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

搜索文档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3:0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 同比变动0% 营业成本14,7296亿元 同比增长2% 利润总额3,4207亿元 同比下降1% [2]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 营业利润131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84亿元 [2] 公司盈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59,57959元 [2] - 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因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同比+9593%至277亿元) 子公司投资收益减少 医保政策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期间费用上涨 [2] 研发进展与增长点 - 一类新药LH-1801进入三期临床 2025年已获6个生产批件和1个临床批件 [2][4] - 持续完善营销体系 优化线上线下布局 通过投资并购拓展业务边界 [4]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控股股东联环集团当前持股比例达399% 公司持续多年分红比例达30% [5] - 加强投资者交流 优化互动机制 主动邀请投资者调研 [5] 天津处罚事件影响 - 已提交行政处罚听证申请 最终罚没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将及时披露进展 [5]
三生制药(01530):授权辉瑞PD-1/VEGF双抗,创新管线未来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5-21 10: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抗SSGJ - 707达成授权协议,将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辉瑞还将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合作证明产品临床效果获国际认可,提升公司全球话语权,带来财务回报助力研发体系升级 [1][2] - 成熟产品构筑基本盘,创新管线2025年起密集兑现,自免领域差异化布局有潜力,肿瘤双抗SSGJ - 707临床数据优+海外BD落地打开估值天花板,全球化战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 财务指标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 | 7,816 | 9,108 | 10,230 | 11,438 | 12,645 | | 增长率yoy(%) | 13.9 | 16.5 | 12.3 | 11.8 | 10.6 | | 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 | 1,549 | 2,090 | 2,362 | 2,652 | 2,976 | | 增长率yoy(%) | -19.1 | 34.9 | 13.0 | 12.3 | 12.2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0.65 | 0.87 | 0.98 | 1.11 | 1.24 | | 净资产收益率(%) | 11.0 | 13.5 | 13.3 | 13.0 | 12.8 | | P/E(倍) | 27.3 | 20.2 | 17.9 | 16.0 | 14.2 | | P/B(倍) | 3.0 | 2.7 | 2.4 | 2.1 | 1.8 | [4] 其他财务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各年度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现金流等详细财务数据,如2025E流动资产126.31亿、非流动资产150.71亿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上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有不同增速;获利能力中毛利率、净利率等保持一定水平;偿债能力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有变化;营运能力指标如总资产周转率等较稳定;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呈现逐年变化趋势 [9] 股票信息总结 - 行业为生物制品,前次评级买入,05月20日收盘价19.18港元,总市值460.0478亿港元,总股本23.9858亿股,自由流通股占比100%,30日日均成交量5911万股 [5] 股价走势总结 - 展示了2024 - 05至2025 - 05三生制药和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情况 [6][7]
三生制药(01530.HK):授权辉瑞PD-1/VEGF双抗,创新管线未来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5-21 0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抗SSGJ - 707达成授权协议,将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辉瑞还将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1] - SSGJ - 707临床效果获国际认可,合作助力公司研发体系升级,推进国际化步伐 [2] - 核心品种领跑赛道,创新管线2025年起密集兑现,全球化战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亿元、26.52亿元、29.7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0%、12.3%、12.2%,对应PE18X/16X/14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授权协议情况 - 5月20日,三生制药及附属子公司与辉瑞签署协议,授予辉瑞SSGJ - 707在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公司保留中国内地相关权利并授予辉瑞内地商业化选择权 [1] - 公司将获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还将按授权地区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分比梯度销售分成,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1] SSGJ - 707产品情况 - SSGJ - 707是基于CLF2专利平台开发的靶向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抑制双靶点 [2] - II期临床阶段性分析数据显示,其在NSCLC患者治疗上ORR和DCR优异,单药或联用均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和良好安全性,有best - in - class潜力 [2] - 今年4月获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此前获FDA的IND批准,用于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等临床研究在推进 [2] 公司业务情况 - 成熟产品构筑基本盘,特比澳、蔓迪等大单品通过适应症扩展、渠道下沉、剂型创新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3] - 创新管线2025年起密集兑现,自免领域差异化布局打造BIC潜力,肿瘤双抗SSGJ - 707临床数据优异+海外BD落地打开估值天花板 [3] - 全球化战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产品销往16个国家,与国际合作伙伴积极拓展PD - 1等重要管线 [3]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亿元、26.52亿元、29.7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0%、12.3%、12.2%,对应PE18X/16X/14X [3] 财务指标情况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7,816|9,108|10,230|11,438|12,645| |增长率yoy(%)|13.9|16.5|12.3|11.8|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549|2,090|2,362|2,652|2,976| |增长率yoy(%)|-19.1|34.9|13.0|12.3|12.2| |EPS最新摊薄(元/股)|0.65|0.87|0.98|1.11|1.24| |净资产收益率(%)|11.0|13.5|13.3|13.0|12.8| |P/E(倍)|27.3|20.2|17.9|16.0|14.2| |P/B(倍)|3.0|2.7|2.4|2.1|1.8| [4] 股票信息情况 - 行业为生物制品,前次评级买入,05月20日收盘价19.18港元,总市值46,004.78百万港元,总股本2,398.58百万股,自由流通股100.00%,30日日均成交量59.11百万股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数据及变化情况 [9]
ICL(IC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9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季度环比增长10%;专业驱动销售额为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较第四季度增长15% [6] - 综合调整后EBITDA为3.59亿美元,专业驱动EBITDA为2.62亿美元,同比增长7%,季度环比增长4%;专业驱动EBITDA利润率为19%,较去年第一季度提高约70个基点 [7] - 第一季度末可用资源约为15亿美元,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为1.2倍,经营现金流为1.65亿美元,本季度股息总额为5500万美元,过去十二个月股息收益率为3.5%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工业产品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3.44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利润率提高至22%,增加60个基点 [9] 钾肥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05亿美元,EBITDA为1.18亿美元,平均钾肥价格为每吨300美元CIF,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但较第四季度上涨15美元/吨;销售量为110.3万吨,同比增加约2万吨 [11] 磷酸盐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5.73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1.39亿美元,增长6%,EBITDA利润率扩大至24% [13] 种植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4700万美元,增长12%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宏观市场 - 第一季度美国和欧盟通胀率稳定,巴西上升30个基点,中国通胀率在季度末略有下降,3月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0.1% [20][21] - 巴西利率在本季度上升约200个基点,美国和以色列利率持平,欧盟、英国和印度利率下降20 - 50个基点 [21][22] - 全球工业生产增长在第一季度为2.9%,较第四季度上升约80个基点,预计第二季度略有放缓,2025年剩余时间稳定在3.1% [22] - 美国第一季度住房开工率下降13% [22] 肥料市场 - 第一季度谷物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上升,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均有所改善,农民情绪环比略有上升,较去年第一季度显著上升 [23] - 4月农民情绪进一步改善,钾肥和磷酸盐价格在第一季度环比均上涨,钾肥价格上涨约9%,磷酸盐增长约4%,海洋运费率环比上涨约8%,但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近30% [23][24] 其他市场 - 中国溴价格在第一季度有所改善,季度末后有波动;预计未来五年特种磷酸盐需求将稳步增长,自2020年以来,全球LFP级磷酸盐需求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技术MAP增长17% [24][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推动专业业务增长,与以大宗商品为主的同行形成差异化;继续优先向价格最高的市场销售钾肥,以实现销量最大化 [34] - 不依赖单纯的价格上涨实现增长,将继续推动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通过运营改进解决生产问题,创新仍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关键 [35] - 收购战略保持不变,预计会有更多互补的并购活动,近期的收购有助于扩大区域市场份额,为当地客户提供本地生产 [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整体市场定价趋势在第一季度开始逐渐改善,但许多业务的公布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存在时间差,肥料基本面正在加强,市场普遍感到乐观 [7] - 公司正在监测全球关税和贸易情况,并制定不同的缓解措施,目前钾肥没有关税,公司能够根据需要在市场之间重新分配产品 [8] - 公司维持2025年的指导目标,专业驱动业务部门的EBITDA预计在9.5 - 11.5亿美元之间,钾肥销售量预计在450 - 470万吨之间,预计2025年有效年税率约为30%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4月完成了LSE的全面成功维护停机,投资稳定运营,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将提高产量和效率 [13] - 磷酸盐解决方案业务管理层发生变动,Nadav Thuner被任命为该部门总裁 [15] - 4月初公司收购了领先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Lavie Bio,进一步推进成为全球农业生物领域强国的目标 [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欧亚大陆钾肥生产商关闭产能是否会导致贸易流变化,以及他们达到96%产能利用率的可能性和市场紧张程度对价格的影响 - 这些生产商的言论和实际行动并不总是一致,他们的行动不够透明,难以准确回答问题;价格正在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供应相对稳定,需求应该良好;公司仍在履行与印度和中国的2024年钾肥合同,受益于价格改善的时间会有所延迟 [48][49] 问题2: 巴西种植解决方案业务的产品组合转变情况 - 巴西的B2B和B2C业务表现良好,专业产品在当地很强劲;公司在北美也看到了类似情况,收购Custom Ag Formulators后,种植解决方案的专业产品增长更高;在欧盟,生物刺激剂销售情况良好 [51][52]
梓橦宫业绩说明会彰显经营信心 多措并举夯实发展基础
证券日报· 2025-05-16 19:41
公司战略与规划 - 2025年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开拓市场并培育新业绩增长点 [2] - 高速高质量推进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以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 [2] - 坚持合规发展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后备人才储备 [2] - 未来贯彻"坚守主业,双轮驱动"战略方针,以医药制造为主业,创新与营销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 [4] 研发进展与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1.18%,创新药马甲子胶囊启动Ia期临床试验 [3] - 研发产品筛选兼顾长中短期需求:长期为一类创新药(如马甲子胶囊),中期为二类改良创新药(如艾氟洛芬贴剂),短期为仿制药(如酒石酸西尼必利片) [3] - 新品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上市销售,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项目按计划推进,新启动地屈孕酮片、盐酸利多卡因无菌凝胶等项目 [3] - 持续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完善研发布局 [3]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8564.39万元 [3]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2930.92万元 [4] - 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含股份回购)约1.44亿元,占年均净利润的149.21% [4] 产品与市场布局 - 拥有26项发明专利和9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覆盖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2] - 当前以神经系统类、消化系统类药品为主导,未来重点发展神经系统类、消化系统类、内分泌系统类及镇痛类药品 [2] - 2024年推动塞来昔布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新品种上市以应对行业政策调整 [3]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面临集采、医保控费等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 [3]
核心中药注射液停产引发业绩“雪崩”:益佰制药2024年由盈转亏3.17亿元,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十分之一折射创新困境
华夏时报· 2025-05-10 20: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1.74亿元,同比下降22.92%,归母净利润亏损3.17亿元,同比下降406.79% [2][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23亿元,同比下降579.1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687万元,同比下降76.99% [3][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1亿元,同比下降12.43%,归母净利润亏损938.57万元,但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 [8] 核心产品影响 - 艾迪注射液2024年4月因生产违规被停产,导致抗肿瘤产品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50.30% [6][7] - 艾迪注射液2020-2023年营收分别为7.37亿、6.93亿、4.80亿、4.73亿,占公司营收比例从21.61%降至16.77% [12] - 该产品被取消广东联盟集采中选资格,影响2020-2023年区域营收约4.99亿元 [6]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工业板块2024年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降28.36%,是营收下滑主因 [7]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88%,大健康产业板块贡献较小 [7] - 销售费用10.97亿元,费用率从43.91%升至50.45%,研发费用1.005亿元同比下降10.38% [12][13] 公司战略与研发 - 公司推进注射用阿扎胞苷、普乐沙福注射液等新药研发,创新药YBR-8002处于临床前研究 [12] - 研发投入营收占比4.62%,较上年提升,但绝对值低于行业优秀企业水平 [12][14] - 销售模式转型为管理区板块模式,加强院外和民营医院市场开拓 [13] 历史财务波动 - 2018年因商誉减值亏损7.25亿元,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2.29亿、2.44亿 [9] - 2022年再次亏损4.26亿元,主因计提子公司商誉减值5.37亿元 [9][11]
天士力(600535):业绩符合预期,期待三九赋能
浙商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士力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一季度营收20.55亿元(同比+0.30%),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6.47%),扣非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19.54%)[5] - 2025Q1医药工业营收同比略有增长,预计2025年医药工业增速逐季度改善;医药商业下滑较大系零售客流量下滑及整改低毛利药店所致[5] - 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略有承压,主要因复方丹参滴丸集采扩面和加大营销推广;看好集采影响出清后国企改革成效显现,未来2 - 3年业绩弹性值得期待[5] - 公司深入推进创新研发,拥有98款在研产品管线,含33款1类创新药;2025Q1华润三九控股过户登记完成,双方将相互赋能,提升公司竞争力[5]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1.65/14.11/16.77亿元,同比增长21.87%/21.13%/18.87%,EPS为0.78/0.94/1.12元,对应PE19.04x/15.72x/13.22x[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84.98亿、90.43亿、99.14亿、108.47亿元,同比变化-2.03%、6.41%、9.63%、9.41%[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6亿、11.65亿、14.11亿、16.77亿元,同比变化-10.78%、21.87%、21.13%、18.87%[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4、0.78、0.94、1.12元,P/E分别为23.20、19.04、15.72、13.22[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流动资产从73.11亿增至87.91亿元,非流动资产从76.66亿减至70.92亿元,资产总计从149.76亿增至158.82亿元[6] - 利润表:2024 - 2027E营业收入从84.98亿增至108.47亿元,营业利润从10.76亿增至21.2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9.56亿增至16.77亿元[6]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15亿、12.51亿、16.16亿、18.1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41亿、-0.99亿、-0.09亿、1.0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4.54亿、-10.65亿、-12.18亿、-13.94亿元[6]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4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2.03%、6.41%、9.63%、9.41%,营业利润同比-12.38%、34.29%、23.33%、19.5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10.78%、21.87%、21.13%、18.87%[6] - 获利能力:2024 - 2027E毛利率从67.14%增至69.72%,净利率从10.11%增至15.94%,ROE从7.71%增至13.15%,ROIC从6.37%增至12.30%[6] - 偿债能力:2024 - 2027E资产负债率从19.13%降至18.49%,净负债比率从55.42%降至52.91%,流动比率从3.11增至3.62,速动比率从2.38增至2.89[6] - 营运能力:2024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从0.54增至0.69,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1.58降至9.50,应付账款周转率从6.47增至8.14[6]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4、0.78、0.94、1.12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1.35、0.84、1.08、1.21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97、8.10、8.24、8.46元[6] 估值比率 - 2024 - 2027E P/E分别为23.20、19.04、15.72、13.22,P/B分别为1.86、1.83、1.80、1.75,EV/EBITDA分别为12.65、10.34、8.06、6.73[6]
苑东生物(68851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麻醉业务持续进阶,创新与出海驱动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4-29 15: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收入13.50亿元(+20.82%),归母净利润2.38亿元(+5.15%),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10.9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13.4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2.87% 20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2.97%),归母净利润0.61亿元(-19.22%),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10.79%) 基于公司新获批产品仍需时间推广,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71、3.19以及3.79亿元(2025 - 2026原预测为3.31及4.03亿元),EPS为1.53元、1.80元和2.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3、18.9以及15.9倍,鉴于公司新获批产品逐步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业务板块增速亮眼,海外业务有望快速提升 - 2024年公司化学制剂收入10.77亿元(+22.25%),原料药板块营收1.21亿元(+28.65%),CMO/CDMO业务营收0.65亿元(+111.59%),技术服务及转让0.63亿元(-42.81%) 国内实现收入13.24亿元(+20.04%),海外实现收入0.25亿元(+84.66%)[5] - 化学制剂增长主要系存量产品的稳定增长和近年新获批产品陆续贡献公司业绩增量,2024年已获批13个高端制剂产品,包括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等 原料药及CDMO增长主要系加大国内外客户的拓展力度和资源的投入[5] - 出海方面,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已获美国FDA批准,海外业务有望快速提升[5] 麻醉业务持续进阶,创新研发驱动成长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9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1.31% 公司在研产品储备丰富,其中糖尿病领域1类新药优格列汀片III期单药临床试验已取得临床试验报告;1类创新药EP - 0108胶囊已获CDE临床试验许可;麻醉镇痛1类生物药EP - 9001A单抗注射液已完成Ib临床试验[6] - 公司已成功上市麻醉镇痛产品16个,在研20余个,公司精麻产品丰富且竞争格局良好,是公司核心的业绩增长点[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17|1,350|1,532|1,780|2,109| |YOY(%)|-4.6|20.8|13.5|16.2|1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7|238|271|319|379| |YOY(%)|-8.1|5.1|13.7|17.5|19.1| |毛利率(%)|80.0|74.9|74.9|73.7|72.3| |净利率(%)|20.3|17.7|17.7|17.9|18.0| |ROE(%)|8.7|8.8|9.1|9.9|10.8| |EPS(摊薄/元)|1.28|1.35|1.53|1.80|2.15| |P/E(倍)|26.6|25.3|22.3|18.9|15.9| |P/B(倍)|2.3|2.2|2.0|1.9|1.7|[8]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在2023A - 2027E的预测数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利润表项目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的预测数据 还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11]
东吴证券:给予苑东生物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7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东吴证券朱国广对苑东生物发布研究报告,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及集采影响调整盈利预测,因公司成长性强且新品获批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1][3] 公司财报情况 - 2024年营收13.50亿元,同比增20.82%,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5.15%,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10.9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3.4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2.87% [1] - 25Q1营收3.06亿元,同比降2.97%,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降19.22%,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降10.79%,利润受股权激励费用短期承压 [1] 业务板块与市场拓展 - 2024年化学制剂板块营收10.77亿元,同比增22.25%,原料药板块营收1.21亿元,同比增28.65%,CMO/CDMO业务营收0.65亿元,同比增111.59%,技术服务及转让营收0.63亿元,同比降42.81% [2] - 国内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20.04%,海外收入0.25亿元,同比增84.66% [2] - 化学制剂板块增长因存量与新产品贡献增量,2024年获批13个高端制剂产品有望贡献业绩 [2] - 原料药及CDMO增长因加大客户拓展与资源投入,出海制剂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获美国FDA批准并发货 [2]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约2.9亿元,占营收比例21.31%,新药研发投入0.83亿元,占总研发投入30% [3] - 糖尿病领域1类新药优格列汀片III期单药临床试验达预期目标,1类创新药EP - 0108胶囊获CDE临床试验许可,麻醉镇痛领域1类生物药EP - 9001A单抗注射液完成Ib临床试验 [3] - 已上市麻醉镇痛产品16个,在研20余个,精麻镇痛产品丰富有望驱动长期发展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东吴证券将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3.21/4.00亿元调整至2.81/3.35亿元,预计2027年为4.0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1/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3] 其他机构预测 - 德邦证券周新明团队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69.33%,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3.3亿,预测PE为18.27 [4] - 展示了华创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机构对苑东生物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及部分目标价 [6] - 该股最近90天内1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6]
苑东生物(68851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获批新品陆续放量,国际化与创新驱动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4-27 2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Q1利润受股权激励费用短期承压 [7] - 各业务板块快速增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化学制剂、原料药及CDMO增长显著,出海制剂初显成效 [7] - 聚焦麻醉镇痛,创新研发驱动,研发投入高,在研产品储备丰富,麻醉镇痛产品有望成重要增长点 [7] - 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及集采影响,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预计2027年为4.0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17|1350|1593|1895|2261| |同比(%)|(4.56)|20.82|18.02|18.98|19.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6.57|238.23|281.30|335.30|400.75| |同比(%)|(8.09)|5.15|18.08|19.20|19.5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8|1.35|1.59|1.90|2.27| |P/E(现价&最新摊薄)|26.62|25.32|21.44|17.99|15.05|[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4.17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8.11/62.40元,市净率2.18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6032.11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5.65元,资产负债率20.17%,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176.53百万股 [6] 财务数据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929|1897|2220|2610| |非流动资产|1471|1443|1411|1366| |资产总计|3400|3340|3632|3976| |流动负债|596|355|417|487| |非流动负债|106|104|104|104| |负债合计|702|460|522|59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698|2880|3110|3385| |所有者权益合计|2698|2880|3110|3385| |负债和股东权益|3400|3340|3632|3976|[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350|1593|1895|226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338|413|503|611| |税金及附加|21|24|28|34| |销售费用|446|468|554|652| |管理费用|107|135|148|170| |研发费用|264|287|341|407| |财务费用|(14)|(6)|(6)|(10)| |营业利润|252|295|352|421| |利润总额|253|296|353|422| |净利润|238|281|335|40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8|281|335|40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5|1.59|1.90|2.27| |毛利率(%)|74.93|74.07|73.46|72.98| |归母净利率(%)|17.65|17.66|17.69|17.72| |收入增长率(%)|20.82|18.02|18.98|19.3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15|18.08|19.20|19.52|[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63|112|421|475| |投资活动现金流|197|(79)|(78)|(64)| |筹资活动现金流|(262)|(105)|(109)|(126)| |现金净增加额|198|(72)|234|285| |折旧和摊销|85|119|119|118| |资本开支|(117)|(94)|(86)|(71)| |营运资本变动|(45)|(281)|(27)|(35)|[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5.28|16.32|17.62|19.18|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77|177|177|177| |ROIC(%)|7.12|9.51|10.60|11.64| |ROE - 摊薄(%)|8.83|9.77|10.78|11.84| |资产负债率(%)|20.65|13.76|14.36|14.8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5.32|21.44|17.99|15.05| |P/B(现价)|2.24|2.09|1.94|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