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转向股权投资,民生基建成配置重点,权益驱动模式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27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调整 - 保险资金正从传统固收资产转向更具成长潜力的股权投资领域 因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导致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 [1] -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 其投资周期以十年为单位 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性需求高度匹配 [3] 权益驱动投资模式 - 保险资金投资模式正从负债驱动向权益驱动转变 更注重通过股权投资获得企业成长的长期价值回报 [3] - 股权投资能为保险资金提供新的收益来源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 潜在收益远超固定收益类产品 [3] - 保险资金采用"陪伴式"投资理念 通过长期持有和深度参与企业治理 与被投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共同推动企业价值提升 [3] 监管政策支持 - 监管政策持续优化 通过调整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 为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4] - 政策调整提升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灵活性 同时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股权性资本 [4] 民生基建投资重点 - 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保险资金配置的核心板块 包括能源、电力、交通、环保、市政等领域 因其收益稳定、周期长的特点与保险资金需求高度契合 [5] - 清洁能源项目在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 涵盖水电站、光伏发电、储能设施、智能电网等 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5] -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保险资金提供广阔投资空间 包括轨道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项目 [5] - 民生服务领域如养老、医疗、教育等成为新兴投资方向 能与保险资金主营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5]
行进中国|矿区来了“新员工”
人民网· 2025-07-08 16:47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的TC165M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目前国内宽体矿用车中吨位最大的车型,采用专利技术刚性车架,具备高抗扭、抗挠性能,能适应各种复杂工况 [4][5] - 公司在煤博会上展出的三款产品包括TC165M、新款充换电一体车型TC136D和甲醇混动车型TC110C,覆盖多种动力模式,实现了充电、换电、混合动力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全面突破 [6][9] - TC136HA型矿用车搭载油电增程动力系统与无人驾驶技术,能自动完成装载、运输、停靠等作业,已在新疆大型露天煤矿稳定运行 [10][12] 市场表现与运营数据 - 公司2024年初完成71台TC136HA型矿用车的交付,创下行业首次,并成功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名单 [10] - 这批车辆累计行驶超过550万公里,运输土石方超3500万吨,实动率达到96%,预计今年将达到110% [13] - 产品已在鄂尔多斯、包头多个矿区稳定运行,并在新疆开创了国内大吨位新能源无人驾驶宽体车批量化应用的先河 [10]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从单纯的制造企业逐步走向新能源无人驾驶矿用车行业的"排头兵",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发展 [10] - 公司计划加快探索"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新形态,构建"能源生产—装备制造—智慧运维"的绿色闭环,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13] - 公司正在将露天矿应用场景及配套产品由设想转为现实,包括5G网络覆盖矿区、无人驾驶矿车精准作业、配套能源设施等 [13]
新型电力系统报告之四:电网发展回顾及后续展望:特高压稳步推进,隐忧仍在,配网低于预期改革初见端倪
华源证券· 2025-07-08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双碳战略下发电侧清洁化与用电侧电气化趋势明显,电网衔接两者但发展存争议 市场曾回归传统电网框架 特高压建设低于预期 需解决终端需求 配电网投资不足但改革初现端倪 建议关注特高压和配电网核心设备供应商 [4] 各部分总结 特高压 特高压十四五回顾 - 特高压是双碳战略核心环节 但进度低于预期 三北与中东部供需错配使特高压成远距离输送选择 我国技术路线向柔性直流转变 [4][8] - 直流特高压进度低于预期 疫情致前期工作困难 且存在技术和需求问题 技术上输送新能源比例难超50% 需求上中间省份协调难 积极性下降 [16][18] 特高压2030展望 - 到2030年特高压直流技术和经济性无分歧 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或冲击用电需求 终端需求是影响建设的核心原因 [31] - “136号文”可解决省内新能源价格劣势 跨区域需求拉动依赖碳或绿证市场 “136号文”可解决省内新能源价格劣势 跨区域需求拉动依赖碳或绿证市场 [37] 配电网 配电网十四五回顾 - 双碳战略后配电网功能变化 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挑战 成为分布式消纳制约因素 [39][40] - 配网投资加大是共识 但实际投资额低于预期 投资比例下滑与风光大基地建设使电网投资向特高压倾斜有关 [41][47] - 分布式光伏和充电桩大规模建设使配网容量不足问题显现 限制了分布式消纳能力 充电桩缺乏问题凸显 [49][59] - 我国输配未分离 源网荷储等新商业模式推行困难 增量配网试点问题制约其推进 源网荷储发展问题急需解决 [66][74] 配电网2030展望 - 源网荷储和增量配电有推动作用 但推进困难 原因是不符合电网利益和市场化机制未解决 [80] - 十四五末期相关政策出台 明确新型经营主体范围 智能微电网概念首次明确 部分省份放开源网荷储反送规定 [81][83] - 2025年5月绿电直连政策发布 规范项目建设 明确多方面规定 有助于体现绿电价值 提高经济性和可行性 [87]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 如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 [4][96] - 建议关注配电网核心设备供应商 如三星医疗、四方股份等 [4][96]
从绿色消费到产业生态,立白科技集团交出“双碳”年度答卷
绿色战略与活动 - 公司作为本土家清行业首家发布净零排放目标的企业,已连续第三年在世界地球日期间举办大型绿色主题活动 [1] - 今年活动从4月22日至6月5日,通过绿色专场直播、减碳产品促销、线下商超互动等形式打造系列绿色互动场景 [3] - 活动期间与蚂蚁森林合作打造专属公益林,计划在内蒙古阿拉善种植8万棵花棒树苗 [3] - 世界环境日在宁波大润发打造以"花棒树"为核心的大型绿色艺术装置,吸引超过360万人次消费者参与 [3] - 新增蚂蚁森林、沃尔玛等绿色共建伙伴,持续拓展企业间绿色合作生态 [3]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公司依托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每年投入超销售收入3%的资金用于科研 [3] - 首次研发出国产水溶膜填补国内空白,率先推出100%可回收塑料软包装 [3] - 绿色减碳产品家族新增"花植柔护"洗衣凝珠,采用绿色配方和秸秆盒减塑包装 [4] - 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重新定义了洗衣凝珠的生产标准 [4] 行业认可与评级 - 公司荣获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气候变化评级管理级别最高(B)评级 [5] - 评级高于全球及亚洲地区企业平均水平,印证了在双碳战略实施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效 [5] 企业战略与愿景 - 公司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战略 [7] - 坚持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中践行绿色理念,带动行业上下游共同减排 [7] - 目标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推动全产业链构建"绿色大生态" [7]
从公交卡到碳市场,上海碳普惠串起绿色生活价值链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10:01
上海碳普惠平台上线 - 2025年6月25日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上正式推出碳普惠平台,市民可通过绿色出行行为积累碳减排量兑换权益 [1][14][16] - 平台提供77种兑换权益包括数字人民币、商品券、热门IP周边等,涵盖"蛋仔派对异形抱枕"等潮品及各类服务券 [1][14] - 试运行8个月期间已吸引13万用户参与,典型案例显示市民每日地铁通勤可积累6.23千克减排量(对应6230积分),42万积分可兑换48.9元数字人民币 [1][16] 碳普惠机制设计 - 采用"1克减排量=1碳积分"的标准化计量方式,积分通过"沪碳行"商城转化为可交易减排量进入碳市场 [16] - 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多平台互通"体系,实现减排行为激励与市场化机制衔接 [11][23] - 已接入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共享单车、纯电动车4大核心减排场景,覆盖市民日常出行 [12][24][37] 个人碳账户体系 - 依托"随申办"平台建立个人碳账户,解决多场景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减排量自动归集 [12][24] - 账户具备三重功能:碳账本(记录管理)、碳资产(市场定价)、碳信用(金融应用) [12][25] - 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建立20余个访问入口支持多渠道登录 [35] 商业运营模式 - 积分商城对接互联网/金融平台,允许权益方将聚集积分转化为减排量通过碳市场交易 [26] - 市场联动机制使10站地铁(约6.2千克减排量)或2-3次公交即可兑换1元权益,支付宝推出1折兑换活动放大权益价值 [27] - 减排量已应用于碳配额履约、生态赔偿、活动碳中和等场景,30余家企业获"优秀合作伙伴奖" [30] 政策与技术支撑 - 2021-2025年出台《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明确减排量法律属性及市场衔接机制 [32] - 制定7个碳普惠方法学(含Ⅰ/Ⅱ类),交通场景精确到克级核算(如每公里地铁减碳97克) [33][34][37] - 应用隐私计算/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数据不出域监管,未来将拓展旧衣回收等生活场景 [35]
楚天高速参投氢能科技公司 加速推进汉宜高速改扩建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28
公司动态 - 楚天高速与湖北交投、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2] - 公司通过法拍成功竞得大广高速河南光山段收费权 [3] - 公司启动汉宜高速改扩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430.36亿元,目标2027年底基本建成 [3][4] 业务概况 - 路桥运营是公司主要业务,贡献七成营收,拥有多条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 [3] - 交通能源业务包括经营管理13座加油站、2座加氢站、13处充电场站、1处蔚来"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及汉宜高速氢能源示范线 [3] - 汉宜高速日均车流量突破8万辆,远超设计承载能力,改扩建后将从双向4车道拓宽至8车道 [3] 氢能业务进展 - 汉宜高速氢能源示范线累计消纳氢气160余吨,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60万公里,实现减碳超1600吨 [6] - 潜江服务区加氢站单日加氢量多次超500公斤,达到设计峰值 [6] - 楚道氢能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多个领域 [5] 技术创新 - 汉宜改扩建工程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材料仓储自动化管理、设备运行实时监控 [4] - 智慧保通体系计划部署AI视频分析系统,结合车流预测模型自动优化保通方案 [4]
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30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紧密围绕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立足7大产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以"五大赛道"精准发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全省制造业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1] 精准滴灌:为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尿素产销量行业领先,复合肥产销量稳居行业第一方阵,连续入选《财富》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等榜单,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21亿元,在途业务规模6亿元,业务涵盖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流动资金贷款等多个品种 [2] - 2025年以来,已累计向该集团投放资金超2.7亿元 [2] 链上赋能:让产业链生态焕发新活力 -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食品豫军"的领军企业,方便面市场份额稳居全国前三,拥有遍布全国的9大生产基地及10余个知名品牌,销售终端超210万个 [3]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运用"浦链通""浦证通"等核心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白象集团构建全链条、生态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2025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白象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超1.6亿元,自合作以来累计支持金额突破20亿元 [3] 绿色引领:为美丽河南建设添砖加瓦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以"浦发绿创"品牌建设为路径,积极助推绿色产业茁壮成长,全面支持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4] - 依托总行"1+6+8+N"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及清洁生产等产业领域 [4] - 截至目前,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67亿元,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56亿元,较年初净增21亿元 [4] - 落地某国有大型光伏组件企业投放贷款1.44亿元,支持其采用国际先进光伏轻质基板巩义技术生产重点产品 [4] 数智驱动:为产业动能激活"新引擎"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客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5]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宇通客车下游终端用户量身打造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总行"惠链贷"产品"额度灵活、期限适配、利率优惠"的优势 [5][6]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宇通设备贷"场景下,当年投放贷款1.7亿元,项目累计投放金额达2.57亿元,成功为超360户终端用户提供了高效融资支持 [6]
两大CVC联手了
FOFWEEKLY· 2025-07-07 17:59
战略合作 - 海博思创与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1] - 合作旨在深度挖掘并释放绿色能源资产价值,响应国家"双碳"战略[1] - 双方将构建"开发型基金+持有型基金+创新型资产证券化基金"的基金矩阵,开辟储能行业金融创新路径[1] 合作方背景 - 越秀产业基金是越秀资本(000987 SZ)旗下私募投资平台,隶属于广州市最大国有企业集团越秀集团[2] - 越秀产业基金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业务布局涵盖母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和夹层投资[2] -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处于领先地位,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资本运作经验和金融机构合作网络[2] 行业影响 - 合作标志着金融资本与储能产业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旨在共筑储能资产高质量发展新生态[1] - 未来将持续以金融力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1] - 储能产业良性发展需要金融资本支持,此次合作将发挥双方在产业端和金融端的核心优势[1]
凯辉基金携手道达尔设立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环节
IPO早知道· 2025-07-07 15:51
基金设立与规模 -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于7月7日正式设立 规模为10亿人民币 [2] - 道达尔能源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 延续一期基金成功模式 [2] - 重庆渝富高质基金与两江资本提供支持 体现重庆市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 [2] 合作历史与战略模式 - 道达尔能源自2016年起与凯辉基金建立长期合作 2019年共同设立一期基金 [3] - 2024年5月双方成立中国首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资产投资平台 [3] - 采用"股权+资产"双驱轮战略 股权投资聚焦技术创新 资产投资参与基础设施 [4] 投资方向与行业布局 - 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发电技术 新型储能技术 氢能等七大领域 [5] - 聚焦全球领先技术 支持龙头企业成长 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 [6] - 已投资康鹏科技 协鑫光电 蜂巢能源 Wallbox等全球能源转型领域企业 [6] 战略意义与生态构建 - 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革新 加速企业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2] - 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促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4] - 构建新能源领域生态体系 加强创新公司与全球能源企业合作 [7] 区域发展与政策协同 - 支持重庆市政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 [6] - 契合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能源结构升级的发展方向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05
玉米产业战略地位 - 玉米产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柱,以全国最大种植规模、最高年产量及最具价值种业市场稳居国家粮食体系核心[1] - 2024年播种面积突破4474.1万公顷,同比增1.18%,单产达439.4公斤/亩,总产量创2.95亿吨新高[1][8] - 全国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超过40%,10个核心省份产量占比稳定在81%以上[8][10] 玉米加工产业链 - 玉米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初级加工产品包括玉米糁、玉米粉等基础原料,深加工产品包括淀粉、酒精、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2] - 产业链上游以育种种植和装备制造为基础,中游为核心加工层,下游对接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医药化工等多元领域[5][6] - 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达68-70%,蛋白质8-10%,脂肪4-5%,为加工提供丰富原料[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玉米消费总量预计达31784.63万吨,工业消费逆势增长3.07%至7936.79万吨,饲用消费小幅回落0.31%[12] - 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回调至1900亿元,较2022年峰值下降6.4%,但产业长期向好[1][14] - 产品结构中淀粉及淀粉糖类占55%市场份额,酒精类占26%,形成"淀粉为主、多元发展"格局[1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三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为中粮科技、梅花生物等全产业链巨头,第二梯队为西王食品等细分领域专家,第三梯队为区域性或专业化企业[20] - 玉米淀粉领域CR5超44%,头部企业如诸城兴贸、西王集团通过纵向整合和高端产品开发增强竞争力[22] - 产能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等玉米主产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2]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降低碳排放[24] -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聚乳酸、功能性糖和生物基材料等为重点方向[25][26] - 生物制造技术引领产业升级,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技术提升原料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