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氟化工行业:2025年8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0
行业投资评级 - 氟化工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 [1]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延续 [7][125] - 液冷技术带动上游氟化液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 [4][70] 行业表现 - 8月氟化工指数报1681.54点,较7月末上涨16.75%,跑赢申万化工指数7.7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6.42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8.78个百分点 [1][15] - 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报1132.98点,较7月底上涨2.20%;制冷剂价格指数报1954.94点,较7月底上涨3.71% [16] 制冷剂价格走势 - R32报价提升至6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5000元/吨 [24] - R134a报价提升至5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000元/吨 [24] - R22报价提升至40500元/吨,较上月上涨500元/吨 [24] - 预计9-11月R32均价分别为6.2万元/吨、6.3万元/吨、6.4万元/吨 [2][22] - 预计9-11月R134a均价分别为5.2万元/吨、5.3万元/吨、5.4万元/吨 [2][22] 出口数据 - 2025年1-7月R32出口3.21万吨,同比增长13.0% [35] - 2025年1-7月R134a出口6.13万吨,同比下降9.0% [35] - 2025年7月R32出口均价为46576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4598元/吨 [2][35] 空调排产数据 - 2025年9月空调内销排产572万台,同比下降6.3% [4][88] - 2025年9月空调出口排产502.5万台,同比下降16.6% [4][88] - 1-7月空调累计出口4492万台,同比增长4.2% [3][87] 液冷市场需求 - 预计2027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19-2027年复合增速达51.4% [66][70] - R134a可用于双相冷板式冷却液,巨化股份拥有R134a配额7.65万吨,占比37% [4][70] - 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带动全氟聚醚、氢氟醚等氟化液需求增长 [4][70] 配额政策影响 - 2025年R22生产配额同比削减18%,内用生产配额削减28% [74] - 2025年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 [76] - 2025年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 [77] 重点公司业绩 - 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20] - 三美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 [120] - 东岳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53.28% [12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7][126] - 相关标的包括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 [7][126]
大华继显:升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1.8港元 增长前景仍稳固
智通财经· 2025-09-01 17:33
公司业务表现 - 产品组合继续调整 汽车业务贡献上升但被零件业务表现逊于预期抵消[1] - 整体毛利率低于预期[1] 公司增长前景 - 下半年及往后增长前景稳固[1] - 受益于新款折叠iPhone推出带来的势头[1] - AI服务器业务预期持续受惠于液冷技术普及[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1] - 目标价由41.2港元上调至51.8港元[1]
大华继显:升比亚迪电子(00285)目标价至51.8港元 增长前景仍稳固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7:33
业务表现与财务 - 产品组合继续调整 汽车业务贡献上升但被零件业务表现逊于预期抵消 [1] - 整体毛利率低于预期 [1] 增长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下半年及往后增长前景依然稳固 [1] - 新款折叠iPhone推出带来增长势头 [1] - AI服务器业务预期持续受惠于液冷技术普及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41.2港元上调至51.8港元 [1]
上半年营收总额同比增长10% 普洛斯中国财务表现强健
新华财经· 2025-09-01 16: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2.2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1] - 经营性EBITDA达20.27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 [1] - 公募REITs实现收入约2.16亿元人民币 合并EBITDA约1.38亿元人民币 [1] 公募REITs运营 - 上半年可供分配金额约1.67亿元人民币 [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2次 金额超12亿元人民币 [1] - 历史年度分红比例近100% [1] 算力中心业务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幅超48% [2] - 二季度IT负载交付量稳步增长带动营收大幅提升 [2] - 高效交付万卡级智算项目 东莞谢岗数据中心改造面积近2万平方米 [2] 技术升级与行业合作 - 北京顺义及重庆两江数据中心向头部互联网客户交付智算基础设施 [2] - 常熟东南数据中心支持社交电商平台完成云端数据迁移 [2] - 推动液冷技术标准化进程 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 [2][3]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产业升级与零碳转型 提升智慧绿色运营能力 [3] - 物流、制造研发基础设施及算力中心需求持续攀升 [3] - 新能源从发电到储能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推进 [3]
液冷技术崛起,芯片厂商入局竞逐千亿市场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9-01 12:20
全球液冷市场增长预测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预计到2028年达到16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5% [2] - 中国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突破千亿人民币 受AI应用规模化和生态成熟推动 [2] 技术替代趋势 - 液冷技术正加速替代风冷技术 受数据中心算力提升和能耗降低需求驱动 [2] - 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高密度散热需求 单机柜功率从2.5kW升至50kW [4][5] AI算力驱动行业变革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2024年达1251亿美元 2028年预计增至2227亿美元 [4] - 生成式AI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29.6%提升至2028年37.7% [4] - 中国智能算力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46.2% 远高于通用算力18.8% [4] 液冷渗透率提升 - 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从2024年14%大幅提升至2025年33% [4] - 单颗CPU功率从300W升至500W主流 极端情况迫近1kW [4] 产业链生态成熟化 - 液冷产业呈现细分化趋势 冷却液/UQD接头/水凝管等零部件厂商活跃度提升 [2][11] - 英特尔推出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方案 采用环保型无PFAS冷却液 [6] - 成立UQD互插互换联盟 完成3000余次手动插拔可靠性测试 [8][9][10] 标准化与成本优化 - 服务器迭代周期缩短至3-5年 零部件标准化可降低机柜更换成本 [8] - 液冷部署成本未来可能低于风冷 受益于零部件通用化和规模化 [11]
工业富联20250831
2025-09-01 10:0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工业富联(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及AI服务器产业链[1] * 行业涵盖AI服务器、GPU芯片、液冷技术、ASIC芯片领域[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工业富联业绩与市值 * 公司2026年净利润预计达600亿元 PE估值20-25倍 目标市值1.2-1.5万亿元[3] * 2026年AI服务器贡献净利润350-400亿元 主要来自英伟达GPU服务器[4] * 机柜生产满负荷 每周约1,000个 下半年GB300广泛供应[2] * 公司份额占行业50%-70% 预计出货5-6万个机柜[16] 英伟达GPU业务 * 2025年芯片销量预计650-700万颗 其中Blackwell架构超500万颗占比80%以上[5] * Blackwell平台2025年Q2环比Q1增长17%[4] * 2026年行业出货量预计9.6-12万台[5] * 采用Cordia全液冷架构 GPU300功耗突破3,000瓦[6] 市场需求与资本开支 * 黄仁勋预计未来五年资本开支达3-4万亿美元[5] * 谷歌2025年GPU需求150-200万颗 Meta目标100-150万颗 亚马逊140-150万颗[11] * 主权AI领域:英伟达2025年收入预计200亿美元(占总收入20%+) 欧盟计划投资200亿欧元建设AI工厂[13] 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加速导入 推动机柜净利润提升至90万元以上[16] * 谷歌IRONWORD GPU单节点芯片数量从4,609颗增至9,216颗 HBM内存达1.7PB 能效提升超两倍[10] 竞争对手动态 * AMD计划2026年推出AI机架"黑牛子" 提前量产MI350芯片 全年AI收入超百亿美元[7] * 红海2026年将导入谷歌ASIC产品 ASIC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3家[9] 产业链支持 * 台积电COWAS产能2024年月产3.5万片 2025年7.5万片 2026年13.5万片(年产能160万片)[14] * 每片晶圆可生产14-16颗Blackwell芯片或8-12颗鲁饼芯片[14] 其他重要内容 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 * 谷歌2025年CAPEX上调至850亿美元(原750亿美元) Q2收入224.46亿美元同比增长71%[12] * 微软Q2 CAPEX 242亿美元 Q3将超300亿美元(同比增30%)[12] * Meta 2025年CAPEX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AI设施投入200-230亿美元[12] 风险提示 * 需关注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 AI产业发展布局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6]
液冷方案以及冷却液交流
2025-09-01 10:01
液冷方案以及冷却液交流 20250831 摘要 英伟达 Rubin 系列产品将采用液冷技术,包括电子氟化液和相变冷板技 术,预计 2026 年 GTC 大会展示 Rubin 方案,2026 年九十月份量产 Ruby 系列,2027 年第三、四季度量产 Archer 系列。制冷和供电模式 已基本敲定,头部厂商正在测试纯浸没或混合浸没与相变的技术。 功率密度方面,英伟达 B200 和 B300 NVL72 单柜容量分别达到 132 千瓦和 142 千瓦,相变冷板技术上限可达 250 千瓦以内,未来可能提 升至 300 千瓦以上,超过 300 千瓦则需考虑浸没式制冷。Rubin 系列 单芯片功率约为 1.6~1.8 千瓦,Rubin 144 最多容纳 144 颗 GPU 芯片。 相变冷板在基本架构上保留了液冷板、快插等组件,但微通道设计有所 不同,需要气态仓容纳气体,并对管路密封性有更高要求。英伟达可能 采用冷板加静默方案,GPU 上的 Rubin 卡贴上液冷板并浸泡在电子氟化 液中,通过两套回路实现单柜 600 千瓦的换热需求。 冷板加静默方案通过降低流速和管道压力,减少漏液风险,提高系统可 靠性,但硬件成本较高 ...
液冷已来,产业变革加速
2025-09-01 10:01
行业与公司 * **液冷散热技术** 是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新兴技术 主要应用于高功耗芯片如英伟达GB200 GB300等的散热 当前以水基溶液为主 未来可能向氟化液(氢氟醚、氢氟烃、碳氟化合物)等介质发展[1][10] * **国内算力产业链** 正在加速迭代升级 表现为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大幅增加 网络芯片发布 以及国产超节点集群协议的推动[4][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前景广阔**:液冷板块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预计2026年为爆发元年 全球市场空间可能达千亿规模 2027年电能市场有望扩展至几千亿规模[2][4][13] * **技术驱动需求**:英伟达GB300芯片单片功耗接近2000瓦 推动相变冷板等先进散热技术需求 提升快接头、管路和CDU(冷却分配单元)等设备价值 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向G瓦级跃升 液冷需求翻倍增长[1][9] * **竞争格局与机遇**:市场共识在于液冷板块爆发在即且空间巨大 主要分歧在于电能板块竞争格局及A股公司份额 中国台湾公司在冷板领域占30%-40%价值量优势 但CPU转接头、管路等剩余60%-70%份额是A股公司的机会 若技术走向相变或静默模式 中国台湾公司优势将减弱[1][3][5] * **国内应用落地**:液冷技术已应用于国产超节点 如润泽科技已落地单体100兆瓦的液冷数据中心 单机柜支持40千瓦以上功率 采用冷板式液冷[12]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企业布局**: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液冷技术 阿里Q2资本开支同比增219%至386.76亿元[4][6][11] * **产业链受益环节**:液冷市场的快速增长将使国产厂商在冷板、CDU管路、快接头以及IDC厂商、服务器厂商和交换机厂商等多个环节受益[4][13] * **重点公司**: * **英维克**:被视为全球唯一全链条、全自源、全产业链经营的龙头企业 在GPU和Ethereum市场份额高 产品覆盖全面[6][7] * 其他具备潜力的企业包括工业富联、旭创新材、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等[1][6] * **芯片产能**:英伟达GB300业绩亮眼 每周生产约1,000个机架 并计划三季度进一步提升产能[8]
液冷近期观点更新及浸没式方案展望 - 能源革命
2025-09-01 00:21
液冷近期观点更新及浸没式方案展望 - 能源革命 20250829.docx AceCamp AI 国内液冷企业如申菱环境和同飞股份,从其他温控行业转型而来,在二 次侧 CDU 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并逐步延伸到全链路解决方案,业绩表现 亮眼。 随着英伟达 RUC 系列机柜推出,静默式液冷方案发展空间巨大。短期看, 认证、订单和海外项目推动业绩增长;长期看,新供应商格局、新项目 增量和技术发散带来投资机会。 2025-08-30 摘要 英伟达 GB300 机柜放量加速,冷板方案精细化,每个机柜冷板价值超 25 万元人民币,推动 IPC 板块建设需求增长,并加速海外液冷材料需求 向大陆转移。 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是液冷核心驱动力,液冷能显著降低 PUE,英伟 达 GPU300 及未来 Rubin 系列将采用全液冷方案,预计海外液冷渗透 率将逐步提升。 液冷热管理系统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核心设备包括冷却塔、冷水机组 (占一次侧成本 40%-45%)、CDU 和冷板,各司其职实现散热与制冷。 全球液冷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6 年和 2027 年分别达到 800 亿和 1,400 亿元人民币,冷板式方案目前占据主导地 ...
申菱环境20250829
2025-09-01 00:21
**申菱环境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一 公司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16.82亿元 同比增长28.95% 其中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 利润增长7%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 利润同比增长接近60%[3] * 数据服务板块营收占比约为55% 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约44%[2][12] * 工业和特种业务合计占比约为40%至50% 其中工业业务占比略高于特种业务[17] * 第二季度毛利率相比第一季度有明显提升 主要得益于新工厂投产后产能提升和效率改善 内部精益制造和四化工程推进带来的降本增效 以及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13] **二 核心业务板块发展** * 公司优先聚焦数字与算力 电力与能源两大应用板块 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增长[2][10][26] * 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业务放量速度较快 与H公司 字节跳动 腾讯 阿里巴巴等大客户合作深入 技术粘性不断增强[4][12] * 工业业务增长主要与电力与能源应用领域密切相关 包括火力发电 抽水蓄能 水力发电等 特种业务主要涉及核电 预计未来几年核电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17][26] * 液冷技术订单增速明显高于总体订单增速 是数据中心业务的重要增长点[7][14] **三 液冷技术布局与竞争力** * 公司自2011年起布局液冷技术 拥有丰富经验和大量项目应用案例[7] * 在液冷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硬件升级 包括新的液冷测试中心 长运平台 更先进的净化车间及智能化产线 显著提升了研发 测试 长期运行模拟及加工制造能力[8][9] * 液冷产品包括冷板 CDU等多种类型 未来可能更多以模块化形式呈现[10][25] * 液冷技术在海外市场盈利空间优于国内[10] **四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通过"外贸外用"模式已签订约2.5亿元海外订单 主要来自美国和东南亚市场[2][5] * 海外业务客户类型多样 包括渠道商 Colo商以及最终用户如IDC商[11] * 在海外市场不仅销售产品 更注重提供包括技术咨询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项目价值[10][11] * 海外业务占比预计将快速提升 是公司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10][20] * 公司已进行多地调研 为可能的海外生产布局做准备[19] * 在北美市场 目前更多考虑与合作方一起构建能力[21] **五 产能与未来展望** * 新基建领域智能制造基地已于2025年7月投产[2][7] * 新的数据中心基地一期产能约为10亿元 高州基地一期产能约为5至7亿元[18] * 公司成长曲线良好 产能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拓展及液冷技术应用加速将为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8][20][27] * 未来数据中心收入结构占比是否能稳定在50%-60%或更高水平 需视国内芯片交付能力等因素而定[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