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鹏辉能源(300438):储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持续布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新浪财经· 2025-05-02 18:4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虽24年及25Q1净利润亏损但储能业务有发展亮点,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1][2][3]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收入79.61亿元,同比+14.83%,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685.72%,扣非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655.91% [1] - 25Q1公司营业收入16.90亿元,同环比+5.83%/-26.92%;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环比-375.01%/+85.63%;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环比-1962.06%/+76.08% [1]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14.19%,同环比+2.35/+4.49pct;销售净利率-2.73%,同环比-3.33/+12.60pct [1] 业务发展 - 储能各产品全线发展,工商储业务行业领先,坚持“聚焦储能、做强储能”战略,大型、工商业、户用、便携式储能全线发展 [2] - 大型储能紧抓可再生能源装机潮流,稳固与央国企等优质客户合作,2024年助力甘肃武威105MW/420MWh(一期)储能项目落地 [2] - 工商业储能持续领先,跻升行业TOP2,打造衢州仙鹤股份44.72MWh等标杆项目,产品应用至多国和地区 [2] - 持续布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攻克氧化物基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新一代固态电池,简化制造工艺,未来3 - 5年内固态电池模组成本有望降至与液态电池模组相当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2.05/3.00/3.62亿元,同比+181.3%/+46.4%/+20.5%,对应EPS为0.41/0.60/0.72元,维持“买入”评级 [3]
邀请函: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定档7月10-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02 15:13
活动背景及亮点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TOP排行榜,覆盖中国轻型动力电池出货量TOP20、中小储能电池出货量TOP20、无人机/电动工具/两轮车电池细分环节TOP10等,为行业树立标杆[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储能等新兴应用场景进入高速发展期[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受政策支持、即时配送需求及技术升级驱动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迎来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细分性能优势电池产品[3] - AI技术驱动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体系研发优化,新技术在轻型动力电池领域加速应用[3] 大会议程 7月10日 - **高倍率及快充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高倍率电池技术趋势、高功率电池在AGV/人形机器人中的解决方案、无人机/EVTOL电池技术路径、超快充电池技术、极片制造及封装工艺革新[5] - **轻型电动车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技术路线图、出海新风向、电摩电池技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应用、智能化工厂与数字孪生技术[5] - **轻型及中小型储能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便携式储能产品开发、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绿色家储方案、钠电池竞争优势、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5] 7月11日 - **电动两轮车技术专场**:议题涵盖出海前景、安全解决思路、智能化与网联化应用、高质量发展路径[5] - **电动两轮换电技术专场**:聚焦C端换电前景、高安全解决方案、充电器升级思路、行业趋势及新国标影响[5] - **两轮车及换电电池技术专场**:讨论磷酸锰铁锂应用、钠离子电池方向、消防安全方案、大圆柱锂电池创新[5]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雅迪、新日、爱玛、小牛、九号、绿源、铁塔能源、智租换电、美团、滴滴等[8] - **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新能安、星恒电源、比克电池、比亚迪、国轩高科等[8] - **设备及材料企业**:先导智能、贝特瑞、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等覆盖电池产业链上下游[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两轮车换电大会[4] - 主题:聚焦轻型电池技术,拓展新兴应用市场[4] - 规模:500+参会者[4] - 时间地点:2025年7月10-11日,江苏无锡[4]
孚能科技2024年减亏15.38亿
起点锂电· 2025-05-01 14:58
孚能科技2024年业绩与研发进展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减亏15.38亿元 [2] - 动力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第三 [2] - SPS大软包产品正式量产,实现技术突破 [2] - 开发出超级快充铁锂体系,LFP电池具备超过6C快充能力、5000次以上循环寿命,已通过国标认证并应用于部分项目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330Wh/kg)预计2025年量产 [2] -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400Wh/kg)引入多项新技术,显著提升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 [2] 行业动态与活动 - 锂电企业GWh订单频现,行业关注度提升 [4] - 4大电池厂齐聚马来西亚,显示东南亚市场重要性上升 [4] - 隔膜行业出现重要联合,行业整合加速 [4] - 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 [4][5]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减亏 动力电池出口销量全国第三
证券日报· 2025-04-30 13: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减亏15.38亿元 [2] - 动力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第三 [2] 技术研发进展 - SPS大软包产品正式量产,实现技术突破 [2] - 开发出超级快充铁锂体系,LFP电池具备超过6C快充能力、5000次以上循环寿命,适用于PHEV、BEV、储能领域,已通过国标认证并应用于部分项目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330Wh/kg)预计2025年量产 [3] -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400Wh/kg)引入多项新技术,显著提升热稳定性及安全性,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 [3]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围绕绿色出行、智慧储能、新兴业务三大条线,采用多种技术路线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3] - 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将推动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等前沿场景 [3]
引望被列为经营异常;保时捷辟谣在华停售电动车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6:47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经营异常 - 公司因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注册资本10亿元,业务聚焦智能车载设备研发制造、汽车零部件开发及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1] - 股东结构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80%,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与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各持股10% [1] 保时捷电动车在华发展 - 保时捷官方澄清"未来两到三年或在中国停售电动汽车"的传闻,强调将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进程 [2] - 品牌将加速提供本土化数智解决方案,下一款纯电车型为全新纯电动Cayenne [2] 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注销 - 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发布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3] - 公司成立以来未开展任何经营活动,与比亚迪财产保险无业务往来,注销不影响比亚迪保险正常经营 [3] - 比亚迪已通过收购形式拥有"持牌险企",去年6月开通车险投保入口 [3] 上汽集团"尚界"项目落户临港 - "尚界"整车及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落地临港新片区,由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 [4] - 首款车型预计今年秋季上市,未来3年将推出17款新车型及固态电池技术 [4] 上汽集团一季度业绩 - 2025年一季度整车销量达94.5万辆,同比增长13.3% [5] - 营收1408.6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 [5] - 扣非后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新能源及海外业务延续增长动能 [5]
璞泰来,固态电池签约
DT新材料· 2025-04-29 23:32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合作 - 上海璞泰来与Bolloré集团旗下Blue Solutions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解决方案 [1] - Blue Solutions是欧洲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驱,自2011年起专注于固态电池开发、制造与销售,具备深厚技术积累 [1] - 璞泰来将为Blue Solutions提供粘结剂、活性材料、集流体等关键部件,并定制开发固态电池制造设备 [1] - 双方将联合升级或开发新设备,覆盖固态锂金属电池生产的所有相关工艺 [1] 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攻关 - 第四代技术需解决锂枝晶抑制、界面阻抗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等核心难题 [1] - 璞泰来的高性能粘结剂和复合集流体技术可提升固态电池界面稳定性 [1] - Blue Solutions的固态电解质涂覆工艺和锂金属负极封装经验为量产奠定基础 [1] - 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适配"双向协同,有望缩短产品验证周期,加速技术落地 [1] 负极材料技术进展 - 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材料可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 [2] - 针对锂金属负极开展前瞻性研发,通过构建三维骨架结构解决枝晶、体积膨胀及界面问题 [2]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创新 [3][4] - 议题涵盖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现状、固态钠电池/锂金属电池研究进展、固态电解质开发、硅基负极工艺及装备等 [4]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需求对接闭门会及新品发布 [4] - 免费参会对象涵盖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每单位限额2名 [3]
璞泰来固态电池领域再签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4-29 19:00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合作 -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的"最优解"[2] - 璞泰来作为国内锂电材料与设备综合服务商,在粘结剂、活性材料、集流体等关键部件领域拥有成熟供应链和技术储备[4] - Blue Solutions自2011年起专注固态电池研发,其锂金属负极技术与固态电解质体系已实现商业化应用[5] 合作细节与技术攻关 - 璞泰来将供应定制化材料并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专用设备,Blue Solutions提供固态电池工艺经验,目标达到"国际一流制造水平"[5] - 双方针对第四代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核心需求展开攻关,需解决锂枝晶抑制、界面阻抗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等难题[5] - 璞泰来的高性能粘结剂和复合集流体技术可提升界面稳定性,Blue Solutions的固态电解质涂覆工艺和锂金属负极封装经验为量产奠定基础[5] 璞泰来的技术布局 - 公司已构建多维技术储备: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研发通过三维骨架结构解决枝晶和膨胀问题[6] - 具备固态锂金属负极成型方案,可实现锂带减薄、修边及单双面覆锂功能[7] -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中试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3S/cm,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7] - 干法电极整线解决方案已实现设备出货验收,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等工艺路线取得阶段性成果[7] 市场与战略意义 - 合作将强化璞泰来国际项目交付经验,拓展全球高端锂电材料与设备市场[6] - Blue Solutions客户覆盖汽车、储能等领域,绑定合作有助于璞泰来提升海外履约能力并推广"材料+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6] - 2024年璞泰来还与北京恩力动力、溧阳中科固能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8]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苏州举行,产业链企业将探讨产业化机遇与挑战[9]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举行,聚焦钠电技术发展[14]
亿纬锂能(300014) - 300014亿纬锂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9 17:04
公司业绩与业务增长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7.34%,得益于产品高质量及稳定交付,储能和动力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 [3] - 2025 年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 12.67GWh,同比增长 80.54%;动力电池出货 10.17GWh,同比增长 57.58% [3][4] - 2024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 30.29GWh,同比增长 7.87%,在商用车电池国内市场份额为 12.15%,排名第二 [5] - 2025 年一季度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市占率 13.41%,稳居国内第二 [6] 固态电池进展 - 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百 MWh 的中试线预计 2025 年投入运行 [4] - 计划 2026 年推出主要应用于混合动力领域的高功率全固态电池,2028 年逐步推出 400Wh/Kg 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4] 美国关税影响 - 境外销售面向全球市场,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 4% [4] - 短期与美国客户采取 FOB 模式结算,不承担关税成本,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交付无成本影响 [4] - 长期将加快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强化海外工厂先发优势,发挥 CLS 业务模式优势应对政策变化 [5] 动力电池业务 - 在乘用车领域,在国内头部新势力客户纯电车型实现单车型独供,终端销量稳步提升且有放量趋势 [6] - 在商用车领域,开源电池品牌有市场影响力,新能源商用车各细分市场头部客户覆盖率超 80% [6] - 近期发布与零跑科技、一汽奔腾、长安汽车等公司的定点公告 [6] 46 系列大圆柱电池进展 - 深耕圆柱电池领域二十余年,具备技术底蕴和经验,拥有全场景、全体系、全尺寸圆柱电池产品及解决方案 [6] - 2023 年量产装车,截至 2025 年 2 月中旬,已实现量产装车 31,300 + 台,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 18.5 万公里以上 [6] 电池盈利情况 - 2024 年动力电池业务全年毛利率为 14.21%,2025 年产能利用率预计稳步提升 [6] - 2024 年储能电池全年毛利率为 14.72%,从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满产,情况相对稳定 [6] 商用车领域技术积累 - 商用车解决方案有开源电池系列王牌产品,涵盖多领域且产品不断性能迭代 [7] - 开源电池以极致成本为基础,打造“长寿命”“长续航”“超快充”和“超低温”核心竞争力,适用更多运输场景 [7]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已接洽头部几家人形机器人客户及车系客户需求,提供全面产品解决方案,部分客户完成样品交付和组装 [7] - 锂亚硫酰氯电池在机器人编码器后备电源中已批量使用,其他锂原产品有应用前景 [7] 与顺丰合作 - 2025 年 4 月 3 日与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 - 围绕全球化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智慧物流升级及新兴场景开发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8] 低空领域合作 - 针对低空领域差异化需求构建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全极耳圆柱电池系列产品已规模化量产,硅基软包电池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产品能量密度高达 380Wh/kg [8] - 2024 年 10 月获得 AS9100D 体系认证,确保产品符合航空安全标准 [8] - 针对不同能量密度需求采用不同电池技术路线,收到小鹏汇天下一代原理样机低压锂电池定点开发通知书,为中航工业电动载人飞艇提供电池系统 [9][10] 储能系统产品 - 2024 年推出 Mr.Giant 5MWh 系统,2025 年第一季度全面量产,湖北荆门储能系统示范项目稳定运行 8 个月,实测能效超 95.5% [10] - 2025 年 4 月发布新一代 6.9MWh 储能系统,基于大电芯技术路线,融合 CTP 高度集成设计,实现 Pack 成本下降 10%、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 20% [10] - 旗舰产品 Mr.Giant 获得 TÜV Mark/CB/CE/AS 3000 等国际认证证书,具备进入欧洲及澳洲市场资质,未来储能系统交付比例将稳步提升 [10]
欣旺达动力陈斌斌:动力电池安全事故可以提前几个月发现风险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4-29 16:4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锂电池行业技术发展路径从电化学体系创新转向结构创新,目前正进入智能电芯技术阶段[1] - 智能电芯技术依托国产芯片技术成熟,实现热机电一体化创新[1]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焦点,多家车企已公布量产时间表[3] 公司技术布局 - 欣旺达动力推出智能电芯2.0,集成多维度传感器实现电芯内部气压、外壳形变等参数监测[2] - 智能电芯技术通过解析多维参数配合自研BMS算法,保障电芯全生命周期安全与性能[2] - 公司采用高镍高硅、半固态/全固态技术路线,2024年推出航空动力电池并完成400Wh/kg固态电池验证[3] 政策与市场地位 - 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新国标GB38031-2025,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1] - 欣旺达2021-2024年连续位居中国HEV混动电池装机量第一,2024年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1] 技术优势与成本 - 智能电芯通过无线技术节省线束成本,BOM成本与传统电芯持平且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3] - 公司已储备固态电池BMS技术,应对全固态电池高压工作环境需求[3] 技术挑战 - 智能电芯开发需解决传感器抗腐蚀、复杂电磁环境无线通信稳定性等难题[2] - 固态电池技术需突破高镍高硅材料体系和工艺验证[3]
2025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景图谱与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 固态电池产业链主要分为固态电解质及原材料、新型负极材料、新型正极材料、固态电池设备、固态电池五大板块 [5] - 硫化物电解质领域主要公司包括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等 [5] - 氧化物电解质领域主要公司包括三祥新材、东方锆业、上海洗霸 [5] - 新型负极材料领域主要公司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硅基负极企业,以及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锂金属负极企业 [5] - 新型正极材料领域主要公司包括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等 [5] - 固态电池设备领域主要公司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等 [5] - 固态电池领域主要公司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以及清陶能源、辉能科技等新兴企业 [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理论上可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体系 [6]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包括硫化物、氧化物等电解质体系,材料体系将不断革新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 [6] - 固态电池在动力、消费、低空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关键 [6] 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发展 - 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固态电池具有替代液态锂电池的潜力 [9] - 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与液态锂电池有相似之处,企业正积极布局 [9] - 行业面临提质降本的挑战,需要突破技术障碍实现电驭未来 [9]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 [11] - 商业化面临制造复杂性、成本、材料稳定性等挑战 [11] - 2024年行业取得进展,包括中国企业加入政府联盟推动开发,Factorial与LG Chem合作等 [11] - 固态电池需要瞄准高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超越成本考量的应用领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