2] 中国股市投资策略 - A股和港股或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基本面改善可能带动盈利预期上调[12] - 南下资金放量可能收窄A/H溢价,新消费板块和科技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12] - 科技行业热情可能向更广泛行业传播,A股对海外资金吸引力持续增强[12] - 采用"杠铃型"配置策略,兼顾国企高派息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13] - 重点关注高质量成长股、深度价值股及政策支持的消费和科技创新领域[14] 人民币汇率走势 - 人民币汇率预计呈现温和升值、双向波动走势[15] - 中国经济基本面趋稳向好,美联储降息可能缩小中美利差[15] -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约1%,为汇率稳定提供基础[15] - 全球投资者减少美元资产配置可能支撑人民币等亚洲货币[1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将注重托底增长与结构优化,支出前置聚焦民生保障、绿色转型等领域[17]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可能有一次降息和一次降准[18] - 政策支持体现在消费投资刺激、房地产股市稳定及科技行业扶持[18] - 7天期逆回购利率可能再下调10个基点,银行间流动性保持充裕[19] 美国经济与政策影响 - "大而美"法案可能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1] - 法案短期刺激经济但长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不稳定[21] - 美联储可能放宽银行资本金要求,预示监管改革[21] - 美联储政策重心或转向保增长,预计2025年降息75-100个基点[22] - 中美"贸易休战"提高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至55%[22]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 美元走弱可能缓解全球债务负担,推动资本流向非美元资产[25] - 资金回流欧洲及亚洲市场可能增强本地资产估值支撑[25] - 超配全球股票特别是亚洲(除日本)股票,看好5-7年期美元债券[26] - 新兴市场本币债、黄金和另类投资策略具有吸引力[26] - 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关注黄金、优质债券和另类资产机会[27] - 非美货币与实物避险资产的配置比重可能提升[27]
人民币汇率年中成绩单:韧性持续增强
中国证券报· 2025-07-05 04:28
人民币汇率走势 - 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平稳 7月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643元 较前收盘价上涨58基点 [1] - 上半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分别上涨1.82%和2.45% [1] - 上半年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0.79%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分别上涨1332和1796基点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调升298基点 [1][2] 汇率韧性增强因素 - 国内经济总体恢复向好和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是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的重要因素 [1] - 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 国内政策发力 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 客盘结汇需求释放推动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 [2] - 在岸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和人民币中间价三者价差明显收敛 有望实现"三价合一" [2] 下半年汇率展望 - 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撑下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温和升值 [2] - 美元指数承压将使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可控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2] - 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是稳汇率的最大确定性因素 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加力对冲外部波动 [2] 外汇市场发展 - 将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3] - 深化外汇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 完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 扩大参与主体 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3] - 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理性 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例和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均提升至30%左右 [3]
金管局200亿港元入场,港股走向成谜?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盘中小幅回调
金融界· 2025-07-03 11:01
港股市场表现 - 美国与越南签署贸易协议营造积极氛围 周四港股市场集体高开 [1]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微幅回调0.56% 上周涨幅超4%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30% [1] - 热门个股表现: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涨超7% 科伦博泰生物科技、再鼎医药等涨超6% 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等涨超% 比亚迪股份等跟涨 [1] 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50ETF(513980)近三个月区间资金净流入额达3.23亿元 年初至今区间资金净流入额为4.16亿元 [1] 港元汇率与流动性 - 香港金管局向市场卖出美元、买入港元 涉及金额200.18亿港元 自6月26日至7月2日期间累计买入约300亿港元以稳定汇率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441亿港元 5月初香港金管局曾投放1294亿港元 使银行体系总结余达到1740亿港元 创2022年以来新高 [1] - Hibor利率由4.5%降至0.4% [1] - 高盛研究部表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和港元资产兴趣浓厚 港元流动性环境较为充裕 [1] - 香港IPO市场持续活跃 未对流动性造成冲击 海外投资者对港元需求有所提升 [1] 港股通科技ETF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人民币指数 [1] - 截至2025年7月2日 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W、美团-W、中芯国际、快手-W、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信达生物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41% [1] - 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464;C类:021465)布局港股通优质科技资产 [1]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702
瑞达期货· 2025-07-02 17: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6月PMI显示国内景气水平整体保持扩张对股市产生利好推动;国常会定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预计对成长风格科技股有更多利好;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令人民币汇率压力得到缓解;策略上建议轻仓逢低买入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IF主力合约(2509)价格3894.2,环比+4.8;IH主力合约(2509)价格2696.8,环比+4.2;IC主力合约(2509)价格5756.6,环比-14.0;IM主力合约(2509)价格6117.0,环比-17.0 [2] - IF-IH当月合约价差1218.0,环比+2.4;IC-IF当月合约价差1935.6,环比-20.8;IM-IC当月合约价差405.6,环比-13.2等 [2] - IF当季-当月为-26.8,环比-1.2;IH当季-当月为-6.2,环比0.0;IC当季-当月为-100.0,环比+3.4等 [2] 期货持仓头寸 - IF前20名净持仓-30725.00,环比+104.0;IH前20名净持仓-11962.00,环比-155.0;IC前20名净持仓-10395.00,环比+7.0;IM前20名净持仓-34573.00,环比-258.0 [2] 现货价格 - 沪深300价格3943.68,环比+0.9;上证50价格2722.55,环比+4.8;中证500价格5892.95,环比-41.7;中证1000价格6309.48,环比-64.3 [2] - IF主力合约基差-49.5,环比+7.3;IH主力合约基差-25.8,环比+2.2;IC主力合约基差-136.3,环比+33.7;IM主力合约基差-192.5,环比+47.9 [2] 市场情绪 - A股成交额14051.09亿元,环比-914.22;两融余额18545.63亿元;北向成交合计1318.02亿元,环比-260.71 [2] - 主力资金昨日-330.05亿元,今日-437.24亿元;上涨股票比例35.87%,环比-12.64;Shibor 1.365%,环比-0.002 [2] - IO平值看涨期权收盘价28.20,环比-1.40;IO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1.61%,环比-0.96;IO平值看跌期权收盘价55.00,环比-8.60 [2] - 沪深300指数20日波动率8.96%,环比-0.08;成交量PCR 66.10%,环比+8.13;持仓量PCR 66.87%,环比+1.24 [2] Wind市场强弱分析 - 全部A股评分为4.00,环比-1.60;技术面评分为3.60,环比-1.20;资金面评分为4.40,环比-1.90 [2] 行业消息 - 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6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2]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窄幅震荡,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低开后震荡走弱,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五个交易日下滑 [2] - 行业板块涨跌不一,钢铁、煤炭板块明显走强,电子、通信板块跌幅较大;海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降息态度转变推动美元指数走弱 [2] 重点关注 - 7月2日19:30关注美国6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20:15关注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7月3日20:30关注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劳动参与率 [3]
流动性月报:资金面利多大于利空-20250702
国金证券· 2025-07-02 1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资金面宽松,央行态度偏暖,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震荡下行,R - DR利差季节性回升 [2][3] - 7月资金面或延续稳中偏松,虽有央行提及“防范资金空转”及流动性缺口等因素,但有利因素占优,不过不会大幅走松,DR001大概率在政策利率下方,DR007或在1.6%上下5bp附近 [4][6] 各部分总结 6月复盘:央行呵护下资金中枢小幅下移 - 资金面宽松体现:多数期限资金中枢下移,DR001、DR007、DR014运行中枢较5月分别下行11bp、2bp、1bp;DR001运行在政策利率下方天数比例达70%;DR007偏离政策利率幅度“反季节性”收窄1bp至18bp [12] - 央行态度偏暖体现:月内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且提前公告,净投放资金2000亿;MLF延续增量,6月增量续作1180亿;6月央行投放资金规模为18年来同期次高,合计净投放8539亿 [16] - 同业存单情况:6月到期规模创历史新高,发行规模为3.47万亿创历史次高,净融资规模 - 7036亿,发行利率震荡下行 [19] - R - DR利差情况:R001 - DR001利差由5月4bp上行至6月9bp,R007 - DR007利差由4bp上行至8bp [21] 7月展望:利多因素下资金面或延续稳中偏松 - 历史经验:2018年以来7月资金面多较6月边际宽松,DR007偏离政策利率幅度多收窄 [4] - 汇率因素: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消散,汇率向7.15靠拢,不再成为央行货币宽松掣肘 [27] - “防范资金空转”影响:2024年以来提及此说法时资金利率上行压力降低,与央行态度转向无直接关系 [31][32] - 流动性缺口:7月政府债净融资压力较6月上升800亿,预计净融资规模1.49万亿;政府存款环比增加或扩大流动性缺口,约4400多亿,纳入到期货币工具后缺口为2.06万亿,等额续作超储率约1.3% [37][42] - 新增地方债:上半年发行进度慢,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近尾声,后续新增地方债可能补位提速发行 [38]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03:00收报7.1650元,较周一夜盘收盘跌14点。成交量442.23亿美元。
快讯· 2025-07-02 03:17
人民币汇率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7.1650元,较前一日夜盘收盘下跌14点 [1] - 当日成交量为442.23亿美元 [1]
股指日报:股指延续收涨,期指均贴水加深-20250701
南华期货· 2025-07-01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日股指延续收涨,两市成交额持续缩量 一方面当前信息面较平淡,缺乏驱动指数上行的利好信息,另一方面,近期持续下行的美元指数已创三年新低,人民币汇率后续能否继续保持强劲为A股提供上行动力有待观察 同时从今日盘面信息来看,红利指数领涨,各期指基差均贴水加深,表明当前市场情绪偏谨慎 总的来说,当前股指缺乏持续上行的驱动,此轮上涨能否延续有待观望,若两市成交额持续缩量、上行动能减弱的情况下,预计短期或将迎来调整 [4] 各目录总结 市场回顾 今日股指震荡偏强,沪深300指数收盘上涨0.17%,两市成交额减少208.42亿元 期指方面,IF缩量下跌,IH、IC缩量上涨,IM放量下跌 [2] 重要资讯 距离7月9日“关税大限”仅剩10天之际,特朗普明确表态称,无需延长即将到期的关税期限,将直接向数百个国家发函通知关税税率,不再一一继续进行贸易谈判 [3] 策略推荐 持仓观望 [5] 期指市场观察 | | IF | IH | IC | IM | | --- | --- | --- | --- | --- | | 主力日内涨跌幅(%) | -0.03 | 0.08 | 0.01 | -0.36 | | 成交量(万手) | 7.0001 | 3.2102 | 6.8686 | 18.1858 | | 成交量环比(万手) | -0.8991 | -0.8576 | -0.2617 | 0.9846 | | 持仓量(万手) | 23.8772 | 8.3173 | 22.0821 | 32.7974 | | 持仓量环比(万手) | -0.5835 | -0.2668 | -0.054 | 1.0329 | [5] 现货市场观察 | 名称 | 数值 | | --- | --- | | 上证涨跌幅(%) | 0.39 | | 深证涨跌幅(%) | 0.11 | | 个股涨跌数比 | 1.03 | | 两市成交额(亿元) | 14660.15 | | 成交额环比(亿元) | -208.42 | [6]
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周全线下挫,CFETS按周跌0.56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56
人民币汇率指数表现 - 6月27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5.36(周跌0.56,创2020年12月以来低位),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0.73(周跌0.78,创2023年7月以来低位),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0.21(周跌0.54,创2020年8月以来低位)[1] - 具体指数数值:CFETS(95.36)、BIS(100.73)、SDR(90.21)[2] 美元与非美货币走势 - 美元指数全周跌1.52%至97.26(近三年低位),非美货币普涨:瑞郎(+2.35%)、英镑(+1.97%)、欧元(+1.7%)、日元(+1%)[5] - 人民币对美元走弱:在岸人民币周跌126基点至7.1711,离岸人民币周跌65基点至7.1729(跌幅0.09%)[5] - 分析师观点:美元偏弱环境下人民币将温和升值,稳汇率政策抑制过快升值,衍生品市场显示汇率预期稳固[5]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展望 - 美元信用与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利空美元指数,人民币稳步升值方向明确[6] - 本周关注中美经济数据:美国6月ISM制造业指数及非农就业数据、中国6月PMI数据,外部因素改善与内部政策支持人民币温和波动[6] 国内经济数据与政策 -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较1-4月增加6034.1亿元)[7] - 1-5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8062.5亿元(同比降0.1%),利润总额16514.5亿元(同比降2.8%)[8] - 5月全国彩票销售570.36亿元(同比增19.8%),其中福利彩票增8.6%、体育彩票增26%[8] - 央行等6部门推出19条金融支持消费举措,覆盖消费能力提升、供给优化等领域[8] 国际经济动态 - 美元指数跌至三年低点,欧元对美元升至1.171(2021年9月以来最高)[9]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将观望经济数据,通胀或就业恶化可能触发更快降息[9] - 美联储拟放宽大型银行补充杠杆率要求,因安全资产规模增加[9] - 美国2025年Q1 GDP年化季率终值-0.5%(弱于初值-0.3%),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终值3.5%(高于预期3.4%)[9] -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2.68%(创2025年2月以来新高),月率0.2%(高于预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