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92%,前十大权重包含生益科技等
搜狐财经· 2025-04-15 22:17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92%报1317.52点 成交额147.75亿元 [1]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0.39% 近三个月下跌4.31% 年至今下跌4.86% [1] 指数构成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定制 选取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中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 指数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华创(12.31%) 京东方A(9.54%) 中国铝业(8.82%) 生益科技(4.79%) 中国动力(3.99%) 金风科技(3.9%) 晶方科技(3.1%) 晶合集成(2.93%) 盛和资源(2.57%) 航天彩虹(2.32%)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94%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26%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80% [1] 行业分布 - 指数样本行业分布为信息技术46.27% 工业29.17% 原材料16.49% 通信服务3.41% 公用事业2.21% 主要消费1.98% 医药卫生0.47% [2] 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重庆S母基金来了
投资界· 2025-04-09 15:11
重庆渝创银河S母基金设立 - 重庆首支S母基金"渝创银河S母基金"正式设立,目标规模36亿元,首期规模6亿元 [4][6] - 该基金由中国银河投资旗下银河星邦与重庆科创投旗下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共同管理 [6] - 基金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投向,通过配置S子基金和项目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6] 合作方背景 - 重庆产业引导基金成立于2014年,累计发起设立子基金40支,总规模416.17亿元,累计投资项目475个,投资金额超256亿元 [6] - 中国银河投资是国内首批三家可开展私募资产配置业务的专业机构之一,旗下银河星邦管理多支基金 [6] - 此次合作开创了央企资本与地方资本联动协同的新范式 [6] 行业背景 - 地方国资正掀起S基金热潮,2025年已有辽宁、浙江、江西、四川等地设立多只S基金 [8] - 成都交子金控集团等设立的S基金目标总规模达100亿元 [9] - 截至2024年底,进入退出期和延长期的基金认缴规模超16万亿元 [9] S基金的作用 - S基金有助于缓解国资流动性压力,避免低价退出导致国资流失风险 [9] - 通过接续基金实现耐心资本,满足科技企业长期研发需求 [9] - 完善区域基金"募投管退"服务生态,吸引更多GP带动产业发展 [9]
A股重磅!四大利好,集体来袭!“重头戏”将撬动4万亿?
券商中国· 2025-03-31 07:40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财政部现金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90%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将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认购 [3] - 邮储银行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注资后普通一级资本提升0.8%-1.2%,可撬动万亿级信贷增量 [3] - 中信证券测算5000多亿注资按8倍乘数效应可撬动4万亿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4] 金融机构业绩 - 广发证券2024年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增38.11%;华泰证券净利润153.51亿元,同比增20.4%;华林证券归母净利润3.5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上升84.4% [1] - 中国石油2024年营收2.94万亿元,同比降2.5%;归母净利润1646.8亿元,同比增2%,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1043.52亿元 [6] - 中国海油2024年营收4205.06亿元,同比增0.9%;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增11.4%;资本支出1302.2亿元 [6] - 华润医疗2024年总营收98.55亿元,同比减2.5%;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6% [6] - 海信家电2024年营收927.46亿元,同比增8.35%;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17.99% [6] 上市公司回购 - 美的集团拟用50-100亿元回购股份,其中70%及以上用于注销,已取得不超过90亿元贷款承诺函 [2][9] - 美的集团拟将之前用于股权激励的超过1100万股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 [9]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 [9] - 自去年9月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至今,A股已有4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计划,贷款额度上限正朝1000亿元迈进 [10] 智能机器人产业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宇树负责运动控制和本体,长城负责上层应用开发 [11] - 合肥市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 [11] - 中关村战新基金规模100亿元,聚焦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2] 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经营韧性,左侧布局契机成熟 [13] - 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13]
中国中铁:Q4现金流显著改善,加速开拓战新业务-20250329
国盛证券· 2025-03-29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中铁业绩符合预期但增长承压,境外业务较好,Q4现金流显著改善,加速开拓战新业务,矿产资源业绩贡献比达11%,铜价上行有望驱动盈利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3]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603亿,同降8%;归母净利润279亿,同降17%;扣非业绩243亿,同降21%,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增长承压因传统基建项目资金落地不及预期、订单转化进程放缓及毛利率下行 [1] - 分季度看,Q1/Q2/Q3/Q4营收分别同降3%/12%/6%/10%;归母净利润分别同降5%/19%/19%/23%,Q4业绩降幅扩大受单季费率提升、投资净损失及公允价值损失扩大影响 [1] - 分业务看,基建板块营收9929亿,同降9%,铁路/公路/市政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3004/1720/5204亿,同比+1%/-13%/-12%;设计咨询/装备制造/地产板块分别实现营收174/248/483亿,同降5%/9%/5%;其他业务营收769亿,同降3%,资产运营/资源利用分别同比+6%/-3% [1] - 分区域看,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10917/686亿,同比-9%/+10%,海外业务稳健增长 [1] - 全年拟每股派发 现金红利0.178元(含税),合计分配利润44亿,分红比例15.8%,同比+0.3pct [1] 盈利指标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0%,同比降低0.17pct,基建主业毛利率同降0.24pct,设计/装备/地产/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0.8/-0.8/-0.07/+0.09pct [1] - 全年期间费用率5.51%,YoY+0.0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6/-0.09/-0.08/+0.15pct,财务费率提升因部分工程项目业主付款滞后致对外借款增加、利息支出额提升 [1] - 资产(含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额较同期基本持平,投资收益同减3.2亿,所得税率20.9%,YoY+2.6pct [1] - 全年归母净利率2.4%,YoY-0.25pct;Q4单季2.2%,YoY-0.35pct [1] 现金流情况 - 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1亿,同比少流入103亿;Q4净流入993亿,同比多流入272亿,单季现金流改善显著 [1] 签单情况 - 2024年新签合同额27152亿,同降12%;Q4单季新签合同额11873亿,同降9% [2] - 分业务看,全年工程建造新签合同额18710亿,同降17%,房建/铁路/公路/市政/城轨/其他业务分别新签9212/3194/1674/1936/727/1967亿,同比-20%/+0.3%/-24%/-26%/-56%/+43% [2] - 设计咨询/装备制造/特色地产/资产运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签单额分别同降7%/17%/38%/1%/19%/2% [2]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4257亿,同增11%,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分别新签1042/1200亿,同比大幅增长50%/23% [2] - 分区域看,境内/境外业务分别新签合同额24943/2209亿,同比-14%/+11% [2] 矿产资源情况 - 截止2024年末铜、钴、钼保有量分别为697/54/60万吨,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3] - 2024全年矿产资源业务主体实现营业总收入255亿元;归母净利润30亿元,占总归母净利润11% [3] - 年初以来铜价持续上行,截至3月27日LME铜(现货结算价)9787美元/吨,较1月初上涨13%,公司矿产资源板块以铜为主,2024全年铜产量28.8万吨,铜价上涨有望驱动盈利上行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83/289亿元,同比增长0.7%/0.8%/2.1%,EPS分别为1.13/1.14/1.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5.1/5.0倍,维持“买入”评级 [3]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260,841 | 1,157,439 | 1,191,818 | 1,213,454 | 1,235,864 | | 增长率yoy(%) | 9.5 | -8.2 | 3.0 | 1.8 | 1.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3,483 | 27,887 | 28,070 | 28,288 | 28,870 | | 增长率yoy(%) | 7.1 | -16.7 | 0.7 | 0.8 | 2.1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1.35 | 1.13 | 1.13 | 1.14 | 1.17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1 | 7.9 | 7.4 | 7.0 | 6.8 | | P/E(倍) | 4.3 | 5.2 | 5.1 | 5.1 | 5.0 | | P/B(倍) | 0.4 | 0.4 | 0.4 | 0.4 | 0.3 | [4] 股票信息 | 项目 | 详情 | | --- | --- | | 行业 | 基础建设 | | 前次评级 | 买入 | | 03月28日收盘价(元) | 5.82 | | 总市值(百万元) | 143,997.65 | | 总股本(百万股) | 24,741.87 | | 自由流通股(%) | 99.55 |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 | 77.50 | [5]
投资人又开始密集出差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1 17:40
一级市场投资动态 - 2024年一季度一级市场投资人活跃度提升,AI领域成为确定性投资机会,DeepSeek等AI应用刺激投资人加速布局 [2] - 2024年大量机构"零出手",硬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项目估值过高导致投资谨慎,退出难问题倒逼投资放缓 [2] - 港股活跃度回升及并购兴起为投资人提供更多退出信心,部分被投企业筹备赴港上市 [2] 私募股权市场数据 - 2024年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新设数量4143只,同比下降44.1%,新备案募资额4121.42亿元,同比减少近40% [2] - 创投基金总数达2.51万支,管理规模3.36万亿元,但单支基金平均规模1.338亿元创十年新低 [2] - 2024年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新登记116家,注销928家,净减少810家,行业集中度提升 [3] 独角兽与融资环境 - 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18家,同比下降56.1%,为近十年最低水平,2016-2022年年均超60家 [3] - 私募股权市场收缩导致独角兽成长依赖的融资环境恶化,2023-2024年新晋数量降幅从38.6%扩大至56.1% [3] 政策与行业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至省级范围 [4] - 国家将设立存续期20年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标带动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优化募投管退体系 [4] 国际投资活动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定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举办,与AIM投资峰会同期举行 [5][9] - 全球母基金协会近期举办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并发布2024年最佳母基金榜单 [11][12]
20CM高手云集,一键跟上科技浪潮!
天天基金网· 2025-03-17 19:36
文章核心观点 科创综指跑赢A股主流宽基,是投资“20cm”新工具,立足“硬科技”领域,覆盖行业和市值全面,能捕捉科创板成长机遇,与现有科创板规模指数形成互补,可通过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投资 [1][3][4][5] 分组1:科创综指表现 - 近一年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突破,“科技牛”爆发,科创综指领跑A股主流宽基 [1] - 科创综指涨幅61.84%,高于科创100、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 [1][2] 分组2:硬核科技属性 - 科创综指立足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硬科技”领域,成份股100%属战略新兴产业 [3] - 近三年前十大成份股中多股翻倍增长,平均涨超154% [3] 分组3:投资机会优势 - 科创综指覆盖行业全、市值全,能全面捕捉科创板成长机遇 [4] - 科创综指研发投入远超全市场平均,可一键布局创新0到1全周期 [4] 分组4:推出原因 - 科创综指与现有科创板规模指数形成互补,提供更丰富、全面的投资工具 [5] 分组5:指数对比 - 科创综指行业覆盖度17个,高于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 [6] - 科创综指行业分布覆盖全面、分布均衡,分散单一行业风险 [6] - 科创综指市值覆盖度97%,高于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 [6] 分组6:投资产品推荐 - 推荐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30)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7]