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

搜索文档
关税战后果显现!中美航线停航,日本怂了
搜狐财经· 2025-05-06 21:31
全球供应链动态 - 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出现显著空置现象,中美航线大幅减少甚至停运,反映国际贸易风向突变[1] - 港口发言人用"严峻"定性当前局势,航次取消、出口订单滞后、货物转运时间拉长成为普遍现象[3] - 全球供应链呈现"一串扣子"式脆弱性,节点港口异动迅速波及亚非北美贸易链路[8]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航运链条扭曲,企业运输路线复杂度陡增[6] - 关税战引发市场信心滑落,出口产品交付不确定性导致资本犹豫,直接影响订单投资就业[8] - 日本态度突变,从威胁使用美债筹码转为明确拒绝将其作为谈判工具[3][5] 国家应对策略差异 - 日本因外贸高依存度显现恐惧,主动寻求缓和但方式不够硬气[5][8] - 中国推进供应链重构与内循环建设,应对措施节奏稳健目标清晰[8][9] - 系统性挑战下真正有底气的国家表现为策略坚定、避免盲目应战[9] 行业连锁反应 - 航运公司临时修改运输计划,部分工厂出现停工延期现象[8] - 企业转单行为增加,反映供应链重构进程加速[8] - 鹿特丹港数据揭示关税战对航运业的实质性冲击远超技术或天气因素[1][6]
苹果手机为何无法在美制造?全球供应链难迁移;南航接收今年首架国产C919飞机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2 10:45
1.【南航接收今年首架国产C919飞机】南航5月1日披露第四架C919正式入列。这也是中国商飞今年 向航司交付的第一架C919客机。南航C919已开通7条航线,今年计划接收12架。国航、东航今年计划 分别接收10架C919。 2.【苹果手机为何无法在美制造?全球供应链难迁移】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发表题为《特朗普 政府为何不能在美国制造苹果手机》的文章。文章称,只需查看苹果手机的内部,就能清楚地证明苹 果的供应链已经变得多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幻想通过加征关税让制造业回流 美国的"愿景"不切实际。苹果手机的新机型是由大约2700个不同零部件组成的精密拼图。苹果在28个 国家和地区拥有187家供应商。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不到5%的苹果手机零部件在美国制造。有人预 测,如果完全在美国组装,那么一部苹果手机的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而苹果公司的生产很难转移 到美国的原因并不单纯是人工成本。更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转移几十年间建立起来的复杂全球供应链。 (CCTV国际时讯) 3.【X200 Ultra部分版本缺货: vivo回应预估销量保守】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公开表示: "X200 Ultra一些颜 ...
iPhone为何无法在美国制造?英媒这样解读
新华社· 2025-04-30 15:37
苹果公司供应链现状 - iPhone新机型由约2700个不同零部件组成,供应链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的187家供应商 [4] - 目前仅不到5%的iPhone零部件在美国制造,包括玻璃外壳、面部识别激光器及部分芯片 [4] - 供应链深度依赖亚洲约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技术积累,形成复杂全球网络 [4] 美国本土化生产的挑战 - 完全在美国组装的iPhone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约25407元人民币) [3] - 摩托罗拉2013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智能手机工厂因销售不佳和成本过高,运营12个月后关闭 [1][6] - 转移生产需数十年协调投资于自动化、工具、基础设施及工人培训 [6] - 美国劳动力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关税问题增加成本建模复杂性 [6] 政策与行业环境制约 - 美国政策周期短(每四年可能逆转),不利于企业长期投资决策 [6] - 加拿大技术洞察公司认为苹果"极不可能"将iPhone组装迁往美国,因中国供应链根深蒂固且技术成熟 [6] - 供应链专家指出,瓦解现有全球供应链网络在特朗普任期内不现实 [4]
金砖国家外长对无差别提高对等关税及非关税措施表示关切。他们警告称,此类措施将扰乱全球供应链,并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快讯· 2025-04-30 02:02
金砖国家外长对无差别提高对等关税及非关税措施表示关切。他们警告称,此类措施将扰乱全球供应 链,并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
关税战下,酒店餐饮正在悄悄涨价
虎嗅· 2025-04-29 08:06
行业趋势 - 北京高星酒店餐饮普遍上调价格 进口牛肉类菜品价格涨幅显著 如招牌肉眼牛排从300多元涨至420元 [4][5][11] - 涨价主因是进口食材成本上升 澳洲 美国等地牛肉进口价格普遍上涨15%-25% [8][17] - 供应链问题导致原材料短缺 3月进口牛肉21万吨 同比下降12 3% 减少2 58万吨 [15] 成本压力 - 进口食材成本全面上涨 除牛肉外 波士顿龙虾价格从150元/斤涨至180元/斤 [19][20] - 国内活牛价格同步上涨 4月主产省活牛价格达26 22元/公斤 较3月初累计上涨15 4% [18] - 大豆等基础农产品涨价间接推高肉类 奶制品价格 供应链各环节成本均上升 [23] 经营策略 - 酒店采取模糊化菜单策略 将"澳洲M5和牛"等具体产地描述改为"精选谷饲牛排"等泛称 [27][28] - 调价幅度谨慎 部分酒店仅取中间价位 避免客源流失同时缓解成本压力 [8][31] - 面临两难选择 直接涨价可能失去客户 降低品质则面临差评风险 [30][34] 供应链挑战 - 进口食材交付不确定性增加 澳洲牛肉等常出现延期一周到货情况 [33] - 节假日备货风险上升 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33] - 供应链博弈导致价格频繁波动 每次调价都是经营决策的考验 [21][36] 消费端影响 - 高端餐饮客单价300-1000元区间的酒店受影响最大 因无法轻易替换进口食材 [16]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 部分顾客因菜品缩水或涨价直接流失 [34] - 社交媒体放大负面评价 差评对酒店声誉影响加剧 [34]
扎心了!日本贸易谈判代表送特朗普礼物,中国造
观察者网· 2025-04-28 16:32
当天有一个细节被在场的人忽略了。 据路透社27日报道,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带给特朗普的礼物——日本大 阪世博会吉祥物"脉脉"(Myaku-Myaku)造型存钱罐,乃中国制造。 在被问及此事时,赤泽亮正表示,这件礼物仅鼓励特朗普参观世博会,并称"特朗普喜欢金色"。但他拒 绝评论这件礼物的产地。 世博会官网上将该商品列为"中国制造",该产品的生产商也证实了这一点。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美国与盟友日本近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关税谈判。月中,身为美国国家元首的 特朗普还罕见参与部长级会谈,直接与级别较低的日本谈判代表会面。 一些分析人士预计,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特朗普将于今年6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举行的春季峰会上宣布 达成协议。另有一些人提醒说,日本政府在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之前,就棘手问题做出让步是有风险 的。 据报道,民调显示,执政联盟可能在即将举行的选举中会失去多数席位,这一结果可能迫使石破茂下 台,去年他在权力更大的众议院选举中也遭遇了类似挫败。 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受到了24%"对等关税"税率的打击,远超市场预期,作为其经济基石的汽车 业更面临25%的惩罚性税率。 当地时间2025 ...
美国群众“刷到”贸易战真相,“敦煌网”成全美最火APP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15 19:44
核心观点 - 视频内容纠正了美国消费者对高端欧洲品牌产品产地的认知,揭示许多奢侈品实际由中国工厂制造 [1][5] - TikTok病毒式传播推动中国电商平台Dhgate在美国应用商店排名飙升,从第352位跃升至第3位 [2][4] - 中国制造商通过TikTok视频解释奢侈品供应链真相,引导用户转向Dhgate等平台直接采购 [4][5] Dhgate平台表现 - 4月12日单日下载量达35400次,较30天均值增长56%,其中美国安装量17300次(增长98%) [2] - 4月13日iOS安装量激增至117500次(增长732%),美国下载量65100次(增长940%) [2] - 平台库存超3000万件商品,覆盖电子产品、家居、服装、珠宝等品类 [4] TikTok视频内容分析 - 视频揭露奢侈品牌手袋在中国制造后运往欧洲贴标,例如3.8万美元柏金包成本仅1400美元 [5] - 涉及品牌包括爱马仕、古驰、LV等高端品牌,以及Lululemon、Tommy Hilfiger等中端品牌 [5] - 内容强调美国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程度高于普遍认知,非仅限于快时尚和廉价电子产品 [5] 行业影响 - 视频引发用户寻找直接采购渠道,Dhgate和淘宝等中国电商应用排名显著上升 [5] - 美国关税政策触发中国制造商通过社交媒体反击,凸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7]
“世界第八大奇迹”烂尾,特朗普的“关税梦”碎
商业洞察· 2025-04-14 17:25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项目失败案例 - 富士康2017年承诺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并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实际投资不足承诺的十分之一,就业岗位仅兑现11.5% [7][10] - 威斯康星州政府提供30亿美元税收优惠支持该项目,但最终仅建成一座孤立的玻璃穹顶建筑,周边基础设施荒废 [7][10] -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将该工厂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拜登则公开谴责其为"骗局" [8][10] - 微软宣布投资33亿美元在原址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标志着富士康项目彻底终结 [10][12]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困境 - 美国政府持续推动制造业回流政策:奥巴马2009年提出重振计划,特朗普2018年计划1.5万亿美元基建投资,拜登推出"买美国货"法案 [13] - 美国制造业平均小时工资是新兴市场的6-8倍,且面临熟练劳动力短缺问题 [14] - 产业链碎片化严重,关键零部件依赖亚洲供应,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缺乏配套供应商推迟投产 [14] - 苹果曾要求供应商将产线撤回美国,但和硕科技指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迁移难度极高 [14] 制造业回流的核心挑战 - 专家指出制造业回流需满足三个条件:弱势货币、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不受贸易保护影响的全球销售渠道,预计需20-30年才能重建 [15][16] - 高关税政策被批评为"缘木求鱼",与苏联封闭经济模式类似,难以形成真正竞争力 [16] - 企业担忧政策反复性,若新政府取消关税则前期投资将陷入困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