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
搜索文档
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央视新闻· 2025-07-28 18:59
美欧新贸易协议对欧盟的影响 - 欧盟贸易政策自主性受限 可能以自身利益为代价作出单方面让步 [1] - 关税增加将冲击欧盟经济 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 [1] - 协议本质是欧盟以经济让步换取战略喘息 暴露其在美欧博弈中的被动地位 [3] 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 - 全球贸易成本上升 商品成本增加将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2] - 协议架空WTO非歧视原则 削弱WTO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 导致全球贸易规则碎片化 可能使全球贸易重回丛林时代 [2] 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 通过原产地认证和标准化机制限制转口贸易 构建排他性贸易集团 [2] - 迫使国家和经济体选边站队 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和流向 [2] - 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2] 对能源市场格局的重塑 - 除冲击俄罗斯外 还将冲击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传统能源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3] - 重塑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3] 科技领域竞争格局变化 - 欧盟在芯片领域的投资承诺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形成正面竞争 [3] - 科技领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将发生新变化 [3] 长期经济影响 - 高关税和产业补贴竞赛可能成为新常态 [3] - 长远推升成本增长 [3] - 全球经济虽获暂时稳定 但供应链不稳定性加剧 [2][3]
专访联合国贸发会议汉森 :AI提升贸易便利化和供应链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7:48
人工智能在供应链和贸易便利化中的作用 - 人工智能可以提升风险管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快货物流通,减少等待时间,最终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 [1] - 到2033年,人工智能将发展成为价值4.8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相当于德国当前的经济总量 [2] - 联合国贸发会议通过研究并推广全球最佳实践(如中国的实践)来促进人工智能应用,以帮助其他国家受益 [2][4] 贸易便利化的进展与挑战 - 过去十年贸易便利化最重要的突破是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有效实施,该协定于2017年2月生效,确立了全球贸易便利化的最低标准 [4] - 当前贸易便利化的巨大差距在于跨境数据交换未被纳入《贸易便利化协定》,未来需增进各国数据流通以缩短贸易时间并降低成本 [5] - 数字化工具的完善可以节省时间、减少错误、降低成本,帮助中小企业更轻松地参与全球供应链 [6] 供应链韧性与包容性 - 供应链正常运转时不易被察觉,但在新冠疫情等扰动下,各国需重新思考物流和贸易便利化的调整 [1] - 中国贸促会等组织在推动全球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见解 [7] - 联合国贸发会议期待与中国深化合作,围绕构建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联合举办活动 [7] 科技与供应链发展 - 科技对贸易便利化及供应链的韧性、可持续性、包容性至关重要,需确保所有国家和个人从供应链发展中受益 [2] - 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国际与国家层面需合作,以实现更包容、数字化、可持续的供应链,尤其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受益 [2]
时评:链博会丨链接世界,共筑经济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25 15:22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由中国贸促会主办 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2] - 吸引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参展 设置"6链1展区" 包括先进制造 智能汽车 绿色农业 清洁能源 数字科技 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 [2] - 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 新场景 [2] 中国供应链地位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 占全球30% 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 [3] - 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3万亿元 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3] - 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 麦当劳中国带着11家供应商伙伴参展 英伟达首次亮相并联合生态伙伴展示AI终端成果 [3]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5]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中国产业链 供应链正从"硬件输出"向"软硬结合"升级 从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跃升 [3] - 特斯拉展示一体化压铸技术 中国供应链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全球产业合作模式 [4] - 数字科技链展区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5] 开放合作举措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 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4] - 中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4] - 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5] 参展企业生态 - 参展企业包括通用电气 特斯拉等国际巨头 华为 宁德时代等中国领军企业 以及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多元主体共生的生态是中国供应链韧性的源泉 [5]
德州仪器、恩智浦三季度业绩展望均未及预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9:13
德州仪器财报分析 - 第二季度营收44 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略超市场预期 [1]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44 5亿至48亿美元 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测的48亿美元上限 [1] - 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中值1 48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 50美元 [1] - CEO指出关税和地缘政治扰乱供应链 汽车行业复苏疲软 [1] - 第二季度初期美国需求强劲 客户可能因国际形势增加库存 但后期订单回落至正常水平 [1] - 2025年全年营收峰值目标仍保持200亿美元以上 [1] - 因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股价盘前下跌逾11% 抹去年内大部分涨幅 [1] 恩智浦财报分析 - 第二季度营收29 26亿美元 同比减少6% 环比增长3% [2] - 车用芯片业务营收17 29亿美元 环比增长3% 占总营收一半以上 [2] - 工业与物联网芯片营收5 46亿美元 环比增长7% [2] - 行动芯片营收3 31亿美元 环比减少2% [2] - 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营收3 20亿美元 环比增长2% [2]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30 5亿至32 5亿美元 中点高于华尔街预期但低于部分分析师33亿美元预测 [2] - 保守展望反映汽车芯片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供应链扰乱导致客户订单不确定性 [2] - 股价连续两日下跌 累计跌幅约4 95% [2][3] 行业动态 - 两家芯片大厂均对第三季度给出保守展望 显示汽车芯片行业面临挑战 [1][2] - 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正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结构 [1][2] - 汽车行业需求疲软直接影响芯片厂商业绩表现 [1][2]
全球供应链五大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08
全球供应链合作现状 - 全球供应链合作大于分歧 促进因素多于促退因素[3] - 主要经济体供应链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与安全运转影响越来越大[1][6] -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和方向 美国企业和机构参展数量比上届增长15%[8][14] 供应链技术发展与转型 - 全球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转型能力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进入新发展阶段[6]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行走速度提升30% 搭载与车辆同源的AI技术[14] - 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3] 企业供应链实践案例 - 宝钛集团是中国唯一通过空客、赛峰、庞巴迪等航空企业认证的钛生产企业[1]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达95%以上 400多家本土一级供应商构成供应链生态系统[14] - 苹果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2] 供应链基础设施与规则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 海运互联互通波动回升 铁路航空管道运输能力稳步增强[3] - 国际经贸规则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 多双边贸易协定为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制度保障[3][4] - 供应链韧性指数自2022年连续两年下降 2024年有所上升但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6] 地缘政治与监管挑战 - 欧美反垄断执法掺杂地缘政治和保护主义考量 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公平对待[16]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实施后 海尔完成首个中国企业FSR收购申报成功案例[16][17] - 关税及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供应链稳定 部分企业暂停对美国发货[15][16]
黄仁勋称全球供应链不存在“彻底脱钩”可能性,陈挥文呛赖清德:还坚持“非红供应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7-23 12:39
全球供应链与AI行业 - 全球供应链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 [1] - 大陆市场对英伟达而言独一无二 若不参与后果难以预测 [3] - 大陆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 华为等创新企业将推动发展 [3] 英伟达与华为的竞争关系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非常钦佩与尊重华为 视其为对手而非敌人 [3] - 华为是推动中国大陆AI发展的关键企业之一 [3] 全球AI人才分布 - 全球约有一半的AI研究人才集中在中国大陆 [3] - 黄仁勋提到全世界从事AI研发的人才有一半是华人 [3] 台湾地区的供应链策略争议 - 民进党当局力推的非红供应链策略被质疑过于理想化 [4] - 赖清德主张的与非红供应链实质是想打造完全与中国大陆脱钩的产业链 [4] - 两岸经济脱不了钩 断不了链 强行脱钩断链将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 [4]
德州仪器(TXN.O)CEO:关税和地缘政治正在扰乱并重塑全球供应链。
快讯· 2025-07-23 04:48
全球供应链影响 - 德州仪器CEO指出关税和地缘政治因素正在扰乱全球供应链 [1] - 全球供应链格局因上述因素面临重塑 [1]
德州仪器:(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干扰到全球供应链。工业需求继续复苏。汽车芯片销售继续(季环比)下滑。
快讯· 2025-07-23 04:41
行业影响 - 关税干扰全球供应链 [1] - 工业需求持续复苏 [1] 公司表现 - 汽车芯片销售季环比下滑 [1]
【中国那些事儿】外企高管:链博会有助于推动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2 19:00
展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20日在北京闭幕 聚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1] - 英伟达、欧莱雅、施耐德电气、美敦力等知名跨国企业首次参展[1] - 多国政要、40多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领导人及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专程参会 境外观展团组达172个 是上届的2.2倍[1] 国际参与度 - 境外参展企业数量增长显著 反映全球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信心持续增强[1] -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指出链博会是推动全球制造业和国际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展会[2] 企业合作成果 - 麦当劳连续第二年参展 今年与11家供应商建立新合作关系[4] - 中国市场占麦当劳全球每年新开门店数量的50%[4] - 中国供应商每年向日本、韩国等市场出口约8000吨薯条 派等产品已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市场[4] 供应链本土化进展 - 麦当劳在中国实现供应链本土化、数智化及可持续发展成果显著[4] - 赛诺菲在展会上分享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创新合作及本土化实践成果[5] 基础设施与全球作用 - 土耳其代表高度肯定中国完善且多样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认为中国降低了全球供应链风险并促进贸易畅通[4] - 中国被描述为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4] 行业合作共识 - 企业高管和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环境下各国必须通过合作实现共赢[5] - 西门子指出链博会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 为中国企业绿色出海搭建桥梁[5]
黄仁勋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7-21 13:54
英伟达市值与黄仁勋中国行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黄仁勋首次参加中国链博会并发表演讲 [1] - 黄仁勋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演讲 强调中国市场独特性 [1][2] - 英伟达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 早于多数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2] 中国市场观点 - 中国市场具有独特活力、创新能力和庞大消费者群体 计算机科学家数量全球领先 [2] - 中国AI创新步伐不可阻挡 英伟达希望做出重要贡献 [2]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领先 规模、复杂性和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 [2] - 全球供应链不会彻底脱钩 中国有机会将供应链技术推广全球 [2] AI技术发展 - AI系统如同多层蛋糕般复杂 需要各层面创新协同发展 [2] - 深度求索公司创新能力突出 R1模型重新设计AI运行方式充分发挥H20架构优势 [2] - H20架构虽非最顶尖 但依然出色并推动了AI革命 [2] 企业合作与竞争 - 黄仁勋与雷军长期合作 从小米手机扩展到AI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3] - 华为规模实力非凡 在AI领域无论有无英伟达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3] - 英伟达视华为为竞争对手但保持尊重 希望未来长期竞争 [3] 高管股票交易 - 黄仁勋减持7.5万股英伟达股票 价值约1294万美元 [3] - 此次减持是3月公布的600万股减持计划的一部分 [3] - 上周已减持22.5万股 价值约3700万美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