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13
产权与信任体系 - 产权清晰度提升促进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4]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商业交易成本并强化合作效率 [4] - 信用机制营造"说到做到"的商业文化环境 [4] 评比型治理模式 - 文明城市及最佳营商环境等评比推动地方政府服务升级 [4] - 合理设计的长效激励机制加速地方产业升级进程 [4] - 治理模式重点在于持续激励而非短期排名竞争 [4] 绿色转型与金融创新 - 绿色金融与碳中和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核心要素 [4] - ESG披露及CCUS技术重塑全球资本流向与规则体系 [4] - 中国正通过市场化方式加速对接国际标准 [4] 生成式AI技术应用 - 生成式AI具备优化定价与提升产业效率的潜力 [5] - 技术落地需同步具备算力、数据及算法三大基础要素 [5] - 盲目跟风投资可能导致技术泡沫风险 [5] 高质量发展转型 - 经济发展模式从"投物"转向"投人"的战略转型 [5] - 教育、医疗及社保等软实力升级成为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 [5] - 长期投入与精准机遇把握将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5]
中泰证券点评意华股份 :AI高速互联需求提升 高速连接器有望快速增长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光伏业务 - 光伏行业在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能源推动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乐清意华主营光伏跟踪支架核心零部件制造与销售 产品包括TTU、檩条、BHA等 核心工艺含制管与冲压 [1] - 客户涵盖NEXTracker、GCS、Array等国际知名光伏企业 其中NEXTracker在光伏跟踪支架领域排名第一 [1] - 公司在美国、泰国设海外工厂 并于温州乐清及天津布局全球化产能 构建高效生产供应网络 [2] - 光伏产业当前面临产能供给增加而有效需求不足 行业供给端正逐步出清 [2] - 公司审议通过新增与苏州意华新能源7950万元日常关联交易 预计为新能源侧业务带来增量 [1][2] 连接器业务 - 公司主业专注通讯连接器研发 后拓展至消费电子及汽车连接器领域 [2] - 高速通讯连接器产品包括QSFP56 200G、QSFP-DD 400G、QSFP112 400G、CXP 600G及CFP2 112800G等系列 已实现批量交付 [2] - 高速连接器市场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点 公司与华为、中兴、富士康等建立长期合作 具备先发优势 [3] - 消费电子与汽车连接器客户包括正崴、伟创力、莫仕、小米、OPPO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3] - 核心工艺涵盖注塑、冲压、电镀、机加及压铸 机加工模具精密度达0.002mm 具备开发1模128穴精密模具能力 [3] - AI数通领域发展推动更高速率互联互通 有望加速公司高速通信连接器业务增长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亿元 同比降低10.69% 归母净利润0.65亿元 同比降低25.44% 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 同比降低22.30% [3] - 2024年连接器业务收入24.64亿元 同比增长38.10% 其中通讯连接器10.38亿元增28.22% 消费电子连接器3.36亿元增23.15% 其他连接器10.90亿元增31.58% [4] - 连接器业务快速增长与AI及新能源行业景气度相关 [4] 发展前景 - 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高速连接器量产能力企业 重点发力汽车连接器和光伏支架业务 [4] - 产品逐步放量且价值量提升 客户资源丰富 [4] - AI高速互联需求提升 高速连接器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并带来更高估值空间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朱彤:零碳园区亟待解决能源体制机制问题
中国能源网· 2025-08-13 13:08
零碳园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部分园区通过购买碳信用抵销碳排放即声称实现"零碳"并完成第三方认证 [1] - 核算种类主要纳入二氧化碳 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考虑不足 [1] - 重点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落地实施 [1] - 面临传统集中式大能源系统与分布式能源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1] - 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用户侧纵向切入大能源系统 现有机制无法协调利益冲突 [1] 分布式能源系统架构特征 - 零碳园区本质是分布式能源系统 属于能源系统转型新阶段的基本单元 [2] - 未来能源系统应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主 集中式系统为辅 [2] - 家庭/建筑/社区/工商企业园区均为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基本单元 [2] -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最重要的软件 [2] - 大能源系统通过网络固定成本基于销售量价格回收 零碳园区导致部分销量转为内部"自产自销" [2] 国际经验与技术经济性 - 德国要求新建改造建筑达到高能效水平 [3] - 英国在"净零碳"国家目标中细化园区标准 强调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集成 [3] - 中国太阳能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14年0.90元/kWh降至2024年0.2元/kWh 降幅78% [3] - 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从0.55元/kWh降至0.18元/kWh 降幅67% [3] - 2021年起光伏与风电成本已低于燃煤发电基准价 [3] 地方政府角色与改革方向 - "十五五"时期零碳园区将成为园区低碳转型主要抓手 [4] - 地方政府是改革主体 相关机制改革权属地方职责权限 [4] - 需从"项目思维"转向"能源系统转型思维" 构建技术架构与机制改革 [5] - 电力体制改革需增加电价结构中固定电费比重 减少对销售电量依赖 [5] - 需确定园区内用户系统平衡责任与系统服务费率 [5] - 供热体制机制需改革 零碳热力供应自给可行性高于电力 [5] - 需在能源"大系统"与"小系统"利益冲突中寻求平衡点 [6]
波黑电力公司总经理表示煤矿生产是波黑联邦能源系统稳定的关键
商务部网站· 2025-08-13 12:08
(原标题:波黑电力公司总经理表示煤矿生产是波黑联邦能源系统稳定的关键) 波黑国家台8月10日报道。波黑电力公司(EPBiH)总经理萨内尔·布柳巴希奇警告 称,当前波黑热电厂的煤炭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今年上半年,煤炭交付量仅达到合同 规定量的73%,而煤炭开采工作仅完成计划的46%。 布柳巴希奇表示,只有通过增加煤炭产量才能稳定波黑联邦的能源系统,因为波 黑电力公司主要依赖煤电,占比达到80%,而水力发电占比仅20%。希望各煤矿主动作 为,及时足额交付热电厂运行所需的煤炭。波黑电力公司所属的煤矿必须按计划生产 煤炭。 谈到各煤矿的状况,布柳巴希奇表示,目前在产量方面遇到困难的是布雷扎煤矿 (RMU Breza)和久尔杰维克煤矿(RMU ?ur?evik),克雷卡煤矿(RU Kreka)则取得 了近三年来的最佳业绩。不过,波黑电力公司下属的煤矿也面临着煤炭资源储量严重 破坏的问题。 关于能源转型,布柳巴西奇表示,波黑电力公司正利用世界银行价值1.6亿马克的 贷款资金实施富煤地区的转型项目。这些贷款资金大部分将用于支持关闭泽尼察煤矿 矿井及安置矿工、克雷卡煤矿土地再利用、建设装机容量12.2兆瓦的杜布拉瓦光伏电 站, ...
飞机、船舶新型燃料,催生万亿大市场丨创业邦发布《2025可持续航空、航运燃料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8-13 08:07
航空与航运业绿色转型 - 航空业当前碳排放占全球总量3%,若不行动2050年将飙升至22% [5] - 航运业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83.34亿吨,占全球2.2%,99%依赖化石燃料,2050年排放量可能增长250% [5]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命周期碳减排超80%,绿色甲醇和绿氨成为航运业零排放理想燃料 [5][6] SAF市场前景 - 2030年全球SAF需求预计1835万吨(市场规模1260亿元),2050年需求达3.58亿吨(超7万亿人民币)[8] - 2025年SAF全球产量预计200万吨(同比增长100%),仅占航空燃料使用量0.7% [8] - 2030年需求将超1800万吨,缺口达680万吨 [8] SAF技术路线 - HEFA路线商业化程度最高占98%产能,但原料依赖废弃食用油等有限资源 [10] - G+FT和PtL技术前景大,但面临规模化应用示范阶段 [12] - SAF生产成本为传统航煤3~6倍,预计2050年降至1070-1620美元/吨 [14] 全球SAF市场格局 - 欧美是主要消费市场,拥有超半数SAF工厂和产能 [15] - 亚洲产能占全球46%,项目储备占40%以上,有望成为出口枢纽 [15] - 2030-2035年全球SAF市场将出现2600万吨供应缺口 [15] 中国SAF布局 - 已建成SAF年产能110万吨,均为HEFA路线 [16] - 截至2025H1累计项目45项,规划产能超950万吨/年 [16] - 江苏、广东、四川、内蒙古、河南规划产能最多 [16][17] 绿色甲醇市场 - 绿色甲醇定义由欧盟制定,原料需全部符合可再生能源标准 [21] - 短期以生物甲醇为主,长期电制甲醇将占主导 [24] - 国内绿色甲醇生产成本3500-5000元/吨(传统甲醇2000-3000元/吨)[24] 全球绿色甲醇格局 - 截至2025年4月全球220个可再生甲醇项目,2030年总产能达3710万吨 [27] - 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规划产能最多 [28] - 中国绿色甲醇项目近150个,累计规划产能超5680万吨 [29] 绿氨市场 - 绿氨由电解水制取的绿氢与氮气经合成工艺而得 [33] - 绿电价格是决定绿氨价格最重要因素,电价每差异0.1元/kW·h影响成本约1000元/吨 [36] - 全球绿氨规划项目超60个,产能超7000万吨 [37] 中国绿氨项目 - 截至2025H1累计项目超100个,规划产能超2050万吨 [38] - 内蒙古地区占全部规划产能51%,其次为新疆、吉林、辽宁 [38] - 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 [38] 创新方向 - SAF领域重点关注G+FT、PtL等新路线创新企业 [41] - 绿色甲醇领域关注生物质气化、电解制氢、甲醇合成核心技术企业 [41] - 绿氨领域关注柔性制氢设备、氢能储运技术及新型合成氨工艺 [41]
安徽金寨:废弃纺织品“变旧为新”,聚焦环保新质生产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01:39
据悉,该企业的T2T化学法废旧纺织品化学分解技术,通过化学分解和再聚合过程,实现从废旧衣物到 新衣物的闭环循环。"T2T即Textile to Textile,纺织品到纺织品。其技术原理是将废旧聚酯材料分解成化 学小分子,然后通过精馏、过滤、提纯等步骤,重新聚合成为再生聚酯产品。"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教授田明伟介绍,这一技术不仅减少了行业对石油等原生资源的需求,同时显著降低了对原生资源的依 赖。 "相比原生石油基路线,T2T化学法再生体系可降低约60%-85%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幅减少环境污 染。"新登利总经理叶孝喆表示,企业项目总规划产能为每年10—11万吨。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回收利 用超12万吨废旧纺织品,减排温室气体超48万吨,相当于2600万棵树的碳汇效果。 何泽仪认为,科技与碳中和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环保的结构性机会,而"科技+材料+循环经济"的交 叉领域,则是下一轮工业重构中的支点。"利用再生材料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她表 示,掌握再生材料技术,企业可成为规则制定者,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大话语权。(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扔掉的旧衣服,如何"重获新生" ...
关键矿物短缺或成全球气候行动新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12 19:11
研究核心观点 - 关键矿产资源约束可能颠覆能源转型预期 若忽视矿产约束 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至2060年或下降超50% 影响《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1] - 研究首次系统量化关键矿物短缺对全球气候战略的影响 表明低碳转型需应对资源供给的物理限制[6] - 碳中和不仅是能源革命 更是资源管理革命 将矿产约束纳入气候模型是完成温控目标的重要一环[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研究团队整合了AIM/CGE、IMAGE等5种国际权威综合评估模型提出的能源转型路径 构建了首个耦合矿产约束的路径评估框架[4] - 该框架将资源勘探、回收技术、贸易风险等变量纳入气候情景分析 揭示了传统模型忽视的"资源-气候"联动效应[4] - 研究量化了17种能源技术对40种关键矿物的需求及短缺风险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减缓路径[5] 研究发现与风险 - 在中等技术进步情景下 至2100年所有557条减缓路径均将面临矿物短缺问题 部分路径的短缺种类可能多达12种 涉及铟、铱、锡、锂、银等战略资源[5] - 矿物短缺分布呈现显著地域性 中东、非洲及南亚地区可能面临多达24种矿物的供应缺口 直接影响太阳能、风能、核能及储能电池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5] - 锂和钴短缺可能延缓交通领域电气化进程 碲、镓等稀有金属供应不足可能制约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扩张[5] 应对策略与建议 - 建议全球国家间开展更密切的贸易合作 提升回收效率 积极开发替代材料 并推动相较于风、光发电更为多元的低碳技术组合[5] - 需构建"技术-政策-市场"联动机制以平衡减排目标与资源安全 单一措施可能引发新问题 例如磷酸铁锂电池虽缓解钴短缺却增加对磷、铁等资源的压力[5] - 呼吁政策制定者大力发展第四代核能、强化关键矿产储备、构建韧性供应链 以技术创新对冲资源瓶颈[6]
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打开成长空间 润禾材料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32%
全景网· 2025-08-12 19: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79亿元,同比增长4.16%,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38.61%,扣非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47.32% [1] - 纺织印染助剂收入2.40亿元,农化助剂0.64亿元,电子化学品0.56亿元,脱模剂0.39亿元,化妆品硅油0.33亿元 [1] - 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收入4.38亿元,毛利率22.62%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覆盖电子/新能源、工业/助剂、农化助剂、个护/医疗/医美、纺织化学品、中间体/硅油六大领域,具备高性能化、功能化、绿色化特征 [2] - 持续研发硅橡胶、硅树脂等新材料,如化妆品硅油、导热硅脂,应用于新能源、电子散热等高附加值领域 [3] - 拥有80项专利(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18项),16项专利审核中,技术积累深厚 [3]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有机硅行业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碳中和"政策,需求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算力、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推动多元化发展 [1] - 推进35kt/a有机硅新材料项目(一期)、8kt/a有机硅胶黏剂项目,通过产能扩张优化产品结构 [3] - 市场竞争两极分化,常规产品竞争激烈,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空间大 [4] 市场与品牌影响力 - 客户覆盖欧洲、北美、拉美、亚洲、非洲、大洋洲,海外业务发展良好 [3] - 品牌获"宁波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细分领域声誉卓越 [3] 管理激励与股东回报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期归属完成,34名激励对象获530,853股 [4] - 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0.87亿元,占年均净利润97.68% [4]
香港中华煤气盘中最高价触及7.1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8-12 17:13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12日收盘,香港中华煤气报7.14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0.14%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7.1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28.60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香港中华煤气成立于186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 [1] - 公司是香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企业管理和营运达到世界级水平 [1] - 业务从初期供应煤气用于燃点街灯,发展到为市民及各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方案 [1] 业务布局 - 公司于1994年发展内地市场,目前在内地共有逾970个项目 [1] - 内地业务遍布全国29个省级地区 [1] - 业务范围包括可再生能源方案、城市管道燃气、气源供应链、供水及城市废物资源化利用、新兴环保能源等 [1] 发展战略 - 近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方案,涵盖氢能、船用绿甲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等 [1] - 致力于实现碳中和愿景 [1]
金鹰品质消费清盘 基金经理另4只基金回报均跑输均值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16:46
基金清算事件 - 金鹰品质消费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5月19日因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人民币触发自动终止条款进入清算程序 [1][2]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19日,初始募集规模符合证监会批复要求(证监许可[2022]641号文) [1]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清算日A/C份额累计单位净值分别为0.7383元/0.7205元,累计收益率为-26.17%/-27.95% [4] - 近三年收益率-27.95%,显著跑输同类平均(-8.32%)和沪深300指数(-1.69%) [7] - 短期表现呈现分化:近6月涨幅12.47%优于同类平均2.56%,但近1年0.74%大幅跑输同类平均6.51% [7] 基金经理任职情况 - 潘李剑任职期间(2022年5月19日至2024年4月29日)回报率为-30.33% [9] - 李恒最终任职期间(2024年10月9日至2025年5月19日)回报率为5.28% [9] - 两人共同管理阶段(2024年4月30日至10月8日)回报率仅为0.66% [9] 基金经理管理能力 - 现任基金经理李恒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跑输同类均值 [11] - 金鹰新能源混合任职3年半回报率-22.30%,跑输同类平均1.78% [11][13] - 金鹰内需成长混合2024年收益率13.56%跑输同类均值16.9% [11] - 金鹰责任投资混合任职2年回报率-3.26%跑输同类平均7.8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